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社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506
颗粒名称: 济宁日报社工作概况
分类号: G219.14
页数: 4
摘要: 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晓玉《济宁日报》是中共济宁市委机关报。
关键词: 报社工作 工作概况

内容

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晓玉《济宁日报》是中共济宁市委机关报。2002 年,《济宁日报》坚持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大为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成就,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一、新闻宣传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大局,在打好主动仗上下功夫(一) 党的十六大宣传高潮迭起党的十六大召开前,掀起了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浓墨重彩、贯彻始终。开设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在基层》等多个专栏,推岀大型系列政论报道《“三个代表”在济宁的实践》,以《拓出通途阔步行》、《黄钟大吕震九霄》、《人民利益重如山》为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报道了全市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充分宣传了全市开展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和干部群众学习“三个代表”的热潮。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全方位宣传十六大的动态新闻,推出了 9大版块60个版面的《十六大特刊》。特刊以其丰富翔实的资料性和特定的时间性,以其宏大的气势和鲜明的特色,具有很强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特别是连续刊发的 10篇系列理论文章《江泽民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对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十六大闭幕后,迅速转向掀起学习、 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高潮的报道,刊发10篇本报评论员文章,并开设一系列学习栏目,系统阐述党的十六大精神;连续推出2个系列专题座谈会发言摘要;各副刊开展配合性宣传,推出多期文艺作品专版、征文活动和知识竞赛。
  (二)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实好“六大战役”的宣传报道任务突岀宣传“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战略,开设了“县市委书记抓民企”专栏,重点报道招商引资、科技兴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整顿市场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报道上,推出了政府提速权威系列谈栏目,刊发了 30多个单位的公开承诺。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报道中,通过专访报道和开设栏目, 详细介绍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构大城市的发展前景、规划范围、区位优势、远景规划及实施计划。组织了经营城市的深度报道,宣传盘活城市资产、建立多元投资融资体制、搞好城市土地资产经营等典型及新举措。在大项目带动战略的报道中,组织了全市大项目建设巡礼系列报道,重点对一些建设快、带动性强、效益好的大项目,如:王乃昌工业园、九九集团等大项目进行立体式报道,并刊发全市优惠政策和各县市区的新举措。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报道上,组织了龙头企业带动,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的系列报道,对全市创优农业结构进行了深度分析报道和新成就报道。在经济周刊介绍农业标准化知识, 并推出一批新型农业技术的典型。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报道上,组织了企业改制典型系列报道、企业技术创新深度报道及企业管理创新的经验报道。“六大战役”报道,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三) 落实“以德治国”的号召,搞好公民道德建设的宣传宣传新道德、新风尚的典型,突出报道深度,以《德被圣城》、《春潮涌动》等篇目为题,报道了全市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经验和事迹。《社会周刊》、《生活周刊》和“圣地摄影”专栏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更具亲合力和可对照性。组织专家学者对道德建设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索,先后推出《公德篇》、《道德篇》、《美德篇》等专稿。以“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题,举办了四次道德知识竞赛和普及教育为主的征文活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不断深入。突出重大典型宣传,集中报道了朱宁民、许庆文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 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四) 改进会议报道,不断推进报纸版面和内容的创新根据市委《关于改进和减少会议及公务活动报道的意见》,制定了《实施细则》, 在两会报道中改文风,重实效,对重要会议注意挖掘新闻资源,以现场短新闻的方式生动活泼地报道会议内容。如以《书记市长当“模特”》、 《取经》为题的会议报道,得到了领导的赞誉和读者好评。
  1月1日济宁日报《社会周刊》、《经济周刊》 成功创刊,同时《生活导刊》改为《生活周刊》,济宁日报副刊增加到四个。随着济宁日报新闻采编网络系统的建成并切换成功,《济宁日报•电子网络版》于11月1日正式开通。两个副刊和电子版的成功创刊,增加了报纸的容量和报道层面,拓宽了报纸的表现方式,使报纸的功能配置更加合理,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和服务功能,也为报业的多样性、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强新闻策划,不断推出报纸的新亮点。在党的十六大、深圳经贸招商活动和足球世界杯期间,推出了《十六大特刊》、《深圳经贸洽谈特刊》、 《世界杯足球特刊》和其他专刊。其中《经贸洽谈特刊》采用两地电子传版,同时彩色印刷发行,这种异地同时策划、印刷、发行的方式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五)办好热线和内参,发挥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将社会热线办成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全年共接听电话3000多个,栏目刊发出186篇,刊发后问题得到解决的达98%,使《社会热线》真正成为了“民心热线”。《读者来信栏目》针对“人情消费”、“关助学困生”、“规范城市养犬”等问题召开四次座谈会,刊发针对性的文章,促进了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2002年度,报社被评为市委“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全年有60多篇稿件获得省、市好新闻奖。
  二、打好经济基础,经营创收跃上新水平为解决办报的经济基础,报社提岀了加强经营创收,保生存、求发展的号召,树立起新的办报和经营理念。
  (一) 广告经营理顺了管理体制,搞活了经营方式对广告部进行整合,加强广告经营的内部管理,制定了“内地挖潜、外地拓展”的工作方针,开拓新的广告源,使广告经营进入有序的工作轨道。在策划重大新闻报道时,注意将广告经营结合起来,为广告创收开拓有效空间。 2002年广告收入达到961万元,较上年增长 24%以上。
  (二) 报纸发行稳中有升报纸订数达到 55880份,完成报纸征订任务的100%以上,发行总量实现了持续稳中有升的目标。狠抓了报纸投递质量的管理,重新修订了投递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对投递质量的认识和监管,促进了投递质量的提高,订户满意率提高到95%以上。
  (三)印刷质量进一步提高,非报印刷量有所上升顺利完成了彩色胶印轮转机的安装调试和彩色制版中心的改造升级,并迅速形成生产能力,被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报协评为优质级,从而提高外报印刷和非报业务的比例,全年完成非报印刷收入670万元,完成上缴70万元的任务。
  三、加强基础性建设,抓好内部管理为进一步提高办报质量和效率,下半年采编微机系统的建成,并一次切换成功,实现了所有采编人员办公微机化,广告管理微机化,采编流程网络化,有效地提高了办报效率,促进了办报质量的提高,软硬件设施达到全省地市报先进水平。《济宁日报•电子版》的开通运行,为今后报纸数量规模化,报纸品种多样化、宣传手段网络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造装修办公楼,改善办公条件,整个办公环境焕然一新,改善了报社的对外形象。
  四、加强培训,与时俱进地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以开展“质量管理效益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个党支部都制定了理论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十六大新闻,学习领会十六大的精神;为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需要,组织观看了新闻事业单位应对加入WTO的录像片。加强新闻队伍和制度建设,除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外,对所有新闻采编、排版及广告等人员进行了 12期业务培训,使新闻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增强。 坚持“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对补缺的部室副主任和部分工作人员空额进行了择优聘用的工作。 按人员精简的原则,对招聘人员按合同进行了政治和业务考核,对部分临时人员进行了清退,制定了管理办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每个领导成员率先垂范、廉洁、勤政,干部和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附:济宁日报社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张景池(2003年4月离职) 张晓玉(2003年4月任职)副书记:傅华委员:张晓玉傅华孙玉才李清法李剑波陈宝旗李云(女) 贾传宇刘存祥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