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水镇及所属自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0026
颗粒名称: 观水镇及所属自然村
分类号: C912
页数: 11
页码: 103-1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牟平县观水镇及自然村概括。
关键词: 牟平县 观水镇 自然村

内容

观水镇位于牟平县西南部的〓山脚下,观阳河畔,西与栖霞县桃村镇毗邻,北与福山区回里镇接壤,南与埠西头乡交界.东与王格庄乡、高陵镇相连,东北与院格庄乡为邻。面积129平方公里。人口37,284人,皆属汉族。全镇有50个村民委员会,51个自然村,耕地50,521亩。1983年全镇粮食总产4,248.2万斤,花生总产547.6万斤。
  镇机关设在观水村南侧,观水镇以镇驻地观水命名。观水,因观水村东有一小山,站在山顶可以看到观阳河水,故名"观水"。
  镇境东髙西低,东山西泊.东部山岭连绵,构成山丘地带,观水、绕道、岚子底3河横贯全镇注入外夹河。西部临近夹河,形成东岸平原泊地,牟(平)观(水)桃(村)公路由东向西横穿全镇,牟(平)王(格庄)桃(村)公路从本镇南部经过。1958年到1959年,在绕道河上修建了一个蓄水750万方的桃园水库,1978年又进行了扩建配套.蓄水量扩大到1,100万方.近几年,全镇先后修建了青松、六甲、落金、龙口、山等5座小型水库,全镇水浇地扩大到34,000亩,对确保农业丰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全镇以农为主,林、牧、副并举。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花生为主。粮食亩产由解放初期245斤,1983年亩产达到1,225斤,花生亩产由199斤提高到406斤。镇办工业从无到有,1974年开始先后办起鞋厂、被服厂、袜厂、农机修造厂等12个镇办企业单位,1983年总产值达103.4万元,利润5万元。
  1949年建国后,该镇文教卫生事业有较大发展。建国初期,全镇仅有髙小3处,初小30多处,学生一千多人:现在有联中9处,小学47处,学生5,050人。解放前全镇没有一个象样药铺,只有几处私人办的小药房;现在省县分院1处,医务人员33人,床位25个,50个村都办起合作医疗,有卫生员80人。
  年解放前夕,观水属日伪牟平六区管辖。下设观水乡、玉泉乡、山河乡.观阳乡。观水、许家、李家中村(李家)、桃园庄(邱家)、韩家、郭家庄、林家、贾家、、下寺口、上寺口、北岚子底、南岚子底、牧猪夼,金鸡庄,落鸡庄、大泮口.小洋口村属观水乡;二甲、王庄(王格庄)、刘家、沟北、沟南、张家、张庄(张家庄)、周家、里夼、岔河庄、北庄、松岚沟、青野头、铎疃、五甲、八甲、虎龙头、保灵口村属玉泉乡;吴家、南马、北马,山北头、郝庄(郝,庄)、六甲、缫丝夼村属山河乡:大石疃、北石疃、泥村、后半城、西半城、东半城、季家埠村属观阳乡:宫格庄和井字洼村属栖霞县。
  1941年春(古历二月二十一日)观水解放,现观水镇所属村庄当时分别属牟平五区、四区和栖霞县管辖。属五区管辖的有:观水、二甲、王庄(王格庄)、沟南、沟北、张家、刘家、张庄(张家庄)、季家埠、后半城、西半城、东半城、泥村、大石疃、北石疃、贾家、林家、韩家、郭家庄、李家中村(李家)、许家,桃园庄(邱家)、吴家、北马、南马、山北头等村;属四区管辖的有:小泮口、大泮口:周家、里夼、北庄、岔河庄、松岚沟、青野头、铎疃、五甲、八甲、虎龙头、保灵口、上寺口、下寺口,北岚子底、南岚子底、牧猪夼、金鸡庄、落鸡庄、郝家(郝家庄)、六甲、缫丝夼等村;宫格庄和井子洼属栖霞县。
  1944年冬天成立牙前县。当时属牟平五区和栖霞县管辖的村庄划归牙前观水区,属四区管辖的村庄归牟平县〓垛区,属牙前县观水区管辖的有:观水、二甲、王庄(王格庄)、刘家、沟南、沟北、张家、张庄(张家庄)、宫格庄、后半城、东半城、西半城、季家埠、吴家、北马、南马,山北头、许家、桃园庄(邱家)、李家中村(李家)、韩家、郭家庄、林家、贾家、大石疃、北石疃,泥村、井字洼。属牟平县〓垛区管辖的有:小泮口、大泮口、周家、里夼、北庄、松岚沟、岔河庄、青野头、铎疃、五甲、八甲、虎龙头、保灵口、上寺口、下寺口、北岚子底、南岚子底、牧猪夼、金鸡庄、落鸡庄、郝庄(郝家庄)、六甲、缫丝夼。
  1950年1月,牙前县撤销。观水区大部分村庄划归牟平县〓垛区。下设若干小乡。其中观水、二甲、王庄(王格庄)、张家(张家庄)、桃园庄(邱家)属观水乡;沟南、沟北、张家、刘家、宫格庄属宫格庄乡;季家埠、后半城、东半城、西半城属半城乡;大泮口、小泮口、、周家、松岚沟、岔河庄、里夼、青野头、北庄属周家乡;铎疃、五甲、八甲、虎龙头、保灵口属铎疃乡;上寺口、下寺口.北岚子底、南岚子底、金鸡庄、落鸡庄属金鸡庄乡:吴家、北马、南马、山北头、郝庄(郝家庄)、六甲、缫丝夼属山北头乡;许家、李家中村(李家)、林家、韩家、郭家庄、贾家、大石疃、北石疃、泥村,划为牟平县五区中村乡。井子洼属栖霞县,1954年划归牟平县第四区。
  1956年12月撤区并乡。观水仍保留〓垛区。观水、二甲、王庄(王格庄)、刘家、张庄(张家庄)、沟南、沟北、张家、井字洼、宫格庄、大石疃、北石疃、泥村、许家、李家中村(李家)、韩家、郭家庄、林家、贾家、后半城、东半城、西半城、季家埠、桃园庄(邱家)、吴家、北马、南马、山北头属观水乡;大泮口、小泮口、周家、里夼、北庄、岔河庄、松岚沟、青野头、铎疃、五甲、八甲、虎龙头、保灵口、上寺口、下寺口、北岚子底、南岚子底、牧猪夼、金鸡庄、落鸡庄属铎疃乡;郝庄(郝家庄)、六甲、缫丝夼属清泉埠乡。1958年2月,〓垛区撤销,观水乡、埠西头乡和清泉埠乡的部分村庄合并为观水乡;5月,观水乡和埠西头乡分开,当年9月,成立观水人民公社,包括50个大队,51个自然村。年3月20日,政区改革,改观水公社为观水镇,辖区范围同以往。11月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
  观水Guānshuǐ 位于观水河南岸,峨山西南脚下,牟(平)桃(村)公路北侧,观水镇、观水村委会驻地。地处半丘半泊,人口2,610人,耕地3,642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卫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这里有市集,是观水镇最大一村。
  据传北宋时傅姓来此建村,村东北有观阳山,踏上山顶可看到观阳水,故得名观水。
