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医疗信息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0320
颗粒名称: 第十二节 医疗信息科
分类号: R197.31
页数: 4
页码: 139-142
摘要: 医疗信息科创建于1988年9月,由病案室、统计室、图书室、声像室组成,申维正任科长。全科共1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中级职称5人,(主管护师3人,统计师1人,馆员1人)。创建前,该科所属班组由医务科管辖。
关键词: 烟台市 毓璜顶医院 医疗信息科

内容

医疗信息科创建于1988年9月,由病案室、统计室、图书室、声像室组成,申维正任科长。全科共1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中级职称5人,(主管护师3人,统计师1人,馆员1人)。创建前,该科所属班组由医务科管辖。
  1、病案管理。解放前,病案室的管理情况不详。1954年前,住院病案由挂号室管理,用登记簿编号挂号。1954年后,改为拉丁文拼音编写卡片。门诊和住院病历均用大病案。1960年9月,建立病案室,由医务科领导。占地面积不足20平方米,只有一人做病案管理工作。建立了姓名索引卡片,按照美国医学会编的《疾病和手术名称分类》建立了疾病分类和手术分类索引卡片。
  1960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门诊病案由大病案改为小病案。一年后又改为大病案。文化大革命中,大病案改为门诊医疗单(小病历)。
  1978年又使用大病案,日挂号约千人左右,年增加病案10万多份,至1983年4月份,挂号室保存的病案已达70多万份,挂号室人员增至12人。
  1983年5月,医院实行病案改革,实行大小病案相结合,即:门诊挂号采用小病案,对住院病人和有科研价值的门诊病例建立大病案。大病案由院方统一建档保管,小病案由病员自己携带。工作人员为8人。 为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1988年9月成立了医疗信息科,病案室属信息科。除保管病案外,还开展了病案质量控制、病案首页用计算机管理。1992年,按照卫生部统一要求,病案首页中78项内容,全部录入计算机管理,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要求,建立了疾病分类名称编码库;手术分类编码库;中毒、损伤原因的“E”编码库;肿瘤形态学的“M”编码库;医生姓名代码库,可随时检索病案首页中的所有内容,使病案管理工作由单纯管理进入对病案资料进行科研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了病案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的作用。1993年,占地面积已达150平方米,现存住院病案40余万份。
  2、统计管理。解放前管理情况不详。1953年正式由一入主管统计工作,制定了统计工作制度和工作任务。在院长直接领导下,附属在医务办公室。在当时卫生系统没有统一的统计工作制度和报表格式的情况下,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自行探索、设计,建立了自下而上的原始资料收集、整理、归纳、上报工作程序。前后隶属院长办公室、医务科管辖。1988年9月由医务科析出,隶属医疗信息科管理。
  统计工作的任务:(1)按照《统计法》对统计资料进行检查、监督。(2)为上报主管部门和医院领导提供决策、计划、协调、检查、分析、评价与总结的依据。(3)为医疗、科研、教学提供统计资料。
  开展业务情况:1988年为实现统计工作现代化,配置了LC0520微机一台,编制出疾病分类病名库、手术分类库、住院情况统计报表、疾病分类统计报表、门诊情况统计报表的微机管理程序。1990年编制出国际疾病分类(ICD--9)程序。1992年编制出三级甲等医院50项统计指标微机管理程序,实现了医疗统计工作现代化管理。至1993年已立卷归档统计资料共90余卷。
  3.图书管理。1949年图书室建立,当时设备简陋,占地面积不足15平方米,拥有各种书刊4千册,多数是英文书籍(源于毓璜顶医院遗留),医学书刊只按科别进行登记,制定了借阅制度,由专人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图书室被封,无专人管理,许多资料丢失、损坏,图书室处于瘫痪状态。1972年图书室恢复,有1人专门管理,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资料分类法》将零散的图书重新整理、分类和登记,杂志进行装订,建立较完整的图书帐目。1974年开始订购中、外文杂志,每年投资约百余元,此后逐年增加,恢复了借阅制度,并建立了图书赔偿制度。1976年由于书刊的不断增加,图书室占地面积增加到300平方米,1979年和1980年各增加1名工作人员。1988年,图书馆发展较快,工作人员增至4人。目前已拥有35组书架、二个阅览室(面积为60平方米)、三个书库、一个采编室和一个工具书室。创办了馆藏《新书通报》,及时介绍入馆新书,建立了各种索引目录。购进了机械打字机,进一步完善了借阅管理制度,发放了规范化的借书证,并与全国各地市医院建立了情报联系,开办了情报检索咨询业务。1990年购置一套借阅台及7张阅览桌、3个目录柜,改善了读者的阅览环境。同年7月与科教科联合举办1987—1989年医院科技成果展览。1992年8月引进微机检索数据库,配备了LC0520计算机一台,实现了图书的现代化管理,为医教研提供了良好条件。
  至今图书馆藏书为31099册,价值612874元,其中中文书25266册,外文书766册,中文杂志3107册,外文杂志1960册。每年从新华书店及外地购进书刊一千册左右,基本满足本院医护人员查阅资料的需要。
  4.声像管理。1984年建立,配备了585P编辑机一台,M5松下摄像机一台,照像机2架,1992年又投资10万元,购置日立摄像机一台。主要为临床科研、教学制作幻灯片、拍摄典型病例资料、为党政工团拍摄资料服务。为工作方便,于1992年由科教科接管。

知识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本志分沿革、党群组织、行政机构设置、医疗、护理、科研·教学、护士学校、援外·支边·支农·抢险救灾、主要统计资料、人物、职工等11章,着重记述了解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实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