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强化领导,加大措施,切实让党支部班子强起来 2001年,乡党委本着抓好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要求,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在手上。一是认真落实县委提出的“三级联创”活动。以创建“五好”支部,整顿后进班子,作为重点党务工作目标。 进一步落实了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党建工作责任制,重新调整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党建工作。采取书记包村,分管书记靠上,有关部门配合,建档立卡等综合措施,依据“五好”标准,认真抓落实。二是下大力气抓好后进班子转化。去年,结合“三个代表”学习,在深入调查,摸清乡情村况、干情民意的前提下,采取成立党建工作组,明确责任,限期整顿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后进村班子问题。先后调整充实后的两委班子不但从年龄、文化结构上都有了明显变化,而且精神状态,工作状态也焕然一新,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 拓宽推优渠道,抓好党员发展切实搞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农村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 针对近年农村党员素质下降、发展缓慢、作用降低的状况,去年,乡党委把党员队伍的发展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党建的重要内容来抓,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一是开通五条推优渠道,以党支部为主渠道;以乡团委、妇联、武装部、经委为四条支渠道,要求各部门每年至少向党组织推荐3 -5名入党积极分子。二是加大培养措施,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 “定岗位、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四定培养方式, 去年结合“三个代表”学习,受训率达100%。三是严格程序,严格质量,加快发展。在广泛推优,加强培养,把好入口关的前提下,去年发展46名农村新党员,为农村党员队伍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三)建章立制,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全乡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十带头”活动,主要抓了三点: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 8项规章制度,统一印发各党支部,并认真组织学习落实,做到党员管理有章可循,健全了约束机制。 二是充分利用党校和村党员活动室,抓好党员培训和电化教育。通过对党员集中培训,上党课,收看录像、交流经验,组织新党员集体宣誓,老党员重温誓言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共产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了广大党员为彻底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三是为确保全乡党的基层组织、农村党员队伍、农村干部队伍后继有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全乡建立了一支58人的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确保两任之内不脱节;建立一支180人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确保党员发展长流水,不断线;建立一支50人的经济能人队伍确保经济发展学有榜样,教有典型,干有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