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必须优化环境增创竞争新优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108
颗粒名称: 三、必须优化环境增创竞争新优势
分类号: D035.1
页数: 1
摘要: 所谓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思想解放程度、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区委坚持把培育优化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职责和基础工程,下决心把任城建设成为各类企业满意、外来投资者满意的经济发展环境一流地区,增创竞争新优势。设立了任城区行政审批中心,首批 19个部门进驻挂牌办公,对各类审批项目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提高了办事效率。建立投诉举报制度,严厉查处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任城在1999年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区”称号的基础上,2001年又被命名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和“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区”。
关键词: 行政工作 政治工作

内容

俗话说,“欲至鱼者先通水,欲至鸟者先树林”, 讲的是基础条件和生存环境。所谓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思想解放程度、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集中体现。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政府选择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企业选择政府。企业是否在你那里落地生根,关键取决于你那里发展环境的优劣。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产生强大的 “磁场效应”、“辐射效应”、“热导效应”。环境也是生产力。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只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发展环境的竞争。因此,区委坚持把培育优化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职责和基础工程,下决心把任城建设成为各类企业满意、外来投资者满意的经济发展环境一流地区,增创竞争新优势。
  针对硬环境不硬的问题,区委把园区、市场、小城镇建设扭在一起抓,全力搭建加快发展的良好平台,提高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一年来,任城区充分发挥环城近郊的优势,把发展园区经济作为调整结构、构筑新的经济隆起带的战略举措来抓,使园区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膨胀。其中 5月份开始筹建的任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到一年就投入8000万元完成了 1.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建设,基本实现了“九通一平”;截止2001年底,已有 23个项目进园开工建设,总投资5亿多元,预计 2002年可实现税收800- 1000万元。在市场建设上,采取“官助民办、市场运作”的模式,盘活了多年的闲置资产。区棉麻公司多方筹资5000万元,利用闲置多年的110亩土地,规划建设了营业面积5. 2万平方米的济宁金宇装饰商贸城,投入使用后, 年上交税收可达2000万元。上海世纪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与济宁金属燃料销售公司共同投资1. 3亿元,在原破产企业商业大厦的基础上,正在建设2.4万平方米的联华超市,投入运营后,年上交税收可达1200万元。区里还投入3000多万元,加大了 11个镇(街道)驻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 全区各类经济园区发展到17个,综合、专业批发市场17个,省级中心镇2个,市级示范镇3个,85% 的企业实现了进区经营,具有生机活力和较强发展后劲的环城经济隆起带正在形成。
  在抓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着力在软环境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努力营造激励创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区、镇(街道)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执行政策中的“肠梗阻”和“卡壳”问题,全面实行责任追究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现有政策的效应。二是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以“政府提速”为契机,清理各类审批项目190项。设立了任城区行政审批中心,首批 19个部门进驻挂牌办公,对各类审批项目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提高了办事效率。坚持开展“百家企业评行风”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和客商对各职能部门进行评议,评议不合格的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三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对重点企业,区纪委、监察局进行挂牌保护,对经济园区实行扎口管理。建立投诉举报制度,严厉查处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 不断加大对“三乱”行为和“五霸”势力的打击力度。 四是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把“依法治区”和“以德治区”有机结合在一起,已连续三年开展了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任城在1999年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区”称号的基础上,2001年又被命名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和“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区”。由于经济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创业者兴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