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179
颗粒名称: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分类号: C912.81
页数: 2
摘要: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围绕建设“工业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大市、组群结构大城市和资源开发型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定位,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把城市化同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抓好组群结构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重点发展县城,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组群结构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

内容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围绕建设“工业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大市、组群结构大城市和资源开发型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定位,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把城市化同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抓好组群结构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重点发展县城,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组群结构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体系,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强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带动辐射作用。
  (二)指导原则—科学规划的原则。城市规划建设要以人为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既要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性,又要立足现实,做到统筹兼顾, 科学布局,远近结合,分步实施。
  —改革创新的原则。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政府职能,搞好机制创新,走经营城市的路子,以市场化促进城市化。
  —经济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膨胀经济规模,优化经济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城市发展的动力。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注重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既要按照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注重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注意县(市)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循序渐进,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注重质量、突出特色的原则。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要坚持高质量,宁可少,但要好,努力创造精品工程。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建设特色城镇,发展特色产业。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注重历史文物古迹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创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城市。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注重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物质文明,又要加强城市意识、文明意识的宣传教育,强化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加强城市管理,实行依法治市,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三)主要目标按照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以济兖邹曲四城市为中心,建立中心突破、轴线辐射、城乡一体、 联动发展的城市格局,使济宁市域形成不同等级、不同职能、联系密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 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为四级:一级为济兖邹曲复合中心即组群结构大城市;二级为泗水、微山、鱼台、金乡、嘉祥、汶上、梁山等7个县城;三级为22个中心镇和重点工矿点;四级为一般镇。 到2010年,组群结构大城市人口超过150万人, 建成区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成为以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儒学文化为特色,职能分工明确、 交通方便快捷、区位优势互补、基础设施共享的现代化城市。济宁市区人口达到60万人,兖州、 邹城、曲阜三市城市人口达到90万人以上,其他 7个县城人口分别达到15-20万人,22个中心镇驻地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其他一般镇驻地人口达到1〜2万人。到201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城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人均GDP在全省位次前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人均住宅面积超过2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达到180升,燃气普及率达到95%,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大气质量和噪声控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法治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以文化设施为载体的多层次文化网络;城市旅游功能配套完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市民素质显著提高。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