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188
颗粒名称: 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分类号: C912.81
页数: 2
摘要: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八) 建设快速便捷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着眼于建设现代化城市,以济兖邹曲四城市区间交通建设为重点,抓好高速路、主干道、立交桥、停车场以及城市出入口和环城路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要加大投入,把高速公路与城区主干道衔接好。加强航空交通和内河航运建设,提高济宁空港直航能力和京杭运河济宁港的通航能力,形成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

内容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八) 建设快速便捷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着眼于建设现代化城市,以济兖邹曲四城市区间交通建设为重点,抓好高速路、主干道、立交桥、停车场以及城市出入口和环城路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要加大投入,把高速公路与城区主干道衔接好。加强航空交通和内河航运建设,提高济宁空港直航能力和京杭运河济宁港的通航能力,形成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
  (九) 建设完善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加强城市供水工程建设,搞好水厂、供水管网建设和技术改造,积极挖掘供水潜力,完善供水体系,提高供水能力,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水资源, 加强城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严格控制城市规划区内自备井的审批,城市供水管网覆盖区内的自备井要逐步关闭。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强化计划用水管理,所有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都要强制使用节水型器具,正在使用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必须在五年内全部更换为节水型器具。积极进行城市供排水体制改革,实现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一体化。 加快城市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城市中心区和主要街道逐步实行电缆入地,通讯、 有线电视等各种管线都要有计划地下地。加强城市供气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天然气、煤制气和液化石油气,提高燃气普及率。加强燃气安全管理,彻底整治安全隐患,确保居民用气安全。大力发展热电联产,推行城市集中供热,鼓励使用工业余热和清洁能源,实行区域联片集中供热, 提高集中供热率。发展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线路覆盖面,方便居民生活。加快建设和完善城市抗震、防洪、消防、人防体系,提高城市抵御各类灾害的能力。
  (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以绿化、 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环境保护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实现污水、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加强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尽快达到规划要求和技术标准。积极推行城市生活垃圾袋装化和分类收集,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强化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废渣污染和噪音污染的控制,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工业污染源治理,进一步加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水利工程实施,搞好城区地下水回灌补源和河道治理,使城区河水变清变活。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实行严格的绿线管制制度,城市规划红线、绿化绿线同步规划、同步管理、同步实施。 积极推进园林城市建设,搞好城市公共绿地、广场和沿路、沿河、沿湖、环城“三沿一环”绿化和 “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抓好专业绿化和社会绿化,在全市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小区、绿化先进单位、环境优美城镇等创建活动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十一)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建设和完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影剧院等文体设施,搞好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等方面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二)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信息网络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抓好信息网络和应用工程建设,搞好“网上济宁”建设和政府、企业上网工程,加快宽带骨干传输网、宽带接入网建设,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逐步形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区域性信息高速公路。
  (十三)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效能进一步强化城市政府对城市各项管理的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 变多家执法为综合执法。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强化市容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为中心,以城市岀入口、主干道、公共场所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集中力量对马路市场、违法违章建筑等进行专项治理。要按照城市规划,加快城市各类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的建设,尽快实现退路入市进场经营,严格城市道路占用和挖掘管理,新建城市主要道路要建设综合管沟,五年内不得挖掘, 城市原有道路确需开挖敷设地下管线的,实行政府审批。建立城市道路挖掘公示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各项法规制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
  四、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增强城市发展动力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