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济宁市组织史资料2000—2009 ・下》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23198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K9
页数: 5
摘要: 综述一、基本情况简介汶上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的北部,东邻宁阳县、兖州市,西连嘉祥县、梁山县,南接任城区,北枕大汶河与东平县、肥城市隔河相望。南北长67. 5公里,东西宽35 公里,总面积877.22平方公里。辖14处乡镇、493个行政村,76.9万人。汶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公元前501年,孔子曾在汶上任中都宰。
关键词: 区域地理 汶上县

内容

综述一、基本情况简介汶上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的北部,东邻宁阳县、兖州市,西连嘉祥县、梁山县,南接任城区,北枕大汶河与东平县、肥城市隔河相望。南北长67. 5公里,东西宽35 公里,总面积877.22平方公里。辖14处乡镇、493个行政村,76.9万人。汶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公元前501年,孔子曾在汶上任中都宰。境内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如晚唐建筑宝相寺、元代建筑关帝庙、明清建筑孔庙、南旺汶(河)运(河)分水龙王庙、白石卧佛山摩崖石刻等。汶上盛产棉花、小麦、玉米、花生、大豆、中药材、瓜果、蔬菜等,是全国著名的优质棉基地、商品粮基地、小尾寒羊繁育基地、鲁西黄牛岀口基地和汶上芦花鸡生产基地。有煤、铁、金、铅、锌等地下矿藏,煤炭、铁矿储量丰富。以新兴产业、 三大百亿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汶上交通发达, 北(京)珠(海)105国道纵贯全境,蒙(阴)馆(陶)线、兖(州)梁(山)线、汶(上)金(乡) 线三条省道相交于汶上城区,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济(南)荷(泽)高速公路分别从南部、西部穿过,济(南)徐(州)高速经过汶上并设有出口,京杭大运河流经县境西南部, 距京沪铁路兖州站、京九铁路梁山站、济(宁)荷(泽)铁路济宁站各4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二、十年发展历程汶上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务实苦干,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呈现出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切实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为汶上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汶上县委遵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对全县党员干部进行邓小平理论体系及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深入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集中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落实《汶上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创新培训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大规模地培训各级领导干部、优秀青年干部和科技干部。据统计,2000年到2009年仅县委党校培训各类党1370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济宁市组织史资料(2000-2009)员干部近1.5万人次。全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09年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全县有1400余个基层党组织、3万多名党员参加,取得了丰硕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被列为全省科学发展典型。
  领导班子建设日益加强。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公开选拔和常规性选拔任用干部相结合,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2000年到2009年,公开选拔35名副科级年轻领导干部、28名乡镇团委、妇联干部,充实到乡镇任职。2004年,通过“公推民选”产生了 2名乡镇长,在全省、全市尚属首次。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并逐步规范,形成制度。推行领导干部考核考察预告制、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完善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实行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避籍交流、年轻干部培养交流、同一职位任职较长领导干部轮岗交流、新提拔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易地交流、干部跨行业部门交流等,更好地优化了班子结构。注意在经济建设一线考察识别使用干部,2008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工作中考察干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选派年轻干部到工作一线培养锻炼的实施方案》。据统计,2000年到2009年,全县已在一线提拔任用领导干部28名,抽调年轻干部148人到工作一线培养锻炼。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谈话、领导干部诫勉、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领导干部离任审计、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检查督导、领导干部回复组织函询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干部的经常性管理和监督。
  截止到2009年底,全县共有12001名干部,其中行政机关1354名,事业单位10364 名;14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7. 65岁,35岁以下的39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2. 3% ;县直正科级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251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98%。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层次结构。
  机构改革持续深入进行。2002年6月,根据省、市《关于县乡党政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全县县乡党政机关再次进行机构改革。改革后,设置县委工作部门7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精简机构5个,精简率55% ;设置政府工作部门23个,精简4个;14处乡镇平均设置行政机构3个,精简3个,精简率62.5%;乡镇事业机构平均设置6个,精简7个, 精简54%。经过改革,县直党政部门工作人员由507名减为381名;乡镇行政人员由 491名减为380名,事业编制人员由1738名减为1676名。逐步建起了职能清晰、结构合理、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党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促进全县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机构保障。
  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巩固创新。各级党组织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坚持完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落实部门、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完善党建工作综合考核评估体系,扎实推进党建工作落实。 2009年底,全县计有基层党委36个。扎实开展“三级联创”、“三学三创”活动。2004年 6月至2008年6月,汶上镇党委、汶上县建设局先后被山东省委命名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汶上县被山东省委命名表彰为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村级组织建设得以全面加汶上县综述1371强。从2001年到2009年,顺利完成了 3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大力推行“一人兼”和交叉任职。2002年,出台了《汶上县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细则》,提高了全县村级班子建设整体水平。2004年,实施了行政村规模调整,使全县行政村由561个减少到493个,占全市减少行政村总数的74.7%。全力做好部门包村、干部包村和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实行 “周末书记”制度,从县直机关选派493名党员领导干部分别兼任14处乡镇493个行政村党支部“周末书记”;健全村支部书记教育监督机制,出台意见、制定规划、建立基地, 方式方法不断得到创新。2002年到2009年,培训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2期,3200 余人次。建立农村干部考核激励和补贴保障机制。2009年,中共汶上县委相继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汶上县农村干部补贴发放管理办法》、 《关于为农村党支部书记办理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提高了农村干部的待遇,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稳定与社会和谐。
