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持千百亿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18195
颗粒名称: 关于扶持千百亿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并列题名: 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
其他题名: 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 关于扶持销售收入千百亿工业企业(集团) 加快发展的意见
分类号: D631.19
页数: 7
摘要: 为贯彻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增强企业整体实力,实现我市工业发展新跨越,经研究确定,对“十二五”期间销售收入规划过 50亿元、过百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实行重点扶持。现提出如下意见。
关键词: 政治工作 企业发展

内容

为贯彻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增强企业整体实力,实现我市工业发展新跨越,经研究确定,对“十二五”期间销售收入规划过 50亿元、过百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实行重点扶持。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和“三个高于、三个提高”的目标要求,围绕“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发展园区化”,加快扶持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千百亿元工业企业(集团),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调整结构与产业升级相结合。根据企业“十二五”规划,在稳定煤炭产量的前提下,通过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我市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导力量,进而带动全市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明显改变煤炭等资源型产业占比较高的局面。现有煤炭等资源型企业都要发展非煤资源型接续产业;现有非资源型的骨干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加大开放合作,加快技术改造,加速产业升级,实现由济宁制造向济宁创造的转型跨越。
  二是坚持重点扶持与全面引导相结合。“十二五”规划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作为今后的扶持对象,并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动态调整,支持其不断实现年度阶段性发展目标, 带动和引导全市工业企业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做大企业规模与做强核心主业相结合。重点扶持企业以世界500强、中国百强中同行业企业为标杆,确定并实施“十二五”和每年度投资及项目计划,同时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为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技改不停步,年年上项目,做强核心主业,做优产业链条, 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销售收入和对地方财政、就业的贡献相统一。
  四是坚持政策扶持与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领、公共服务、政策支持、优化环境、奖励项目等方面的激励引导作用, 调动企业市场主体的资源、智慧,激发企业创新、 创造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扶持对象及目标2011年,全市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76亿元,利税516. 8亿元,上交税金249. 2亿元。全市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54户,其中,11户企业超过50亿元,兖矿集团突破600亿元,太阳纸业、华勤集团突破200亿元,山推股份、 如意科技超过100亿元。54户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2784. 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65.1% ;5户过百亿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26. 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33.164中共济宁年鉴4%,引领和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对“十二五”末规划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57户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其中,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企业1户、过500亿元企业4户、过300亿元企业1户、过百亿元企业15 户。2012年,力争过百亿元企业总数达到8户。
  到“十二五”末,重点企业要全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实行战略管理,有完善的5年、 10年战略发展规划,管理对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全部建成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与至少1所大学建立技术联盟或紧密合作关系,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 30%以上,全部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至少各获得1个中国驰名商标;全部对外合资合作,大多数企业与世界500强或中国100强企业合作,部分企业跻身中国大企业竞争力100强;企业信息化融合全面推进;全部实行清洁生产,全面实现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0亿元,上交税金达到660亿元,对地方财政贡献达到260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0% 以上。百亿元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的50%以上,50亿元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 70%以上。
