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扎实有效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学院党委确定的“七个确保”、 “八个突破”、“六个着力”、“四个从严”的总体工作要求,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战略,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学院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一) “四风”问题得到大力整治。学院党委针对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坚持开门搞活动,共征求“四风”和其他方面的意见建议800余条,梳理汇总意见建议220条,列出领导班子问题清单29条。坚持全面整改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彻底整治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四风”问题。
(二) 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学院党委认真落实党要管党的要求,把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教育培养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依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学习、活动、实践等多种有效形式,强化党性锻炼和理论武装,有力的提高了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
(三)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大幅提升。学院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加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及其执行的监督管理,规范了决策行为。坚持党管干部,从严管干部,强化日常教育管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以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基础党组织建设,严格按照党员发展工作规则,全年发展党员30人(其中学生党员25人), 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 整改措施和师生关切落实有力。学院党委重视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工作,经过认真研究, 多次修改完善,制定出台了整改方案、专项整治方案和36项规章制度。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坚持和推行整改通报制度、党务校务公开制度、书记院长接访日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班级制度等举措, 密切联系师生,虚心接受师生监督,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信任支持。
二、一丝不苟地抓好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目标(一) 办学机制不断优化,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实现了良性互动,全年招生3648人,基本形成了学制教育与各类长短期培训并举、规模相当、开放多元的办学格局,积极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办学活力和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二)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如期完成,三期工程的绿化及配套建设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开设了电子阅览室,建立了数字图书馆,全年共完成了 10000册纸质图书的购置任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投入533万元购置教学实习仪器设备。全年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引进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双师型教师17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人)。
(三) 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一体化教改工作进展顺利,新增四个试点班级。毕业生鉴定合格率为96%,荣获全国、 全省各类竞赛奖项7个,在全市第十六届技工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7个团体第一、11个个人第一, 天师班升本率65%,连年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召开了学生教育管理暨“三育人”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院系两级管理职责,完善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积极申报省市科研课题,加大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有3项科研成果在生产中得到转化。
(四) 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我院被省教育厅和人社厅批准为首批8所与高职院校合作技师学院之一。全年学院共组织毕业生招聘会91场,提供就业岗位2475个,学生就业率目前已达到95.3%。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全年新增山东山特数控焊接有限公司等四家合作企业。
(五) 行政管理效能凸显,服务质量水平逐步提高。严格管理“三公”经费,切实降低办学成本, “三公”经费支岀同比减少37.40万元。后勤服务工作力求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不断探求管理机制和创新经营模式,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师生满意。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管好、 用好各项资金。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多形式、 多渠道融资,全年共筹集和协调资金3700万元,完成了创收3300万元的目标,保证了学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加强资产管理,对学院内部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登记,促进了全院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为师生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六) 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 扎实开展驻村联户工作,切实做到“三知四清”,解决了部分联系户的一些实际困难,进一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认真落实“五城同创”有关工作要求,顺利完成了第23届省运会和第9届省残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有效地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一)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 始终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的位置,与学院各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使各部门、单位在抓好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同时,把两者有机结合,确保把反腐倡廉建设落到实处。
(二) 广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学院纪委、监察室进一步加强廉洁教育讲堂建设,夯实廉洁教育工作基础,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增强了全院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了执行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 积极履行监督职能。建立了“干部职工十个不准”监督检查(通报)制度,对学院三期工程建设中有关合同履行、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内容进行了摸底调查,认真做好工程项目、“三公”经费、财务收支、干部离任审计和群众信访举报工作。
(四)努力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学院党委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师生支持与参与”的反腐倡廉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订了《济宁技师学院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对人、财、 物集中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部门,特别是基建、采购、财务、后勤服务等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权力运行实行全过程监督,有效预防和制止了腐败现象和行为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