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718
颗粒名称: (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分类号: D523
页数: 2
摘要: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提高人民法庭的执法水平市法院党组始终把基层基础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强化了法庭建设,夯实了人民法院的工作基础。加大硬件建设力度,执法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各基层法院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各方筹措资金, 法庭硬件建设得到实质性发展。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效地规范了人民法庭的各项工作,用制度管理法庭,以制度约束人的机制初步形成。
关键词: 行政工作 工作概括

内容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提高人民法庭的执法水平市法院党组始终把基层基础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强化了法庭建设,夯实了人民法院的工作基础。
  加大硬件建设力度,执法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法庭设置规模化的要求,加大了法庭建设的投入,人民法庭的执法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各基层法院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各方筹措资金, 法庭硬件建设得到实质性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建设规模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8个,500平方米以上的31个,所有法庭配有警车,其中30个法庭配备两辆以上, 90%的法庭装配了微机。部分法庭与基层法院进行了微机联网,部分法庭建成或完善了小食堂、小菜园、小浴室、小图书室、小娱乐室等 “五小工程”。邹城的北宿、中心店、峰山、曲阜的书院、王庄等法庭,坚持咼、新、特标准,硬件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全市法院共改建法庭24 处,另有5处法庭亦即将开工建设。
  强化制度管理,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全市各级人民法院十分重视对人民法庭的监督指导,为了切实加强人民法庭规范化管理,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若干规定》,并确定了民三庭为指导庭,设立了对下指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定期座谈、案件评查、考核制度。各人民法庭普遍推行了审务公开,制度上墙,增强了法院党组工作 161审判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为人民群众参与诉讼和监督人民法庭的审判活动提供了便利。 各人民法庭普遍推行了“一岗双责”,加大了领导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力度, 有的法庭还实行了量化管理,逐步完善了管理手段。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效地规范了人民法庭的各项工作,用制度管理法庭,以制度约束人的机制初步形成。
  加强对人民法庭的工作指导。为进一步提高人民法庭的执法水平,突出抓了民事、经济和刑事自诉案件的审判质量和庭审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合议庭和独任庭的审判制度,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对人民法庭庭长实行岗位责任考核的规定》,每年两次对人民法庭的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对工作上不去、完不成任务的法庭庭长,实行亮黄牌或限期下岗制度,促进了法庭工作的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