  井字洼Jǐngzhìwā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北约5.5公里处,井字洼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人口305人,耕地45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嘉靖年间,林姓由栖霞荆子埠来此建村,地处洼地,周围地形如井字,得名井字洼。
  宫格庄Gōnggézhuāug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北约5公里处,夹河东岸,宫格庄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人口1,735人,耕地2,424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元末,宫姓来此建村,取名宫格庄。
  张家Zhāngjiā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北约5公里处,夹河东岸,张家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人口748人,耕地902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据村北土地庙一石碑文记载,元时栾姓、石姓迁此建命名栾家街。明初张姓乂迁此落户,栾姓绝后,遂更名张家。
  沟南Gōunán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北约5公里处,观水河北岸,沟南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入口603人,耕地74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据传清初,陈姓由栖霞陈家疃迁此建村,村北有一大沟,而名沟南。
  沟北Gōuuběi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北约5公里处,观水河北岸,沟北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人口529人,耕地69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清初,陈姓由栖霞陈家疃迁此建村,村南有一大沟,而名沟北。
  刘家Liújiā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北约4公里处,观水河北岸,刘家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人口1,160人,耕地1,482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从祖坟碑文査对,明朝中期刘姓来此建村,命名刘家。
  西半城Xībànchéng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约5公里处,夹河东岸,西半城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人口925人,耕地1,44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所产茌梨个大汁甜,可与闻名的莱阳茌梨娩美。
  据传清初栾姓迁此建村,先叫栾家疃,后因居半城西,故名西半城。
  后半城Hóubànchéng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约5公里处,夹河东岸,后半城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人口1,270人,耕地1,54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清初,衣、吕、于3姓先后来此建村,故名三合庄:后因3姓有矛盾,吕姓曾更村名观阳村,后以位于半城后,定名后半城。
  东半城Dōngbànchéng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约5公里处,夹河东岸,东半城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人口203人,耕地28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地瓜、玉米、花生,并产水果。村近观阳故城遗址。
  据《牟平县志》记载:"隋朝筑城甫半而国变,工程未完,故名半城,"明末于姓由文登大水泊迁此建村,得名半城。后因村西、村北各建一村,并以其所在半城的方位命名,故此村更名东半城。
  季家埠Jìjiābù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约4公里处,夹河东2公里处,季家埠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入口655人,耕地1,301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据传明末季姓来此建村,取名季家埠。
  王庄Wángzhuāng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北约2公里处,观水河南1公里处。王庄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人口1,139人,耕地1,78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明时,王姓迁此建村命名王家庄,后演变为王格庄。1980年7月地名普査中,因与县内大队重名,更名王庄.1980年8月1日启用。
  二甲Erjiǎ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北约1公里处,观水河南岸,二甲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1,025人,耕地1,604亩。以农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明末,于姓由文登大水泊迁此建村;清初吕姓由原莱阳留楚来此居住。村名来历、含义无据可查,待考。
