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024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改革
分类号: R197.3
页数: 9
页码: 52-60
摘要: 1978年以来,医院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密切结合医院工作实际,牢牢掌握社会主义办院方向,在政策上、管理上进行大胆探索。通过深化改革、调整政策,强化了内部管理机制。卫生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毓璜顶医院在如何提高社会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后两方面的内容,主要依据近年来省市医院工作检查标准制定。医德医风和行政管理指标,全院使用统一标准。医院实行全面目标责任制承包后,全民所有制性质不变,院方对科室的财产所有权不变。将院党委办公室外线电话号码由市电视台公布,作为医德医风举报电话。各承包科室同院方签定协议书,按照协议要求组织实施。
关键词: 烟台市 毓璜顶医院 改革

内容

1978年以来,医院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密切结合医院工作实际,牢牢掌握社会主义办院方向,在政策上、管理上进行大胆探索。通过深化改革、调整政策,强化了内部管理机制。
  改革的宗旨和指导思想:1988年医院改革方案第一条就提出:“医院一切工作以提高社会效益为前提,同时提高医疗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增强医院的自身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更好地做好医疗保健服务工作”。
  卫生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毓璜顶医院在如何提高社会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改革由浅到深,由单项到综合承包。于1987年11月起在部分科室进行试点,1988年1月进入第一轮科室承包,逐步实行了技术经济责任制,责、权、利结合,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了现有医疗设备的潜力和卫生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加强了医德医风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管理体制: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科主任由院长聘任,任期三年。科主任向院长提交包括医疗、护理、教学、预防、保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远期规划。远期规划分年度、分层次,分解后变成每年的计划目标,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
  指标的制定:临床、医技科室经济责任制承包的内容包括五定:一定工作数量指标;二定工作质量指标;三定经济收支指标;四定医德医风指标;五定行政管理指标(包括卫生、出勤、安全保卫等)。后两方面的内容,主要依据近年来省市医院工作检查标准制定。工作数量、质量和经济收支指标,依各科的性质、任务不同,而各有不同的指标值要求。医德医风和行政管理指标,全院使用统一标准。
  指标的考核:医院实行两级考核方法,对承包科室的工作情况进行控制,即医院考核到科室,科室考核到病区或班组。其中,院对科室的考核分别由党办、院办、改革办、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等职能科室负责,其得分之和经标化后为该科当月质控实得分,参加超劳补贴分配。
  超劳补贴的分配:承包单位每月按承包协议书之规定完成上缴医院承包金额后,剩余部分为该科当月结余留成金额。各承包单位再根据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原则,对职工计发超劳补贴。并按不同比例提出院长基金,避免科室间差距太大或分配上的不合理。
  医院实行全面目标责任制承包后,全民所有制性质不变,院方对科室的财产所有权不变。医院改革结合财务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实行财务科和承包科室两级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给医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取得了显著效果,突出表现为提高了“三个效益”,即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抓了四个机制:一是加强自我完善机制。各科室认真查找在医疗服务各个环节不方便病人,不利于病人服务的繁规细则,一切从方便病人入手改善工作;二是加强自我约束机制。各科室认真制定服务规则和文明礼貌用语,并认真对照检查;三是加强了自我监督机制。全院制定了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将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劳动纪律、医德医风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分解成百分考核细则,印发到科室,由科主任负责实施,医院统一检查;四是加强了社会监督机制。将院党委办公室外线电话号码由市电视台公布,作为医德医风举报电话。在门诊和病区设立了患者举报箱和来访登记等收集病人意见。为了真实了解各科服务质量,设计了“服务质量问卷表”,定期在门诊、病区随机选择病人对科室工作进行评议。由于自我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比较健全,保证了医院改革的顺利进行。
  1989年1月,医院转入科室综合承包,可归结为:形式多样、二级核算、电脑管理、质量考评、奖优罚劣。继1988年第一届二次职代会通过了《1988年改革方案》等四个文件后,1989年又召开了第二届职代会,通过了《1990--1992年院长任期目标》和《开展双向尊重活动》两个决议,在决策民主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医院对科室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综合责任承包管理。各承包科室同院方签定协议书,按照协议要求组织实施。改革办公室、质控办公室及有关职能科室每月对各科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计分,作为奖惩的依据。
  在改革中,医院自始至终坚持了“四个原则”,即:病人利益第一的原则;业余服务以院内为主的原则;改革承包全院一盘棋的原则;奖金分配中的集体福利的原则。处理好了“四个关系”,即:增强医院活力与维护病人利益的关系;激励自我发展与加强自我监控的关系;抓好近期效益与长远建设的关系;抓好经济技术承包与抓医德医风建设的关系。
