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文件选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8864
颗粒名称: 重要文件选编
分类号: D631.19
页数: 15
摘要: 中共济宁市委2005年工作要点济发〔2005〕1号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我市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的一年,我们既面临新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研究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建议。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比重。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探索建立使农民获得长久收益和稳定保障的机制。落实“五个统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加快生态市建设,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关键词: 政治工作 文件选编

内容

中共济宁市委2005年工作要点济发〔2005〕1号(2005年1月31日中共济宁市十届七次全委会议通过)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 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我市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构大城市”和“力争进入山东第一方阵,争当淮海经济区龙头”的奋斗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坚持抓好济宁高新区、曲阜新区两大亮点,坚持举全市之力扩大开放实现招商引资、民营经济、高新技术、旅游产业新突破,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平安济宁,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健全完善“三个体系”,促进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新的一年,我们既面临新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必须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思路上与时俱进,工作上高起点高标准,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更快更好发展1.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继续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做大做强第二产业,优化提高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统一,调整产业结构与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投融资结构、所有制结构、财税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相统一,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利用外力与深化改革激发自身活力相统一, 使结构调整在协调中进行。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节,着力化解建设用地和资金融通等方面的约束,及时消除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促进经济在调整结构中加快发展。研究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建议。
  2.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依靠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抓好农业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无公害农业、节水农业、标准化农业,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比重。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政策,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今年农业税率再减征2个百分点,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取消农业税。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探索建立使农民获得长久收益和稳定保障的机制。
  3. 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构建“一个中心、五个基地”的大产业框架,按照“培育产业群、构建产业链、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提升壮大一批支柱产业,扩张发展一批骨干企业,引进建设一批“高大外”项目,培育开发一批知名品牌。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500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新增10家以上,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新增30家,着力培植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重视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
  4. 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重点引进资源精深加工项目、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经济牵动力强的项目、外向度高的项目,抓好在日韩和港澳台、苏浙沪地区的大规模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 强企业来济宁投资。促进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加大国有企业、 基础设施、城市公用设施对外合资合作力度。抓好21个开发区建设,有针对性地参与国际国内经贸洽谈活动,积极推进和组织以企业为主的专业招商、项目招商和网上招商,完善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和考核机制,成立重大项目推进组。注重选资, 不能让掠夺式开发、高污染、高环境成本和高社会成本的项目进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力争外贸出口有突破性增长。
  5.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继续坚持一手抓“铺天盖地”扩政治纲要33总量,一手抓“顶天立地”上档次,抓好一批规模大、效益好、 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样板企业。加快构筑民营经济政策法规、信用担保、人才培训和协会建设“四大”服务平台,营造平等竞争的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推动更多的企业开展资本运营、参与国公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导民营企业进行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民营企业档次。
  6. 加快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加快构建“四大板块支撑、两大亮点牵动、组团结构布局、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城市框架,拉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济宁高新区、曲阜新区和中华文化标志城 “两区一城”的规划建设有新作为、大进展,“绿亮清”二期工程有新面貌、大亮点,经营城市有新突破、大举措。配合省里编制济宁都市圈规划,调整编修城市总体规划,配合国家和省有关方面做好规划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前期准备工作。 济宁市区重点抓好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公用设施、北湖开发等九大工程建设,做好水的文章。高新区集中发展大产业、 引进大项目、培植大企业,力争跨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曲阜新区从起步区抓起,在重点项目上突破,拉开大发展的框架,实现跨越式发展。曲阜、邹城、兖州要按照总体规划和功能定位,加快建设步伐。放开城市经营开发市场,面向国内外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竞争开发。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
  7. 繁荣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信贷、现代物流、文化娱乐、社区服务、中介组织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型物流基地和物流产业群。调整服务业结构,开放服务领域,鼓励各类投资者参与建设和经营。旅游业要以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新起点,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优化旅游布局,整合旅游资源,发展精品路线,打响孔孟品牌。抓好旅游产品、客源市场开发,完善服务功能,培育带动能力强的旅游大企业大集团。
  8.深化各项改革。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和创新,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促进国公有资产向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和骨干企业集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建立健全国公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完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改革的思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在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率先突破。
  9.统筹发展协调推进。落实“五个统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突出抓好3个经济强市、30个经济强乡镇和3个经济欠发达县、30个经济欠发达乡镇,形成整体联动、相互促进、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加快生态市建设,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突出抓好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煤炭塌陷地治理,深化工业点源治理,杜绝新污染源。大搞植树造林,逐步构筑林型多样、种类丰富、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抓好能源、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10•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做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工作,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提高对社会舆论的控制力。加强宣传舆论阵地的管理,绝不为错误的、消极的、有害的东西提供传播渠道。
  11.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四个基本”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市民道德水平。实施“文明济宁”建设工程, 积极创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农村“文明一条街”普及提高,着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和亮点,全面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创建学习型城市,塑造诚信济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成果,争创“五连冠”。
