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307
颗粒名称: 三、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
分类号: D0
页数: 2
摘要: 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不动摇,增创发展新优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总体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增创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 党的组织 会议

内容

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不动摇,增创发展新优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总体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增创发展新优势。
  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强化现代工业化意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科技创新,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走岀一条具有济宁特点的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以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把济宁建成国家级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推动主导产业向集团化迈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实施大项目战略,争取每年新上一批“高大外”项目,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
  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结合起来,与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不断增强小城镇经济集聚功能和吸纳就业的能力。
  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坚持“引进来”、和 “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以全方位的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把招商引资特别是利用外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千方百计求突破。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着力培植具有较强出口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承揽工程、开发资源,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加快城市化进程。按照“以新的理念认识城市、以战略眼光规划城市、以精品意识建设城市、以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的思路和“四个一体化” 的原则,扎实有序地推进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 规划实施好新一轮城市建设“绿亮清”工程,使城市面貌和功能有一个大的改观。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解放思想、创造环境、 搞好服务,再掀民营经济发展热潮。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它经济成分实现公平竞争, 促进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让全市人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全面落实和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城乡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使各个层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及时保障和救助。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社区服务,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