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0669
颗粒名称: 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沿革
分类号: F273
页数: 2
页码: 62-63
摘要: 沿革解放前,烟台纺织工业因规模小,生产分散,加之战事频繁,政局不稳,小企业无力进行较大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厂房和设备陈旧落后,只能勉强维持生产。其中烟台毛纺厂引进日本半新2000枚走锭兔毛纺纱设备,填补了山东省纺织工业空白,使烟台成为兔毛纱出口基地。莱阳毛纺厂将当时紧俏的长毛绒产品率先打入市场。龙口针织厂引进针织大圆机10台及相应配套设备,年产针织外衣200万件,居省内领先地位。此期间,纺织业最突出的是技术引进、设备引进和空白项目的填补工作。烟台第二染织厂为发展化纤色织布生产,利用原拖拉机配件厂厂房建成涤棉色织布整理生产线,年产1000万米。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企业建设

内容

沿革解放前,烟台纺织工业因规模小,生产分散,加之战事频繁,政局不稳,小企业无力进行较大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厂房和设备陈旧落后,只能勉强维持生产。
  公私合营初期,生产条件落后,亟待进行基建和技术改造的问题迫在眉睫,虽然厂房作了调整,但仍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1958年时,全市使用的300余台铁木机,早已超过使用年限,机身摇摆跳动,织织停停。漂炼、染线,仍用大锅、缸缸、罐罐,手工操作,即便是专业的烟台印染厂,也仅有精炼锅一口,双辊丝光机4台。因没有烘干设备,只能日光凉晒,靠天吃饭。捻线设备沿用土造木架线锭,络筒设备全为木制,手摇操作,无达到工艺要求。 各厂车间大部分是利用仓库、民房改建而成,因长年失修,梁木腐烂、有些早已被城建部门定为危险厂房,属于亟待改造之列。
  公私合营后,国家逐渐增加了对纺织工业技术改造的投资,首先在公私合营烟台光明染织厂更换设备,改建了织布车间,六十年代,织布业将铁木织机全部淘汰,漂染业则由手工操作转向机械化生产。1969年,烟台合线厂改建成标准锯齿厂房,安装了从上海淘汰的5000枚环纺锭,投入棉纺生产。到了七十年代,纺织生产水平提高,纺织工业局成立,基建和技改工作步伐加快,烟台第一染织厂、烟台第二染织厂、烟台毛巾厂,全部更新为1511S--44"、1515--63"新式织机,扩大了灯芯绒、化纤色织布等产品生产能力。县属企业也更新了大部分织机设备。此时,纺织业有了全面发展和长远规划,1974年,烟台市革委轻工局成立了化纤混纺及染整设备会战小组,在烟台第一染织厂建成全套化纤混纺后整理设备,年产能力500万米,填补了烟台化纤布生产的空白。1977年6月,建成全省第一家250--280特宽幅布生产厂(烟台宽幅布厂),有250台织机规模。1979年,烟台印染厂利用纺织部拨款和地方自筹资金,建成涤棉染色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力1000万米。该厂与烟台第二棉纺厂合作,由外贸贷款扩建了绣花线生产染整线,年产能力增至5000件。利用省纺织厅投资,烟台市纺织局还改造了烟台线带厂、烟台针织品厂、烟台织带厂和蓬莱羊毛衫厂,建成羊毛衫生产出口基地。1970年,栖霞棉纺厂和烟台第二棉纺厂分别建成投产,经过长期扩建,环纺锭由5000枚增至65000枚,缓解了烟台市纺织工业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
  1980年以后,纺织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市场研究、品种开发、技术改造和引进任务增多,为振兴烟台纺织工业,烟台地区纺织局拟定了《全区纺织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整体规划》,进一步挖掘潜力,兴建并投产了一批新项目,分别建成牟平棉纺织厂,烟台毛纺厂、威海毛纺织厂、威海第二毛纺织厂、龙口针织厂、蓬莱县织袜厂、招远针织厂、掖县毛巾厂、莱阳毛纺厂、莱阳麻纺织厂等10余个纺织生产企业。其中烟台毛纺厂引进日本半新2000枚走锭兔毛纺纱设备,填补了山东省纺织工业空白,使烟台成为兔毛纱出口基地。莱阳毛纺厂将当时紧俏的长毛绒产品率先打入市场。龙口针织厂引进针织大圆机10台及相应配套设备,年产针织外衣200万件,居省内领先地位。此期间,纺织业最突出的是技术引进、设备引进和空白项目的填补工作。烟台第二染织厂为发展化纤色织布生产,利用原拖拉机配件厂厂房建成涤棉色织布整理生产线,年产1000万米。随即又增加中长色织布松式整理500万米的生产能力。栖霞县引进意大利、美国、日本先进生产设备、发展了人造毛皮生产,年产量达到150万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在烟台市纺织工业公司的县体指导帮助下,各企业都利用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进行了设备改造、技术引进、生产扩建工作。系统内纺织生产的整体能力和企业生产水平逐日提高,标准化锯齿厂房在主要城镇内鳞次栉比,填补国内、省内产品空白的项目不断增加,现代化设备在企业内已屡见不鲜。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烟台市纺织志》

烟台的纺织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整个纺织工业兴衰的发展史上,我们的前辈并没有留下任何墨笔,这不能不是一件憾事! 修史编志,是我们党历史来倡导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因为它是历史真实的记录和凭证,可为后代提供借鉴,标志着历史的兴替。应该说这是件大事! 这本《纺织志》,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下,在编纂同志的努力下, 终于问世了!这是我市纺织工业的一件大事,喜事,值得高兴。尽管它不是那么完整、美好,但毕竟是我市第一部纺织史志。只要它能够对今后纺织工业的历志起一个好的开端作用,为我们的后代起参考作用,那我们也就感到自慰了。 当然会有许多错误和缺点,恭请批评、指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