  12.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研究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推广,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抓好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继续开展院士济宁行活动。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好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巩固发展“普九”成果,扩大高中阶段办学规模,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加快发展各类高等教育,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和持续增长机制,建立农村教育保障体系。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形成多元化办学新格局。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13. 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繁荣文艺创作,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精品力作。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文化产业,扶持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项目。办好2005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六届全市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34中共济宁年鉴力。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快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4.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对人大、政协、统战和人民团体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职能。支持政协围绕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做好民族、 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扩大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形式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搞好政务、厂务、村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增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抓好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在法制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三、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15.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立足发展扩大就业,落实优惠政策帮扶就业,完善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建好劳动力市场引导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的就业工作,尤其要注重解决停产、破产企业职工再就业问题。今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继续实施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计划,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增强劳动者的自主创业能力,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16.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扩大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化发放措施,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搞好“三条保障线”衔接,继续实施“绿卡” 救助制度,努力把符合条件的各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建立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社会救助为辅助、优惠政策相配套的低保对象救助体系,及时把城乡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抓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17. 推进“平安济宁”建设。探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构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机制。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党政领导、部门和单位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把维护稳定工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责任追究。继续开展“平安市县”、“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社区”、“平安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维护稳定工作的整体水平,达到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发展环境优化、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四个确保”的目标。
  18.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正确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处理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发状态。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方式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工作机制, 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19.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开展“四大査”、着力抓好“九个一批”,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严打”整治长效机制,始终保持对各类犯罪的高压态势。搞好集中整治,着力解决重点地区、要害部位的突出治安问题。 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不断深化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整合群防群治工作队伍,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构建防灾减灾体系,保持边界地区稳定,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20.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推动工作上取得更大成效。继续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教育,形成自觉学习理论、持之以恒抓理论武装的长效机制。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分析和把握形势,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党委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领导格局。
  21.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增强整体功能, 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大力选拔使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 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学规范、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贯彻党管人才原则,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和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工作。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
  22.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 分期分批抓好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今年集中抓好党政机关和城市基层单位这两批教育活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政治纲要3523. 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和拓展“三级联创” 活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发挥好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抓好企业、机关、学校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城市街道社区、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抓好蹲点包村工作。做好在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
  24.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 “十个不许”的廉政规定,践行廉政承诺。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强化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25. 健全完善“三个体系”“两个机制”。健全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和激励、约束“两个机制”,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决策更加民主、目标更加科学、责任更加明确、执行更加有力、考核更加严格、监督更加有效,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26. 转变作风求真务实。深入开展“转变作风年”活动, 着力解决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精简会议、文件和减少各种庆典、应酬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集中精力议大事、抓大事、促落实。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重视各项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惩戒,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团结和谐稳定、开拓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共济宁市委关于认真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济发〔2005〕2号(2005年1月15日)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定;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历程充分表明,只有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保证革命、建设和改革各项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建设任务,我们党要始终做到 “三个代表”,建设“三个文明”,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与党在一定时期或阶段的中心任务紧密相联,最终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所处的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党员队伍的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能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党员队伍总体上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广大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充分发挥了骨干中坚和先锋模范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在理想信念、思想观念、组织纪律、素质能力、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方面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一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不发挥作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影响党的工作和威信,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执政意识和整体素质,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36中共济宁年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 组群结构大城市”和“力争进入山东第一方阵,争当淮海经济区龙头”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是我们党解决自身存在问题、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创新工程,政治性、政策性、程序性强,面广量大,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各级党委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这项工作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作为当前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广大共产党员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积极投入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通过学习教育,提高认识,锤炼党性,增强素质,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在“三个文明” 建设的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实际,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以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组织强基础为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习执行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 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影响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构大城市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相结合,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成果和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防止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切实做到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启发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内动力,教育引导党员虚心听取意见,主动查找和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党员特别是老党员、困难党员。 培养、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为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