  北石疃Běishítuǎn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南,观阳河东岸,中村河南,北石疃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645人,耕地72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据传明末,石姓在此建村,因村南有大石疃村,此村户数少,俗称小石疃。地处大石疃北,1915年前后更名北石疃。
  泥村Nícūn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南4公里处,泥村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625人,耕地1,032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明永乐年间建村,村址为一片肥沃之地。村东南有土陡崖子,村名为泥巉村。后因"巉"字生僻,简称为泥村。
  许家Xǔjiā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南3公里处,烟(台)桃(村)公路东侧,许家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600人,耕地83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据传明朝中期,许姓由乳山县大许家迁此建村。建村时,占用林家的土地,承认林家为总村,以许家加总村,^名许家总村。后"总"演变为"中",1958年以后简称为许家。
  贾家Jiǎjiā 位于观水镇西南部,桃园水库西,毓皇顶东北,贾家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782人,耕地1,197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据传明末,贾姓来此建村.占用林家的土地,承认林家为总村,村名姓氏加总村为贾家总村。后"总"演变为"中",1958年以后简化为贾家。
  林家Línjiā 位于桃园水库西1公里处,毓皇顶东北,林家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232人,耕地29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据传明朝中期,林姓在此建村,为附近建村最早者,后建村者皆称林家为总村,而得名林家中村,"中"由"总"演变而来。1958年后,简称为林家。
  李家中村Lǐjiāzhōngcūn 位于桃园水库西北1公里处,毓皇顶东北,李家中村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人口554人,耕地76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据传明末,李姓来此建村,取名李家,因建村时占用林家之土地,而承认林家为总村,以姓氏加"总村"命名李家总村。后"总"演变为"中",1958年以后简称李家。1980年7月地名普査时,因与县内大队重名,调用曾用名李家中村,1980年8月1日启用。
  韩家Hánjiā 位于桃园水西700米处,毓皇顶东北,韩家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379人,耕地44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明朝中期,韩难在此建村,占用林家土地,承认林家为总村,以姓氏加总村,命名为韩家总村。"中"由"总"演变而来,1958年后简称韩家。
  郭家庄Guōjiāzhuāng 位于桃园水库大坝西500米处,毓皇顶东北,人口112人,耕地187亩,属韩家村委会管辖。
  据传明末,郭姓来此建村,得名郭家庄。
  中村Zhōngcūn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南4公里处,桃园水库以西1公里处。人口2.580人.系贾家、林家、李家中村、许家、韩家5村之总名。
  5村建村最早者为林家,其它4村建村时皆占用林家之土地,因而承认林家为总村,后演变中村。
  大石疃Dàshítuǎn 位于观水镇西南部,与埠西头乡交界处,夹河东岸,大石疃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1,420人,耕地1,98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据传明末,石姓迁此建村,取名大石疃。
  桃园庄Táoyuánzhuāng 位于桃园水库西北1.5公里处,毓皇顶北,桃园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374人,耕地4S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据传明朝中期,邱姓在此建村,取名邱家,1958年因修桃园水库,村民迁至许家村南建村更名新农村,但没有按更新名称谓,仍沿用原名。1930年7月地名普查中.因与县内大队重名,以临桃园水库更名桃园庄,1980年8月1日启用。
  青野头Qīngyěitóu 位于巫山南麓,青松水库上游,青野头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1,070人,耕地1,25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村原名为青崖头,因村西冇一巨石而得名。1912年,此地系青山乡,南有青山,北有野,故更名青野头。
  保灵口Bǎolíngkǒu 位于〓山西北,烟(台)桃(村)公路西侧,小〓子箭东北1公里处,保灵口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407人,耕地434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清朝末年,于姓由大泮口迁此落户,不久朱埤堡村有人发灵(灵柩)于路口"滚灵",遂有人去"保灵",建村后得名保灵口。
