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镇及所属自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0017
颗粒名称: 宁海镇及所属自然村
分类号: C912
页数: 17
页码: 9-2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宁海镇及所属自然村
关键词: 山东省 宁海镇 自然村

内容

宁海镇 Nínghǎi Zhèn  [=此处为插图(宁海镇政府机关)=]  位于县境北部。东以沁水河与大窑乡为界,西濒鱼鸟河,与武宁乡接壤,南至岿山,与玉林店乡相连,北临黄海,与养马岛相望。面积约56平方公里,人口535.21人(1983年),大部分汉族,还有回族、朝鲜等民族。辖65个村民委员会,71个自然村,镇人民政府驻县城内文化里。
    宁海镇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为平原.一般海拔200米左右,南有蛟山,北有崔姑山、系山.牟山,有名的牟台现称端午山紧靠县城东北。沁水河从镇东境穿过,于境东北注入黄海:西有鱼鸟河由南逶迄纵流,于镇西北部注入黄海。
    气候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5℃,一月份平均气温-2.9℃,七月伤为24.9℃,全年无霜期199.2天,年平均降水量764毫米。镇内为县的交通枢纽,与邻县及县内乡镇,每日有班车相通。
    镇驻地牟平城。始建于汉,后多次复修.这里历为政治中心,早在汉初,为东牟县治。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曾封齐悼惠王子刘兴居为东牟候,国治设此。后期各朝代,均设县治或卅治于此。此处位烟台和威海之间,是军事要地,金元以来,历有驻军镇守,金设宁海军,明设宁海卫,清又设宁福营。
    宁海镇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8年2月13日,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在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率领下,攻入牟平城,活捉伪县长宋建五以下百余人,并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于城南雷神庙,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
    该镇是全县的经济、文化中心。解放前,只有几家私人开设的小修理业和店铺、摊贩,现在已发展为拥有机械制造、丝绸、染织、电器、酿酒、造锁、制鞋、被服、印刷、食品、绣花等35个国营和集体工厂企业单位,镇办工业发展较快,现有职工635人,1983年总产庹达509.2万元。
    1945年8月解放前,宁海镇只有9处完小,12处初小,学生约2,500人;现有中、小学41所,在校学生8,700多人。有广播站、文化馆、图书馆、剧场、电影院等文化宣传娱乐场所。解放前,只有几家小药铺,现有县、镇医院两处,医护人员220多人,床位190个,65个村委会,有64个有卫生所,有卫生员98人,有县、镇兽医站两处。
    全镇现有耕地42,56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粮食单产1958年前仅有200多斤,1983年已达到1,164斤,花生从100斤提高到354斤。水利条件较好。镇南部有蓄水146万方的金龙水库,可浇地3,000多亩.有机井300多眼,扬水站9座,平塘17个,有效灌漑面积可达34,190多亩,现有大、中、小型拖拉机377台,计9千多马力,有农用汽车113辆,11,245马力,三轮机动车11辆,176马力.镇北境海区,养殖对虾1,774亩,1983年产对虾108吨。
    镇内的雷神庙战斗遗址,属省级保护单位;沁水河畔的端午山,建为烈士陵园,还有近期发掘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一一照格庄遗址。
    现宁海镇所辖区域,民国和日伪时期,属第一区和第二区管辖的部分村庄。1942年,我党将其大部分村划为第十区,1944年改为牟东区。1945年8月解放,归崔山区、蛟山区和城厢区的管辖范围。1950年后,区下设乡镇,现镇村庄分别隶属李家疃、系山孔家疃、贵家疃、沙河崖、嵎岬河、南沟、照格庄等乡和牟城镇的管辖之内。1956年2月,南沟乡划归牟城镇,象岛自成象岛乡。1958年8月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同年冬,牟平县划归烟台市,东风人民公社更名为牟平镇公社,属烟台市管辖。1959年冬牟平复县,牟平镇公社归牟平县辖。1962年1月,大窑,象岛从牟平镇公社划出,各自成立公社:6月武宁划出成立公社,1964年9月,牟平镇公社更名为城关公社。1966年8月,武宁公社有8个大队划归城关,1972年3月又回武宁。1980年12月邵家港、东李家疃、曲家洼三个自然村从曲家埠大队分出,各自成立大队,从此城关公社辖有:曲家埠、邵家塂东李家疃、金岭(曲家洼)、胡家楼、芷坊、西李家疃、隋家疃、东系山、西系山、北系山、盐滩、陈家疃,孔家疃、高金埠、王家埠(王家庄)、城北村(曲家疃)、石硼、贵家疃、坝疃、堆金泊、梁家疃、王家疃、东油坊、西油坊、杜家村(杜家疃)、永安里,集庆里、姜家庄.西关、新牟里、西桂里、新华里、顺正里、文化里、新建里、桥子、正阳里、北翠里、庙沟、农商里、南关、南店子(店子)、照格庄、沁水庄(曲家庄)、沙家庄、高格庄、义和夼(义和庄)、永安庄、金龙庄(邹家庄)、山西头、王家窑、南沟、王贺庄、祝家庄、嵎岬河、阎家疃、頋家庄、方家庄等65个大队。
    1981年12月,城关公社恢复镇的建制,辖区范围同原城关公社。
    1984年3月20日,行政区划改革中,城关镇改为宁海镇辖区范围同以往。
    1984年11月,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北关大街BěiguānDàjiē  此街系荣(成)烟(台)公路经县城北侧一段沥青路面,现东起东关路北头,西至  西关路北头,长1,600米,宽44米。街南侧有县物资局,县燃料公司等单位,北侧越过护城河有东、西油坊等村。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规划拟将此街西延伸到五里头,东到大窑。
