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1713
颗粒名称: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
分类号: D564
页数: 2
摘要: 全镇有党总支6个,基层党支部51个,党员 1362名,其中农村党支部31个,党员962名。2001 年,南站镇党委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努力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了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增强了发展经济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三) 以廉洁勤政为重点,全面推进作风建设按照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要求,镇党委及时进行了机关思想作风整顿。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党组建设

内容

全镇有党总支6个,基层党支部51个,党员 1362名,其中农村党支部31个,党员962名。2001 年,南站镇党委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努力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
  (一)以“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为主线,突出抓好思想建设“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2001年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撰写有体会、有研究、有对策、有深度的理论文章17篇。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员干部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实行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建立了领导干部带头学制度。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了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增强了发展经济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二)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镇党委按照“一类上台阶,二类增活力,落后抓整顿,整体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对全镇31个行政村党支部班子依次分类排队,结合实际整改帮扶。积极推行两推一选、内请外聘、任前公示、试用制度,调整充实村支部班子9个,使全镇2/3以上的村达到“五好村”的标准,并在全镇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当“五好村”的良好局面。建立了党委成员定期与村干部谈心制度、例会制度和考核制度,健全了村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实施“四民主、两公开”和村民议事、村民理财制度,推进了镇村民主政治建设。以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干部致富示范工程。通过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培训,使他们每人掌握了 1—2门实用技术,充分发挥村干部的联、帮、带作用,产生了很强的辐射推动作用。90%的村支书、村主任有了自己的致富项目, 镇村两级示范基地发展到20余片,扶持带动了一部分养殖大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1年共确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8名,发展党员 21名,其中农村党员14名,女党员5名,占24% ,35 岁以下的党员9名,占43%。
  (三) 以廉洁勤政为重点,全面推进作风建设按照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要求,镇党委及时进行了机关思想作风整顿。镇党委把2001年定为 “党风廉政建设年”,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向刘运库、刘咸江学习的活动,在镇村两级开展了“廉内助”评选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观念。实行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联系企业和困难户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实行责任追究、交接审计、廉政举报、民主评议等制度,加大了对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有7人受到党纪处分,使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