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牟平县考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0013
颗粒名称: 二、牟平县考略
分类号: D035.1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牟平县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文登县,西接烟台市芝罘区、福山区,南邻乳山县,西南同海阳,栖霞接壤,北瀕黄海,海岸线长66.7公里.牟平县面积1,737平方公里。地形中部高:南北低,略呈尾脊状。自西向东有垛山、〓山、嵠山、岿山、昆嵛山等主要山峰。辛安、鱼鸟、沁水、黄垒等较大的河流均发源于巾部山谷。县境山丘广布,山地约占54%,丘陵约占36%,平原洼地仅占10%左右。 牟平县是国内外闻名的"宁海州绸"的产地,属革命老根据地之一。现对其名称由来、历史沿革作浅略考释。
关键词: 牟平县 考略

内容

牟平县考略牟平县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文登县,西接烟台市芝罘区、福山区,南邻乳山县,西南同海阳,栖霞接壤,北瀕黄海,海岸线长66.7公里.牟平县面积1,737平方公里。地形中部高:南北低,略呈尾脊状。自西向东有垛山、〓山、嵠山、岿山、昆嵛山等主要山峰。辛安、鱼鸟、沁水、黄垒等较大的河流均发源于巾部山谷。县境山丘广布,山地约占54%,丘陵约占36%,平原洼地仅占10%左右。
  牟平县是国内外闻名的"宁海州绸"的产地,属革命老根据地之一。现对其名称由来、历史沿革作浅略考释。
  据《宁海州志》记载:"牟山在州北七里,山之阳,地势平旷,昔牟子建城于此,因曰牟平."但民国二十五年版印的《牟平县志》却说:"是牟平得名自汉始,齐人迁牟之时,未尝称牟平。所谓牟山,当在今福山境,与俗传今县城北七里之牟山无涉。"查《山东通志》引光绪《登州府志》云:"牟山在州北七里。《齐乘》作东牟山,《续考古录》云:牟平以在牟山之阳,其地坦夷得名。《元和志》:盖溯县所由名,非谓唐牟平在牟山阳也。《隋志》:牟平有牟山,当在汉县之北。今宁海牟山,后人附会,非是。"《通志》加按语说:"《齐乘》东牟山与庐山相连.此不相连,非东牟山明矣。《隋志》之牟山,当即福山县西北之磁山互详福山县。" 《辞海》牟平栏载:"县名.在山东省东部,北滨黄海.汉设东牟县,晋省,入牟平县(故址在今福山县境),唐移置牟平县,明入宁海州,1914年复改牟平县,"综上有关牟平莫衷一是之说,加以印证,牟平命名当是汉时在现福山境之牟乎迁此之沿袭。
  牟平历史悠久,远古历史无考.据《牟平县志》记载:"古为嵎夷地,周时为天子闲田,战国时亦为墟。"可是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及地区文管组在县城东南照格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从出土的陶器、铜器、卜骨等文物测定,属于先商文化范畴。
  牟平政区的变革极其复杂。据《牟平县志》记载,2600年以前春秋时,今牟平县属垒中国领地的一部分:战国时属齐东境。秦代为县地。据《寰宇记》“腄”注云: 腄县设治当在今福山。"县以东无县,可知今牟平尚属腄县境. 汉初,于腄县东部之今牟平设东牟县,隶属青州东莱郡,高后六年(公元132年),封齐悼惠王之子刘兴居为东牟候,境内擅盐铁之利。《汉书地理志》注有铁官、盐官。县城西40华里的解甲庄镇冶头村西铁官山.即当时置官铸冶处.铁官山附近的冶头村,因此得名. 后汉时,仍为青州东莱郡东牟县。
  曹魏时,东牟县属青州长广郡所辖。
  西晋时,属青州东莱国。东晋,十六国、后赵、前燕,前秦、后燕时,均为东莱郡辖地。
  刘宋时,废东牟县为现福山之牟平县地.仍属青州东莱郡。北魏时,属光州东牟郡。《魏书地形志》牟平注:有芝罘山.成山.牟城、东牟城、刘宠墓可证。