    1980年7月地名普査时,因此街位于故城北关.故命名北关大街。
    政府大街 Zhèngfǔ Dàjiē  东起东关路,西至牟山路,长2,200米,宽24米。此街为沥青路面,两侧多为楼房。南侧有新华书店、商业局、宁海镇政府等单位;北侧有县人民政府、人民银行、百货商店,人民剧场等单位,为县城文化、经济活动之中心。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规划此街要延伸至沁水路。
    1978年城关镇规划时命名人民路:1980年7月地名普查时以县政府位于此街中心处北侧,故更名政府大街。
    常家巷 Cángjiā Xiàng  东起东渔巿口街,西至西渔市口街,东西走向,长190米,宽5米,两侧多瓦平房居民户,泥土路面,狭窄,不能通行汽车。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明初,常姓由本省惠民一带迁此居住,故名常家巷。
    贺家巷 Hèjiā Xiàng  东起东渔市口街,西至西渔市口街,长190米,宽4米。两侧为瓦平房居民户,狭窄的泥土路面,不能通行汽车。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明初,贺姓由江苏丹徒县迁此居住,故命名贺家巷。
    大寺巷 Dàsi Xiàng  东起文化路,西至东渔市口街,长224米,宽5米。两侧为瓦平房居民户,大寺联中在此巷内,泥土路面,可通行轻型汽车。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唐朝在巷内建一清泉寺庙,明时又重修此庙,因辟较大,故名大寺(1945年8月解放前改做学校,现为大寺联中),巷因此得名。
    同德巷 Tóngdé Xiàng  东起文化路,西至东渔市口街,长227米,宽3米。两侧为瓦平房居民户,狭窄的泥土路面,不能通行汽车。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清朝时,巷内有一银饰铺号为"同德",故名同德巷。
    宫家巷 Gōngjiā Xiàng  东起文化路,西至东渔市口巷,长223米,宽3米。两侧为瓦平房居民户,东路口有县第二百货商店,狭窄的泥土路面,不能通行汽车。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金元间,宫姓由莱阳濯村迁此居住,故名宫家巷。
    元发街 Yuánfā Jiē  东起文化路,西至东渔市口街,长220米,宽5米。两侧为瓦平房居民户,泥土路面,可通行轻型汽车。属宁海镇派出派管辖。
    清朝,此街注户李元发曾制鞭炮火药出售,故得名元发街。
    孙家巷 Sūnjiā Xiàng  东起老当铺巷,西至文化路,长126米,宽3米。两倒为瓦平房居民户,泥土路面,且狭窄,通行汽车困难。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明洪武元年,孙姓由河南省迁此居住,故名孙家巷。
    儒林街 Rúlín Jiē  东起老当铺巷,西至文化路,长193米,宽5米。两侧为瓦平房居民户,泥土路面,可通行轻型汽车。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清初,此街读书人甚多,故名儒林街。
    严家巷 Yánjiā Xiàng  东起老当铺巷,西至文化路,长141米,宽5米。两侧为瓦平房居民户,泥土路面,通行汽车困难。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清初,严姓迁此居住,得名严家巷。
    天齐庙后 Tiānqímiàohòu  东起正阳街,西至东关路,长267米,宽3米,两側为瓦平房居民户,泥土路面,且狭窄,不能通行汽车,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唐朝于附近建一天齐庙,此街位于庙后,故名天齐庙后。
    南关大街 Nánguān Dàjiē  东起东关路,西至牟山路,长2,200米,宽30米。南侧越过护城河有县人民医院,北侧有牟平第一中学、牟平电器厂等单位及居民户。按城镇规划旧护城河整修美化成风景区,并拟东延到体育馆路,现河南北两岸为两条泥土路面,可通行汽车。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1980年7月地名普査时,因此街位于故城南关,命名为南关大街。
    工商大街 Gōngshāng Dàjiē  现东起东关路,西至牟山路,长2,200米,宽24米。两侧均为楼房,县工商企业单位多设于此,南侧有发动机厂、五交化公司、外贸局、造锁厂等单位,北侧有供电所、副食品公司、醸造厂、皮鞋厂等单位。系新建街道,沥青路面,可通行各种车辆。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1978年城镇规划时,命名工业大街:1980年7月地名普杏时,因街道两侧多工厂及商业单位,故更名工商大街。
    西关路 Xīguān Lù  南起工商大街,北至北关大街,长1,300米,宽24米,沥青路面。东侧有县建筑公司、汽车站等单位,西侧为农村居民户,系荣烟、牟乳两条公路经县城西侧的一段。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规划拟向北延伸。
    1980年7月地名普査时,以此街位于故城西关而命名西关路。
    城隍庙巷 Chénghuángmiào Xiàng  南起政府大街,北至宁海镇粮管所,长87米,宽5米。泥土路面,可通行轻型车辆。两侧均为平房居民户,宁海镇粮管所设于巷内北端。属宁海锛派出所管辖。
    唐朝时,于此巷内建一城隍庙,故得名城隍庙巷。
    西渔市口 Xīyúshìkǒu  南起南关大街,北至政府大街,长320米,宽6米。泥土路面,可通行轻型汽车。两侧均为瓦平房居民户。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明初,渔市曾设于现政府大街南侧,西至此巷北口,故得名西渔市口。
