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护理业务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044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护理业务技术
分类号: R197.32
页数: 4
页码: 217-2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烟台毓璜顶医院护理业务技术历年来重大事记。
关键词: 烟台市 毓璜顶医院 护理

内容

1950年烟台解放初期,护士仅能做些辅助工作,不分班次,无明确分工。
  1951年护理人员已有明确分工,有上午组、下午组、夜班组,白班有治疗护士,规定了三八班。初步建立了基础护理制度,建立了医嘱薄,用英文和拉丁文开写医嘱,后改用中文。已开展了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及营养性点滴等技术(营养性点滴自肛管滴入),但数量少,无静脉输液。内科已有蒸气吸入,氧气驱蛔虫等操作技术。外科做脓胸引流,膀胱潮式引流,这些技术操作均由护士准备用物。病人饮食严格,有各种治疗饮食,如西皮氏饭、无渣饮食等。
  1953年医院规模扩大,已分为内、外、妇产科、传染病房、供应室、手术室。护理技术相应提高。如导尿术、灌肠术、插胃管、胃肠减压(上下瓶方式)。以皮下输液为主,静脉输液者,需到手术室领取开放式输液器使用。
  1957年对基础护理要求较严格,如晨间护理要提着护理篮,按三单法铺床。早晨护士为病人送洗脸水,建立了服药单、治疗单、注射单及各种卡片等。制订了药品管理制度、事故差错登记制度、朝会提问制度及业务学习制度。开始派出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护理技术。内科输液病人增多,治疗技术开展了组织埋藏疗法及人工气胸术,均由护士配合操作。护理交班报告要求背诵,病情交班到床头,病人死亡要做尸体料理。
  1959年至1960年护理开展革新活动,革新小项目有插鼻导管不用胶布,高渗葡萄糖自动推注器。
  1963年至1964年,参照省立医院编写的《护理手册》制订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打印成册。其项目有铺床法、褥疮护理、灌肠法、测量血压、肛管排气、给药法、注射法、蒸气吸入法等三十多项,组织分批进行训练和表演,护理技术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抓基础护理的体会"一文刊于《山东省护理学术论文汇编》上。
  1973年小儿科采用了头皮针保留技术,对新生儿采用后囱穿刺抽血法、内外科抢救呼吸骤停病人,使用了人工呼吸机。1978年小儿科使用呼吸机抢救传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取得一定经验,曾两次写出论文进行交流。
  1976年8月16日,唐山地震后,建立抗震救灾病房。对震伤截瘫病人,抓好三大并发症的预防:预防褥疮、预防尿路感染、预防坠积性肺炎。对褥疮的预防重点采用三联液(红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局部换药。对截瘫病人后期功能锻练采取床上牵引拉力弹簧及固定膝关节下地活动(用拐杖或由护理人员搀扶),后赤脚医生进医院,为截瘫病人针灸、推拿等。
  1976年至1978年,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法,护理人员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学习辩证施护,以四诊八纲观察病情,交班报告书写形成一定格式:1、主证;2、治则;3、方剂;4、护则。小儿科护士开展了对"小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推拿疗法,疗效显著。小儿科被评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先进集体。
  1978年内科采用耳针(神门、肾上腺穴)预防输血、输液反应,效果良好。还采用玻璃滴管后端的橡皮球剪一小洞代替鼻导管吸氧,后被鼻塞代替,使用至今。
  1979年部分护士长参加编写烟台地区第一部《护理手册》。
  1981年护理部成立。组织全院护士长学习并掌握了人工呼吸器的使用,部分护士长还掌握了心电图及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
  1981年至1982年外科开展体外循环心脏手术4例。护理人员参加术前讨论,术中配合,术后严密监测,制订了心脏体外循环护理常规。
  1982年,根据省卫生厅规定,设立了示范病房(五官科),以点带面抓护理质量。同年在全省医院工作大检查中获得第三名,其中护理获得93分。