  (三) 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和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党内生活的生机和活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开门搞教育,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
  (四) 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行“双重职责”,既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解决理想信念、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等方面的问题,又要履行好组织和领导责任,认真负责地抓好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五) 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根据党政机关、城市基层、农村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党员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确定各自的重点学习内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对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中的党员、流动人员中的党员、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和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等,可在坚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开展积极有效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三、先进性教育活动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要求按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先进性意识差、执政能力弱的问题。(一)政治观念、大局意识差,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中央和省、市委的重要决策部署,贯彻不自觉,落实不得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加快发展的意识和本领差,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不自觉、不坚定,对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识不到位,缺乏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缺乏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干劲和精神状态,不思进取,萎靡不振;缺乏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好思路、好对策、好办法,思路不开阔, 工作按部就班,因循守旧,不想干、不会干、干不好;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固步自封。(三)宗旨观念淡漠,执政为民的意识差,思想作风不端正,服务意识不强,对群众的冷暖、疾苦、 困难漠不关心,甚至与民争利,个人利益至上;工作不深入,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生活作风不严谨,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四)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党的意识差,自由主义现象严重,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甚至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五)依法执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差,不学法、不懂法、不依法办事,不会做群众思想工作,不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和化解社会矛盾,甚至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知法犯法。(六)少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差,班子不健全,软弱涣散,甚至瘫痪半瘫痪,难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班子不团结,对矛盾和问题上推下卸、逃避责任;执行组织制度不严格,对党员疏于教育管理;决策不民主,办事不公正,不能开拓新局面;在关键时刻经不住风浪的考验,缺乏应有的战斗力等。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努力解决上述共性问题的同时, 根据本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党员的思想、工作政治纲要37和作风实际,有针对性地找准并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党政机关,要以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为重点,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观念、政治观念淡薄,不讲政治、不讲原则;大局意识淡薄,片面强调行业、部门利益;开拓创新意识淡薄,精神状态欠佳,工作质量和效率低下;群众观念淡薄, 工作作风不实,个人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自律意识淡薄,为政不廉,以权谋私等问题。在街道、社区,要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差等问题。在国有(集体)和非公有制企业,要着力解决一些党员思想观念陈旧,应对市场竞争的素质和能力低,党性观念、主人翁意识、奉献意识淡薄,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意识不强等问题。在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要着力解决一些党员政治意识、组织纪律性不强,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等问题。 在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要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组织观念、服务观念差,发挥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在乡镇、村,要着力解决一些党员政策法制观念淡薄、民主作风差,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弱等问题。
  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达到以下目标要求:(一) 提高党员素质。党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学习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要求进一步明确,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二) 加强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在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上取得新进展,执政意识和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三) 服务人民群众。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进一步增强,作风进一步改进,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进一步提高,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四) 促进各项工作。各级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不断开创全市“三个文明”建设新局面。
  四、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先进性教育活动分三批进行,每批次半年左右时间。
  第一批,县及县以上党政机关及部分企事业单位,从 2005年1月开始到2005年6月基本结束。包括市和县(市、 区)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市和县(市、区)直属事业单位和各级机关管理的部分事业单位;党的组织关系在地方的双重管理的部门单位;省委直接管理领导班子、党的组织关系在地方的企业等。
  第二批,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从2005年7月开始到 2005年12月基本结束。包括街道、社区和社会团体;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城区中小学校和各类医院;市和县(市、 区)党委直接管理领导班子和党的关系的企业,驻城区企业和各类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尚未参加第一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事业单位;乡镇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县市区部门派驻乡镇的基层单位等。
  第三批,农村和部分党政机关,从2006年1月开始到 2006年6月基本结束。包括村,党的组织关系在乡镇、村的企事业单位,农村中小学校,承担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和指导工作的机关、部门等。
  在坚持三个批次总体安排的前提下,各地、各部门对个别情况特殊单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安排可作适当调整。市中区村一级的教育活动,集中安排在第二批进行。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于2005年8月中下旬开始启动。有特殊情况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安排,可在坚持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区别对待,灵活安排。部门管理机构及所属单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可与所在部门领导机关,错开半个月左右时间“压茬”进行,也可以同步进行。 要保证先进性教育活动覆盖到全市所有的党组织,力争使每位党员都能参加活动,受到教育。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做好准备工作,培训好工作骨干和督导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具体到一个单位,集中学习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时间30天左右)。各地、各部门、 各单位都要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由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动员,对本地、本单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作出具体安排。要以党组织负责同志上党课为切入点,迅速掀起学习教育热潮。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为基本教材,重点学习《党章》,同时学好相关辅导教材。通过学习培训,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提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明确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执政意识、 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全面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要在通读《读本》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情况党员的特点,分专题搞好重点篇目的学习。综合运用领导上党课讲、专家专题辅导引、先进典型示范带、党员集中精力读、开展讨论大家议、组织考核检查促等学习方式,采取灵活多样、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培训质量。集中学习一般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时间一般不少于40 学时。要结合专题讨论,研究制定党员先进性标准要求和不合格党员具体表现,并组织党员认真讨论修改,明确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的专题学习,参加党委(党组)中心组的专题学习。要建立健全学习考勤、补课、抽査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38中共济宁年鉴等制度,确保党员参学率和学习培训效果。要吸收人党积极分子参加学习动员。