    通海路 Tōnghǎi Lù  南起发动机厂宿舍,北至董家疃,长820米,宽24米。两侧多为瓦平房居民户。属宁海镇派出所符辖,此路城外已通养马岛。
    1978年城镇规划时,此路向北延伸可直通黄海中的养马岛。故命名通海路。
    东渔市口 Dōngyúshìkǒu  南起南关大街,北至政府大街,长327米,宽4米。泥土路而,两侧多为瓦平房居民户,路面狭窄,不能通行汽车。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明初,渔市曾设于现政府大街南侧,东起此巷北口,故名东渔市口。
    马神庙巷 Mǎshénmiào Xiàng  南起政府大街,北至北翠里小学,长245米,宽9米。西侧有宁海镇供销社,机关家属楼房及居民户,东侧有县招待所。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唐朝时,在巷内建一马神庙,故得名马神庙巷。
    文化路 Wénhuà Lù  南起贺家庄,北至政府大街,长850米,宽24米,沥青路面。东侧有牟平影院、县供销社等单位,西侧有县医院、供销社商场等,为政府大街向南之主要街道,贯穿南关大街、工商大街。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1978年宁海镇规划时,因宁海镇文化里位于此路东侧,故命名文化路。
    金莲堂街 Jīnliántáng Jiē  南起政府大街,北至集庆里,长240米,宽6米。泥土路面,可通行轻型车辆,东侧有服装厂,西侧有县直机关幼儿园。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唐朝时,在巷内建一祠堂,名曰金莲堂,两得名金莲堂街。
    老当铺巷 Lǎodāngpù Xiàng  南起严家巷,北至政府大街,长168米,宽4米。泥土路面,两侧为瓦平房居民户,可通行轻型车辆。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明初,巷内有一当铺,故得名老当铺巷。
    曲家巷 Qǔjiā Xiàng  南起政府大街,北至集庆里,长130米,宽5米,泥土路面,且狭窄。两侧均为瓦平房居民户。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明洪武元年,曲姓由黄县浦兰村迁此居住,得名曲家巷。
    东关路 Dōngguān Lù  南起照格庄,北至北关大街,长2,150米,宽24米,沥青路面。东侧有绣花厂,西侧有县公安局、牟平党校。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规划拟向北延伸到养马岛。
    1980年7月地名普查中,因此路南端有蛟山,命名蛟山路。1985年6月更名东关路。
    永安街 Yǒngān Jiē  南起政府大街,北至杜家村,长220米,宽7米,泥土路面,能通行轻型车辆。南端肖县印刷厂,两侧多为居民户。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此街处永安里,1980年7月地名普查时,命名永安街。
    正阳街 Zhèngyáng Jiē  南起南关大街,北至政府大街,长440米,宽3米,泥土路面。两侧多为瓦平房居民户及零散菜地。南端有牟平酿酒厂。厲宁海镇派出所管辖。此街方位正南正北。
    处正阳里中心,故名正阳街。
    正阳路 Zhèngyáng Lù  南起雷神庙大街,北至丝绸厂,长3150米,宽38米,东侧有宁海镇被服厂,西侧有牟平一中,牟平剧场等单位。属宁海镇派出所管辖。
    1980年7月地名普查时,因此路位于故城东关,命名东关路,1985年6月更名正阳路。
    文化里 Wénhuà Lǐ  位于县城内,文化路东侧,宁海镇政府,文化里村委会驻地。地处平原,616口人,亩耕地。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并有村办氧气厂、农机修配厂等工副业。
    1945年8月以前.因位于故城南门里,名曰南门里: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儒林街处本里中心,读书人甚多,更名文化里。
    赵家庵 Zhàojiāān  位于镇驻地南,月牙口西北,属文化里村委会的果业点,常年有文化里4名村民在此管理果园。
    民国初年,南门里初姓在此有山岚,雇一赵姓在此看管,得名赵家庵。
    北系山 Běixìshān  位城北,北濒黄海,是宁海镇最北边的一个村庄,北系山村委会驻地。地处丘.756口人,969亩耕地。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著名共产党员辛冠五烈士生前于1933年—1934年曾在本村以教学为掩护,作地下工作,并发展一批共产党员。
    据《牟平县志》记载,元代孔姓在此定居,因村址处系山北面,故得名北系山。
    陈家疃Chénjiātuǎn  位于县城西北3.5公里处,牟山东南,陈家疃村委会驻地。属丘陵地,人口470人,耕地817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清末此村李书润为牟平同盟会发起组织人之一,兴办学校允为热心。
    据碑文记载,明洪武二年(13G9年),陈姓由云南迁此建村,取名陈家疃;洪武十年(1377年)于村西北建一营寨,附近多古墓,时有貉子出没,得名貉子寨,后取吉祥嘉言之义更为鹤止寨。解放后通称陈家疃。
    盐滩Yántān  位于宁海镇北部,牟山东北,北临黄海,盐滩村委会驻地。村北有盐炀,产原盐。地处平泊,712口人,耕地84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据村碑文记载,清雍正年间.孙姓由现烟台市芝罘区初家镇孙家滩迁此定居.以晒盐为业,取名小滩;清末,住户渐增,又以产食盐闻名,故更名盐滩。
    崔家庄Cuījiāzhuāng  位于县城东北,崔姑山西麓,盐滩东南300米处,属丘陵地,人口60人,属盐滩村委会所辖,土地和劳力已和盐滩溶合。
    明代,崔姑山上有一尼姑庙,尼姑姓崔,建村后得名崔家庄。
    西系山Xīxìshān  位于县城东北5.5公里处,系山西,西系山村委会驻地。属丘陵地,1.012口人.耕地1,828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地瓜、花生。村北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名曰西系山遗址。
