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171
颗粒名称: (三)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分类号: D64
页数: 1
摘要: 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思想政治领域工作,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责任、议事和考评制度,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预警机制。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严格依法行政,逐步实现政府机构和工作程序的规范化、法制化。以找准有效载体、扩大文化阵地为突破口,积极开……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

内容

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思想政治领域工作,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责任、议事和考评制度,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预警机制。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严格依法行政,逐步实现政府机构和工作程序的规范化、法制化。以找准有效载体、扩大文化阵地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城市开展了“创建文明社区、共建文明家园”、“一讲三爱护”活动;在农村广泛开展了“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建成文明街道3800多条;在行业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窗口创文明”及“行风万人评”、“万名代表评机关”活动;在全市开展了“弘扬传统美德, 倡树时代新风,争做文明公民”和“弘扬优秀传统,塑造诚信济宁”等活动。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及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有效,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四五” 普法广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全市98%的村居建立健全了 “五位一体”的综治机构,实施了治安防控工程, 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类案件的发生。对96个治安后进村进行了重点整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全市社会政治稳定。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深入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社会治安大清查、安全生产大检查“三查”集中行动,及时化解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建立健全了依法治访工作机制,集体上访量比上年下降 39. 4%。全市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