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舞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086
颗粒名称: 三、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舞台
分类号: D035.1
页数: 1
摘要: 为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传统项目加工和工业品加工,抓好农村“四个大户”的培植工作,载体建设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是创建民营经济园区按照长远与近期相结合,边规划、边开发、边建设的原则,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高档次发展了占地6.6平方公里、投资1.7亿元的汶上县工业经济园区。机械加工、食品加工、贸易加工、电子医药生产区企业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逐步建设行政区、生活区、园区实行“七通一平”,绿化、美化、优化、净化集于一体。进园企业按照“三无一高”的标准将建成花园式企业,从而使工业园区建成汶上县招商引资的样板区、环境创新的试验区、财源建设的支柱区和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区。
关键词: 行政工作 经济发展

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传统项目加工和工业品加工,抓好农村“四个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流通大户)的培植工作,载体建设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是建设完善专业批发市场投资8000万元进行了利源农机大市场、汶上批发大市场、南门步行商业街、东门商业街、坝口水果市场改建工程,规划设计了县城东西外环路两侧、105国道城区及镇内段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商贸于一体的商业街。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把民营经济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城镇规模膨胀和档次提高,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人流、物流、信息流中的中枢作用,吸引个体私营户和农民进镇入城,兴工活商,繁荣城乡市场,促进城镇建设。
  三是创建民营经济园区按照长远与近期相结合,边规划、边开发、边建设的原则,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高档次发展了占地6.6平方公里、投资1.7亿元的汶上县工业经济园区。抢时间、争速度抓好了园区内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机械加工、食品加工、贸易加工、电子医药生产区企业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逐步建设行政区、生活区、园区实行“七通一平”,绿化、美化、优化、净化集于一体。 进园企业按照“三无一高”(无污染、无主管、无收费、高科技)的标准将建成花园式企业,从而使工业园区建成汶上县招商引资的样板区、环境创新的试验区、财源建设的支柱区和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区。使外地企业来的放心,干的安心,住的舒心,以优美的外部环境吸引了一批投资过1000万元的大企业前来园区安家落户,投资兴业。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