    据《牟平县志》记载,明初,孙姓由云南迁此定居,村址处系山以西,得名西系山。
    东系山Dōngxìshān  位于县城东北,系山东,沁水河入海口之西岸,东系山村委会驻地。地处丘陵,1,670口人,耕地2,814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明嘉靖年间建村,村址处系山东麓,得名东系山。
    堆金泊Duījīnpō  位于宁海镇驻地西北2公里处,鱼鸟河东岸,堆金泊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270口人,耕地479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明末建村,因村址处县城西北方,命名对角泊;1920年以村附近土地肥沃高产,取其义更名堆金泊。
    梁家疃Liáangjiātuǎn  位于宁海镇驻地西北,鱼鸟河东岸,梁家畸村委会驻地,地处平原,150口人,耕地26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淸朝,梁姓迁此建村,得名梁家疃。
    寇家疃Kòujiātuǎn  位于县城西北3.5公里处.牟山南,寇家疃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385口人,耕地G27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
    明末,寇姓来此定居,得名寇家疃。
    贵家疃Guìjiātuǎn  位于宁海镇驻地西北,鱼鸟河东岸,贵家疃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515人,耕地84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宋代中期,贵姓由云南迁此定居,得名贵家疃;据《牟平县志》载,明洪武年间,孙姓又从云南迁来,仍沿用原名。
    坝疃Bàtuǎn  位于宁海镇驻地西北3.5公里处,鱼鸟河东岸,坝疃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540人.耕地77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明初,刘姓,王姓在此居住.和睦相处,命名义和庄;清康熙年间,以村西有一河坝,更名坝疃。
    石硼Shípéng  位干宁海镇驻地西北3.5公里处,牟山之阳.石硼村委会驻地。属丘陵地,人口183人,267亩耕地。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  明初建村.以村东南港上有两块巨石,取村名为石硼。
    王家埠Wángjīabù  位于县城北3公里处,崔姑山西南,王家埠村委会驻地。地处半丘半泊.187口人.耕地213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等。
    明代,王姓迁此定居,得名王家庄。1980年7月地名普査中,因与县内大队重名,以村西冇一高地更名为王家埠.1980年8月1日启用。
    孔家疃Kǒngjiātuǎn  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崔姑山西南,通海路西侧,孔家疃村委会驻地。地处半丘半泊,869口人,耕地1,20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建有冷藏厂。
    据《牟平县志》记载.孔姓于元朝时来此定居,得名孔家疃。
    城北村 Chéngběicūn  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通海路两俩,城北村村委会驻地.地处半丘半泊,人口498人, 耕地493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地瓜.  据《牟平县志》记载.明代,曲姓由黄县白马村迁来定居,得名曲家疃. 1980年7 月地名普査中,因与县内大队重名,以本村地处牟平埤北更名城北村.1980年8月1日启 用。
    高金埠 Gāojīnbù  位于宁海镇驻地东北,崔姑山南,高金埠村委会驻地.地处丘陵,362 口人,耕地 556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地瓜.花生。
    据《牟平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赵姓由云南迁此,林姓明初亦由云南迁来定居。 因村地势较髙,过去曾有人于村附近处淘过金,故名高金埠。
    曲家埠 Qǔjiābù  位于宁海镇驻地东北,沁水河西,曲家埠村委会驻地,地处丘陵,366 口人,耕地 606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地瓜。
    明初,林姓由云南迁来定居,碎村附近岭上有一庙宇,命名北埠庵;明末,曲姓迁 此即更名曲家埠。
    西李家疃 Xīlǐjiātuǎn  位于宁海镇驻地东北,系山西南,西李家疃村委会驻地。地处丘陵,53S 口人,耕 地1,117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地瓜、花生。
    明洪武年间,李姓由江苏上元县达摩村迁此定居,得名李家疃。后村东又建一村, 命名东李家疃,故此村更为西李家疃。又因此村东西都是塂,所以外村也有称"夹板 李"之说.明末李姓已迁现玉林店乡北藏家庄。
    东李家疃 Dōnglǐjiātuǎn  位于宁海镇东北,沁水河西,东李家疃村委会驻地,地处半丘半泊,345口人,耕 地67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明洪武年间,李姓由江苏上元县达摩村迁此定居,因村西原有一李家疃,故名东李 家疃。
    隋家疃 Suíjiātuǎn  位于宁海镇驻地东北,系山南,陏家睡村委会驻地。地处丘陵,525口人,耕地897 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地瓜。