  1983年,建立了重病人个案讨论。学习了上海医院开展书写危重病人的护理计划(填表法)。
  1984年根据省卫生厅要求,增建示范病房两个(外二、外四),实行包片护理,责任到人,护理部每周查房一次。同时护理部制订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每年按质量标准考核护理人员。
  手术室护士主动配合手术科室开展新手术:胸壁肿瘤切除术、膀胱肿瘤经尿道切除术、大面积烧伤网状植皮及矫形外科手术。同时配合外科动物试验,在体外循环下行狗的心内直视手术,配合眼科科研项目"人工泪道手术50例"。由于术后护理质量好,使手术刀口愈合率达98%。
  产科护士开展对产后尿潴留产妇,用0.25%普鲁卡因在耻骨上做"T"形封闭取得良好效果,当时统计23例其中20例有效,此法延用至今。
  1985年手术室加强了管理,总结出"手术室管理体会"一文在省级护理学术会上交流。开展了责任制护理,以内二病房为试点。同年,外一科赵九芝护士长采用甲醛加高锰酸钾薰蒸法消毒换药碗,经细菌培养监测,可达灭菌效果,此法推广到全院使用。
  1986年扩大开展责任制护理科室(内科、外一、外二),当年书写护理病历152份。外一科(心血管和泌尿外科)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疗开展新手术,制订心胸和泌尿外科护理常规。建立了CCU病房,配备了抢救仪器和抢救药品。外二(普外)医疗开展静脉高营养的科研项目,制定了静脉高营养护理常规,并能熟练掌握。
  1987年,内三护理人员行动脉抽血配合做血气分析,并掌握环甲膜穿刺术的护理。中医科开展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人员掌握了灌肠适宜时间、药液浓度、药量,并积累经验。
  1988年,小儿科护理1.9kg低体重早产儿获得成功。
  1989年护理部组织业务骨干编写了本院第一部《护理常规》(上、下册)。内二(神经内科)护理人员使用"颅脑降温仪",并用自制的冰帽配合口服安宫牛黄丸,用于脑出血的病人,代替了过去头部用冰袋的方法,降低了脑出血病人死亡率。后以"程控颅脑降温仪"代替。外五(肿瘤科)也开展了静脉高营养疗法,护理人员掌握了穿刺法及护理要点,使插管维持30天不脱出、不感染。
  1990年护理部与厂家合作研制成功一次性灭菌吸氧导管,对预防院内感染起了一定作用。
  1990年骨科成立,护理人员制订了骨科护理常规,配合开展新手术。外四科(普外)施用了"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前回流灌肠"。1991年外一科护士长曲巧华又将此法技术改良成为三通管连接吊筒灌洗法,省人省力。
  内四科(心血管)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疗开展溶栓疗法和体外埋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内一科内分泌组护士长配合医疗做甲状腺局部封闭术和学习了胃电图操作术。眼科门诊护士自学掌握了Hess屏检查及视野同视机的操作。
  婴儿室改革使用了小儿洗澡凳。1992年将木质架又改进成铝合金架。改革后的洗澡小凳,解决了过去抱在手臂上费力的洗澡方法。
  1991年神经外科建立了ICU,设床位4张,3名护士具体监护。同年,配合开展脑移植手术两例。
  1991年全院实行了分片护理,共写出护理病历200余份。本年度进行护理技术考核232人次,优良成绩占71.5%。1991年12月举行院内护理学术会,交流文章33篇,大会发言19篇。
  1992年医院提出创三级甲等医院。全院护理人员学习"三甲"医院标准,逐项落实,修订质控条例和监控措施,加强三基训练。通过一年的努力,各项护理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五种表格使用合格率97%。
  2、技术操作合格率97%。
  3、特护、一级病人护理合格率94%。
  4、基础护理合格率94%。
  5、常用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6、一针一管达到100%。
  7、年褥疮发生(Ⅱ度以上)数为0。
  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9、责任制病区20%。
  1993年8月20日,外一泌尿组首例肾移植成功,护理制订了肾移植护理常规,相继第二例手术成功,护理人员加班特护,取得初步经验。

知识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本志分沿革、党群组织、行政机构设置、医疗、护理、科研·教学、护士学校、援外·支边·支农·抢险救灾、主要统计资料、人物、职工等11章,着重记述了解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实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