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员干部联户帮扶活动的主要做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015
颗粒名称: 一、党员干部联户帮扶活动的主要做法
分类号: D035.1
页数: 1
摘要: 谷村镇南北狭长,南部临城靠厂,群众依托城区及驻镇企业的优势,增收致富的门路较多,一些村人年均收入已超过4000元;而镇北部处在兖州、 曲阜、宁阳两市一县交界地带,最远的村距市区有 30多华里。由于地域上的差别,中部、北部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很好地解决增收致富的问题,少数农户人年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经过摸底调查,全镇有10-20%的农户没有相对稳定的增收致富项目。解决这部分群众增收致富问题是当务之急,是为广大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实际行动。组织动员有能力、有技术、有带动性的党员干部,帮助这部分农户增收致富,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调查研究,取得了 1100多份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 行政工作 管理体制

内容

谷村镇南北狭长,南部临城靠厂,群众依托城区及驻镇企业的优势,增收致富的门路较多,一些村人年均收入已超过4000元;而镇北部处在兖州、 曲阜、宁阳两市一县交界地带,最远的村距市区有 30多华里。由于地域上的差别,中部、北部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很好地解决增收致富的问题,少数农户人年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经过摸底调查,全镇有10-20%的农户没有相对稳定的增收致富项目。解决这部分群众增收致富问题是当务之急,是为广大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实际行动。组织动员有能力、有技术、有带动性的党员干部,帮助这部分农户增收致富,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于这一想法,镇党委开展了“百名机关干部入户调研,千名党员干部联户帮扶,促进万户群众增收致富”活动,主要做法是:(一) 组织百名机关干部入户调研,奠定党员干部联户帮扶的基础组织“百名机关干部入户调研”活动,进村入户见人,真正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希望党委、政府做什么,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取得了 1100多份第一手资料。
  (二) 开展千名党员干部联户帮扶,明确党员干部帮扶的责任为切实解决入户调研中了解到的农民增收致富难的问题,镇党委从全镇党员中筛选出近千名党员干部,组织开展了“千名党员干部联户帮扶”活动,全面启动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成立了农民致富工程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挂帅,各位副镇级领导分口负责,相关部门配套联动。活动中,着力做到“五化”。一是明确目标要求,使帮扶活动制度化。下发了《关于开展“千名党员干部联户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参与帮扶的党员干部积极为致富无门路、生活相对贫困的农户提供信息、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帮助、指导和服务。二是明确帮扶责任,使帮扶内容具体化。镇里制定了《联户帮扶责任书》,让党员干部与农户逐一签订,由村党支部与被帮扶户各留存一份。三是搞好跟踪调度,使帮扶活动经常化。镇党委统一印制了《“千名党员干部联户帮扶”跟踪报告表》,让党员干部每半年汇报一次帮扶进展情况,商议帮扶措施,提供具体指导和服务。四是拓宽联系渠道,使帮扶形式多样化。对帮扶内容不限类型、不限形式,可以为农户提供致富信息、帮助协调支农贷款、 引进畜禽良种、提供技术指导、联系用工实现劳动力的转移等等。五是帮扶有进有出,使帮扶工作动态化。对于有能力、有路子的党员干部,采取一人帮多户的方式,尽可能地扩展帮扶范围,做到能者多劳,帮有成效。
  (三)实行党员干部年度目标考核,促进联户帮扶活动扎实有效开展为了使帮扶活动真正落到实处,镇党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对“千名党员干部联户帮扶”活动实行年度目标考核的意见》,着力抓好 “三严”。一是严格考核。将帮扶情况纳入每一名党员干部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坚持做到“三挂一推”,即将帮扶项目落实情况与机关干部、村干部年终考评工资挂钩,与单位、个人评先树优挂钩,与政绩评定、工作变动挂钩,并注重推广典型,增强政治荣誉感。二是严格奖惩。在规定期限一年内未完成帮扶任务的,扣发帮扶责任人年终考评工资,不得评为先进个人,不得调离工作岗位;两年内仍未完成任务的,党员给予通报批评,一般干部行政诫勉。三是严格要求。要求帮扶责任人每月到帮扶户家中不能少于三次,对帮扶不深入的,发现后放入帮扶档案,累计三个月不到位的,取消年终评先树优资格。这样,让每一名帮扶人有任务、有措施、 有压力。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