    明初建村,地处一髙地,得名东埠村,清嘉庆年间,东系山隋姓有人在京为官,并 有茔地于东埠村西,东埠村负责看护,因村穷志短,向慕陏姓的钱势,就想借口财富起 来,于是把东埠村改为隋家疃。
    西北坝Xīběibà  位于县城西北侧,西北坝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736口人.耕地亩。以农为主,主户玉米、小麦,兼有菜园,所产大白菜较为有名。
    明末建村,原村北有一唐家疃小村,1945年8月解放后同西北坝合并。因村处故护城河西北面一条大坝后.得名西北坝。
    姜家庄Jiāngjiāzhuāng  位千县城西北侧,护城河西岸,姜家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605口人,耕地647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菜园较多,土质较好,产量较高。
    明末,姜姓由莱山官庄迁来.牛姓从牟平城西关迁此,命名姜牛庄。年牛姓无人居住.更名姜家庄。
    马家泊Mǎjiāpō  位于县城西北0.7公里处.马家泊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205人,耕地251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清初,此处属马姓的一个庄子,得名马家庄。(马姓是宋金以来我县土著,金朝马钰.曾是本县首富,原居城内.其后代生活日渐贫困,迁至马家庄)。1980年7月地名普査中.因与县内大队重名,以地处平泊,更名马家泊.年8月1日启用。
    西关Xīguān  位于县城西侧,护城河西岸,西关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1,106口人,耕地665亩。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兼有菜园。工副业收入可观,村民生活较高,人均分配已达小康水平。现有花园、商场、饭庄,农机具大修厂、木材加工厂、玩具厂、电子仪器厂等。
    此处为汉时建村。因村处故县城西门关口外,取名西关。
    苏家疃Sūjiātuān  位于城北1公里处,苏家疃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400人,耕地357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有菜园。
    明初,苏姓由小云南迁此定居,得名苏家疃。
    沙河崖Shāhéyá  位于县城北1公里处,通海路西侧,沙河崖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499口人,耕地596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明洪武元年建村,村北原有一沙河.村处河南岸,故名沙河崖。
    董家疃Dǒngjiātuǎn  位于县城北侧,通海路西侧,董家疃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267人,耕地24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有菜园。
    据《牟平县志》记载,董姓是元初山东沾化董友(宁海州刺史)的后裔在此定居,得  名董家庄,1980年7月地名普査中,因与县内大队重名,更名董家疃,1980年8月1日启用。
    新牟里Xīnmùlǐ  位于县城内西北部,新牟里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1,175人,耕地755亩.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收入可观,村民生活水平较高,1982年已达到小康水平,  1945年8月解放前统称西门里:抗日战争胜利后,将常家巷、磨盘街,统一命名新牟里。
    西桂里Xīguìlǐ  位于县城内西南部,西桂里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912口人.耕地641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1945年8月解放前统称西门里,抗口战争胜利,牟平城解放,以城西解甲庄镇境内之桂山命名西桂里。
    南店子Nándiànzi  位于县城西南侧,北靠护城河,南店子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338口人,耕地207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村附近处土质肥沃.俗有"南金"之称。
    明末,有人曾在此地开店,建村后命名店子,因地处县城南,又名南店子。1980年7月地名普査时,因与县内大队重名,故用其别名"南店子"。1980年8日1日启用。
    北翠里Běicuìlǐ  位于县城内西北部,通海路两侧,北翠里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900人,耕地649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1945年8月解放前统称北门里,抗日战争胜利,牟平城解放,以城北崔姑山,取其同音"翠"字,命名北翠里。
    新化里XīnhuáMǐ  位于县城内文化路西侧,新化里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745人,耕地414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并经营商店、饭店。
    解放前统称南门里,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牟平城解放,我党在此里中心街开设新华报社,以报社取名新华里。
