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宣传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大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507
颗粒名称: 一、新闻宣传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大局
分类号: G219.14
页数: 2
摘要: 新闻宣传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大局,在打好主动仗上下功夫(一)党的十六大宣传高潮迭起党的十六大召开前,掀起了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
关键词: 报社工作 工作概况

内容

新闻宣传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大局,在打好主动仗上下功夫(一) 党的十六大宣传高潮迭起党的十六大召开前,掀起了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浓墨重彩、贯彻始终。开设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在基层》等多个专栏,推岀大型系列政论报道《“三个代表”在济宁的实践》,以《拓出通途阔步行》、《黄钟大吕震九霄》、《人民利益重如山》为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报道了全市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充分宣传了全市开展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和干部群众学习“三个代表”的热潮。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全方位宣传十六大的动态新闻,推出了 9大版块60个版面的《十六大特刊》。特刊以其丰富翔实的资料性和特定的时间性,以其宏大的气势和鲜明的特色,具有很强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特别是连续刊发的 10篇系列理论文章《江泽民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对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十六大闭幕后,迅速转向掀起学习、 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高潮的报道,刊发10篇本报评论员文章,并开设一系列学习栏目,系统阐述党的十六大精神;连续推出2个系列专题座谈会发言摘要;各副刊开展配合性宣传,推出多期文艺作品专版、征文活动和知识竞赛。
  (二)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实好“六大战役”的宣传报道任务突岀宣传“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战略,开设了“县市委书记抓民企”专栏,重点报道招商引资、科技兴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整顿市场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报道上,推出了政府提速权威系列谈栏目,刊发了 30多个单位的公开承诺。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报道中,通过专访报道和开设栏目, 详细介绍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构大城市的发展前景、规划范围、区位优势、远景规划及实施计划。组织了经营城市的深度报道,宣传盘活城市资产、建立多元投资融资体制、搞好城市土地资产经营等典型及新举措。在大项目带动战略的报道中,组织了全市大项目建设巡礼系列报道,重点对一些建设快、带动性强、效益好的大项目,如:王乃昌工业园、九九集团等大项目进行立体式报道,并刊发全市优惠政策和各县市区的新举措。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报道上,组织了龙头企业带动,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的系列报道,对全市创优农业结构进行了深度分析报道和新成就报道。在经济周刊介绍农业标准化知识, 并推出一批新型农业技术的典型。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报道上,组织了企业改制典型系列报道、企业技术创新深度报道及企业管理创新的经验报道。“六大战役”报道,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三) 落实“以德治国”的号召,搞好公民道德建设的宣传宣传新道德、新风尚的典型,突出报道深度,以《德被圣城》、《春潮涌动》等篇目为题,报道了全市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经验和事迹。《社会周刊》、《生活周刊》和“圣地摄影”专栏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更具亲合力和可对照性。组织专家学者对道德建设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索,先后推出《公德篇》、《道德篇》、《美德篇》等专稿。以“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题,举办了四次道德知识竞赛和普及教育为主的征文活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不断深入。突出重大典型宣传,集中报道了朱宁民、许庆文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 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四) 改进会议报道,不断推进报纸版面和内容的创新根据市委《关于改进和减少会议及公务活动报道的意见》,制定了《实施细则》, 在两会报道中改文风,重实效,对重要会议注意挖掘新闻资源,以现场短新闻的方式生动活泼地报道会议内容。如以《书记市长当“模特”》、 《取经》为题的会议报道,得到了领导的赞誉和读者好评。
  1月1日济宁日报《社会周刊》、《经济周刊》 成功创刊,同时《生活导刊》改为《生活周刊》,济宁日报副刊增加到四个。随着济宁日报新闻采编网络系统的建成并切换成功,《济宁日报•电子网络版》于11月1日正式开通。两个副刊和电子版的成功创刊,增加了报纸的容量和报道层面,拓宽了报纸的表现方式,使报纸的功能配置更加合理,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和服务功能,也为报业的多样性、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强新闻策划,不断推出报纸的新亮点。在党的十六大、深圳经贸招商活动和足球世界杯期间,推出了《十六大特刊》、《深圳经贸洽谈特刊》、 《世界杯足球特刊》和其他专刊。其中《经贸洽谈特刊》采用两地电子传版,同时彩色印刷发行,这种异地同时策划、印刷、发行的方式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五)办好热线和内参,发挥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将社会热线办成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全年共接听电话3000多个,栏目刊发出186篇,刊发后问题得到解决的达98%,使《社会热线》真正成为了“民心热线”。《读者来信栏目》针对“人情消费”、“关助学困生”、“规范城市养犬”等问题召开四次座谈会,刊发针对性的文章,促进了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2002年度,报社被评为市委“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全年有60多篇稿件获得省、市好新闻奖。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