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023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变迁
分类号: R197.3
页数: 4
页码: 45-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烟台毓璜顶医院1914年-1994年的变迁。
关键词: 烟台市 毓璜顶医院 变迁

内容

医院自1914年开业以来,所有美籍医务人员的薪金均由美国长老会总部支付。医疗器械构置、房屋设施建筑经费,基本上依赖于各方面的捐赠。精良的外科设备与治疗成绩誉满华北。加上医务人员的高尚素质、负责的态度和宗教灌输,是构成医院内部稳定和对外维持良好声誉的重要因素。
  1914年至1924年希尔思任院长十年间,先后有普里姆罗斯、沃森、麦克维尔任护士长。门诊47589人次;住院病人5189人次;做各种手术5221人次。1915年希尔思医生及夫人(Dr. and MrsHills)休假结束回烟。同时,邓乐播和夫人(Dr. Dunlap and MrsDunlap)来烟。宏伟的新医院巳开张,标志着长老会芝罘站医务工作的崭新时代已经开始。自从希尔思医生给医院添置设备以来,医院又筑成了两个中国医生的住房、接待病人亲属的小饭馆、十七间服务人员的住房、两套隔离病房、一个太平间和一个抽水机房。另外还挖了第二口200英尺深的水井,日供水量可超过一万加仑。全院都安装了蒸汽、热水和冷水管道设施。同时,洛克斐勒基金会中国医学委员会,也给医院以有效地援助。年初,他们已负担为期五年的每个医生和护士四分之三的工资,还同意负担每年增加的管理费三千美元的四分之三。由于资金仍然缺乏,从1917年1月31日开始,医院决定关门三个月。当这些情况在当地报纸披露后,一位在毓璜顶教堂供事多年的老者于先生带领许多中国友人,为医院捐款二千一百墨西哥元。中国友人的援助,说明了他们对办院兴医很有兴趣,这完全是他们自愿自觉的慷慨之举。于是医院得以照常开办。
  1917年医院又增加了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化验室,有显微镜一台。医院有医生4人,药师2人,护理人员23人。门诊病人14171人,住院病人361人,门诊及病房各种手术279例,总住院天数9696,治愈好转率83.1%,业务总收入9895.92墨西哥元,各界捐款总额9711.26墨西哥元。希尔思任院长以来,医院的医疗水平逐步提高。到1917年已能做肝脓肿引流术、脾切除术、膀胱取石术、乳腺癌根治术、骨折牵引复位术、截肢术、肋骨切除术、白内障摘除术、全眼球摘除术、疝修补术、子宫全切术和耳部癌肿根治术等。
  1914年医院开业的同时,设立护士培训学校,教员全部由本院医生兼任。中国的教员一般来自齐鲁大学或者协和医学院的毕业生。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校规校章,如"入学须知"、"规章制度"和"护士与院方协定书"。医院院长希尔思给护校学生授妇产科、解剖和生理等课程。1917年12月17日第一届护校学生,经三年的培训圆满毕业。其中两名护士留在医院工作,一名在手术室工作,另一名在实验室工作。良好的教育条件,为医院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护理人才。
  1918年医院工作管理井然有序,大部分时间满床,有时很拥挤,业务收入也不断增加。仅仅几年前,当时医疗计划只是一幢中国平房,年接诊4000病人,没有节余。现在有了一个能接诊男女病人的门诊部,有2名外国医生,2名中国医生,21名中国护士。总诊疗病人15842人次,年住院病人332人,收入五千大洋。
  1919年,赫尔曼白赖安医生(Dr.Herman Bryan)来院工作,具体负责检验和内科工作。7月份有6个护士取得毕业证书后来院工作。这一年医院护士长贝美芳(Rosa Bell R.N)还创建了个节约科。该科采用按财产价值分类记帐法,其收入来源于丢弃的废品。
  1920年,真诚爱戴的长者、中国长老会的院长郭显德医生去世。
  1921年,医院继续为社会和传教机构服务。如给新成立的市工业之家的成员免费治疗,相当多的鸦片瘾者来院就诊后痊愈。这一年医院安装了电灯照明。
  1922年医院增添了X光机,建立了X光室,开始用X光透视、拍照各种疾病。有些病人把X光看作是十分神奇的诊断方法。全院住院病人750人次,门诊16580人次。
