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建设高素质文化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287
颗粒名称: (21)建设高素质文化队伍
分类号: G0
页数: 1
摘要: 建立合理的文化人才梯次结构。根据文化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制定文化人才培养规划,抓好文化科研与创新、文化经营与管理、文艺创作与研究、文艺表演与培训等多门类、多层次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造就一批在全省和全国有影响的名作家、表演艺术家、书画家、摄影家、 名主持人、名记者、名导游、名教练员、名运动员以及文化管理与经营等各类高层次文化人才, 发挥其名人效应,带动全市文化事业更快发展。
关键词: 文化理论 文化队伍

内容

建立合理的文化人才梯次结构。根据文化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制定文化人才培养规划,抓好文化科研与创新、文化经营与管理、文艺创作与研究、文艺表演与培训等多门类、多层次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造就一批在全省和全国有影响的名作家、表演艺术家、书画家、摄影家、 名主持人、名记者、名导游、名教练员、名运动员以及文化管理与经营等各类高层次文化人才, 发挥其名人效应,带动全市文化事业更快发展。
  拓宽文化人才培养渠道。依托高等院校和文艺专业学校等阵地,大力发展专业艺术教育, 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建立综合性文化人才学习培养基地,推进科技、教育、文艺、新闻出版、 广播电视、文物、旅游、体育等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文化从业人员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发挥业余艺术培训学校和文艺表演团体以团代班的作用,培养艺术表演骨干人才,不断巩固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完善人才管理、激励政策。加快文化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步伐,创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岀、选优汰劣的用人机制,建立高层次文化人才信息库和跟踪服务制度,促进文化人才的合理流动,逐步实行社会化、市场化管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以创新能力、创作研究成果和经营管理实绩为主要衡量标准,培养、重用和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建立文化人才发展专项奖金,重奖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文化人才。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