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的实施意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13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19078
颗粒名称: 关于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的实施意见
分类号: D0
页数: 3
摘要: 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每人在济宁主城区范围内的市属单位确定1个城镇困难家庭作为重点联系户,联系户由市民政局会同市总工会和市属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
关键词: 党政组织 党政工作

内容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 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广泛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的意见》(鲁发 〔2013〕11号),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和干部联系农户工作,现就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根本要求,以“接地气、受教育、解难题、改作风”为主题,在全市机关干部都有联系户、每个农户都有联系人“两个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干部驻村联户工作,把城乡困难家庭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重点联系户,组织市县乡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家庭,确保每个领导干部都有困难家庭联系户,每个困难家庭都有领导干部联系。通过联系帮扶困难家庭,使广大党员干部切身体验困难群众疾苦,深入了解各级党委、政府民生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情况,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和整改工作,接受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一步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为全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积累鲜活的实践经验。
  二、联系方式党员干部重点联系的困难家庭,主要指各级民政部门确定的城乡低保家庭中的特困家庭,以及其他因大病、重残、年老体弱、家庭变故、天灾人祸等原因陷入困境的家庭。要在全市机关干部都有联系户、每个农户都有联系人“两个全覆盖”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调整。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城镇困难家庭制度,把城镇困难家庭纳入领导干部联系体系。
  1.深化机关干部驻村联户制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济宁市委关于建立干部联系农户制度的意见》(济发〔2013〕7号),坚持市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市县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机关党组织联建村、“第一书记”包驻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保村制度。适当调整领导干部重点联系户,各级领导干部原来确定的重点联系户中已有困难家庭的,按照省委要求做好联系帮扶工作。 原来确定的联系户中没有困难家庭的,要根据联系村情况和民政部门确定的困难家庭情况,至少增加一个困难家庭作为重点联系户。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省、市、县、乡领导干部顺序,逐一落实困难家庭联系人,确保纳入民政部门统计范围的特困家庭都有领导干部联系。省、市、县、乡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的困难家庭一般不交叉、不重复。
  2•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城镇困难家庭制度。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在所联系的县(市、 区)确定1户城镇困难家庭作为重点联系户,联系户由市民政局会同县(市、区)领导确定。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每人在济宁主城区范围内的市属单位确定1个城镇困难家庭作为重点联系户,联系户由市民政局会同市总工会和市属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市属企事业单位困难家庭较多的, 由市属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联系。对其他困难家庭,有条件的地方也要确定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各县(市、区)参照市里做法,根据本地实际安排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城镇困难家庭工作,确保每一个城镇困难家庭都有领导干部联系。
  三、联系内容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家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摸清困难家庭情况。通过入户走访,全面了解所联系的困难家庭情况,分析困难家庭致贫原因,做到“三知四清”:即知家庭成员、知生活状况、知生产情况,清楚思想状况、清楚家庭困难、清楚就业情况、清楚诉求愿望。
  2. 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传递信息,提供咨询; 收集社情民意,对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及时写出专题报告;了解各项民生政策在基层实施情况,对困难家庭各项救助政策进行调查研究,注意发现政策盲区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促进各项民生政策的完善和落实。
  3. 听取困难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和困难群众谈心交流,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认真分析反思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改进作风、推动工作。
  4.开展结对联系帮扶活动。各单位可以多种形式与困难家庭结成联系帮扶对子,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联系帮扶活动。党员干部要定期联系走访困难家庭,通过到户、电话等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力所能及地帮助申请符合条件的救助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加强精神关爱和心理慰藉,鼓励困难家庭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自己不能解决的,可向本单位或有关部门反映,帮助解决。
  四、组织实施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在市委统一领导下,由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和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下派办负责组织实施,市民政局做好日常工作。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化干部驻村联户工作的重要措施,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健康扎实开展。组织部门要搞好统筹协调,加强督查指导。民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日常工作责任,重点做好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工作对接、情况调度、意见收集等工作,会同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工会、经济和信息化委、残联等有关部门单位针对困难家庭的致贫原因,及时调整完善各项保障救助政策,使困难家庭能够通过民生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基本生活困难。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县 (市、区)要整合救助资源,统筹安排使用,防止救助不公。
  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从市县领导班子成员做起,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联系困难家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形成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要坚持分类指导,重点依靠制度安排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农村和城镇困难家庭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强化工作指导,重点从困难家庭自身分析致贫原因,从制度层面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增加一个困难家庭作为重点联系户。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省、市、县、乡领导干部顺序,逐一落实困难家庭联系人,确保纳入民政部门统计范围的特困家庭都有领导干部联系。省、市、县、乡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的困难家庭一般不交叉、不重复。
  2•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城镇困难家庭制度。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在所联系的县(市、 区)确定1户城镇困难家庭作为重点联系户,联系户由市民政局会同县(市、区)领导确定。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每人在济宁主城区范围内的市属单位确定1个城镇困难家庭作为重点联系户,联系户由市民政局会同市总工会和市属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市属企事业单位困难家庭较多的, 由市属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联系。对其他困难家庭,有条件的地方也要确定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各县(市、区)参照市里做法,根据本地实际安排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城镇困难家庭工作,确保每一个城镇困难家庭都有领导干部联系。
  三、联系内容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家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摸清困难家庭情况。通过入户走访,全面了解所联系的困难家庭情况,分析困难家庭致贫原因,做到“三知四清”:即知家庭成员、知生活状况、知生产情况,清楚思想状况、清楚家庭困难、清楚就业情况、清楚诉求愿望。
  2. 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传递信息,提供咨询; 收集社情民意,对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及时写出专题报告;了解各项民生政策在基层实施情况,对困难家庭各项救助政策进行调查研究,注意发现政策盲区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促进各项民生政策的完善和落实。
  3. 听取困难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和困难群众谈心交流,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认真分析反思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改进作风、推动工作。
  4.开展结对联系帮扶活动。各单位可以多种形式与困难家庭结成联系帮扶对子,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联系帮扶活动。党员干部要定期联系走访困难家庭,通过到户、电话等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力所能及地帮助申请符合条件的救助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加强精神关爱和心理慰藉,鼓励困难家庭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自己不能解决的,可向本单位或有关部门反映,帮助解决。
  四、组织实施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在市委统一领导下,由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和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下派办负责组织实施,市民政局做好日常工作。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化干部驻村联户工作的重要措施,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健康扎实开展。组织部门要搞好统筹协调,加强督查指导。民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日常工作责任,重点做好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工作对接、情况调度、意见收集等工作,会同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工会、经济和信息化委、残联等有关部门单位针对困难家庭的致贫原因,及时调整完善各项保障救助政策,使困难家庭能够通过民生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基本生活困难。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县 (市、区)要整合救助资源,统筹安排使用,防止救助不公。
  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从市县领导班子成员做起,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联系困难家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形成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要坚持分类指导,重点依靠制度安排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农村和城镇困难家庭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强化工作指导,重点从困难家庭自身分析致贫原因,从制度层面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出处

2013中共济宁年鉴

《2013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讲述了山东济宁市委工作概况,政治纲要和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各信息资源局的改革和创新。对当地的企业做出了评比并享有“企业之星”称号。济宁当地的乡镇发展兴建有了强有力的改善等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