  四、奖励扶持政策(一)支持企业做大规模,实行销售、税收、就业目标奖励对在济宁区域内实现销售收入首次超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且每 100亿元销售收入对地方财政贡献5000万元以上或就业3000人以上(煤炭企业每100亿元销售收入对地方财政贡献5亿元以上,新兴产业企业每 100亿元销售收入对地方财政贡献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在达标当年由市财政分别奖励企业法人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市委、市政府召开表彰大会,对受到奖励的企业予以表彰。县市区配套奖励不低于市级奖励50%。(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 市统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济宁高新区管委会)(二) 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实行新上项目奖励和新兴产业扶持1、 重点企业应坚持技改不停步、年年上项目、 投入促发展。对重点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 享受招商引资政策。对设备投资5亿元、10亿元、 20亿元以上单体先进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并经审核验收后,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60万元奖励。鼓励投资项目引进境外世界500强合作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2、 新上新兴产业项目,自项目建成投产并获利年度起,前两年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 100%,后三年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 ,由受益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济宁高新区管委会)(三) 支持企业资本运营,多方筹集发展资金1、 鼓励重点扶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形式,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并购、重组联合,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兼并重组本市辖区内企业,涉及存量土地、房产转让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变更权属,并免收市级权限内行政事业收费;被兼并重组企业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高于重组前三年平均增幅以上部分的 50% ,由被兼并企业属地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被兼并企业发展,连续扶持三年。并购市国有改制企业的,采取一企一议的办法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国资委)2、 强化对重点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发行上市的政策支持及分类指导,已上市的应积极采取吸收合并、换股、增资扩股、整体上市等方式,进行资产优化重组,最大限度筹集资金;没有上市的,年内列入上市辅导计划,由市金融办等部门明确专人政治纲要165跟踪服务,并按照市政府《关于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和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济政发〔2007〕17号)和 《关于加强企业上市工作的通知》(济政发〔2011〕 21号),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前期费用补贴;对成功上市企业按首次募集资金的1.5%。给予最高200 万元的奖励;对上市企业再融资按募集资金的1%。 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对在企业上市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相关部门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责任单位:市金融办)3、 支持重点企业向国家、省有关部门申报企业债券项目、科技专项等,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等支持;按争取资金额度酌情由属地财政奖励有关人员。(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4、 金融部门要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加大有效信贷投入,确保重点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及时得到满足。市金融办负责协调金融机构对每个重点企业“量身定做”贷款产品和融资服务方案。市产业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积极配合。对融资方案的执行情况,市金融办等要及早介入、跟踪督导检查。(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济宁银监分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5、 个性化定向扶持,采取贷款贴息等办法吸引投资。市财政每年安排个性化扶持专项资金, 对发展跨度大、亟需政府推动的重点企业给予个性化扶持。根据企业申请,每年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论证、筛选10户左右重点企业,经市政府企业现场办公会议确定扶持对象,并给予相应的贷款贴息扶持。财政部门每年对贴息项目进行一次绩效评估。(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四)优先保障企业生产要素供应1、确保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对达到土地点供标准的,由市国土资源局与项目所在县市区负责向上争取土地点供指标;达不到点供标准、但列为重点支持的项目,由市挂钩办在全市范围内调剂增减挂钩建新指标,调剂价格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市县两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新指标储备库的通知》(济政办发〔2011〕43号)规定执行。通过土地调剂新上项目形成地方财政收入的30%,按调剂土地占项目用地比例,由调入地分给调出县市区,每年市财政体制结算时划转。 奖励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新上项目投资强度必须达到国家级园区标准,对高于国家级园区标准的, 每高100万元由属地财政奖励1万元;对新建二层、三层、四层以上生产性厂房的,根据多层厂房占地面积,按照基准地价计算,分别由属地财政奖励土地价值的30% 、60%和100%。(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济宁高新区管委会)2、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所需环境容量指标优先保障,每年初由重点企业申报,市环保局向上争取或在全市范围内协调解决,如需排污权交易的,价格由市环保局提出初步意见,由市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确定。