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经济立足长远选准致富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1812
颗粒名称: 三、强经济立足长远选准致富路
分类号: D267
页数: 1
摘要: (一)因地制宜,发展航运业村党支部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利用紧靠大运河的地理优势, 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水上运输业,解决了一无资金、 二无技术、三无经验的困难,使原本一穷二白的小渔村,一举发展成为运输专业村。2001年仅运输业一项收入就达180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40% ,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目前全村共开发湖区面积近万亩,养殖水面 8000多亩,其中河蟹5000亩,其他名优养殖3000 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对村里7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给20元养老金。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120万元,架设高低压线路1万多米,建设高标准护鱼房200间,并投资30万元为春蕾小学改建了教学楼,美化、硬化了校园。
关键词: 党建工作 党建发展

内容

(一)因地制宜,发展航运业村党支部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利用紧靠大运河的地理优势, 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水上运输业,解决了一无资金、 二无技术、三无经验的困难,使原本一穷二白的小渔村,一举发展成为运输专业村。2001年仅运输业一项收入就达180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40% ,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
  (二) 立足湖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优养殖在坚持不懈地发展水上运输业的过程中,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以河蟹为主的名优水产品养殖。目前全村共开发湖区面积近万亩,养殖水面 8000多亩,其中河蟹5000亩,其他名优养殖3000 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
  (三) 建设与服务并举,培植经济载体为发展配套生产,村党支部利用丰富的水产品资源优势和村紧靠京杭运河的地理优势,联合翁楼、昭阳、利民三村投资100多万元建成占地4000多平方米、房屋56间、大棚2000多平方米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一处,日交流水产品10吨以上,全乡60%的河蟹通过该市场批发远销到全国各地,成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重要环节和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
  (四) 实施生态工程,多项养殖并举充分发挥鱼池规模大、功能大的作用,全村发展养鸭10万只,同时在台田上种植畜牧草养牛、养猪、养獭兔, 猪粪、兔粪喂鱼,改善鱼塘的有机质含量,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和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五) 壮大集体经济,改善群众生活集体经济收入的提高,促进了全村各项福利事业的发展。对村里7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给20元养老金。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120万元,架设高低压线路1万多米,建设高标准护鱼房200间,并投资30万元为春蕾小学改建了教学楼,美化、硬化了校园。投资 10万元在刘楼河上建浮桥一座,解决了学生过河难的问题。投资20万元硬化了路面。投资50万元,建起了办公楼、计划生育服务室等,改善了生活环境,使全村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