  张庄Zhāngzhuāng 位于观水镇驻地西北,二甲村北,张庄村委会驻地。地处泊区,人口290人,耕地37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300年前,现乳山井口村张姓在有土地200余亩,并设庄子,后佃户在此落户建村,命名张家庄、1980年7月地名普査中,因与县内大队重名,更名张庄,1980年8月1曰启用。
  岔河庄Chàhézhuāng 位于老冬顶西南,青松水库南2公里处,岔河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213人,耕地23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清朝杨姓来此建村,命名杨家庄;后杨姓被抄,别姓来此建村,位于大泮口和周家两路岔口处,得名岔口庄。清末,因村西有一河,村南、村北各有一支流,村址于3条河流岔口处,故更名峦河庄。
  松岚沟Sōnglángōu 位于老冬顶西麓,青松水库南1公里处,松岚沟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407人,耕地46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据传清朝中期在此建村,因地处山夼,村临松岚,故名松岚沟。
  虎龙头Hǔlóngtóu 位于〓山西北麓,〓山水库东北2公里处,牟(平)桃(村)公路东侧,虎龙头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374人,耕地547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清朝中期建村,原名刘家埠,后因避埠字,故以村东有龙口岭,村南有一巨石形似虎,更名虎龙头。
  小泮口Xiǎopànkǒu 位于马棚南,官顶东,烟(台)桃(村)公路北侧,小泮口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498人,耕地71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村办工副业收入较高。
  据传清初,于姓由文登大水泊迁此建村,村址原有数棵大槐树,取名槐树庄,后以村位于大泮口北的山夼内,更名北夼。后又以村临大泮口,户数较少,即定名为小泮口。
  大泮口Dàpànkǒu 位于观水镇驻地东北3公里处,峨山东,牟(平)桃(村)公路北侧,大泮口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1440人,耕地1,694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明末,于姓在此建村,地处山西河与巫山南河汇合之泮,得名大泮口。
  北庄Běizhuāng 位于青松水库南2.5公里处,周家村北0.5公里处,北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1人,耕地loo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据传清乾隆年间,大泮口于姓在此养马放牧,后建村取名马岚庄,1961年从周家村大队析出,更名北庄。当地群众亦称周家北庄、小北庄。
  周家Zhōuijiā 位于马棚顶西麓,毓皇顶北,烟(台)桃(村)公路北侧,周家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1,002人,耕地1,25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产并水果。
  据传元朝,周姓在此建村,命名周家。
  里夼Lǐkuǎng 位于老冬顶南,仙人担西1公里处,里夼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325人,耕地32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据传清嘉年间建村,地处周家东沟,得名里夼。
  五甲Wǔjiǎ 位于簇山顶南,凤凰顶北,烟(台)桃(村)公路北侧,五甲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1,270人,耕地1,442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明万历年间,刘姓于现村址东建村,取名刘家庄,后姜姓由现乳山县峒岭迁来。在现村址东南山里建村,因受蛇害,迁至刘家庄村西建村,取名五甲。后又有一支姜姓从现乳山县的峒岭迁至刘家庄村西定居,取名姜家庄。清末3村合一为五甲。其五甲名的来历,传说以村临近有五八猪头山中的五猪头得名。
  八甲Bājiǎ 位于〓山西南山水库南1公里处,烟(台)桃(村)公路东侧,八甲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1,276人,耕地1,284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明朝中期建村,村东有一山岭直连银钱口,向西连绵起伏有8个山顶(被称为五八猪头中的八猪头)故村取名八甲。
  下寺口Xiàsìkǒu 位于观水镇驻地东南,蚕牛顶西南,下寺口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308人,耕地44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明嘉靖年间建村,姜姓从现观水迁此建村,因村南临沟,故名大沟姜家,后以村东有座寺院,村址较低,故更名下寺口。
  上寺口Shàngsìkǒu 位于蚕牛顶南,老母猪圈顶东北,上寺口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500人,耕地742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村办工副业收入较高。
  据传明末徐姓来此建村,村临沟并植有桃树,故名桃沟徐家。后徐姓断后,李、,柳等姓以村位于寺院上部,故更名上寺口。
  锋瞳Duótuǎn 位于蜡山西3公里处,马棚顶南,烟(台)桃(村)公路穿村而过,铎疃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1,049人,耕地1,462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据传明嘉靖年间,王姓迁此建村,取名王家庄.后避重名,以村南山有一巨石似铃,名为神仙铎,更名铎疃。