(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市环保局)(五)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1、 按照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大企业、大集团的目标,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认真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按150%加计扣除政策规定,企业新购进的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 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经有关部门备案审核后,允许其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实行加速折旧。(责任单位: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2、 优先推荐重点企业申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科技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各类中心和基地,并对相关项目由属地财政安排相应配套资金。对晋升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 市财政分别奖励100万元、30万元。对企业获得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或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的驰名商标的,市财政奖励100万元,对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市财政奖励10万元。品牌奖金在重点企业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广告费用支出达到奖励额度的两倍以上时凭单据证明兑付。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166中共济宁年鉴3、 支持重点企业制订或参与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以重点企业为主制订并被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实施的国家标准,市财政奖励50万元,以重点企业为主制订实施的行业标准,市财政奖励20万元。(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财政局)4、 认真落实全市关于人才引进的有关规定, 做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服务工作。对入驻济宁高新区科技中心、大学科技园、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创新创业型团队,2年内免交房屋租金,并酌情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扶持。(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济宁高新区管委会)5、 支持重点企业制度创新。民营企业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引进职业经理,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对引进的职业经理人正职,按市人才奖励有关规定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人才办)(六) 简化经营人员出国(境)审批手续重点企业人员临时因公出国(境)实行“一站式”报批。本市企业人员因公出国(境)从事经贸科技交流活动、招商引资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直接送市外事侨务办审批,抄报主管部门备案;市管企业管理人员直接报市外事侨务办初审后,报市委、市政府审批。积极为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人员申办APEC商务旅行卡。机关工作人员为重点企业服务需要出国(境)的,科级及以下人员不受出国(境)次数限制,外事部门积极为其提供出国(境)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服务。(责任单位:市外事侨务办)(七) 加大企业家培育力度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提升经营管理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家协会职能作用,组织企业家开展培训、交流、咨询、调研等活动。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企业家培训和企业家协会活动。(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八)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市政府每年组织全市突出贡献工业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的认定,对被认定的企业,在市劳模评选年度给予1个劳模推荐指标,2个免费查体指标,2 个大学保送培训指标;对被认定的优秀企业家,给予1枚金牌奖励,聘任为市政府经济顾问,对符合条件的,优先提名推荐全国、山东省、济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总工会、市卫生局、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五、工作措施(一)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千百亿重点企业 (集团)扶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指导帮助重点企业研究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发展目标,制定实施方案;调度督导重点工作事项进展,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书面通报一次重点企业运行情况。
  (二) 强化互动协调。每个重点企业由1名市领导包保,并明确包保的牵头部门和责任人,包保领导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企业现场办公会议,确定企业当年投资和发展目标,明确要素保障及协调服务责任分工,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形成专案,并跟踪督导落实;每季度至少一次到企业调研解决问题,及时跟踪掌握企业发展情况。企业负责人与包保领导建立直通联系机制,每月书面汇报一次企业运行情况。
  (三) 优化发展环境。严格执行《济宁市创新发展环境二十条规定》,落实服务承诺,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行为。认真落实《济宁市市级涉企收费“一费制”改革实施方案》(济政办发 (2009]27号),严格禁止乱收费。重点企业法人代表或总经理,可以直接向市千百亿重点企业(集团)扶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市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岀问题,两个办公室要及时将企业反映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并及时协调督导解决。
  (四) 加大督查力度。坚持市县联动、协调配套、工作重点一致、发展目标同向的原则,每月对政治纲要167重点企业包保领导同志提出的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一次督查督办,并书面向包保领导反映情况。每季度对企业运行情况、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通报。
