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大决策与主要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8849
颗粒名称: 二、重大决策与主要工作
分类号: D631.19
页数: 2
摘要: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着眼于构建发展新格局、 增创发展新优势,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005年,全市GDP达到1266. 2亿元,比上年增长17. 3%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36. 8亿元, 增长30. 3% ;地方财政收入66. 5亿元,增长 23. 02% ;实际利用外资2.48亿美元,增长68.4% ; 外贸出口 11.6亿美元,增长4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28元,分别增长13%和13.2%。(二) 坚持举全市之力扩大开放,培植“四大亮点”。全年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12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81.5亿元,增长30%。在不折不扣地落实省里出台的各项帮扶政策的同时,对欠发达县乡采取了较大力度的帮促措施和扶持政策。
关键词: 政治工作 行政工作

内容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着眼于构建发展新格局、 增创发展新优势,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005年,全市GDP达到1266. 2亿元,比上年增长17. 3%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36. 8亿元, 增长30. 3% ;地方财政收入66. 5亿元,增长 23. 02% ;实际利用外资2.48亿美元,增长68.4% ; 外贸出口 11.6亿美元,增长4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28元,分别增长13%和13.2%。
  (一) 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始终突出调整这条主线,把加强宏观调控作为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重大机遇,把新一轮调整的重点放在资源的整合、产业的集聚、竞争力的提升、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膨胀做强第二产业,优化提高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8 : 53.4 : 33.8;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以大招商带动大投入, 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促强扶弱带中间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持续大力度的结构调整,增强了经济整体素质。
  (二) 坚持举全市之力扩大开放,培植“四大亮点”。始终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 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产业扭在一起,作为“四大亮点”着力培植。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外经贸工作机制。2005年,新批外资项目161个,有19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项目落户我市。全市民营经济总资产达到1000.9亿元,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64家,8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百强,民营经济上缴税金54.7亿元,增长37.1%,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43.7%。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9 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64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27. 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2.4%。制定了《济宁市旅游发展规划》,依托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抓好旅游产品、服务功能和客源市场开发,旅游经济增长迅速。全年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12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81.5亿元,增长30%。
  (三) 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探索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良性机制。围绕增加农民收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不懈地壮大拉长畜牧、林果、蔬菜、粮棉油、 劳务经济“五大产业链”,突出抓了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建设。2005年粮经比例调整到51 :49。各类龙头企业达到900多家,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200个。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万多人。市财政投入4000万元扶持产业化经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减免农民税负1. 1亿元,对农民发放直补资金和良种补贴9800万元。
  (四) 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一是构建“一个中心、五个基地”的大工业框架。围绕 “三个一批”,着力发展大产业、培植大企业、新上大项目,实施“创百亿企业”工程,一手抓现有企业培植大集团,一手抓招商引资新上大项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59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184家、过10亿元的20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 184家,其中过亿元的42家。目前全市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1619个、过亿元的项目156个,总投资 1155亿元。二是构建“四大板块支撑、两大亮点牵动、组团结构布局、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城市框架。 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加快曲阜和曲阜新区发展现场办公会,作出了着力构建新曲阜大曲阜的战略部署。济兖邹曲四大板块按照功能定位,加速互动融合,拉动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济宁高新区、曲阜新区两大亮点牵动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济宁高新区连续8年保持50%以上的发展速度,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15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前列。大市委工作13力实施城市建设“绿亮清”工程,仅市区已累计完成投资90多亿元,建成各类工程200多项。
  (五)坚持统筹协调,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抓住省实施“双30战略”的机遇,着力抓好3个经济强市、30个强镇和3个欠发达县、30个欠发达乡。 在不折不扣地落实省里出台的各项帮扶政策的同时,对欠发达县乡采取了较大力度的帮促措施和扶持政策。2005年,3个强市和3个欠发达县的主要经济指标大都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有的实现了在全省位次的大幅度前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中在机械、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医药6个重点耗能行业和95家耗能重点企业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对污水排放企业按南水北调调水水质要求排出治污时间表,不断增加投入、深化治理,同步抓好回收利用,确保2007年如期按调水标准排放,力争实现污水零排放。大搞造林绿化,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3%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 ,绿地率达35%,荣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2005年,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0天。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6

《中共济宁年鉴2006》

本书全面记述了2006年度济宁市委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出的重要决定、召开的重要会议;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