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164
颗粒名称: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分类号: F124
页数: 1
摘要: 抓亮点带动一般,以突破牵动全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国有中小企业一步到位,改制成民营企业。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收购、兼并、控股各类中小企业。注重吸收民营企业参与各类招商引资活动, 吸引民间、外来资本投资创业。2002年,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到15. 6万户,比上年增长17. 6% ;民营经济从业人员78. 3万人,增长29.2%;注册资金94. 3亿元,增长39. 5%;资产总额……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

内容

抓亮点带动一般,以突破牵动全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国有中小企业一步到位,改制成民营企业。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收购、兼并、控股各类中小企业。注重吸收民营企业参与各类招商引资活动, 吸引民间、外来资本投资创业。2002年,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到15. 6万户,比上年增长17. 6% ;民营经济从业人员78. 3万人,增长29.2%;注册资金94. 3亿元,增长39. 5%;资产总额364. 3亿元,固定资产221. 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17. 5 亿元,增长51.6%;实现增加值172. 1亿元,增长 46. 4%,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23.2%;上缴税金16. 7亿元,增长85. 9%,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27. 5%提高到42.6%。通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资本运作和连续投入,引导民营经济向集团化、科技型、外向型发展。2002年,全市民营企业资产规模过千万元的民营企业160家、过亿元的9家;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29家、过10亿元的2家。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园区48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有新的突破。制定鼓励外商投资政策,在企业所得税留成、税费收取、建设用地和资金等方面,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搞好投资软环境建设,营造出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和良好的信誉环境。 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机制,严格兑现奖惩。2002年引进各类项目1700个,实际到位资金65亿元。市级共批办外商投资企业57个,比上年增长43% ;合同利用外资2. 56亿美元,增长163%;实际利用外资 8840万美元,增长3. 1%(除兖矿集团股票海外上市因素实际增长311.9%)。全市12个县市区共批办利用市外国内资金项目1549个,合同金额171. 1亿元,增长133. 9%;实际到位资金58. 1 亿元,增长145.6%。大力促进产品的出口。2002 年完成进出口总额6. 34亿美元,增长38.8%,其中出口 3. 57亿美元,增长40.2%。放宽进出口许可审批权,2002年全市新批进出口企业66 家,其中34家开展了进出口业务。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对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等重点景区的资源进行大力度整合,全方位、多层次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和市场开拓。围绕“吃、住、 行、游、购、娱”六要素,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2002年全市接待境外旅游者9. 2万人次,比2001年增长12% ;国内旅游人数806万人次,增长10. 9%;全年旅游社会总收入40. 3亿元,增长18.2%。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