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1477
颗粒名称: 金乡县
分类号: D564
页数: 28
摘要: 2001年区划调整乡镇合并以来,新的金乡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镇的改革与建设,围绕全镇的发展与稳定,正视现实,直面挑战,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1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5.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281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广大党员干部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党组工作

内容

2001年区划调整乡镇合并以来,新的金乡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镇的改革与建设,围绕全镇的发展与稳定,正视现实,直面挑战,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1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5.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281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金乡镇下辖10个管区,54个村(居),共11个党总支,101个党支部,2061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1732名。2001年,镇党委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推进党的建设,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 思想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为主线,在全镇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 组织建设严格按照“成员提素质,班子增合力,总体树形象”的原则,对领导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村(居)领导班子的结构得到优化;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7个。同时强化村民代表会、民主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两会一组”的建立和运作工作;坚持和完善村务、政务公开制度,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
  (三) 作风建设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两委领导成员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针对乡镇合并后的特点,围绕作风建设,在全镇各村(居)推行了村(居)办公机关化、机关工作基层化等工作制度,解决了村级工作散漫、机关工作浮漂的问题。
  (四)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学党章、学条规”、“警示教育”、“三不伸手”等教育活动,严格制定落实《领导班子及成员廉洁勤政守则》,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关于严格控制镇、村(居)两级招待费的规定》、《车辆派遣制度》、《廉政谈话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农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以发展市场农业、特色农业和创税创汇农业为目标,积极推行蔬菜、林果、畜牧和中低产田开发,全力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大蒜产量、质量逐年提高;大棚蔬菜达到4000亩,建立了全县第一个高标准、高效益的特菜生产基地;万亩特色林果基地的目标,已完成70% ;畜牧规模养殖开始起步;投资512万元,历时两年,完成世行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种种成绩的取得,为加入世贸组织后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铺平了道路,群众从中得到了较多的实惠,全镇农业也由此走到了全县乃至全市的前列。200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明显提髙。
  (二)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按照“大投入、大招商、大开放、大发展”战略,放宽政策、完善机制,积极招商引资,启动民间资金,使民营经济呈现规模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33化、跳跃式发展,培植了诸如台鑫、宏达、康裕、华夏、金桥港务、恒泰、天龙果蔬等一批初具规模的民营大户。到目前,全镇个体经营户达到7040户,民营企业243家,注册资金1.7亿元,上交税金520 万元,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0%,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三) 城市建设和市场建设进入规范轨道以大蒜节的召开、卫生城的创建为契机,对辖区内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清真等商业街和小街道的开发建设与管理效果显著;配合县完成了 105国道改线,缗南一路、缗南二路的开发;注重市场建设,着力抓了南店子市场的改造、 南门市场的完善和李楼市场的规范,金乡镇民营经济园也开始启动,并初具规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四)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本着“依法治税、增收节支”的原则,一手抓财源建设,一手抓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2001年,在减收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仍完成财政收入1281万元,保证了正常的开支,保持了全镇的稳定。
  (五) 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了全县先进乡镇行列;大力实施民心工程,以推行“三化”为主线,以村务、镇务公开为载体,多层次、多途径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被评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教育工作完成了“双基”达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升学率居全县之首。围绕校舍危房改造工作,积极推进合点并校,全镇办学设施与师资力量实现了最大、最优的配置;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001年,全镇先后获得全市“种植结构调整先进乡镇”、“特色农业乡镇”、“民营企业发展先进乡镇”等称号。
  三、创新与经验(一)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决策来自于对机遇的把握。无论是棚菜发展、特色林果的开发,还时民营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无不是观念更新、抢抓机遇的结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二) 因地制宜,确立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镇党委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坚持“工业强镇,农业富民,载体带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具有城区特色的经济格局。
  (三) 时刻保持刻意进取、凡事争第一的精神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把个人的荣辱与金乡镇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抓机遇、快发展的基调。
  (四) 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政策规定政策是推动工作的杠杆。在用足用好上级政策的基础上,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规范完善了激励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规章制度,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调动了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附:金乡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寻文昉(11月离职)阎化奎(11月任职)副书记:阎化奎(11月离职) 王玉芹(12月离职) 陈涛周建军唐久峰周红枫(挂职)委员:寻文昉(11月离职)阎化奎王玉芹(12月离职) 陈涛 周建军 唐久峰周红枫(挂职) 郝文杰刘鹏亮 韩兴成 刘勇李雪海 李英民 程文琦(女)334中共济宁年鉴鱼山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张念雷200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鱼山镇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 “以工强镇,以农富民,市场带动,科教先行”的总体要求,坚持“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艰苦创业, 拼搏进取,扎实苦干,全面扭转了被动落后的局面, 实现了由“乱”到“治”再到“全面发展”的巨大转变。 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亿元,同比增长13%;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7000万元,同比增长120%;财政收入达到588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92元。分别被市、县授予民营经济工作先进乡镇、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林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鱼山镇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48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35个;全镇共有党员887名,其中农村党员698名。