  田文院长在大、小会上一直强调:“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性质决定了医院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院方向。要把提高社会效益和医疗服务质量放在首位,把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办院的根本宗旨”。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医院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烟台电视台、烟台日报和烟台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先后对医院改革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改革开放使竞争机制进入了医疗保健市场,毓璜顶医院坚持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全年完成住院病人16047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2%,病床使用率超过百分之百。用于智力投资金额达12万元,医疗设备投资达400多万元,其中单价万元以上的有17件:碎石机、2000mAX光机、遥控胃肠诊断机、彩色多普勒、大型高压氧舱、脉动真空灭菌器、纤维胃镜、三洋血液冷藏柜、自动洗片机等。同时,还突出抓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等建设,护理部组织各科护理骨干编写了《护理常规》(上、下册),院方组织编印了《管理规范》。此外,还建立了技术干部业绩考核制度,制定了质控百分考核细则,严格检查评比,使医院医护质量在改革中普遍有所提高。全年开展新技术60项,开展科研22项。如心外科开展心脏手术30例,其中心脏换瓣手术6例,并首次开展了主动脉瓣换瓣手术获得成功,脑外科成功地开展了两例胎脑移植手术。全年发表论文67篇,出版了《现代医院管理者必读》和《X线诊断学》两本专著。88年在国际时间生物学时间医学会议上交流了“中药时心灵时辰敏感性的临床研究30例报告’’等两篇论文,被大会认为:“是目前国内外用中药择时治疗冠心病,并取得显著疗效的唯一论文”。开展的“丹参素对体外循环下猪血细胞的影响”,通过专家鉴定,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展的“耳源性脑疝的治疗”和“榄香烯治疗宫颈癌”均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社会经济发展与健康道德》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家庭卫生保健手册》被评为烟台市优秀科普图书。医院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山东省文明医院”。
  1990年是九十年代第一年,也是我院贯彻党中央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的重要一年。为全面落实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围绕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个中心,全面实施第二届职代会通过的《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决议》,落实《1990年--1992年院长任期目标》,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二是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成立了人工透析中心;三是科研学术活动,成立了科教科,建立了科教委员会;四是基本建设,完成了内科与外科病房连廊建设;五是医德医风建设,全院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全程优化服务活动”,同时,在机关、学校、商业、工厂等单位聘请15名社会监督员。当年,医院派8名医生为首批下乡医疗队,深入基层医院,开展支农医疗,受到当地医院和群众的赞扬。医院实现了病案、统计管理电脑化,为科学管理和临床、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条件。7月,被山东省卫生厅认可为青岛医学院教学医院,并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同时,完成了一部反映我院改革发展全貌的电视录像片——《阔步前进中的烟台毓璜顶医院》。
  1991年是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第一年,医院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八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程优化服务”这个中心,重点抓了精神文明、业务技术和基础设施三个方面,使医院的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业务技术方面,坚持以质量第一为原则,重点抓了规范化建设、危重病人抢救、病历质量和科技兴院四个方面,全面完成了市卫生局下达的九一年度“市级医院目标管理责任书”中的各项指标。
  科研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全年开展新业务、新技术30多项,在各级正式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其中国家级55篇,并出现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走上了国际学术会议的讲坛。如《颅面联合进路在鼻外科的应用》一文,在第七次亚太地区耳鼻喉科学术会上进行了交流;《联合应用卡介苗、消炎痛、西米替丁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被第六届欧洲肿瘤学术会议录用;还出版了《临床实习指导》、《药剂科管理规范》、《耳鼻喉科临床意外及失误》和《当代护理管理学》四部专著。此外,医院还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高发地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卫生部招标课题《癌症治疗最佳方案的研究》、省卫生厅招标课题《急性心肌梗塞后二尖瓣返流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研究》等,并成立了烟台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医院被评为烟台市医学科技先进单位。
