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委组织邹西农田基本建设会战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市历史大事记1949—1996》
唯一号: 150332020210008592
事件名称: 地委组织邹西农田基本建设会战
文件路径: 1503/01/object/PDF/150310020210000015/001
起始页: 0235.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75年8月

事件描述

8月地委组织邹西农田基本建设会战为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加速改变邹县西部地区的生产条件,地委于7月7日作出了《关于组织邹西白马河流域农田基本建设会战的决定》。8月中旬,成立了地、县会战指挥部。地区指挥部由地委副书记王传忠任指挥。随后,从地、县、社抽调 3400名干部,组成农业学大寨工作队,由地委和有关县委的书记、常委带领,开赴会战区,进驻380个重点村展开工作。该会战区地处白马河流域,是邹县、微山、滕县、兖州、曲阜、济宁6个县的结合部,包括22个公社、1000个生产大队、4345个生产队,92. 4万人,144万亩耕地。这一区域农业生产落后,产量低而不稳,是全区比较大的后进片。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地委决定集中领导,集中人力、物力,搞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会战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1000多平方公里)进行的,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改土治水为重点,以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主攻方向,在根治上下苦功夫,打破县、 社、队的界限,实行全流域的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旱、涝、洪、沙、碱、综合治理。做到治山、造田与蓄水、引水配起套来;改洼与疏通整个排水系统配起套来;挖河排洪与发展灌溉、航运配起套来。治一山变一山,治一洼改一洼,挖一河成一河,及时发挥工程效益。会战按照“五统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行动),“三集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 “一分头”(由各县、社组织力量分头实施)的办法进行。会战从8月开始,至 1979年3月结束,历时3年零8个月。坚持每年冬春艰苦奋战和专业队伍长年作战相结合。每年冬春上阵20多万劳力,摆开100多个战场,每个战场都集中几千人,上万人,统一指挥,进行大干。奋战3年多,共完成土石方 1. 12亿立方米,共做工日8275万个,整平土地100多万亩,打机井4100眼, 扩大改善灌溉面积89万亩,建成稳产高产田59万亩,并普遍搞了林网化, 从而大大改变了这个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生产条件,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打下了有利的基础。在1977年5月至1978年7月间,党和国家领导人陈永贵、 纪登奎、李先念和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沙枫、钱正英等先后到邹西农田基本建设会战工地视察,对工程建设予以充分肯定。1977年9月全省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在济宁召开,与会代表参观了会战工程。1978年7月,参加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的各省、市、自治区1200多名代表参观了邹西农田基本建设工程,该工程建设的经验是这次大会总结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邹西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对于改变白马河流域的自然面貌和生产条件,对于促进农业的发展是起了积极作用的。这在全省是带了头,在全国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会战期间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冲天干劲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但邹西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是全区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大举措,加之“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因而也有些脱离实际的要求和不妥的做法。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市历史大事记1949—1996

《中共济宁市历史大事记1949—1996》

本书记载时限,自1949年10月1日始,至1996年12月31日止。以建国后党的历史时期的划分依次记述。以济宁市现辖区域追溯历史,先后记述了济宁市、尼山专区、台枣专区、滕县专区、湖西专区、济宁专(地)区、济宁市的内容。本书以地(市)级党的活动和党的领导为主线,围绕主线记述本地 (市)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时兼顾本级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地方军事机关的重大活动、重要事件,以及县(市、区)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和事件;记述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主要负责人和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济南军区主要领导人到济宁的视察活动,外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济宁的参观访问活动,本市与兄弟省、市(地区)的交往活动,与外国有关城市的友好往来活动;记述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调整和组织机构的变化;领导人的任职变化记述地(市)级党委正、副职,纪委、人大、政府(专署、革委)、政协正职,地方师级军事组织军政正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