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设一个好班子,树立一个好形象,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工作中,支部委员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采取上党课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始终坚持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理顺两委关系,规范村两委工作,形成核心突出、协调高效的运作机制。要求村民做到的,支部成员和党员首先做到,在全村树立党员的光辉形象。村窑厂里有 5名党员在那里工作,他们以厂为家,吃苦在前,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由于重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里的大事难事都是党员跑在前头。广大党员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影响和积极带动了全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村庄规划建设和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 建立一套好制度,培养一种好精神,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建立健全党内各项制度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工作,是规范党员干部行为的重要措施。为此,村支部建立健全了支部工作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员群众参政议政制度、廉洁勤政制度等,先后实施了村民议事、村级财务管理、减负、计划生育等“一监督、三公开、四民主”的工作方式,使村里的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选举产生了“村民议事会”,制订了工作章程,集思广益, 使议事会成为党支部的智囊团,提高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三)带出一帮好群体,干出一番硬事业,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党支部立足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号召党员干部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认真开展致富示范活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建起了 36个示范棚,每户示范棚当年收入1.5万元,群众看到了希望,纷纷找到村里申请建大棚,年底,全村发展大棚 368个,80%以上的农户建起了大棚,大棚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同时,紧紧依托镇蔬菜批发大市场,广开销路,使大秦村大棚菜远销北京、天津等 20多个大中城市,解除了群众发展大棚的后顾之忧,每年150多万公斤蔬菜“销售无难点、产品零库存”。村先后增加集体机械动力250马力;全村的粮食、棉花生产都由村里的农业机械合作社,采取 “统一耕作,统一播种,统一浇水,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脱粒打轧”,为农户服务,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耕作、种植、收割一条龙作业,不仅方便了群众,解放了劳动力,发展了生产力,而且还培养了群众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探索出了在市场经济中开展农村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
党支部始终把如何带领群众科技致富、勤劳致富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落脚点,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作为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组织带领群众投资12万元,恢复大窑生产;投资13万元兴办五金厂;投资8万元使全村用上自来水;投资30万元用于农业生产机械化;投资110 万元建立冬暖式大棚368个;投资50万元用于村庄规划。在大窑和五金厂做工的农民每年人均收入5000元。五金厂每年可生产小麦精播机、玉米点播机4000部,销往山东、河南、河北省的几十个地区。农村机械化合作社每年可为农民节省种地成本7万元,368个冬暖式大棚可生产黄瓜、豆角、 西芹、西红柿、蟠桃等十几种高价值反季节水果、蔬菜150万公斤,全村仅大棚收入就达394万元,人均增收16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