  第二阶段:分析评议(时间40天左右)。(1)广泛征求意见。各级党组织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 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网络等形式,面向党员群众、基层单位、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对每个党员及党组织的意见,并将征求到的意见如实向党员反馈。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在更大范围内多渠道、多层次地征求意见。(2) 认真进行党性分析。在认真学习、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和 《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按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本着“深入找问题、重点找原因、关键查主观”的精神,全面总结近年来思想、 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检查个人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剖析思想根源,党员领导干部还要从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上深入剖析。有书写能力的党员要形成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对形成的党性分析材料,党组织和督导组要严格把关。(3)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人之间、党支部委员之间、支部委员与党员之间、普通党员之间, 要深入开展谈心交心活动。谈心一般不少于本支部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4)开好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员先进性为主题,基层党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召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一般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时,上级党组织和督导组要派人参加。(5)认真组织民主评议。召开支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采取党员自评、党员互评、 群众参评、书记点评的办法进行,评议时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代表参加,尽可能地扩大参评面。党支部根据民主评议情况、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和党员的一贯表现,形成对每个党员的评议意见,确定优秀党员和认定不合格党员。评议结果要提请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在适当范围公布,接受党员、 群众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民主评议。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时间30天左右)。针对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中反映出的突岀问题,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集中精力解决群众最关心、 意见最大的问题。党员个人、基层党组织和领导机关要分层分类制定整改方案,突出整改重点,量化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以下促上,以上带下,上下联动,提高整改的整体效果。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作为整改的重点,把提高领导水平、执政能力作为整改的着力点,把解决党风、政风、行风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整改的突破口,为基层党组织和其他党员做出表率。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的情况,要在适当范围内公开,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要把落实整改措施与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扎实地开展争创“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 “五个好”党员活动,探索建立保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推进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制度化、 规范化、科学化。集中学习教育基本结束后,各级党组织要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集中抓好整改措施落实,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要大力表彰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对老党员、 困难党员要进一步落实关心、救助措施。对申请入党的人员,具备条件的要及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加强教育培养。 要注意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壮大党员队伍。要搞好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已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的部门和单位,要继续抓好学习,落实整改措施,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不单独搞一个组织处理阶段。要坚持教育为主的原则,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完全符合党员要求的,要多做教育工作,促使他们尽快转化提高。对经教育不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要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 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处理。对违纪党员,要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对那些问题突出、事实清楚、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合格党员,也可视情况,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做出处理。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被处置党员尽快转化提高, 教育出党的同志做合格公民。
  五、切实加强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切实做到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穿始终,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贯穿始终,把抓落实、求实效贯穿始终,切实加强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努力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的创新工程, 激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内在活力的凝聚力工程,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工程,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领导关系,原则上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确定,由市委及县市区党委领导,部门、单位党委(党组)组织实施,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要建立各级党委负总责、教育活动办公室协调指导、督导组督促检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基层党支部抓落实的“五位一体”抓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工作格局。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基层党委书记是具体责任人,基层党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党委(党组、工委)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注政治纲要39重研究重大问题,加强领导和指导,搞好把关定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作用,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好落实。市委成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指导。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落实领导和指导责任。各县市区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由县市区党委负责。市直各部门、单位,以及协助省双重管理、党的组织关系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部门单位,由市委直接组织实施。各高等院校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由市委组织实施。中央和省、市垂直管理部门单位、党的组织关系在县市区的,其先进性教育活动由所在地地方党委组织实施,上级主管部门要主动配合,加强指导。
  (二) 强化督查,确保质量。第一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时,市委向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市直属事业单位和协助省管理的部门单位、企业派出督导组。第二、第三批次开展时, 向各县市区、高等院校、市属大企业派出督导组。各县市区、 各部门也要向所属基层单位派出督导组或巡回检查指导组。 督导组和巡回检查指导组的基本职责是,了解掌握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向所驻地方和单位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工作建议;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用典型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解决;及时向派出党委及领导小组反映情况,当好参谋。各级督导组、指导组要在派出党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所在地方和部门单位党组织开展工作,把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的职责落到实处。
  (三) 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发挥示范作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根据不同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特点和工作分工,建立联系点。要经常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督促检查、解剖“麻雀”、具体指导,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联系点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四) 建立群众监督评价制度,把握正确方向。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由群众评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要根据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及时向群众通报有关情况,广泛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吸收群众参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前,采取群众代表评议和随机抽样调查等形式,由上级党组织对下一级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多数群众不满意的,必须“补课”,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体质量。 要严格掌握政策,牢牢把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正确方向。要尊重基层和党员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勇于创新,大胆探索, 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使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体现针对性、时代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特别要重视宣传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 做好结合文章,促进各项工作。各级党组织要统筹安排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要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市委将在建党85周年前夕,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各县市区、各部门也要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
