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务公开推倒干群之间的“隔心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1830
颗粒名称: 三、政务公开推倒干群之间的“隔心墙”
分类号: D267
页数: 1
摘要: 为了取得更好的公开效果,让群众及时了解村里的事务、财务,便于监督和管理,党支部在村里建起了公开栏,确定了“公开日”、“民情恳谈日”。在公开方式上,坚持做到怎样方便、有效,就怎样公开,怎样让群众信服,就怎样公开。对财务收支、水电费收缴等经常性项目,通过印发明白纸,签订合同书等形式进行定期公开。特别是在财务这个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上,实行“两审一公开”,即村里的一切财务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通过,报乡镇经管站统一审核后,方能入账,并张榜公布,增强了公开的可信度,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2001年,通过村务公开,共受理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20多件,当场解决10余件,减少各种开支25万元以上。
关键词: 党建工作 党建发展

内容

为了取得更好的公开效果,让群众及时了解村里的事务、财务,便于监督和管理,党支部在村里建起了公开栏,确定了“公开日”、“民情恳谈日”。在公开方式上,坚持做到怎样方便、有效,就怎样公开,怎样让群众信服,就怎样公开。对财务收支、水电费收缴等经常性项目,通过印发明白纸,签订合同书等形式进行定期公开。特别是在财务这个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上,实行“两审一公开”,即村里的一切财务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通过,报乡镇经管站统一审核后,方能入账,并张榜公布,增强了公开的可信度,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有的群众生动地说,一张 “明白纸”戳透了群众心中的“窗户纸”,财务上了墙, 推倒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隔心墙”。2001年,通过村务公开,共受理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20多件,当场解决10余件,减少各种开支25万元以上。
  过财务公开,密切了干群关系,群众对干部也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少了一份猜疑和埋怨。矛盾减少了,村里稳定了,经济发展了。在湖区低洼地开发4000亩的工程中,村支部先后主持召开了 5 次村民代表议事会,召开8次党员群众座谈会,制定了招标办法,把招标内容、款项全部向群众公开, 让群众参与,争取群众满意,使湖区开发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全村已开发湖区面积3000亩,建高标准鱼塘2000亩,水产特种养殖1500亩,仅水产养殖全村人均收入1500元,使昔日芦苇不成才、湖藕无效益、杂草丛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鱼满池、粮丰收、条镶边的高产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群众高兴地说,“现在我们说话管用了,真正尝到了当家作主的滋味。”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