  消毒供应室在山东省卫生厅组织的医院消毒供应室检查验收中,一次通过,获得合格证书。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年用于设备投资计300多万元,医疗设备总额达1624万元。财务科购置了八台医用收费计算机和五台住院结算微机,财务工作实现了电脑化管理。1200平方米的职工食堂、会议室、舞厅、老干部活动中心和45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群交付使用。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首先从基础理论入手,先后举办了五期医护素质培训班,组织科主任、护士长和部分中、青年医护人员系统学习了医德基本知识,培训了232人,占全院医护人员的32%。又开展了“理想医护工作者”形象大讨论,使职工真正做到“宁愿自己千辛万苦,不让病人一事为难”。其次,还开展了城市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以《深化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内容提要》为基本教材,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大讨论,坚定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激发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6月份,烟台市政府领导就毓璜顶医院改革问题,进行了现场办公,并发表《会议纪要》,决定由毓璜顶医院腾出一层行政办公楼,增设综合病房60张床位,以缓解住院难的矛盾;增设30张中西医结合病床,作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研究基地;坚持业余服务以院内为主的原则,将工作量分为定额(上级规定指标)、超劳和业余三部分,业余收入不列入超劳奖金之内,不计缴奖金税;对一些收费项目,可进行合理调整。上述决定,对于提高医院的自我发展能力起了很大作用。此外,还建立了院长接待日制度,每周星期二上午由一名院长值班,接待、处理来访,医护人员实行挂牌服务,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使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经民意测验,社会对医院工作满意率几次均达90%以上。
  1992年以来,医院不断深化医院改革,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以创三级甲等医院为目标,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全方位质控做保障,使各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创“三甲”活动中采取了一些大的举措,概括归纳为十件大事:一是成立了创“三甲”组织机构,医院成立了创“三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分设医疗、医技、护理、后勤、行政五大片管理考评小组,为我院创“三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隆重召开了创“三甲’’活动动员大会,市政府及有关局领导也出席了动员大会,并作了重要指示,医院职工代表也表述了创“三甲”的决心和信心,为创“三甲”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三是按“三甲”标准要求,健全了临床、医技科室,对内、外等临床科室实行了二级分科,并配齐了科主任,为突出专科优势打下了基础;四是制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三甲办组织辑印成册,为科学化管理打下了基础;五是统一了病区格局,将医护办公室、值班室、治疗室及病房等各类房间进行大调整,合理布局,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六是招收护工,加强基础护理,为病人休息、治疗创造安静环境,为压缩陪护率提供了条件;七是乔迁急诊科,新的急诊科面积1200平方米,设病床56张,自成一区,布局合理;八是购进了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并调试启用;九是增加了35张编制床位,新开设了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病区和保三病区,扩大了医院规模,缓解了住院难的矛盾;十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医院创“三甲”活动的支持,特许我院提高住院床日费和成立特优特价病房,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活力。
  在医疗工作中,坚持以达标上等为目标,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核心,以危重病人抢救为重点,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医疗任务。一是注重了门诊技术力量的配备,各科室都开设了专家门诊和专科门诊,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仍保持了门诊量的持续增长。二是病历、处方等医疗文书书写质量,有一个很大的飞跃,甲级病历率由91年的74%提高到92年的90%以上。加强了三基训练,严格执行了“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制度,预防保健工作,在全国138所医院监控网评比中并列第二名。
  在科教方面,医院以技术水平为基础,以学术水平为先导,大力开展“科技兴院”工作,全年外派参加全国、省、市学术会议100余人,投入经费达10万余元。举办了5期英、日语学习班,参加人员达300多人。还举办了院内感染、肾穿刺、介入放射和磁共振学习班,培养了30多名业务技术骨干,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率达41%。
  92年职工在各级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88篇,其中国家级31篇。参加各级学术会议交流论文78篇,其中11篇获优秀论文奖。“瘤体内注射卡介苗、吲哚美辛、西咪替丁联合应用治疗人类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和“偏头痛在妊娠和妊娠哺乳期的流行病学调查”两篇论文分别在匈牙利召开的“第八届世界免疫学大会”和北京“国际东西方疼痛会议”上进行交流,并获得同行们的赞誉。有三项科研成果获奖,一项获国家专利,又完成了六项科研课题。“瘤体内注射卡介苗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脑中风发病与运气节律气象天文相关性分析”、“提上睑肌腱膜加结膜切除徒前术矫正上睑下垂的临床研究”获科技进步奖。全年接受大中专院校实习学生150人,护理实习生170人,各级进修学习人员150人。
  全年投资总价值777万元购置医疗设备410台(件)。同时,积极探索以工助医、以副养医的路子,拓宽服务和收入渠道,以后勤管理社会化为目标,在我院成立了烟台康泰公司;与牟平龙泉实业总公司共同兴办了龙泉温泉疗养院;为了帮助扶持残疾人事业,还与烟台市残疾人联合会合办了理疗按摩中心暨中医门诊部,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共同发展之路。