  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后,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 (党组)要向市委报送总结报告。
  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济发[2005]7号(2005年3月2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2005年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以农业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为抓手,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加快科技进步为支撑,完善和落实各项支农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5%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的发展目标。
  二、以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2•着力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基地。深度调整农业结构,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双增工程”,加快建设以兖州、汶上、梁山为主的25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以金乡、嘉祥、汶上、梁山为主的150万亩优质棉基地,以泗水、邹城为主的100万亩花生基地,以金乡为中心的100万亩大蒜40中共济宁年鉴基地,以鱼台为中心的3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的15 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主的 10万亩甜瓜基地,以任城为中心的5万亩甜叶菊生产基地等特色农业基地。
  3. 做大做强畜牧业。发展食草节粮型畜禽,加快我市国家级秸杆养殖示范区建设。落实小额信贷、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鼓励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落实好奶牛良种繁育项目补贴。加快优质安全饲料生产体系、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各级财政要给予重点扶持。尽快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治队伍,将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人员及工作经费全额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4. 突出发展水产业。加快宜渔资源开发,稳定增加养殖面积。突出区域特色,大力培植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发展精品渔业、设施渔业、无公害渔业、创汇渔业、节水渔业和休闲渔业。健全完善苗种繁育推广、鱼病防治检疫体系,加强水产品监督检测网络建设。启动南四湖区、库区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加强资源养护、增殖和环境保护。2005年养殖面积完成65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7. 5万吨。
  5. 积极发展林果产业。继续实施林业“六大工程”。抓好“四荒”和公路、河道沿线绿化,推进高标准农田林网化建设。加快滩区、湖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建设好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力争尽快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鼓励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大力发展林业基地,以太阳纸业为龙头,培育辐射全市的纸浆林生产基地;培育以西部平原木材加工为中心的用材林生产基地,以东部山区为中心的名特优经济林生产基地,以任城李营、兖州颜店为中心的苗木花卉基地。 2005年完成造林面积3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3%以上。
  6. 加快发展农村劳务产业。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各级财政要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 切实保障培训资金。发展农村劳动力中介服务组织,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为农村劳动力服务。积极解决好拖欠工资、劳动环境、工伤事故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着力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搞好境外劳务输出。2005 年新增转移劳动力20万人以上。
  三、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7•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好国家和省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对农业龙头企业,在用地、用水、用电、贷款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收购、 兼并、联合、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资本扩张。帮助支持规模大、市场好、带动能力强的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8.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引导帮助企业与基地、农户采取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委托加工、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合同保护价收购、设立风险基金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四、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9.搞好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搞好治淮东调南下续建、 南水北调东线济宁段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和洙赵新河、东鱼河骨干河道治理,加快贺庄水库、西苇水库及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争取泗河治理工程和华村、龙湾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
  10.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组织农民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用足用好 “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工投劳。 突出发展节水农业,扶持推广低压管道输水、微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示范工程。
  11•继续搞好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抓好湖区、滩区、库区和采煤塌陷区的综合开发。新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重点投向中低产田改造。继续落实好国有土地出让金20%以上用于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
  12. 积极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继续实施六大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加强项目管理,加大农机投入,积极引导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相配套的新机具、新技术,在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机械化和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实现新突破。组织引导好农机跨区作业服务,2005年秸秆还田面积达到195万亩,玉米机收面积达到15万亩。五、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13.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继续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搞好粮棉油、畜禽、林果、水产等良种的引进、推广、示范和应用。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引进予以扶持。搞好以绿色证书教育、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为主的农民科技培训。积极稳妥地将公益性技术推广和经营性服务分离,实行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制度。加强公益性技术推广、信息预测、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和防疫检疫等工作。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技术服务、科技特派员等形式,参与农业科技开发和服务。
  14•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好“农产品无公害行动”计划,推行“农产品出口绿卡制度”。用好农业标准化建设各项扶持资金化体,健全完善农业标准系、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和安全质量认证体系,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支持力度。
  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搞好农产品营销15.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建设金乡大蒜、鱼台圆葱、任城苗木、微山渔湖产品等大型专业市场。发展农产品委托、代理、配送、期货贸易、电子贸易和连政治纲要41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新的市场,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出口退税等扶持农产品加工出口优惠政策,2005年农产品出口创汇完成2. 5亿美元。
  16. 加快培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放宽登记条件, 简化登记手续,依法确立和维护农村经济协会的法人地位, 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落实好国家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的扶持政策。加大供销社改革力度,搞活经营机制,充分发挥供销社作用。
  17. 健全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以“坷垃网”为依托,加快构建县级信息平台,加快网络终端向生产基地、专业市场、 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延伸。市、县农口部门要开辟固定的信息发布窗口,定期发布宏观性、指导性、预测性信息。 气象工作要加强对农业中长期和关键农时季节的预报服务。
  六、加大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大农业税减免和农业补贴力度。2005年全市农业税税率再降低2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同比例降低。有条件的县市区可自主决定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各级对乡村转移支付确保及时足额到位。认真落实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
  19.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实行基本农田“五个不准”,确保总量不减、质量不降、用途不变。建立耕地保护责任制,实行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首长负责制、违法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办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0. 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认真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我省《实施办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稳妥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尊重和保障农户拥有承包地和从事农业生产的权利,尊重和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