  1924年,十年间希尔思院长对医院的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做了巨大贡献。到1924年底无财政赤字。希尔思院长鉴于在中国建设医院的目的已达到,且有邓乐播、狄轹、吴赖安三位外国医生,加上张书江、毕永胜、闫振田中国医生,技术力量雄厚,同时考虑到日本对山东的野心勃勃,图谋不轨,迟早将有变化,故辞职返美,偕妻、儿定居加州。希医生在毓璜顶医院行医十年,于56岁时便弃医从事教会和慈善事业。1951年死于美国加州,终年72岁。
  1924年9月1日,希尔思院长辞去院长职务回国,由邓乐播接任毓璜顶医院院长职务(第二任院长)。由毕格尔、贝美芳、姜德生任护士长。据1924年毓璜顶医院报告记载:刘意德医生亦三年期满,返回北京。闫振田医生10月份来院,主要从事外科。是年春节,本院汽炉爆炸,冬季不能再用,另购一台需万元左右。经过国内外捐赠,于1925年1月1日安装了新锅炉,耗资4595.09美元。邓院长在内科、外科编写讲义,以及训练护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到1927年,时值北洋军阀争夺割据时期,邓乐播院长劳碌过度,健康受损,自吴、狄两医生到院后,人手已足,由于自己的健康情形欠佳,遂辞职返国。
  1927年由美国医学博士狄轹(F.E.Dilley,M.D.)接任院长(第三任院长),爱斯德任护士长。狄轹是中国北方的名医,擅长外科,每天上午专心在手术室工作。他的手术精湛高超,获得"美国外科医生学会"会员证书,胶东人民受益非浅。
  1929年毓璜顶医院接待了来自意大利、印度、英国、美国、菲律宾、德国、俄罗斯、波兰等国的病人。有一次,医院为切除重达123磅的大肿瘤,特地举行了宴会,以示庆贺。
  1934年医院有8名医生(美籍3人,中籍5人),44名护士(美籍2人,中籍42人)。这年,狄院长夫妇返国休假,次年返回,继续工作。
  1936年,狄轹院长因病辞职回国,由美国医学博士白思德(William Berst.M.D.)继任院长(第四任院长),由陆瑞林任护士长。白思德主管内科、外科兼理财政和医药供应。1937年2月芝罘报告:在毓璜顶医院成立了护士学校董事会。根据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全国护士学校均由国人担任校长职务的决定",聂荣贞担任校长。医院对不同国际、不同信仰的贫穷病人减收住院和手术费,甚至全免,以表明基督教会设立医院的真正宗旨。
  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入山东。珍珠港事变后,白医生自愿留院继续工作,直到第二批换俘期间(1943年)返国,结束他在中国从事医务工作三十三年的历史。
  1938年,毓璜顶医院被日本侵略军接管,工作人员除美籍人员部分被遣返回国外,中国籍人员大部分留院工作。
  1939年春,毓璜顶医院更名为"市立烟台医院"。是年8月,日伪投资一万五千元修缮医院。8月1日,日本人石垣太郎来烟任院长,后由中国人项乃曦任院长,直到1945年烟台第一次解放。项系南满医大毕业,获神经内科博士学位。当时有病床85张,外籍医生4人,中国医生5人,护士8人,刘全德任护士长。
  日本人接管医院后,护校一度停办。1942年秋,护校重新开办,招收学生20人。校长由项乃曦院长兼任。学制三年,开设基础课、临床课及日语课。至1945年8月,烟台第一次解放时再次停办。
  1945年8月24日,烟台第一次解放,这所医院回到人民手中。医院的外籍人员陆续回国,其它职员、工人大部分留用。设备也较完整。烟台市政府于1945年9月11日发布公告,将前"市立烟台医院"更名为"烟台市公立医院"。梁其深(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任院长。当时日门诊量300左右。1947年秋,我军实行战略转移,医院的大部分物资、器械和部分人员撒移到后方解放区。
  1947年9月,国民党重点进攻胶东,医院成了国民党第八军李弥部队的军部。

知识出处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烟台毓璜顶医院志1914——1994》

本志分沿革、党群组织、行政机构设置、医疗、护理、科研·教学、护士学校、援外·支边·支农·抢险救灾、主要统计资料、人物、职工等11章,着重记述了解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实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