  南马Nánmǎ 位于观水镇驻地东南3公里处,高顶东北,南马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276人,耕地51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明崇祯年间,姜姓由现乳山峒岭小碾后迁此建村,原村址有马姓居住,后被抄,得名马抄。清乾隆年间,一部分居民在原村北建村,此村居南,得名南马抄。1941年,解放后更名南马。当地群众亦称马抄河南。
  北马Běimǎ 位于观水镇驻地东南,高顶东北,北马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400人,耕地626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清乾隆年间,从马抄迁此居民建村,因村址居原村北,得名北马抄。解放后更名北马。当地群众亦称下马抄。
  吴家Wújiā 位于观水镇驻地东南部,高顶东北,六弯坡东南,吴家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504人,耕地63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清乾隆年间,吴姓由现烟台市芝罘区世回尧镇迁此建村,取名吴家。
  南岚子底Nánlánzidǐ 位于摇树顶西北,老母猪圈顶东北,南岚子底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470人,耕地637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明朝王姓来此建村,取名王家庄,清康熙年间,以村后山上有松岚,得名岚子底。附近处有两个自然村,此村居南为南岚子底。
  北岚子底Běilánzidǐ 位于观水镇驻地东南6公里处,摇树顶西北,北岚子底村委会驻地。地处山区,人口560人,.耕地737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明时,王姓来此建村,取名王家庄。清康熙年间,以村后山上有松岚,得名岚子底,附近处有两个自然村,此村居北为北岚子底。
  牧猪夼Mùzhūkuǎmg 位于玉泉顶西北,天楼顶东,老母猪窝山西,牧猪夼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490人,耕地894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传说明末建村时,发现夼内有一金猪,村取名金猪夼,后演变为牧猪夼。
  金鸡庄Jīn jīzhuāng 位于观水镇驻地东南,摇树顶北,路顶南,金鸡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646人,耕地94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古时曾在此地飞起一金鸡,建村时即命名金鸡庄。
  落鸡庄Luòjīzhuāng 位于落金水厍坝西300米处,甲山王北,落鸡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566人,耕地91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古时曾在金鸡庄飞起一只金鸡落于该地,故名落鸡庄。
  山北头Shānběitóu 位于观水镇驻地东南,天楼顶山西南,石豆坡北,山北头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776人,耕地1,491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清乾隆年间,由南马村迁来居民在此建村,取名上马抄,清嘉庆年间,以地处马山口北头,更名为山北头。
  六甲Liùjiǎ 位于观水镇驻地东南,玉泉顶南,石豆坡东,六甲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766人,耕地l,32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清初,刘姓在此建村,取名刘家。清末,莱阳和宁海各自皆把此村列入管辖范围,莱阳称义和庄,宁海称刘家。后划归牟平,为避免其重名,更名六甲。
  缫丝夼Sāosīkuǎng 位于观水镇驻地东南,玉泉顶南〓,牟(平)桃(村)公路北侧,缫丝夼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740人,耕地l,15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北宋时,王姓由云南嘎嘎县迁此建村。 因养马百匹,取名百马庄。清顺治年间,王以升参加于七造反失败后,康熙年间被抄,以村南有桑树,可养蚕缫丝,更名缫丝夼. 郝庄Háozhuāng 位千观水镇驻地东南,钟鼓山北.磨顶北,郝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l,038人,耕地l,63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并产水果。
  据传明洪武年间建村.因杂姓相居,取名合家庄。清朝中期,于姓到县自立村名为于庄,其余姓仍沿用旧村名。解放后统一命名为郝家庄. 1980年7月地命普查中,因与县内大队重名,更名为郝庄。1980年8月1日启用.

知识出处

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

《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

《牟平县地名志》是专门介绍牟平县有关地名情况的资料书,志里记载着牟平县的现行行政区划、居名点,部分起地名作用的台、站、港、场、人工建筑物、名胜古迹、 纪念地、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等地名的概况、名称来历、含义、沿革,以及部分重要地名的简略考释。为使本志通俗易懂,形象直观,采用了语体文记述体,并附地图29幅、 照片43帧,供查阅使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