  七、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21. 深化农村税费配套改革。继续坚持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制度。认真落实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 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一费制”、农村报刊订阅“限额制”、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制”,加强监督管理和专项治理。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稳妥实行并村,提倡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优化农村学校布局。 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
  22.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户自建或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产权归个人所有,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对受益户较多的工程,可组建合作管理组织,国家补助形成的资产归合作组织所有。对经营性工程,可组建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化运作,也可拍卖给个人经营。对业主开发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要给予扶持,并规范其收费标准和服务行为。强化林权管理,明晰荒山、荒滩、荒坡和沟、路、渠等林业产权。
  23.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鼓励有资质的粮食购销和用粮企业直接向农民收购粮食。严格粮食执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完善地方储备粮体系、粮食购销体系、粮食安全预警体系,确保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
  24.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 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联保贷款。落实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的60%以上、县及县以下有吸储业务的金融机构新增储蓄存款的50%以上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探索建立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
  八、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2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2005年新增自来水接通村935个,解决2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自来水接通率达到60% ;2006年解决1302个行政村,自来水接通率达到75% ;2007年解决670个行政村,全市 85%以上的村庄用上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完善农村电网设施。2005年建设农村公路1800公里,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目标。实施农村生态家园示范工程, 2005年在100个村中进行“一池三改”建设试点。
  26. 加强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积极开展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巩固扩大曲阜、兖州试点成果,搞好邹城、嘉祥试点,县市区也应根据各自实际安排试点。继续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落实中小学公用经费,改善农村办学条件,2005年搞好79处学校、5万平方米的危房改造。实施“万名特困生救助工程”。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各项奖惩措施,稳定低生育水平。
  27.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户救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实施农村扶老福利工程,按照 “四级联保”制度要求,2005年全市改造扩建三级以下农村敬老院60处,改扩面积3万平方米,新增床位2400张。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九、 加强和改善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28.切实把“三农”工作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做到加强 “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干部配备等方面向“三农”工作倾斜。各级要对“三农”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纳入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42中共济宁年鉴个体系”,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 严格奖惩,加大农业考核在经济社会综合考核中的比重。
  29.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三级联创”活动,努力形成基层组织建设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快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善始善终地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继续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切实抓好部门包村干部驻村工作。
  30.着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加强农村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搞好文明一条街、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的创建,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有效整治乡村脏乱差等卫生死角,消除疾病传播源,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平安村庄”、“平安乡镇”、“平安县市”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的若干规定济发〔2005〕15号(2005年6月17日)为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着力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如下规定。
  一、精简会议,改进会风1•控制会议数量。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由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一般每月不超过1次。市直各部门召开需要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出席的工作会议,一般每年一次。市直部门召开的业务会议,每年不得超过两次。市委、市政府实行“无会月”制度,除特殊情况外,每年的4月、8月,一般不召开市一级会议。贯彻上级会议精神,要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一般不搞层层开会。
  2.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会议,一般不开到乡镇(街道);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 一般不要求县市区党政负责同志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市直部门召开的各类专业性会议,一般只开到下一级对口部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工作会议,一般不超过1天;全市专业性会议和市直部门的业务会议,一般不超过半天;电视电话会议一般控制在1小时以内。
  3•减少领导陪会。市里召开的会议,除党代会、全委会、 人代会、政协会、市政府全体会议和关系全局的重要会议按规定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集体出席外,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其他会议,原则上只由分管领导同志参加,部门召开的专业性会议,一般不安排市领导参加。工作会议、专业性会议一般只安排一位领导同志讲话,讲话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
  4.严格会议报批程序。召开会议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 对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会议,由会议承办单位提出具体方案,经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审核后报市委、 市政府审批。未经审批的会议,财政部门不拨付会议经费。
  5•严肃会议纪律。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会议,与会人员必须按通知规定的时间、地点准时参加会议。党政机关召开的各类会议,一律不准组织旅游观光、发放礼品和纪念品、组织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准向基层、企事业单位摊派会议经费。 严格执行食宿标准,会议期间一律吃工作餐,严禁请吃和吃请。
  6•精简会议报道。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般性工作会议,原则上只在结束时作一次综合报道;对有新闻报道价值的会议、活动,着重就会议精神、活动内容宣传报道;对部门召开的重要专业会议,可视内容适当报道。市级领导下基层一般性的调研活动,不作报道。
  二、精简文件,改进文风7.减少发文数量。凡属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以市委、市政府或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凡属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搞党政联合行文。中央、省已经下发到基层的文件,不再照抄照搬行文;已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或在有关会议上印发的领导讲话等,不再发文。未经市委、市政府安排,任何部门不得擅自代市委、市政府起草文件;不得以部门名义向县市区党委、政府发布政策性或指令性公文。扩大电子公文使用范围,减少纸质公文数量。文件要杜绝空话、套话,力求充实、简短、精炼、管用。重要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其他文件一般不超过2000字。
  8•精简内部刊物、简报。除综合部门可保留一份刊物外,其他党政部门不得办刊。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原则上只办一种简报(包括信息),并按规定程序分别报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批准,统一编注序号。凡无序号的,一律不准印发。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要对所属部门的简报进行清理,统一编注序号。
  9.规范文件报送程序。凡以市委、市政府或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的,必须按规定程序报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审核把关,任何单位不得直接将起草的文件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文件审核把关要做到责任明确,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文件质量、时限、效率。政治纲要43三、学以致用,改进学风10.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制度。不断加强理论武装,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和实践。领导班子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集体学习,机关工作人员每月安排一次集体学习。制定落实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把理论学习情况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深入进行理性思考, 研究探索思路对策。党员领导干部要注意记录学习心得、体会和工作经验、感悟,原则上每年不少于2万字。
  11•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坚持把调査研究作为重大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每年要有两个月以上时间,深入基层调査研究,坚持自己动手,每年撰写1一2篇调研文章。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检査指导工作,要轻车简从,一律不准搞边界迎送, 一律不准搞层层陪同,一律安排工作餐。
  12. 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蹲点制度。坚持各级领导干部建立联系点、包保重大项目、帮扶困难企业等制度。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年下基层蹲点调研的时间不少于一周,其他党政领导干部也要抽出时间进行蹲点调研。
  四、心系群众,改进思想作风13. 坚持实事求是。作决策要坚持科学民主,不搞主观臆断;办事情要踏踏实实,不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面对矛盾问题要态度鲜明,不模棱两可;统计数据要真实准确,不弄虚作假;汇报工作要言简意赅,不穿靴戴帽。