  党员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汶上县委制定了《全县基层党组织民主评议党员管理办法》、《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细则》等制度,规范了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和党员管理办法。落实党员承诺制,开展“共产党员一面旗”活动;县乡建立党员和党组织信息库,对党员实行电子化管理。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的意见》、《关于做好从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落实发展党员预审制、票决制、“两推一公示”和发展党员谈话预告制度,健全改善了发展党员工作新机制。2000年至2009年,全县共发展党员4672名,其中35岁以下的3432名,占73.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368名, 占72. 1%。截至2009年底,全县党员达到32184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6843名, 占21.3%。岀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联络站,县委组织部与公安、工商、计生、劳动等部门协调配合,健全完善了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汶上县委始终把反腐败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大事来抓。制定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实行办案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考核奖惩制、领导包案制等制度,加大査办案件工作力度。2000年至2009年底,共查处党内违纪案件1543起,处分违纪党员1494名, 行政干部49名。积极参与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推行农业税收和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 减轻农民负担。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立县行政审批中心,实施行政审批办事全程代理制,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推行《信访双向承诺制度》,开展“走千村访万户”活动,成立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优化了全县经济发展环境。
  经济建设成效斐然。2000年至2009年,汶上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生态优县”,坚持科学发展,致力加快崛起,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建设实现突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连续三年取得全市科学发展观现场观摩综合评比第一名,实现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截至2009年底,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6. 96亿元,为1999年的5. 25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519元,为1999年的4. 3倍;地方财政收人4. 32亿元,为1999年的 4. 75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4家,比1999年增加265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1372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济宁市组织史资料(2000-2009)产值完成167.75亿元,为1999年的22. 98倍;农业总产值完成43. 5亿元,为1999年的 2. 8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 8亿元,为1999年的7. 68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是77.34亿元,38.37亿元,分别为1999的5. 23倍、3. 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060 元,比1999年增加3715元。2000年至2009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8. 49亿元;新建改建各级公路1358.2公里,城区形成了二环四纵五横的交通体系,面积由20平方公里扩大到40平方公里;旧城改造积极推进,截至2009年底完成拆迁面积23°万平方米,新建住宅210万平方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省领先,已开工建设农村社区26处, 全部为市级示范点,19处已通过验收。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有线电视,连续4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城”。
  社会建设更加和谐。汶上县委坚持发展与和谐融为一体,以平安稳定保障和谐,以改善民生创造和谐,以文明进步孕育和谐,以民主法制促进和谐,以生态优美提升和谐, 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建设“平安汶上”,保稳定。综合发挥人民团体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作用,探索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探索信访信息化建设,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和专项整治,普及推广“治安双保”和治安承包责任制,减少和预防犯罪;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 加强协调兼顾,保民生。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2009年新增就业8321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低保对象达到 2.3万人;实施“安居工程”,2009年,建设经济适用房30000平方米,廉租房1800平方米;2007年建立起城镇居民、企业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巩固发展新农合,农民参合率达到99. 8% ;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专项救助制度,开展扶贫解困送温暖活动,实现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帮,困有所助。提升全民素质,促文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007年起,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城乡贫困家庭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统一全县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 实行统一发放;连续三年,汶上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将中小学危房改造完毕,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支持现代化教学。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9年,全县新建乡镇综合文体中心3处,村文化大院105处,农家书屋295处。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文化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快“文明生态村镇”、“文明小康村”建设。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连续四年保持了全市一等奖水平。推进民主政治,增活力。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党的统战、民族和宗教政策,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加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搞好双拥共建,强化农村民主管理,提高村级民主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四五”、“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重奖科技人员,培养企业家队伍和高技能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局面。注重生态保护, 优环境。实施“生态县”建设规划,将环保、节能降耗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汶上县综述1373容;对新上项目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2009 年汶上县成为全省土地增减挂钩示范县。建设了县污水处理厂、莲花湖湿地,实施了“蓝天工程”,营造“天蓝、地绿、水净、气清”的优美人居环境。2009年,全县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8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了“省级园林城市”。
  三、中共地方组织自身建设的基本情况中国共产党汶上县第十一次、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分别于2003年3月、2007年1月召开,分别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委和县纪委。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先后召开了汶上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分别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县人大常委会和县人民政府。在上述两次人代会召开的同时,政协汶上县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相继召开,分别选举产生新的一届县政协委员会。
  2000年至2009年,县委、县纪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人的更迭情况: 先后由王顶岐、张开朗、周桂萍任县委书记;赵留臣、于海燕、刘章箭、柳景武、李青任县纪委书记;扈有才、王顶岐、张开朗、周桂萍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孔宝其、张开朗、周桂萍、 孙琪任县人民政府县长;肖龙雪、杨作甫、王金生任县政协主席。县人武部先后由王顶岐、张开朗、周桂萍兼任第一书记,李国山、沙栋华、李兴存、胡方耐、刘强、鹿福华任书记, 高修岗、李继忠、胡方耐、刘强、李国玉任部长,李国山、沙栋华、李兴存、胡方耐、刘强、鹿福华任政委。在此期间,各群众团体依照各自章程的规定,分别召开了本级各届次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各乡镇先后召开了两次中国共产党乡镇党员代表大会和两次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产生了本乡镇各届党的委员会、各届人大主席团和人民政府。各类组织不断得到充分加强,保证了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济宁市组织史资料2000—2009 ・下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济宁市组织史资料2000—2009 ・下》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分为市直编、市中区编、任城区编、兖州市编、曲阜市编、泗水县编、邹城市编等十三个部分,收录了山东省济宁市、区县组织机构的沿革和人员任职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