    顺正里Shúnzhènglǐ  位于县城内,文化路西侧,顺正里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734人,耕地644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1945年8月解放前统称南门里,牟平故城南门名顺正门,解放后以此命名顺正里。
    王家疃Wángjiātuǎn  位于城北1公里处,王家疃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630人,耕地63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有菜园。村南土质肥沃,俗有"北银"•之称,村办标准件厂收入较高。
    据《牟平县志》记载,明初,王姓由诸城迁此定居,得名王家疃。
    西油坊Xīyoufáng  位于县城北侧,南靠荣(成)烟(台)公路,西油坊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478人,耕地394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有菜园。
    据西油坊的邹姓谱书记载,明初,邹姓由小云南迁此定居,开设油坊,得名油坊;后村东又建一村也开油坊,命名东油坊,故此村更名为西油坊。
    东油坊Dāngyóufáng  位于县城北侧,南靠荣(成)烟(台)公路,东油坊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1,160人,耕地1,02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粮食单产较高,全县有名。兼有菜园.所产大蒜有名。清代文人木堂故里,此人以工诗词、古文,善绘画闻名,所画之兰尤负声誉。
    据《牟平县志》记载,明时,王姓由诸城迁此定居,并在此开设油坊,因村西有一油坊,故名东油坊。
    集庆里Jíqìnglǐ  位于县城内东北部,集庆里村委会驻地s地处平泊,人口70纟人,耕地61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1945年8月解放前,此处系东门里,抗日战争胜利后,牟平城解放,以故城东门集庆门得名集庆里。
    杜家村Dùjiācūn  位于故城东关北侧,杜家村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392人,耕地29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明代,杜姓来此定居,得名杜家疃,1980年7月地名普查中,因与县内大队重名,更名杜家村。1980年3月1日启用。
    永安里Yǒngānlǐ  位于县城东关.现政府大街北侧,永安里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882人,耕地721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
    东汉时,此地即有人定居,因处故城东门关口外得名东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牟平解放,以吉祥嘉言命名永安里。
    农商里NóngShānglǐ  位于县城东关.现政府大街南侧,农商里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723人,耕地55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村办副业织布厂较为有名。
    解放前称东门外小关,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牟平城解放,因此处居民多从事农、商两种职业,得名农商里。
    新建里Xīnjiànlǐ  位于县城东侧,农商里南,新建里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907人,耕地62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1945年前此处有柳林集、王家园、杨家庄3个自然村,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牟平城解放,将3个自然村合并,命名新建里。
    正阳里Zhèngyánglǐ  立于县城东南侧.新建里东,正阳里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1,000人,耕地56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有菜园,对外建筑业收入较高。
    民国前,这里属于家庄、关东头、塔寺后、杨家庄等村管辖的一部分,民国开始,这里划为三甲村、四甲村,五甲村、六甲村等自然村;1945年8月,牟平城解放,因几个自然村中心处有一正阳街(此街位于本里中心向阳处),由东海工作队命名正阳里。
    金岭Jīnglǐng  位于宁海镇驻地东北1.5公里处,沁水河西.金岭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286人,耕地499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
    清代此处有一庙宇,曲姓迁来定居得名曲家庵后以本村地势低洼,更名曲家洼。1980年12月,此村从曲家埠大队析出自成大队,因与县内大队重名,以村后有一土岭,又清代曾在村东淘过金.更名金岭。1980年12月启用。
    胡家楼Hújiālóu  位于宁海镇驻地东北,南靠荣(成)烟(台)公路。胡家楼村委会驻地。村处平泊,人口182人,耕地122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
    明朝,骠骑将军胡来贡镇守鹤止寨(现陈家疃西北)。曾在此建一别墅小楼,后延续子孙,人口增多,得名胡家楼。
    邵家塂Shàojiājiǎng  位于牟平城东北0.5公里处.端午山西北.邵家港村委会驻地。地处丘陵,人口233人,耕地40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等。牟平有名大地主张颜山故里。元末,邵姓在此定居,村北有一港(高起的土坡),得名邵家塂。