  14. 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完善涉及群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做到凡不能使多数群众受益、得不到多数群众理解支持的政策不能出台;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强制性措施不能出台;思想政治工作未做好、 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政策不能出台;保护部门和少数人利益、与民争利的政策不能出台。对无视群众利益、造成不良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15. 建立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探索建立代表听证制度,完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重大决策通报制度,特别是在城乡基层单位,坚持和完善各项公开办事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和来信批阅制度,切实做好信访工作。
  16.重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大力实施“民心工程”,深化 “联百企、驻千村、进万家、解民忧、受教育、促发展”活动,坚持每年办好十件实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特别要注意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城镇拆迁、土地征用、企业重组改制中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并实施再就业援助。抓好“路水电医学”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五保”供养对象和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制度,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 提高效能,改进工作作风17.强化工作责任制。建立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形成科学透明、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重点工作以及上级指示和领导批示事项,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按规定时限上报结果。
  18.强化服务承诺制。各级各部门一律推行服务承诺制,把服务内容、标准、程序、质量、办理时限等向社会公开。 对违反服务承诺的具体承办单位和承办人,进行通报批评, 并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把强化服务承诺与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推进工作提速结合起来,做到承诺践诺。坚持依法行政,对不作为、乱作为,故意刁难基层和群众,受到群众投诉的,坚决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9. 实行首问负责制。机关各部门最先接待基层、群众的科室或人员为首问负责人。首问负责人必须认真负责接待,不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必须热情引导到相关科室或人员。机关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首问负责制的基本内容、工作流程、工作制度,明确首问负责制工作的考核和奖惩办法。
  20. 实行挂牌上岗制度。各级各部门要在明显位置标明科室名称;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要佩戴胸卡或摆放桌牌。 在胸卡和桌牌上应标明机关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编号,自觉接受监督。
  21. 减少检查评比和表彰活动。任何部门不经批准,不得组织全市性检查评比和表彰活动。年度考核,由市委、市政府组织综合考评。任何检查评比,不准把开会、发文、增编作为主要评比条件或评比内容。
  22. 减少应酬和公务活动。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除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统一安排的重要活动外,不参加剪彩、祝贺、各种节庆等纪念性、礼仪性、应酬性活动。凡需要邀请市级领导出席有关活动的,有关单位须提前申报,按程序审批,各级各部门不得直接向领导同志发请柬。
  六、 清正廉洁,端正生活作风23. 严格自律。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许违反规定赠送、收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不许超标准配备、滥用公车,不许利用婚丧嫁娶之机进行大操大办,不许在住房方面以权谋私,不许用公款旅游,不许参与赌博,不许放纵生活行为,不许放任纵容配偶、子女、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或其他私利。
  24. 严禁公款个人消费。严格执行接待标准,不准超标准接待;本市范围内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不得搞非公务性公款宴请;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授意、安排下级单位和个人为私人接待支付费用;不得利用各种学习、培训之机相互公款宴请;不得用公款为领导干部送行接风;不得用公款44中共济宁年鉴到歌舞、健身、洗浴场所消费。
  以上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直各部门要带头执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加强监督检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制定保障措施,纪检监察机关要把贯彻落实上述规定情况作为监督检査的重要内容。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定期通报检査情况,确保本规定落到实处。
  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济委[2005]25号(2005 年 11 月 21 日 )为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鲁发(2005)20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共赢。
  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群众需求、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态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和谐。(2)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在建设、综合治理的要求,做到资源开发与节约保护并举,努力在建设发展申防治污染、改善生态。(3)坚持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协调推进,以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为重点, 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4)坚持因地制宜,把生态市建设与济宁历史文化底蕴、地域特征、 经济基础紧密结合,依托优势,彰显特色,务求生态市建设更具科学性、前瞻性。(5)坚持政策引导、法律规范,采取行政、 经济、法律手段,规范经济、行政和社会行为,把生态市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6)坚持政府调控、公众参与、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生态市建设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总体目标:认真贯彻执行《济宁生态市建设规划》,围绕建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体系和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经过15到20年的努力,把我市基本建成区域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发达、生态良性循环、环境洁净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
  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城乡统筹、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力争今后3至5年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循环型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形成雏形,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努力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全面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07年,单位GDP能耗达到 1.3吨标煤/万元,水耗达到180m3/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达到8.8千克/万元GDP,COD(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达到3.7千克/万元GDP,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林木覆盖率达到25% ,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48%。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达到1. 0吨标煤/万元,水耗达到150m3/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达到7.0千克/万元GDP,COD排放强度达到3.5 千克/万元GDP,林木覆盖率达到28%,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85%。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达到0.5吨标煤/ 万元,水耗达到50m3/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达到5. 0 千克/万元GDP,COD排放强度达到2. 5千克/万元GDP,林木覆盖率达到30%,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100%。
  二、生态市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节约矿产资源为重点的资源节约战略。节能方面,突出抓好煤炭、电力、机械、化工、轻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组织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落实新建住宅节能 65%、新建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要求,积极推广绿色照明工程和醇醚燃料、煤炭液化技术等清洁能源。节水方面,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逐步实现采补平衡。建立完善定额管理、超量加价、累计递增的供水管理体制,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限制洗车、建筑施工、绿化、环卫等特种行业以及高耗水工业用水,加强节水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早作农业,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工作,积极推进中水回用,2007年中水回用率达到25%以上。严格保护水源地,今年内全部封停城市供水管网内的自备井。节地方面, 按照依法用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保障用地的要求,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禁止毁田烧砖,加大墙体材料革新和新型建材推广力度。多方挖政治纲要45掘建设用地供应潜力,通过村庄整理、利用闲置厂房、仓库及废弃坑塘、窑场等途径千方百计盘活存量土地,引导建设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合理确定开发区基础设施占地面积,鼓励发展多层厂房,落实省里制定的项目容积率和投资强度标准,限制一般性加工项目进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投入产出水平。 节约原材料方面,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加快推广散装水泥,切实抑制过度包装,强化木材节约代用和综合利用。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强化执法等办法,增强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倡导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节约矿产资源方面,强化矿产资源监管,严格矿产资源开采的市场准入,合理有序限制开发总量,积极争取并落实好资源补偿费政策,督促现有煤炭企业严格按照设计能力组织生产,坚决杜绝和查处超设计能力、超层越界等掠夺式开采行为,努力提高回采率。以“四转”为核心,加快煤炭产监战略性调整步伐,走好 “一矿一区”的发展路子,大上煤炭精深加工和非煤产业项目,增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态产业。从企业、行业、 社会三个层面抓起,加快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点上的小循环;在行业,立足于生态园区建设,培植一个或多个行业生态工业链,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在社会,构建各行业、产业间的生态网络体系,建立面上的大循环。培育发展生态工业,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限制和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落后工艺和劣势产品。 选择邹城市、兖州市及新兖镇、兖矿集团、里能集团等25个单位培育循环经济示范点,开展工业园区生态链建设试点, 尽快形成共生互动的循环经济企业群体。