  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大企业(集团)发展专题会议。市千百亿重点企业(集团)扶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对重点企业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并在全市通报。
  附件:1.重点扶持企业规划简况2.重点扶持企业规划发展目标汇总表 (略)3•济宁市千百亿重点企业(集团)扶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件1重点扶持企业规划简况一、 培育1家超千亿元企业兖矿集团。围绕煤炭、煤化工、煤电铝及机电成套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向清洁能源、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投资300亿元,重点建设29个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打造5000万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和百亿化工、百亿电铝、百亿机械制造、百亿物流商贸四个百亿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二、 培育4家超500亿元企业分别为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如意科技、润峰集团。
  太阳纸业。扩大包装白卡纸产能,积极发展高松厚度纯质纸、轻型文化纸、无碳复写纸、离型纸等品种;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扩大化机浆生产能力。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195亿元,重点建设7 个项目,建成兖州本部和老挝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广西项目两大生产基地。力争2012年本部销售收入过300亿元;到“十二五”末,本部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集团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跨入世界纸业20强。
  华勤集团。巩固提升橡胶优势产业、培植壮大环保产业、积极进军资本运营领域,重点发展输送带、高档轮胎、高压胶管、汽车尾气过滤器等产品。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150亿元,重点建设5 个项目,到“十二五”末,形成6000万平米高强力输送带、20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轮胎、1500万套顶级轿车轮胎、300万套高性能摩托车胎、1亿标米高压胶管、10万吨钢丝绳、10万吨钢丝帘线、50万套汽车尾气过滤器生产能力,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
  如意科技。围绕毛纺、棉纺、印染、服装家纺等主导产业产品,加快“如意纺”技术产业化,加大 “皇家如意”品牌建设力度,逐步由“生产制造”向 “生产服务”转型。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175亿元,重点建设10个项目,建设毛纺、棉纺、服装、印染和家纺等五大制造产业集团。力争到“十二五” 末,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
  润峰集团。重点培育动力电池、太阳能光伏电池两大主导产品,拓展完善电动汽车产业链条, 推动太阳能电池由生产制造向安装服务延伸,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270亿元,重点建设10个项目,到“十二五”末,动力电池规模突破5亿安时, 光伏电池及组件突破3000兆瓦,电动车10万辆。 力争2012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过500亿元。
  三、培育16家百亿元企业力争山推股份超过300亿元,齐鲁特钢、荣信煤化超过200亿元,其他13家企业超百亿元。
  山推股份。重点发展推土机、混凝土机械、汽车起重机和路面机械四大主机和工程机械零部件,提升产能,巩固配套优势,打造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50亿元, 重点建设8个项目,到“十二五”末,主导产品产量推土机16000台、混凝土机械8700台、道路机械 8000台、汽车起重机5000台。力争2012年销售收入过200亿元,“十二五”末过350亿元。
  齐鲁特钢。重点发展特种管材用钢、军工用钢、核电风电用钢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精锻异型产品,向深加工、高端化和终端产品方向发展, 向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延伸,打造全国大型精品特钢锻件和基础零部件生产基地。力争“十二五”期168中共济宁年鉴间投资35亿元,重点建设2个项目,形成特钢200 万吨、大型异型锻件20万吨的产能。力争2012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过200 亿元。
  荣信煤化。依托现有技术及资源优势,向煤化工下游产品延伸,拉长拓宽产业链条,打造高端精细煤化工产品基地。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75 亿元,重点建设5个项目,形成焦炭240万吨、焦油深加工及焦炉煤气综合利用产品120万吨、高性能碳纤维1000吨的生产能力。力争2012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过200亿元。
  济能发集团。实施大集团战略,壮大煤炭主业,大力发展化工、物流、装备制造、电力等非煤产业。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75亿元,重点建设20 个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原煤产量达到1500 万吨,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其中非煤产业60亿元。
  华金集团。围绕提高产品附加值,生产高附加值低定量工业加工原纸、特种涂布原纸、高级文化纸,开发生产吸塑纸、高级防水铜版纸等高档包装品种,提高自制木浆生产能力。力争“十二五” 期间投资50亿元,重点建设8个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纸及纸制品生产能力达到160万吨,制浆能力达到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8亿元。
  翔宇化纤。围绕公司主导产品浸胶帘子布, 延伸完善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能力,建成亚洲一流、全国最大的化纤纺织生产基地。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27亿元,重点建设11个项目,力争 2013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130亿元。
  重汽商用车。完善提升现有装配线,提高总装产能,增强驾驶室、车架配套能力,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新能源汽车,形成系列化产品。“十二五” 期间投资4. 8亿元,重点建设5个项目,力争到 “十二五”末,整车底盘产销量达到5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13.5亿元。