    芷坊Zhǐfáng  位于县城东北1公里处,端午山西北,芷坊村委会驻地,地处半丘半泊,人口402人,耕地556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近几年村办针厂收入较高。
    据《牟平县志》记载,明初,王姓由诸城迁此定居,此处原有东庄、南庄、纸坊三村,后三村合为"纸坊"以早年有扎纸户得名.1945年8月解放后,嫌"纸坊"含义不好,由人民政府更为"芷坊"。
    桥子Qiáozi  位于县城西南,牟乳公路北侧,桥子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420人,耕地346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元代中期,张姓迁此定居,村南有一小桥,故名桥子。
    祝家庄Zhǘjiāzhuāng  位于宁海镇驻地西南1公里处,牟乳公路南侧,祝家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450人,耕地454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明末.祝姓由云南迁此定居,得名柷家庄。
    胡家庄Hújiāzhuāng  位于宁海镇驻地西南,祝家庄南.人口60人,属柷家庄村委会管。
    明末,胡姓由云南迁此定居,得名胡家庄。
    方家庄Fángjiāzhuāng  位于县城西南侧,工商大街西段北侧,方家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302人,耕地273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明末,方姓由云南迁此定居.得名方家庄。
    南关Nánguān  位于县城南.护城河两侧,南关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495人,耕地191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兼有工商业。
    据《牟平县志》记载.明初,王姓由小云南迁此定居,村处故城南门关口外,得名南关。
    南沟Nángōu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2公里处,南沟村委会驻地。地处半丘半泊,人口592人,耕地1,00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明末.王姓在此给地主种地,地处&城以南,村中有一沟,故名南沟。
    苏家庄Sūjiāzhuāng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南沟东北侧,地处丘陵,人口8人,属南沟村委会管辖。
    清朝,苏姓在此落户,给地主种地,得名苏家庄。
    王家庄Wángjiāzhuāng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1公里处,王贺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325人,耕地30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明末,王姓迁此定居,得名王家庄。清乾隆二十七年,本村王心丹于朝内为官,后来奉旨回家监修雷神庙之"岳王殿"。村南有雷神庙战斗遗址。
    贺家庄Hèjiāzhuāng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1公里处,王家庄村南.地处平泊,人口120人,耕地201亩,属王贺庄村委会管辖。
    明末,宫贺二姓在此定居.得名宫贺庄,淸时宫姓灭族,贺姓兴旺,更名贺家庄。
    庙沟Miàogōu  位于县城东南侧,护城河南岸,庙沟村委会驻地。地处半丘半泊,人口590人,耕地376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有果业。
    据《牟平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宫姓由江苏奉州迁此居住,村南有一土地庙.庙上有"庙儿沟"3个字,以此得名"庙耳沟".1945年8月解放后简称庙沟。
    沁水庄Qìnshuǐzhuāng  位于县城东南,沁水河西岸,沁水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192人,耕地13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明初,坝疃村民迁此给牟平城东门外曲姓地主种地,得名曲家庄。1980年7月地名普查中,因与县内大队重名,以村处沁水河畔,更名沁水庄。1980年8月1日启用。
    沙家庄Shājiāzhuāng  位于宁海镇驻地东南,沁水河西岸,沙家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404人,耕地304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村民中有传统的小炉匠手艺。
    明代,沙姓从云南迁此定居,得名沙家庄。
    照格庄Zhàogézhuāng  位于县城东南,牟水公路东侧,照格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平泊,人口1,135人,耕地1,09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
    据《牟平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宫姓由江苏泰州迁此建村。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东顶山赶会,村里有一"照"字旗插在八里港上,以便北来去东顶赶会的人辨认方向,以此得名照格庄,原为东西两村,1955年合为一村。
