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帮扶活动初见成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016
颗粒名称: 二、帮扶活动初见成效
分类号: D035.1
页数: 2
摘要: 开展党员干部联户帮扶活动以来,立足于解决农民增收致富难的问题,真正做到农民缺技术、信息,有人提供;缺项目,有人引进;缺资金,有人协调;劳动力需要转移,有人介绍。通过几个月的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对全镇经济的支持作用日益明显。全镇累计引进外资8500万元,招引项目17个,联诚公司、鑫源公司出口供货值分别达到8100万元、6000万元,实现税收分别为 587万元、260万元。大力发展肉食兔养殖,年内达到30万只规模。以兴建文明示范一条街为突破口,在各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
关键词: 行政工作 管理体制

内容

开展党员干部联户帮扶活动以来,立足于解决农民增收致富难的问题,真正做到农民缺技术、信息,有人提供;缺项目,有人引进;缺资金,有人协调;劳动力需要转移,有人介绍。通过几个月的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一)帮扶活动多层次,多方位推进,农民收入明显提高一是以己之长,补其所短。一些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帮助农民解难题,谋富路。二是因地制宜,以村带户。对于一些专业村,把帮扶重点放在发展传统专业项目上,让被帮扶户尽快成为专业村里的专业户。三是拓宽渠道,以引促帮。广大党员干部利用自身渠道,积极为帮扶户引资金、引项目,促其尽快致富。四是提供技术,帮民所需。让广大群众掌握农业新技术,依靠科技致富,是帮扶活动的重点。
  (二) 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通过开展“千名党员干部联户帮扶”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家中,面对面了解情况,心贴心交流感情,体察民情,解民所难,进一步融洽了“鱼水”关系,增强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三) 促进了社会稳定,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把 “千名党员干部联户帮扶”活动作为一个载体,所参与的党员干部作为一个网络,深入到各村各户,就为体察民情,了解广大群众的所思、所想,明晰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提供了更宽的渠道。群众有要求可以找到人说,有意见可以找到人提,有疑问有人解答,有纠纷和矛盾有人调解,从而促进了镇村稳定。
  (四)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两个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在开展活动中,注重把帮扶项目与全镇经济发展大局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农户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全镇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2001年,全镇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7.6亿元,财政收入139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4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 46.7%、31%。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对全镇经济的支持作用日益明显。全镇累计引进外资8500万元,招引项目17个,联诚公司、鑫源公司出口供货值分别达到8100万元、6000万元,实现税收分别为 587万元、260万元。农业结构调整,确定了“南部蔬菜、北部瓜果、全镇有桑蚕”的布局思路,把桑蚕生产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多功能养蚕大棚达到800 多个。注重发展畜禽特色产业,引导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村10个以上。大力发展肉食兔养殖,年内达到30万只规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两个成果一起要。以兴建文明示范一条街为突破口,在各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