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四项机制实现基层组织规范化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1803
颗粒名称: 二、建立四项机制实现基层组织规范化管理
分类号: D267
页数: 1
摘要: 针对农村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镇党委从建立健全机制入手,对基层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一是“双带双富”工程。“双带双富”即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群众共同致富,要求村党支部确定各自的示范园、示范场、示范林,由村“两委”干部率先建立试验项目,带动党员掌握农业实用技术, 然后再采取党员联户的方式,带领群众调整结构。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伦理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家庭文明细胞”工程。对村级财务实行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成立财务清理工作组,推行农村会计考聘制和财务开支会签制,严格执行村务、财务定期公开制度。
关键词: 党建工作 党建发展

内容

针对农村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镇党委从建立健全机制入手,对基层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
  (一)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对管区、村、镇直部门年度任务目标实行百分制考核,遵循注重实用、 便于操作、易于考核的原则,量化指标,特别对党的建设、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农业结构调整、民营经济等一些重点工作,予以大分值考核,体现客观公正、科学合理、激励进取的要求。
  (二) 建立激励创新机制主要是实施三项工程,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一是“双带双富”工程。“双带双富”即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群众共同致富,要求村党支部确定各自的示范园、示范场、示范林,由村“两委”干部率先建立试验项目,带动党员掌握农业实用技术, 然后再采取党员联户的方式,带领群众调整结构。 二是治软整瘫工程。坚持思想整顿与组织调整相结合,集中整治后进村,采取“一联三独”(党支部联建、村委会独设、财务独算、土地独清)的办法,组建了店子与郭参、小故与苗庄、稻洼与下山联合党支部。三是以德治村工程。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伦理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家庭文明细胞”工程。
  (三) 建立考核奖惩机制镇党委把考核作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狠抓年初目标制订、 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三个环节,对村的整体工作量化打分、排出位次,并及时召开奖惩兑现大会进行表彰奖励。同时,提高了村干部工资标准,设立村支部书记奖励基金,对做出突出贡献、光荣退休的村支部书记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创造出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四) 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制订完善了镇党委十项制度和农村党支部十二项制度,进一步规范镇、村两级的工作程序和办事原则,深化依法治村、 村民自治成果。对村级财务实行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成立财务清理工作组,推行农村会计考聘制和财务开支会签制,严格执行村务、财务定期公开制度。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