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培育文化名市、建设现代文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166
颗粒名称: (四)培育文化名市、建设现代文明
分类号: TU984
页数: 1
摘要: 培育文化名市,建设现代文明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围绕培育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依托孔孟之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文化名市。认真贯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实施了《济宁市文化大市建设纲要》,对曲阜、邹城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新一轮规划,对济宁进行了重新定位。加强了对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的研究,并先后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孔子文物展。成功举办了中……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内容

培育文化名市,建设现代文明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围绕培育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依托孔孟之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文化名市。认真贯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实施了《济宁市文化大市建设纲要》,对曲阜、邹城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新一轮规划,对济宁进行了重新定位。加强了对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的研究,并先后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孔子文物展。成功举办了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农民、职工文化艺术节,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6个县市区跻身全国、全省文化先进县行列。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步伐。 制定了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政府积极推动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构建了终身教育体系,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为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 “院士济宁行”活动。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称号,12个县市区全部跨入全国科技先进县行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大各类急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公民的民主法律意识。到2002年累计投资2 亿多元,新建了博物馆、文化广场、孔子研究院、 论语碑苑、科技城等文化基础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着手规划建设曲阜孔子文化广场、邹城东方母亲园、济宁运河文化旅游带。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