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0483
颗粒名称: 编后语
页数: 1
页码: 409

内容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在院党委的领导与关怀下,经过两个寒暑的培育,而今迎着金秋十月诞生了。谨此,献给为烟台毓璜顶医院的建设与成长而做出显著贡绩的有志之士。
  1992年8月,院党委决定,为迎接毓璜顶医院八十周年大庆,成立了院志编纂办公室,着手修志。经过近两年的征集资料、访问采捃、编写志稿、总纂峻编等阶段,至1994年4月,编写出了60万字的初稿。医院编纂委员会对修志工作非常重视,对已形成的初稿,编委会议决定由编委主任田文同志负责总体把关,编委副主任分头对其相关的章节认真审阅,字斟句酌,力求内容翔实,资料完整。修志人员笔不暇辍,在几经修改的基础上,又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补充,数易其稿,于1994年8月,志稿的编纂方告付梓。
  在这整整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我们到上海教会档案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协和医院、天津档案馆、济南红十字会、烟台档案局等有关地方广泛地搜集资料。由于医院的建立历史悠久,其间未曾正式修志写史,又加上时局变幻,战争混乱等原因,医院在解放以前的历史已无资料可考,解放后十几年的资料,在“文革”期间,也几乎毁销殆尽,所存无几,这对修志的确带来极大困难。因而对这段历史,只能做梗概记述,不能详尽反映。
  在编写过程中,曾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尤其是在本院工作时间较长的同志,从不同方面参与了修志,还有现任毓璜顶医院科室主任及科室撰稿同志,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科室组建、发展资料,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同时,向一切提供资料和给予友好赞助的单位及个人表示衷心的谢忱。
  回顾修志以来的两个春秋,深深感到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文化建设工程,实非易事。工程之艰巨,任务之紧迫,修志人员饱尝了其中的苦与乐。对我们来说,编书修志毕竟是初次尝试,加上历史记载医院方面内容较少,资料不全,更因我们缺乏经验,水平有限,疏漏讹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资借鉴。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编纂办公室一九九四年八月

知识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本志分沿革、党群组织、行政机构设置、医疗、护理、科研·教学、护士学校、援外·支边·支农·抢险救灾、主要统计资料、人物、职工等11章,着重记述了解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实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