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洽干群关系的纽带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047
颗粒名称: 融洽干群关系的纽带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分类号: D035.1
页数: 1
摘要: 李官桥村过去由于缺乏村貌规划,民宅分散零乱,建设无序发展,街道难行,危房倒塌,邻里纠纷情况时有发生。怎样让村民尽快摆脱困境,成为村党支部的头等大事。经认真细致的调查和外出参观,党支部一班人决心下大气力解决落后的村貌状况。首先,坚持在旧村基础上改造建设,尽可能少占耕地。这样,既借旧村改造新村, 完善了硬件环境,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依托镇、矿、村、河,形成了集观光旅游、客货运输、商贸服务于一体的特色经济。截至目前,李官桥村已有126户搬进新居,其余的32户村民也即将迁入。去年,李官桥村就接待各种代表团体20多起,上千人。
关键词: 行政工作 农村建设

内容

李官桥村过去由于缺乏村貌规划,民宅分散零乱,建设无序发展,街道难行,危房倒塌,邻里纠纷情况时有发生。怎样让村民尽快摆脱困境,成为村党支部的头等大事。经认真细致的调查和外出参观,党支部一班人决心下大气力解决落后的村貌状况。1999年,经村民大会表决,在拿岀鲍店煤矿建宿舍楼占地补偿的500万元和集体积累的600万元的基础上,边建设边筹资,启动了旧村改造工程。 首先,坚持在旧村基础上改造建设,尽可能少占耕地。其次,在新村规划设计上,既考虑村民的居住、 生活习惯,又体现农村现代化、城市化的要求,同时,又注意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配套建设和环境绿化美化。第三,坚持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统筹兼顾的原则。这样,既借旧村改造新村, 完善了硬件环境,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依托镇、矿、村、河,形成了集观光旅游、客货运输、商贸服务于一体的特色经济。
  经过近三年的规划建设和村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如今全村百姓欢歌笑语,安居乐业。一栋栋豪华气派的小康楼拔地而起,花草争艳,路灯整齐,道路平坦,各种栏牌错落有致,并达到了“水、 电、路、电话、闭路电视”五通。截至目前,李官桥村已有126户搬进新居,其余的32户村民也即将迁入。整洁明亮、清新舒适的都市新农村生活,圆了李官桥村几代人的梦。村民们用“五少五多”来形容村里的变化,“五少”:垃圾污水少了,违章建筑少了,民事纠纷少了,迷信活动少了,拖欠费用少了。 “五多”:关心集体的多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多了,家庭文化科技投资多了,自觉维护环境秩序的多了,参加公益活动的多了。村民们开始走向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好了,参观学习的也多起来。 去年,李官桥村就接待各种代表团体20多起,上千人。济宁市还在李官桥村召开了精神文明现场会, 各级领导对村旧村改造小康楼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面对新世纪,李官桥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信心、有决心把李官桥村建成更加富裕、更加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