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创新走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之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1995
颗粒名称: 强化科技创新走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之路
分类号: D035.1
页数: 2
摘要: 一、基本情况济宁市机械设计研究院主要从事油脂、饲料、化工机械、电器等领域研制、生产、安装工作。已取得一、二类压力容器生产制造许可证、机械工程丙级设计资格、自营进出口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油脂装备生产基地。充实了科研生产第一线科技力量,其次建立了新的效益分配机制。实行科研项目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各改革与创新545室、车间主任同科研、工作人员实行了将点兵、兵选将的,初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研机制,(二)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设计院在科技创新工作中。
关键词: 行政管理 管理体制

内容

一、基本情况济宁市机械设计研究院主要从事油脂、饲料、化工机械、电器等领域研制、生产、安装工作。 已取得一、二类压力容器生产制造许可证、机械工程丙级设计资格、自营进出口权。以院为核心组建的山东黄淮粮油机械集团,注册资金1500万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油脂装备生产基地。全院总资产58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472万元。占地面积20余亩,建筑面积 1.4万㎡,拥有全省一流的科研办公大楼。被省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生长点,被市政府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功勋单位”称号,连续四年被省、市工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1年完成销售收入 5600万元,利税900余万元。
  院技术力量雄厚。全院正式职工85人,技术人员人数占全院职工总数的90%以上,其中应用研究员1人,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14人。设有油脂、饲料、机械、电器、土建、热处理等8个专业研究室及两个实验室,各专业设置齐全,能够完成多个领域的工程设计。在油脂工艺方面,设计经验丰富,能够完成20-2000t/d各类油厂的设计工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全院得到广泛应用,全部设计均由微机完成,院内计算机局域网已经建成。
  全院拥有压力容器成形设备13台,焊接设备 75台,检测设备7台,起重设备10台,机械加工设备65台,设有探伤室,理化检验室。设备加工能力强大,检测手段齐全。年产各类油脂成套设备15 -20 套。
  2001年,全院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 其中2项获国家级奖励,30余项获省、市级奖励。 其中YQS 一 50油脂浸出成套设备获国家星火三等奖、省星火一等奖;DTDC三功能蒸脱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被国家科委列为替代进口产品。
  机械设计研究院是全市第一个与市政府签订 “断奶”承包合同的事业单位,核减了财政拨款,走自负盈亏、自我滚动发展的路子。首先大刀阔斧地精简了行政人员,只保留一个行政办公室,行管人员身兼数职,全部满负荷运转,减少了扯皮现象,充实了科研生产第一线科技力量,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其次建立了新的效益分配机制,实行科研项目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根据贡献大小给予报酬,拉开分配档次。三是建立了干部职工的岗位竞争机制,对中层干部实行了聘任制和任期目标管理,各改革与创新545室、车间主任同科研、工作人员实行了将点兵、兵选将的“双向选择”。在用人上,实行重学历更重能力,重职称更重实绩,重资格更重水平的用人标准, 干部能上能下。通过建立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效益约束机制和分配机制,建立岗位竞争机制, 初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研机制。
  二、创新与经验(一) 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要赢得市场,必须要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对路产品。 在工作中设计院坚持了三条原则:一是要以产品开发为主要目标,坚决不搞偏离这个主要目标的技术创新;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坚决不搞无销路的“展览品”和“积压品”;三是树雄心, 立壮志,高起点,敢于赶超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坚决不搞落后和淘汰产品。在技术创新中,由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做到了开发一批,适销一批,获奖一批,引来的用户越来越多,拓展的市场也越来越大。
  (二)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设计院在科技创新工作中,一是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和工艺,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二次创新”, 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和照搬。二是瞄准市场需求开发具有强劲竞争力、髙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新产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企业主导产品的调整。
  (三) 加强横向联合,推动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中,积极利用外部科技力量,实行产学研联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研制开发高水平产品。积极与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和设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开发出油脂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400T/D固定栅板浸出器、三功能DTDc蒸脱机等十几项具有较高水平的产品,并分别获得省、市级科研进步奖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四) 加大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条件坚持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千方百计地积极筹集解决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如每年都按占销售收入的4 ~ 6%比例,提取技术创新资金,专门用于已确定的开发课题。仅1994年-2001年期间,企业自筹用于新产品开发的资金,累计投入达500万元,并已经带来了 1.94亿元的市场销售回报,新产品的产值率提高到35%以上,充分显示了产品开发的增值和增效的作用。
  (五) 采取多种措施,吸纳人才,稳定科技创新队伍积极吸纳对口专业人才,增加科技队伍新生力量,合理调整专业知识和科技人才结构,使之更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特别关心年轻科技人员的成长,在工作、学习、住房等问题上优先照顾,专门拨出资金,为科技人员购买住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六) 采用多种形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化进程一是建立中试工厂,缩短转化渠道,形成“前院后厂”的格局。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机械中试厂、电器中试厂和热处理协作中心,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二是对于市场需求量大,而技术力量不足的项目,则通过“联合研制”、“引进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开发,直接通过中试基地转化为生产力,进入市场。三是对于已完成的科研成果,加大技术转让力度,利用生产基地,免费为用户提供技术设计,技术服务,充分发挥设计院的技术优势。四是对于缺乏资金的用户,采取灵活手段,以技术和设备入股,联合建厂,提供技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五是对于其他科研单位完成的科研项目,在对方没有生产能力,而又有市场前景的情况下,设计院就利用其现有的生产能力,在双方利益共享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使科研成果得到尽快转化。
  (七) 开拓国外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根据我院的自身条件,将产品定位于面向东南亚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积极进入国际市场,一是利用设计院产品的价格优势,打价格牌,增加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二是与省内外多家外贸部门合作,利用他们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出口;三是在国外建立合资公司,以产品和设备入股,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直接参与生产、管理。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