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档案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482
颗粒名称: 济宁市档案工作概况
分类号: G275
页数: 3
摘要: 市档案局局长朱玉兰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服务创新,大力推进档案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围绕创建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构大城市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开展服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档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规范化目标管理省一级档案馆、全市保密工……
关键词: 档案工作 工作概况

内容

市档案局局长朱玉兰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服务创新,大力推进档案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围绕创建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构大城市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开展服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档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规范化目标管理省一级档案馆、全市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全市骨髓库募捐工作先进集体、全市“五好党支部”等。
  一、依法治档有了新举措围绕《档案法》颁布15周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一是以市政府名义颁发了《济宁市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办法》(济政发〔2002〕8 号),规定对全市档案工作实行登记制、年检制和持证上岗审验制。随后市档案局印发了《济宁市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登记制、年检制、人员持证上岗审验制的范围、 组织、结果处理和时间要求。《办法》和《细则》的颁发与实施既丰富了全市档案规范体系,同时使档案行政执法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规范化的道路。二是召开了纪念《档案法》颁布15周年座谈会。各县市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座谈了 15年来档案法贯彻执行情况。会上,市委常委、秘书长王云鹏作了重要讲话,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档、创新服务机制、依法加强领导提出了要求。三是为加大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拍摄了反映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的电视专题片 《腾飞的事业》。四是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纪念活动,曲阜、 梁山、鱼台、泗水、金乡等地还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国家综合档案馆主体功能增强增强国家综合档案馆主体功能是年初全市档案工作会议确定的2002年档案工作的重点。全市13家综合档案馆突出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 抓档案接收,丰富档案馆的信息储量年初,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济宁市档案馆档案接收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接收范围、 标准、措施和时间要求。在2002年2月27日召开的市直机关办公室主任会议上,市委秘书长代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与市直各部门、市档案局签订了档案移交、接收工作责任书。2002 年仅市馆就接收档案4. 7万卷,馆藏档案资料突破10万卷(册)。有考评任务的市中区、兖州、微山、汶上、嘉祥等档案馆,也采取不同形式,加大接收征集力度,档案馆馆藏的数量、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为开发利用积累了丰厚的信息资源。
  (二) 抓档案信息录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各馆加大投入,增置设备,加快录入步伐。市馆投入76万元,新增计算机、投影仪、光盘刻录、复印扫描、信息采集系统,建立了局域网,联接了政府网、宽带网,进行了数据录入,年内录入条目 15万条,重点对珍贵档案和重要全宗进行了文件级检索的应用,逐步向档案保管、编目、统计、 检索自动化迈进。
  (三) 抓档案开发利用,加强基地建设邹城、曲阜、汶上、兖州、梁山、市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受到各界的好评。各馆有计划地开展档案资料汇编工作,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领导和社会各界提供利用。市馆年内编辑岀版档案史料5种,内部2种,共计116万字。
  (四)抓基础建设,提高规范化水平各县市区集中时间、集中资金,开展了馆藏档案资料的整理、编目、鉴定、保护等业务基础工作,做到了分类科学、整理规范、排列有序、突出特色。兖州、市中区、微山、汶上、嘉祥、市馆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省规范化目标管理一级馆验收。目前,全市 13家综合档案馆除3个原一级标准,其余按新规范全部达到省一级标准。
  三、 文档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设立文档服务中心,是创新档案服务机制的新举措,是档案工作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好形式。工作伊始,文档服务中心建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先后下发两个专门文件,明确文档服务中心的功能,要求全市行政职能部门报送相应文件资料。为加强督促,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先后4次召开调度会议。邹城文档服务中心揭牌时,五大班子领导和市直单位负责人亲临现场,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单位竞相采访、报道,社会影响广泛,效果良好。目前,全市 13家综合档案馆全部建立起文档服务中心,向社会开放。市文档服务中心进驻市政府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贴近了百姓,贴近了社会,贴近了经济工作主战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百姓的赞誉。《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济宁日报》都进行了专题报道。文档服务中心的建立,使现行文件和档案馆档案利用率明显上升。仅市文档服务中心就接待利用者720人次,提供档案资料 3638件次。文档服务中心建设带动了档案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档案馆服务功能。
  四、 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在改革发展中前进2002年全市继续开展了机关、企事业单位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工作。年内又有109个机关、35个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进入省级以上先进行列。截至2002年底,全市机关、大中型企业、科级以上事业单位已全部进入省级先进行列。积极推行立卷改革,举办了全市归档文件整理和电子文件管理培训班,推行新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开展了“归档文件材料集中整理月”活动,顺利地完成了立卷改革任务。加强对机构改革中档案管理和撤、并、转单位的档案移交工作,确保了党和国家档案资料的完整与安全。加强了对各单位电子文件的管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做好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工作的通知》。适时抓了社区档案、民营经济档案、园区档案、信用档案的试点工作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农村税费改革建档工作。
  五、档案科教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档案专业教育工作连续三年获得了省局表彰,已毕业学员951人,现有在校生388人。 同时还开展了专业培训活动。年内,又评审一批高、中、初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以上职称的已达415人,他们正在成为全市档案工作的带头人。为加强学术研究,成立了济宁市档案学会, 开展了理论研究。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积极撰写文章探讨新问题,开展学术活动, 宣传档案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2002 年通过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作品40余件,4 项成果或论文被评为省优秀成果奖,11项成果获得全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成果奖。
  在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过程中,市局改选了党支部,开展了竞争上岗活动,调整充实了中层干部。有的县区档案部门还举办了现场笔会、书画展等活动。档案工作者决心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落实“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围绕济宁市“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 的方针,团结实干,努力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附:市档案局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局 长:朱玉兰(女)副局长:薛宝英张爱春(女)纪检组长:吕高合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