  93年以来,医院改革的重点是打破长期以来奖金分配中的“大锅饭”和实际工作中责、权、利不分的现象,以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上半年,完成住院手术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1%。下半年,又实行了责任奖金与效益奖金相结合的计酬法,即按责任大小、职称高低确定责任奖金分数,医疗分五个档次,护理分六个档次;效益奖金分数按完成工作量多少、服务质量优劣、医德医风好坏来确定。这样既体现了不同责任技术的区别,解决了责、权、利不分的现象,又达到了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目的。同时,医院还开展了特优护理服务。
  1993年,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1988年至1992年五年来的改革,给医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社会效益,五年来完成门诊2702537人次,年均54万人次,比改革承包前五年增长25%;完成住院病人77897人次,年均15600人次,增长26%;完成住院手术24300人次,年均4860人次,增长24%,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住院难和手术难的矛盾。二是技术效益,五年来,技术效益稳步提高,现能常规开展直视下心脏室(房)间隔缺损修补、瓣膜置换和肾移植、腹腔镜等较大难度手术。各项指标显示逐年提高。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6项,获国家专利4项,在国家正式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58篇。三是经济效益,五年完成业务收入一亿多元,经济效益年递增30%,增强了医院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深化医院改革的同时,又在对外开放方面大做文章。1993年4月,刘运祥副院长等三人赴澳访问,与澳大利亚凯威斯特国际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皮特·瑞蒂先生草签了《关于在烟台合资兴建医院意向书》。6月,澳方一行六人来我院进行了具体考察。双方签署了《中澳合资兴建烟台毓璜顶医院第二轮会谈备忘录》。7月,田文院长等四人随山东省政府代表团赴澳考察洽谈,在原合资医院意向书的基础上,签署了《中澳合资兴建医院协议书》。
  1994年1月,田文院长又率四人代表团赴澳大利亚佩思和悉尼市进行考察,与凯威斯特国际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环球财力管理有限公司就“烟台爱伦毓璜顶医院合资项目”事宜进行了洽谈,商定了合资医院合同签字事宜。同时,与悉尼市康考德医院签订了结成姊妹医院协议书;与联邦护理协会总部签署了在职护理培训协议书等。
  2月28日,我院与澳大利亚凯威斯特国际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烟台正式签署了《合资兴建烟台爱伦毓璜顶医院合同书》。主要内容:中澳双方共投资2980万美元,在毓璜顶医院提供的9000平方米场地上,共建一处30000平方米、设病床300张、接诊能力达60万人次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医院,其中澳方投资占60%,我院占40%,合营期限为25年。预计,将于10月份正式开工兴建。
  4月23日,我院创“三甲”进入申报评审阶段。全院600多名职工在职工礼堂隆重举行了创“三甲”责任书签字大会。田文院长做了创“三甲”动员报告。这次举行签字仪式,就是要层层压担子,人人有指标,以达到个人保班组、班组保科室、科室保全院,力争一举达标的目的。随后,田文院长等领导分别同科室负责人签定了责任书。
  5月2日至3日,山东省卫生厅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预审团一行6人,对我院创“三甲”工作进行了全面预审。预审团充分肯定了我院创“三甲”以来,在医、教、研和行政、后勤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认为已经具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资格。
  5月18日,卫生部医政司司长迟宝兰、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孙昭水等一行3人,莅临我院指导工作。田文院长汇报了我院基本情况和中澳合资烟台爱伦毓璜顶医院的有关情况。迟司长、孙处长对我院在深化内部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满意。30日,澳大利亚驻华大使米歇尔·雷涛乐先生、使馆政务参赞寇俊升先生来院了解与澳大利亚合资建院项目进展情况,同时,实地考察了合资医院建设场地。
  5月30日,山东省卫生厅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团一行20人到达我院,对我院进行全面检查评审。
  6月2日,为期三天的评审检查已结束。山东省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邱志军主持了“三甲”医院评审通报会。五位专家代表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和后勤五大片,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省厅医政处处长孙昭水总结说,经过全院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医院医德医风、管理水平、医疗质量以及硬件建设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经过省评审团的全面、细致、科学论证评审,毓璜顶医院顺利通过“三甲’’医院评审,一致认为毓璜顶医院的各项工作均达到“三甲”医院标准。8月19日,毓璜顶医院隆重举行了三级甲等医院挂牌仪式,市五本班子领导出席了挂牌仪式。这不仅标志着毓璜顶医院又上新台阶,更重要的是为保障全市人民的健康提供了高水平服务,为烟台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优良环境。
  6月14日,澳大利亚副总理布赖恩·豪阁下一行在宋法棠副省长、李皆荣副市长等领导陪同下,来我院参加了“中澳合资建立烟台爱伦毓璜顶医院项目管理协议”签字仪式,并为合资医院的建设发展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关怀。
  医院的根本出路在改革,改革开放揭开了卫生事业的新篇章。弹指挥间,如今的毓璜顶医院,已发展成为650张床、1100多名职工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她以勃勃雄姿出现在胶东大地上。

知识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本志分沿革、党群组织、行政机构设置、医疗、护理、科研·教学、护士学校、援外·支边·支农·抢险救灾、主要统计资料、人物、职工等11章,着重记述了解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实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