  齐周吋,今牟平属光州东莱郡文登县地。"高齐天保七年.分牟平置文登.同年省长广都入东莱郡。" 隋代.属青州东莱郡文登县地。《隋书地理志》文登注:"北齐置,有石桥,有文登山、斥山、芝罘山可证." 唐为河南道登州东牟郡牟平县,"唐初今县仍在文登境内.""麟德二年.析文登县干东牟故城(即今牟平县城)置牟平县,如意元年.又干牟平县置登州,领牟平、文登、黄三县:神龙三年.登州自牟平徙治蓬莱.仍属登州。" 宋厲京东东路登州东牟郡牟平县. 金为山东东路宁海州附郭县。《金史地理志》宁海州下记载:"本宁海军.大定廿二年升为州,领县二:牟平,文登。" 元代.属山东东西道般阳路宁海州所辖,《元史》宁海州注:元初隶益都路,至元九年直隶省部.领县二:牟平、文登。
  明代.属山东布政使司登州府宁海州。据《明史地理志》宁海州注云:"洪武初.以州治牟平县省入,属莱州府,九年改属""领县一:文登。"据此证明.当时省牟平县直名为宁海州了。
  清代.为山东布政司登州府宁海州。据《牟平县志》记载:"明初设宁海卫于州城(今牟平县城)。外设威海,成山、靖海、大嵩四卫。顺治十六年并宁海卫入州,其军民户赋,别立登宁社:雍正十三年,并威海、靖海二卫入文登县,改成山卫为荣成县.改大嵩卫为海阳县.并割县境乳山一乡及普济、兴善社入海阳,而收莱阳青山一乡入县境。"民国时,为山东省牟平县。民国二年.废州为县.三年,因重名于渐江省的宁海县,遂改称牟平县。初属胶东道,十四年改属东海道,十七年道废,直隶山东省。这前后时期,县境较现在范围大,包括今牟平全境.乳山大部分和海阳的部分.1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侵入牟平,日伪以民国时的区划在县内建立日伪政权。
  杭日战争时期.为适应战争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政区多次变动。1941年1月人民政府成立后,县内先后建立7个区公所;1941年5月,将老八、九、十区的全部和七区南部的3个乡,六区南部的4个乡.划为牟海县。这时牟平辖8个区,每区8个乡:年5月.将上庄口东的133个村划归文西县(1946年改为昆嵛县).同时县内各区范围缩个,将8个区划为12个区;1944年5月,改序数为用地理方位做区划名称: 一区一昆阳区:二区一金牛山区:三区一蜡东区; 四区一〓垛区:五区一崮山区;六区一檠山区; 七区一岿山区:八区一昆西区;九区一庐山区; 十区一牟东区;十一区一桂山区;十二区一临烟区(不几天改为祁山区),1944年11月,将始垛二山以西之崮山区和〓垛区的一部分划为牙前县:1945年,牟平解放前夕,全县由12个区增为14个区。
  1945年8月17日,牟平城解放,县人民政府迁到牟平城内,境内划分16个区。1947年秋,国民党反动派窜犯胶东,我党11月将牟平划成牟东和牟平两县。1948年7月两县合为牟平县. 1950年1月牙前县撤销,大庄划给栖霞,宫格庄划归牟平,葛家、山前、洽河、古现等六村划归海阳县。全县调整为16个区629个村;1951年6月,全县建立了133个乡一个街(建设街),1954年,井字洼由栖霞划归牟平;1955年12月,调整为115个。乡1956年2月,将象岛和蛟山区撤销,并为崔山区,宁海区撤销并入莱山区,全县由16个区縮为12个区一个镇(牟城镇)。1956年5月昆嵛县撤销,原牟平划出的133个村,除埠前乡17个村外,其余划回牟平县为龙泉区。这时境内为13个区一个镇(牟城镇)。1956年12月开始撤区并乡,把115个乡并为40个乡两个镇(牟城、莱山);1958年2月并为28个乡镇,7月合为19个乡镇,9月莱山、初家两乡划归烟台市,全县调整为13个乡镇,9月底全县实现公社化,共成立12个人民公社。1958年10月,埠前等17村划回牟平;乳山县六个公社划入牟平,大小虎岚、正甲夼、石字蚬、由家庄等五村划归午极公社;11月份牟平并入烟台市。1959年12月1日,牟平复县正式办公,莱山、初家仍留烟台。这时牟平辖有:牟平镇、解甲庄、姜格庄、院格庄、高陵、玉林店、观水、王格庄、水道、张家圈(1964年4月改为莒格庄)、埠西头、崖子、午极、冯家、诸往、育黎、上册等17处公社。