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镇党委紧紧围绕缩粮、稳蒜、扩瓜菜、兴畜牧的调整思路,发展大蒜5.6万亩,套种畦硬菠菜5 万亩,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的种植模式在全镇普遍推广。养殖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又涌现出一批养殖专业村和专业户,靠养殖致富的越来越多。全镇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初步形成了棉、蒜、瓜菜、畜牧多业并举的格局。个体私营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镇党委政府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工作突破口,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办法》和发展意见,解放思想,放宽政策,从用地、水电、税收、环境、注册、子女入学等10个方面切实让利于客户,让利于企业。 在为企业发展服务上,自觉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加强服务、引导、规划和协调,为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使二、三产业异军突起。鸡黍镇已经成为镇内外商家投资的热土。2001年全镇民营企业完成投入3670万元,占总任务数的176%,基本形成了冷藏、木业加工、面粉加工、棉花加工四大群体格局。已有华光和盛达两家企业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种苗研究所注册资金500万元,取得了种子包装权,个体种子行业全县仅此一家。涌现出了许多经济强村和一批纳税大户。被济宁市政府授予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先进乡镇,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财税任务足额完成。在税收入库上,加强征管,挖掘潜力,堵塞漏洞,应收尽收,全面完成了入库任务。
(二)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完成主要引水沟渠的基础上,修复生产路7条,总长7500米;修建桥、涵、闸等建筑物13 处,总投资16万元。公路建设:1998年以来,全镇村村通了柏油路。近年来,由于受105国道和枣曹线严重破损的影响,全镇乡村公路超负荷承载,部分路面已经破损,针对这一情况,从2001年开始, 镇党委有计划地对部分道路及路段进行维修和管护,投资近百万元,建成了沙河大桥,加强道路管护,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完成了 105国道建设集资和捐款任务,确保了镇域内105国道和枣曹公路的及时施工。邮电通讯事业:村村通了光缆线路, 满足了所有用户安装电话的要求,达到了电话镇建设目标。
(三) 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计划生育工作上位次。工作中,认真贯彻三为主、积极推行三结合的方针,加强基层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计划生育率、晚婚晚育率等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在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考评中位次前移。电网改造已经完成, 改造10KV线路52.6公里,清障伐树1000余棵,全镇用电户全部实现微机开单,全年完成供电1106 万度,比上年增长18%,每度电比农网改造前降低 0.16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为全镇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营造了一个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加强了 110 队伍建设,开通了 148服务专线,整顿了治安落后村庄,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经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累计投入 216万元,对中小学校舍进行改造,完善教学设备。 巩固了普九成果,师资队伍得到加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镇教育事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被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民政、 统计工作上水平。认真做好了优抚、五保户供养和社会救助活动。在镇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及时拨付优抚、定补资金,完成了镇敬老院合并,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改善了条件,节约了开支。统计工作完成上级安排普查任务,受到县政府表彰。精神文明、文化、卫生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镇5处文明单位通过了县文明委复查验收,又涌现出了一批文明村庄和文明单位,使全镇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走出了一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所有机结合的新路子,有效地保证了药品质量,堵塞了进药漏洞,保障了人民的用药安全。
(四)小城镇建设已成规模,市场建设初见成效按照小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又加大了建设步伐。 先后完成了旧商业街改造、成教中心建设和山东鸡黍信隆商城、镇政府院商业街开发建设的前期准备等工作。目前,镇区面积已扩大到2.6平方公里, 新增工商户200余家。小城镇和市场的开发建设不但使鸡黍市场空前繁荣,而且转变了人们旧的经商观念,为建设大鸡黍搭起了框架,打下了基础。 一个较高档次、较高规格、较高品味的小城镇已初步展现在人们面前,新型乡镇的框架已经搭起。 2001年底,全县小城镇建设现场会在鸡黍镇召开,为全县小城镇建设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