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室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0409
颗粒名称: 二、科室发展
分类号: R197.32
页数: 3
页码: 193-1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烟台毓璜顶医院影像科历年来的发展。
关键词: 毓璜顶医院 医学影像科 科室发展

内容

1953年,李卓信、肖敬洛调入,任技术员。同年,省卫生厅分配一台匈牙利产100mAX光机,每日进行透视,极少拍片,工作量有所增加。
  1954年,省卫生厅分给一台捷克产180mAX光机。将匈牙利100mAX光机调往烟台山医院。除胸部透视外,可做少量胃肠和拍片。理疗室另设专用办公室。
  1960年,省卫生厅分配一台国产400mA双球管X光机,相应增加机房和暗室设备。工作量增加,透视日均50人次,拍片约20人次,每日胃肠检查约5人次。并逐步开展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和静脉胆系造影等检查。
  1963年,由内科调入尹高志医师,X光室改称放射科,医师、技术人员各2人。
  1965年,由外科调入房台生医师,当即安排其去青岛医学院放射科进修。结业回科后,放射科诊断水平有较大提高,逐渐开展胃肠点片、支气管碘油造影、X线体层摄影、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同时配合外科开展淋巴造影及心脏导管检查。
  1966年一1976年间,工作人员达12人。76年下半年,引进东芝500mA大型X光机。基功能包括电视透视、多轨迹体层、普通摄影、快速换片摄影等四种用途,四个球管,价值10万余元。开展了电影透视、体层摄影、心脑血管造影。并能在电视透视下进行心导管检查及其介入放射等。有了隔室透视、两台国产胃肠透视机、两台摄片X光机,其中一台主要用于静脉尿路造影。另外还增加钼靶乳腺摄影及床边摄影等。放射科工作室面积300平方米,全科日工作量250人次。
  1978年、1980年曲广昌、张维新医师先后调入放射科,均任科主任,曲广昌兼任党支部书记。1987年张肖福调器材科工作。
  1982年成立超声室,当时有曲广昌、姜进军两名医师。工作室面积约60平方米,一台日本东芝53MB超机。开展了普通超声诊断,主要用于肝胆肾脾胰和妇产科疾病的检查。日工作量达20人次。
  1986年成立CT室,由张维新主任兼管,成员共10人。引进了荷兰飞利浦TOMOSCAN305型全身CT扫描机,价值89万美元(人民币390余万元)。CT工作室面积约300平方米。
  1986年建成影像楼,工作室面积达2000平方米。一、二楼为X光室,三楼为超声室,四楼为CT室。 1987年,相继更换多台X光机及其它设备。1988年引进了西德C臂双向血管造影机及遥控透视机,价值180万元。同年,成立导管室,开展了介入治疗。另外还购置了颌面体层机。同时,超声室引进了美国惠普公司产新500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主要用于心脏检查,日工作量5—10人次。引进了日本产ALOKASSD650、620型两台超声机,主要用于普通超声检查。还引进美国产经颅多普勒诊断仪一台,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检查。随着设备和人员的增加,超声室开展了介入超声检查。
  1989年放射科更名为医学影像科。
  1990年X光室购进了国产隔室遥控透视机,使X光透视图像更加清晰,省去了工作人员透视前要进行"暗适应"。同年下半年,CT室引进了100余万元CT配件,完成了对CT机升级改造,使其成为TOMOSCAN350型,扫描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1992年磁共振室成立,购进广东威达医疗器械厂产的超低磁场常导型LMW—400磁共振成像装置(MRI)价值290余万元。LMW—400MRI可任意选择扫描层面和方向(横断、突状、冠状)。目前主要用于颅脑脊髓疾病的检查。磁共振室面积100平方米。
  影像科作为全市影像中心,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几年来,影像科共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奖科研项目4项,优秀学术论文2篇。由张维新主任医师主编、合著、编审的专业书籍达17本。共接收进修医生200余名。1992年被医院党委及青岛医学院评为优秀带教科室。

知识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本志分沿革、党群组织、行政机构设置、医疗、护理、科研·教学、护士学校、援外·支边·支农·抢险救灾、主要统计资料、人物、职工等11章,着重记述了解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实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