1962年1月,原乳山的6个公社划回乳山。1962年1月14日,大窑、象岛从牟平镇公社划出,分別成立象岛、大窑公社;龙泉从姜格庄公社划出成立龙泉公社:莱山划回牟平成立莱山公社。1962年6月,武宁从牟平镇公社划出成立武宁公社。1963年1月17日,又从水道、高陵、王格庄3个公社划出27个大队,成立了刘家夼公社。1964年9月,牟平镇公社改为城关公社。1965年5月30日,初家公社从烟台市划回牟平,1977年4月1日,初家公社再次划归烟台市。从此全县辖有:城关、解甲庄、武宁、大窑、莱山、姜格庄、院格庄、高陵,玉林店、龙泉、莒格庄、水道、王格庄、观水、埠西头、刘家夼、象岛17处公社。1981年12月,城关公社恢复为城关镇。1984年3月20日又进行了区划改革,改公社为乡镇,全县辖宁海、解甲庄、莱山、水道、姜格庄、观水、高陵等7镇,武宁,大窑、龙泉、玉林店、莒格庄、象岛、王格庄、院格庄.埠西头、刘家夼等10乡。1985年4月象岛乡改为养马岛镇. 牟平县城始建于汉,当时为东牟县。唐麟德二年于东牟故城置牟平县,自唐迄今,中间虽经改称宁海州,而县治仍旧。
  县内有闻名的雷抻庙革命纪念地和烟霞洞,九龙池、龙泉汤等名胜;有蛤堆顶遗址、照格庄遗址、冶头冶铸遗址、观阳故城遗址、蛎嵖〓遗址等古迹,分别属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之昆嵛山,横亘牟平、文登二县,南北约百里,东西约八、九十里。主峰泰礴顶海拔922.8米,为胶东屋脊。
  牟平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38年2月13日,理琪率领第三军攻入牟平城,活捉了伪县长宋建五以下百余人,摧毁了伪县政权,并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于雷神庙.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坚定了晈东人民抗日救国的信心。
  1941年1月,我党将战委会改为县委会,同时在一区合子村召开了第一届临时参议会,成立了牟平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1945年8月17日,牟平全境解放,中共牟平县委和牟平县人民政府进驻牟平城。
  牟平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明代已用晒法制盐,自清始植柞育蚕,继而缫丝织绸畅销国内外,著名的宁海州绸始干此时。手工艺品,如花边、发网、绣花也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教育方而,自清同治元年建同文馆起.至光绪二十八年止,计四十年,其间科举与学堂并行。自光绪二十八年至辛亥革命计十年,废科举制度,改设学校.入学者日渐增多。
  在军事上,牟平县适踞烟台和威海之间,北部濒临黄海,隔海与辽东半岛相望,有绵长的海岸线,养马岛横卧于黄海之中,沿岸和岛上丘陵起伏,乃我守备之要地。

知识出处

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

《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

《牟平县地名志》是专门介绍牟平县有关地名情况的资料书,志里记载着牟平县的现行行政区划、居名点,部分起地名作用的台、站、港、场、人工建筑物、名胜古迹、 纪念地、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等地名的概况、名称来历、含义、沿革,以及部分重要地名的简略考释。为使本志通俗易懂,形象直观,采用了语体文记述体,并附地图29幅、 照片43帧,供查阅使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