    淸文人宫卜万故里。此人以书法善画扬名,并著有《牟平志书证证录》、《牟平遗香集》等。村西有新石器晚期遗址,曰照格庄遗址,  王家窑Wángjiāyáo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2.5公里处,浩岭山东北,王家窑村委会驻地。地处丘陵,人口1440人,耕地711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据《牟平县志》记载,明初,王姓由小云南迁此,以烧砖瓦窑为业,得名王家窑。
    金龙庄Jīnlóngzhuāng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金龙山北,金龙庄村委会驻地。地处丘陵,人口248人,耕地5CC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
    明代胡姓在此定居,得名胡家庄。清雍正九年又迁来邹姓买下胡姓房产、土地,更名邹家庄.1980年7月地名普査中,因与县内大队重名.以临金龙山更名金龙庄,1980年8月1日启用。
    杨家庄Yángjiāzhuāng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金龙山北。地处丘陵,人口100人,属金龙庄村委会管辖,土地同金龙庄溶合在一起。
    此处原是树林,杨姓迁此定居吋得名"杨栏".1945年解放后.更名杨家庄。
    山西头Shānxītóu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金龙水库北,山西头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209人,耕地32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清初.刘姓迁此定居.因地处蛟山西麓.得名山西头。
    高格庄Gāogézhuāng  位于宁海镇驻地东南.蛟山东麓.高格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480人,耕地32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明末,高姓迁此建村,得名高格庄。
    嵎岬河Yǘjiǎhé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孤在顶西,嵎岬河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1,431人,耕地2,537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花生,地瓜。
    据.《牟平县志》记载,明初,刘姓由文登鸭儿湾迁此居住;于姓从海阳司马庄迁来,弛处山沟,多水流,得名于家河。姓破落,刘姓以地处山夼沟流,更名嵎岬河。
    本村刘慎锷1980年获法国理学博士学位。人民英雄杨子荣故里,这位叱咤风云的孤胆英雄,原名杨宗贵,据1982年12月《烟台日报》登载证明真有其人。
    永安庄Yǒngánzhuāng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蛟山西南,永安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1290人,耕地636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花生。
    淸朝时,许姓来此定居,村附近有一大沟,得名桩子沟,民国初年,更名永安庄  金龙夼Jīnlóngkuǎng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孤在顶北,人口145人,地处山属永安庄村委会管辖.  地处金龙山南坡一夼内,1942年得名金龙夼,近几年付中人口多迁至永安庄,上地已同永安庄合一。
    义和夼Yìhékuǎng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蛟山南,义和夼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208尺,耕地221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地瓜、花生。
    清朝时,解姓在此居住,得名解家河,后多姓相继迁此,和睦相处,民国初年更名义和庄。1980年7月地名晋查中,因与县内大队重名,以地处山夼,更名义和夼,1980年8月1日启用。
    顾家庄Gùjiāzhuāng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月牙口西北,顾家庄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294人,耕地497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花生、地瓜。
    明末周顾二姓迁此定居,得名周顾庄,后顾姓人口渐多,更名顾家庄。
    阎家疃Yánjiātuǎn  位于宁海镇驻地南,月牙口西,阁家疃村委会驻地。地处山丘,人口340人,耕地550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地瓜,小麦、花生。
    清道光年间,由文登阎家泊迁来居民看庵落户,得名阎家疃。

知识出处

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

《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

《牟平县地名志》是专门介绍牟平县有关地名情况的资料书,志里记载着牟平县的现行行政区划、居名点,部分起地名作用的台、站、港、场、人工建筑物、名胜古迹、 纪念地、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等地名的概况、名称来历、含义、沿革,以及部分重要地名的简略考释。为使本志通俗易懂,形象直观,采用了语体文记述体,并附地图29幅、 照片43帧,供查阅使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