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特色农业建设蔬菜名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1832
颗粒名称: 一、发展特色农业建设蔬菜名镇
分类号: D267
页数: 1
摘要: 逐步形成了“农户+ 基地+公司”,产、加、销一条龙的蔬菜产业化格局。在抓好蔬菜生产的同时,重点培植养殖专业村、专业户,新建大型狐狸养殖园一处,发展了 8个养殖专业村,办起11处规模养殖厂,养殖专业户达到 1000余户。抓好王丕庄村千亩梨园的规范建设, 搞好果品的贮存和包装,实行反季节销售,增加了果农的收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对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大胆改革,实行沟、路、渠、机、井、站综合配套,形成了立体农业的良性循环。使全镇的农业沿着持续、健康、稳定的轨道发展。
关键词: 党建工作 农业建设

内容

按照“扩优菜,稳蒜棉,兴林牧”的农业发展思路,在稳定大蒜、优质棉面积的同时,发挥王丕镇特色优势,主攻蔬菜产业,抓好种植结构的调整,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六大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总面积达2万多亩,优质白皮大蒜2万多亩,成为鲁西南地区蔬菜生产基地,注重名、优、稀、特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与山东省农业大学联合建立了金乡县蔬菜科研基地,作为引进、培育、推广名优蔬菜品种的摇篮,并以此搞好王丕蔬菜品牌的宣传,使王丕镇更多更好的蔬菜产品拿到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为进一步拓宽蔬菜销售、加工渠道,投资 1000余万元,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通电话、通水、 通电,通有线电视,投资1300余万元建立三处大型批发市场,全县第一座千亩有机蔬菜示范基地也正在建设之中,相继建起恒温库28座,总容量达 10000多吨,建起冰库两座,蔬菜脱水处理厂2处, 蒜制品加工厂6处,从事蔬菜运输车辆达800余辆,销售、服务、加工人员1800余人,产品销往上海、南京、辽宁、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及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步形成了“农户+ 基地+公司”,产、加、销一条龙的蔬菜产业化格局。 在抓好蔬菜生产的同时,重点培植养殖专业村、专业户,新建大型狐狸养殖园一处,发展了 8个养殖专业村,办起11处规模养殖厂,养殖专业户达到 1000余户。抓好王丕庄村千亩梨园的规范建设, 搞好果品的贮存和包装,实行反季节销售,增加了果农的收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对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大胆改革,实行沟、路、渠、机、井、站综合配套,形成了立体农业的良性循环。使全镇的农业沿着持续、健康、稳定的轨道发展。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