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妇产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036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妇产科
分类号: R197.32
页数: 4
页码: 167-1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烟台毓璜顶医院妇产科的组建和专业技术发展情况。
关键词: 烟台市 毓璜顶医院 妇产科

内容

一、 组建 1950年8月,建立了妇产科门诊。开始,妇产科隶属于外科。有医生4人,助产士1人,护士(护理员)5人。1957年,妇产科病房独立,门诊、病房初具规模。能做子宫切除术、内倒转术、臀位牵引术、产钳术、碎颅术、毁胎手术等。有医生9人,助产士3人,护士(护理员)9人,床位40张。
  1979年,建立了计划生育门诊,病房建立了计划生育组,负责人工流产、放取避孕环、处理计划生育并发症及中孕引产及各县转来的计划生育(妇产科)疑难病人的诊治。1980年又增加计划生育床28张。此时,妇产科床位达60张。
  1982年1月,搬进新病房楼后,分设妇科病房、产科病房(附设婴儿室及产房)二个病区。妇科病房床位40张(其中计划生育病床16张);产科病房床位40张;产房床位14张(待产床10张,分娩床4张);婴儿室床40张。
  1983年,妇产科在设备建设上有了很大发展。在全省率先引进了胎儿监护仪。同年,引进了产科B超。每年收治产妇逐年增多,1988年已达3600余人。1993年,为解决产妇住院难的问题,又增设了一个产科病区,实行母婴同室,产科病床达60张。至此,妇产科下设妇科、产科、计划生育三个专业组,有妇科病区、产一病区、产二病区三个病区,共有床位100张。设有B超室、胎儿监护室、脐血流测定室及细胞学实验室。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13人,住院医师9人,主管护(助产)师6人,护(助产)师10人,护(助产)士41人。年住院病人近5000人次。成为烟台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疑难病处理、教学、科研的中心。
  二、专业技术发展情况妇科: 1950年,妇产科建立。妇科手术开展也较早。1952年妇产科医师韩逸梅与外科医师王志远为一名患卵巢囊肿的妇女切除165市斤的大囊肿。
  1954年,开展腰麻下子宫下段剖腹产术、子宫次全切术及子宫全切术。随着妇产科诊疗技术的进展,治疗的病种日益增多。
  1957年,妇产科独立。妇科医疗技术发展迅速。1961年,开展了经阴道子宫全切术。此时,大部分医生参加了西学中学习班,基本掌握了中西医两种治疗技术。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功能性子宫出血、妊娠水肿、女性生殖道炎症、妊娠合并症及产科病、痛经、经前紧张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疾病,收到很好的疗效。1965年,开展了子宫颈癌根治术、阴道修补术、阴道成型术。1976年11月至1978年7月,采用莪术注射液、化疗、手术等综合方法,对6例晚期卵巢癌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1977年9月至1978年6月,概括进行了我国沿海7省47个县(市)53663名青年女学生的月经情况调查,对我国妇女初经年龄、月经周期、持续时间、经血量、经期合并症及月经与精神状态、社会因素、地理气候环境的关系做了分析、研究,取得了宝贵资料。70年代开展多种抗癌药物序贯治疗以来,对恶性葡萄胎、绒癌及卵巢癌的综合治疗,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91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官腔镜及腹腔镜的诊断技术。至此,该专业能进行宫颈癌根治术、外阴癌根治术、卵巢癌综合治疗。并对妇科肿瘤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并发症、合并症的重大手术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
  产科: 1950年,可做碎胎术、穿颅术、胎位倒转术、死胎等的难产处理。开展了在腰麻下古典式剖腹产术。1951年,引进循轴产钳,提高了产钳术的成功率。1952年碎颅术改用爱瑞氏钳钳夹头皮,逐层切开暴露颅骨缝、分离颅骨、放出颅内容物;横位断头术改用线锯断头,减少了对母体的损伤。1954年,剖腹产发展为在腰麻下子宫下段剖腹产术。1955年,大力推广苏联无痛分娩法,减少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并负责培训县以下基层妇幼工作人员,为推广新法接生、产前检查、预防和消灭产褥感染、子痫、产后出血做出较大贡献。1958年,应用胎头吸引器助产。1962年,开展了在硬膜外麻醉下腹膜外剖腹产术,并开始采集胎盘血,为临床科室输血提供了大量血源。1967年,考虑到母婴安全,使用局麻下子宫下段剖腹产术。1982年,引进使用了多普勒胎心诊断仪。1983年,在国内较早引进应用了日本东芝公司产胎儿监护仪和B型超声诊断仪等先进诊断监护仪器,提高了产前胎儿宫内情况诊断的准确率,并对疾病分类、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了可靠依据。采用了大隐静脉切开插管术进行输液、输血,抢救产后失血性休克病人,用肝素治疗DIC及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取得好的疗效。用剖宫产的分娩方式,解决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房颤病人的分娩难题,使母婴同安。由于诊疗手段有了突破性变化,围产儿死亡率降为16‰左右,在全省同级医院中达到最低水平,产妇死亡率也达到国内最低水平。自1988年至1993年的6年中,收治产妇18000人,仅死亡二例产妇,均为重危阶段入院24小时内死亡,且患有其他疾病(一例重症传染性肝炎,一例子痫抽搐),获得了社会的信任。目前,产科已成为烟台市围产儿保健的技术中心及抢救中心。1993年10月开设2个产科病区,床位60张,实行母婴同室,向爱婴医院目标努力。
  计划生育: 1957年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工作。流产需“腰麻”以钳刮为主,并开展了输卵管结扎术,放、取避孕环,小月份人工流产。1963年开展了中孕引产,开始用10%高浓度盐水并腹腔内注射法。1964年改用水囊引产。1966年改用天花粉羊膜腔内注射法。1968年有了电动负压吸引流产装置后,使用电动吸引。为了面向农村,适应农村条件,多采用脚踏吸引、负压吸引等方法。1964年前,女性绝育(结扎)例数较少,多为治病性绝育,手术切口大,方法也不统一。1965年后,开展了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在计划生育工作形成高潮时,除妇科收住一部分外,还在就近旅馆开设床位40张。另外,还组织医疗手术队去各县,指导协助当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1974年,改用芫花羊膜腔内注射法。1978年,推广使用雷夫奴尔羊膜腔内注射法。此法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深受患者欢迎,延用至今。
  1982年,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完成本院计划生育医疗工作的同时,承担了烟台市各县(市)区的技术指导、疑难问题的处理及技术培训工作。1990年以来,先后两次被烟台市人民政府、芝罘区人民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

知识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本志分沿革、党群组织、行政机构设置、医疗、护理、科研·教学、护士学校、援外·支边·支农·抢险救灾、主要统计资料、人物、职工等11章,着重记述了解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实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