  在煤炭、建材、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培育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抓好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的系列开发,力争 2007年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95%以上。引导企业搞好清洁生产审核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培育一批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实施绿色营销、实行绿色管理的生态型先导企业,2007年所有工业企业全部实行清洁生产,通过IS014000环境体系认证的企业三年内达到17家。全面建设生态农业,以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以建设“富民家园”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一池三改”、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结合拉长延伸“五大产业链”,优先发展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推广畜禽生态养殖模式,调整渔业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 控制水产养殖对水体的污染,2007年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产品质量管理和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强风景旅游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设施,依据旅游区生态环境容量,控制旅游接待规模。充分发挥我市独特优势,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发展商贸、物流和酒店餐饮为重点的绿色型、生态型服务业。
  3.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按照南水北调调水水质要求, 督促重点企业实施再提高工程,增加治污投入,改进工艺装备,推行清洁生产,确保工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加快1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微山、鱼台、梁山、济宁城区4个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尽快开工建设中水回用工程,积极发展污水处理产业化,三年内初步形成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相配套的产业链。按照“截、控、疏、引、修、用、管”的思路, 及时修复受损或退化的水环境生态系统,抓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航运船舶、码头污染防治,加紧建设船舶污水及垃圾处理中转站。强化南四湖入湖河流水质监控,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确保2007年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
  4•着力改善大气质量。深化工业废气等污染源治理,努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每年达到 300天以上。今年18家燃煤电厂按计划要求完成脱硫改造, 2006年所有燃煤电厂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新建、扩建燃煤电厂项目必须同步配套建设脱硫设施。加强电厂脱硫设施运行管理,督促落实《济宁市燃煤电厂脱硫除尘设施运行管理办法》,不断巩固扩大脱硫成效。积极推行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限期治理大中型燃煤炉具。进一步扩大集中供热面积,逐步取缔集中供热区域内各类燃煤锅炉。加强煤炭市场管理,定期抽检煤炭经营单位煤质,防止高硫、高灰份煤炭进入城区。督促化工发酵企业改进工艺装备,严控跑冒滴漏,坚决防止异味气体污染。开展机动车排气检测与治理, 禁止排气超标车辆上路行驶,逐步扩大双燃料机动车试点, 开辟绿色公交线路。加强建设施工工地和道路运输扬尘管理,降低城市扬尘污染。结合发展农村沼气,积极探索秸杆综合利用的多种途径,查禁焚烧秸秆现象。
  5.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加大煤炭塌陷地开发复垦和综合整治力度,研究制定采媒塌陷地综合治理规划,落实年度目标, 明确治理责任。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建立稳定增加治理投入的保障机制。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做到复垦治理与调整种养结构、建设生态农业紧密结合,加快采煤塌陷地治理进度。强化南四湖人工湿地和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在主要河流入湖口及渔业养殖区合理布局建设人工湿地生态群落净化区。结合环湖绿化,实施退耕还湿、退池还湖工程,严格控制农田回流水污染南四湖。建立生态监测系统与生态预警机制,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进行重点保护。抓好泗水泉林省级生态功能区建设,搞好兖州、曲阜、邹城、金乡、微山5个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工作。高标准建设石门山、尼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峄山地质公园和梁山、泉林、九仙山、安山寺等省级风景名胜区。积极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尽'46中共济宁年鉴快建成济宁市区垃圾处理厂,督促有条件的县市开工建设新的垃圾处理项目。加强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坚决杜绝洋垃圾侵入。进一步治理和消除一次性发泡餐具、超薄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争取到2007年全市建成6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26个省级绿色社区。
  6•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积极推进“绿色济宁”建设,努力扩大造林规模,如期完成封山育林、苗木花卉基地、经济林基地、速生丰产用林基地、 绿色通道和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林业六大工程建设任务。积极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和小流域治理,加快退耕还林,集中发展经济林、生态林。充分发挥李营苗木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合理布局,优化品种,连片发展,打造全省一流、国内领先的大型苗木基地。依托太阳纸业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速生林,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沿国省道、高速公路、县乡公路、铁路和河流堤岸,建设高标准绿色通道,今明两年完成已建成绿色通道的改建补植任务,到2007年全面完成县乡公路、主要河道沿线的造林绿化任务。加强城镇绿化建设,优选苗木品种,实施拆墙透绿、拆除违章建筑造绿, 集中抓好城镇公共绿地、公园、广场、道路等重点部位的绿化。结合绿色通道建设,同步抓好两侧平原地带农田林网建设和已毁山体的绿化美化,形成生态绿化带、旅游观光带和产业聚集带。
  三、生态市建设的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体系。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建立健全生态市建设领导机制,严格实行领导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努力形成市县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市建设工作推进机制。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实施,进一步分解落实生态市建设目标任务,保证生态市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2.严格考核、评价制度,确保生态市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情况反馈制度,组织对生态市建设的年度考核和日常性调度、监督、检查及经验交流工作,制定并公开生态市建设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标准。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县市区政府、市直部门和市属企业下达生态建设工作任务和管理,实行生态建设目标责任书调度、检査和考核制度,每年第四季度进行年度检查,检查各单位本年度各项生态建设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和下一年度生态建设重要工作的计划情况;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生态市建设重要工作进行检查、调度,同时建立实行逐月书面调度和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制度。责任书到期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兑现。
  3. 运用市场机制,拓展生态市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各级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对重大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项目,要优先纳入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规划,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环境设施使用和服务收费制度,依法足额征收城市污水、 垃圾、废物等处理费用。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要求,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BOT、TOT等形式参与生态市重点项目建设经营。探索以经营性生态项目企业特许经营权、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权以及林地、矿山使用权等作为抵押物增加信贷投入的有效形式。积极争取国债资金以及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广泛吸引外资、民资及其他社会资本投入生态市建设。
  4. 注重科技创新,构筑生态市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大力推进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积极开展污染监控、生态重建、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产业和项目的研究、开发,加快环保科研成果、绿色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现代化的生态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对资源状况、环境质量、水土保持的动态监控,提高生态环境状况的预报、预警及快速反应能力。加强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生态市建设。
  5. 完善法规政策,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认真贯彻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有关自然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纠纷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逐步提高工业废物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等收费标准,强化对污染物排放的成本约束。完善水价形成机制,稳妥提高非农水价。各级环保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巡查,对违法排污、破坏生态造成重大损害和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6. 深化宣传教育,营造共同参与生态市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宣传部门要把生态环境教育及生态市建设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生态市建设不同阶段特点,制定系统的宣传教育计划,运用广播、报纸、电视、电台、网站等多种阵地和渠道,大张旗鼓地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人事部门要面向各级领导干部,以生态环境的政策法规和理论知识为重点,充分利用国家公务员初任培训、干部任职培训和轮训等机会,采取举办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专题讲座等形式,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生态市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环保、 劳动保障等部门要通过举办企业经营者环保培训班等,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法制观念,提高其依法经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自觉性、主动性。各级要利用多种形式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深入地宣传普及生态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对生态市建设的知晓率、关切度,形成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共同建设生态市的强大合力。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6

《中共济宁年鉴2006》

本书全面记述了2006年度济宁市委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出的重要决定、召开的重要会议;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