  菱花集团。重点发展系列调味品、绿色有机食品和生物有机肥料,建设百亿级生态工业园,打造国际一流的循环经济样板园区。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44亿元,重点建设9个项目,形成年产 35万吨调味品、20万吨氨基酸产品、25万吨绿色有机食品、100万吨氨基酸植物营养液、40万吨蛋白饲料的规模,力争“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109 亿元。
  青钢焦化。依托现有基础,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32亿元,重点建设10个项目,形成170万吨冶金焦、10万吨针状焦、20万吨乙二醇、40万吨精制汽柴油的产能。力争到“十二五”末,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4亿元。
  裕隆矿业。做大做强煤炭主业,巩固单家村煤矿、唐阳煤矿、裕隆富祥煤矿三个生产煤矿,加快市外煤炭资源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医药产业, 新建孔府医药工业园,打造孔府医药产业中成药、 化药两大支柱。“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41亿元,重点建设10个项目,形成煤炭产能931万吨、 变速箱壳体20万件、箱体5万件,中药材加工 5000吨、化学原料药5.2吨产能,实现销售收入 100. 37亿元,利税31.51亿元。
  辰欣药业。重点加快抗肿瘤、抗病毒药物以及非PVC多室袋静脉营养注射剂等新产品研发, 高标准建设辰欣第二工业园,实施大容量注射液车间、口服固体制剂、抗肿瘤制剂车间、高头抱车间,新型甲基炭青霉类抗生素、工程实验室一研发中心等项目。规划总投资30亿元,到2015年,生产能力达180亿片(支、瓶),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利税20亿元,进入全国医药前30强。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鲁抗医药。巩固扩大优势原料药生产,积极发展中间体和制剂产品,大力发展动植物药品。 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60亿元,重点建设12个项目,形成400吨大观霉素、100吨特色半合青原料药、100吨乙酰螺旋霉素原料药、300吨对辛伐他汀、2000吨氨基酸、10万吨可降解生物材料PHA 的产能。力争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突破100 亿元。
  济宁碳素。“十二五”期间,依托现有碳阳极和煤焦油加工产业,扩大废生阳极、废熟阳极、收政治纲要169尘粉在预焙阳极生产中的应用;重点发展新型功能碳材料,一是实现等静压光伏石墨产业化,二是发展煤沥青深加工系列产品,三是开发合成新材料。规划总投资25亿元,重点实施9个项目,到 “十二五”末,主导产品预焙阳极年产能达到50万吨,煤焦油加工能力50万吨。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利税过10亿元;晨阳公司争取上市;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宏河集团。做大做强煤炭主业,整合扩张非煤产业。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27亿元,重点建设5个项目,形成500万吨煤炭产能。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W0亿元,其中非煤产业 60亿元。
  民生煤化。围绕“横向拉宽、纵向拉长、规模效益”,实施焦、化并举的发展战略,延伸煤焦化工产业链条,拓展煤焦化深加工发展领域。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30亿元,重点建设10个项目。力争“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
  嘉冠油脂。以植物油及深加工为核心,研发生产大豆饮料、大豆蛋白、大豆磷脂、软磷脂等新产品,打造一流的创新型植物油脂产业集团。力争“十二五”期间投资10亿元,重点建设6个项目,形成200万吨大豆加工能力,年产5000吨大豆多肽、10万吨饲料、1000吨酶制剂等。力争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四、培育一批过50亿元企业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结合企业规划项目情况,选择36家后备企业重点培育,力争 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过50亿元。
  附件3济宁市千百亿重点企业(集团) 扶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马平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梅永红市委副书记、市长副组长:刘中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周洪 市委常委、副市长余春明 市委常委、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金城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成员:陈希忠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韩东亚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段向阳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杜昌华 市政府秘书长吕文柱 市中级法院副院长李斌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闫百川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尤卫平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赵士斌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贺永红 市科技局局长张茂如 市财政局局长刘绪平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祝清荣 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柳景武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主任李大友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文峰 市水利局局长苗兴华 市商务局局长周立华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继凯 市环保局局长付学华 市统计局局长周光全 市安监局局长于海燕 市煤炭局局长刘立市 金融办副主任李广吉 市轻纺办副主任王爱忠 市生化办主任王宏伟 市招商局局长郑现中 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行长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12

《中共济宁年鉴2012》

本书全面记述了2012年度济宁市委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出的重要决定、召开的重要会议;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