2001年,镇党委按照“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整体推进,巩固提高” 的总体思路,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以创建“六好”党委、“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扎实工作,突出实效,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使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新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党务工作目标预定的任务,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思想建设镇党委始终把领导班子的政治思想作风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组织两委成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镇党员干部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真正做到了 “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二) 组织建设在全镇深入开展以创建“五好”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六好”党委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使全镇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对后进状态的班子,实行集中整顿、综合整治,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先后对桑园、寻坊、孙楼3个行政村的党支部班子进行了调整;同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先进带后进,使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坚持和完善了各项党内生活制度,使党员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大了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纯洁了党的队伍,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 设立了3处流动党员管理站。在新党员发展工作中,试行了“两推一选一公示一追究”制度,使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年共发展党员34名,其中妇女党员占11%, 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4%,35岁以下的占78%。
  (三) 作风建设按照“八个坚持”和“八个反对”的要求,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围绕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广大党员干部中重点开展了以学习王杰“两不怕”、“三不伸手”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科技意识、道德意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建立健全了民主议事规则,党委工作规范和政府工作规范,进一步完善了决策程序。
  (四) 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了各种廉洁勤政的规章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并在乘车、通讯、接待方面作了具体规定,杜绝了大吃大喝、贪污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利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 增强班子成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建立了干部廉政档案,加强了廉政建设检查考核。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领导干部8小时工作时间外的督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反腐败的防范机制、制约机制、监督机制和惩处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以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村“两委”定期报告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使农村的各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35项工作都置于了群众的监督之下。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突出发展主题,以发展促稳定首先,以民营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全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加大了固定资产投入。在财政基本枯竭的情况下,一方面积极启动民间闲散资金,一方面利用多种形式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在全镇营造出全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氛围。二是充分利用市场优势,拓建民营经济发展的舞台。在镇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争取资金建立起市场信息中心, 实现了与农业部及全国知名蔬菜市场的联网,既提高了市场知名度,又优化了对本市场的信息服务, 增强了市场吸引力。同时完善了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管理,从而使该市场成为全国著名的大蒜销售基地,吸引了大批客商。市场使用摊位达 600余个,交易量达45万吨,市场销售额达到15亿元。三是努力提高现有企业的运营质量。本着发挥优势、膨胀规模、提高竞争力的原则,先后组建起东运、宏昌等企业集团,从而使企业的运营质量大大提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全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到目前全镇民营企业达到160家,资产总额达到1.4亿元,个体工商户达到488家,资产总额达 3000万元,民营经济实现产值2.5亿元,实现增加值0.8亿元。其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眼点,大力优化农业结构。一是大力实施大蒜改良工程。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亩效益。二是实施西瓜嫁接工程。围绕市场需求,积极组织推广了西瓜嫁接技术,全镇推广嫁接西瓜3500余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三是实施经济林工程。全镇新发展柿子、 金太阳杏等名优果品1500余亩。四是实施规模养殖工程,全镇养殖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 积极稳妥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较为妥善地解决了基金会问题。成立了专门班子,采取集中突击和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度清收逾期借款, 一年来,共追偿逾期贷款达570万元,对群众进行了定期兑付。二是抓好财务公开问题。全镇统一制订了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审计,每月公开财务收支情况,认真落实财务公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级账目进行重点审计,对查出有问题的有关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理,逐步理顺了村级财务管理。三是切实加强信访工作。一年来共解决群众上访案件40 余件,件件达到群众满意。被评为市级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四是解决群众行路难、浇水难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镇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筹集资金40余万元对四座排灌站、三座生产桥进行加固和维修。共恢复排灌面积6000余亩,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同时对赵东的近600米公路进行了硬化维修。另外,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共新打机井100余眼,修桥涵100 余座,新挖沟路渠30000余米,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三)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优化社会环境一是以十星级文明户建设为总抓手,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抵制各种丑恶现象,以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占领农村精神文化阵地。二是以“创安”为总抓手,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工作中坚持打防并举,有效地教育了群众, 震慑了犯罪,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序。三是加强了科教卫生工作。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基本教育经费的拨付,对全镇中小学危房进行了彻底改造,教育工作全面走上正轨。医疗卫生工作方面,乡村医疗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工作发展迅速,一大批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四是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群众生育观念有了较大转变,计划生育率达到100%。
  三、创新与经验(一) 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一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创汇农业,推行A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国际有机食品标准认证。筹资200万元新上农产品品级检测中心,为全镇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证。积极培植后续产业,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蔬菜、特色林果、畜牧等产业,使粮经比例达到2: 8。
  (二) 投入拉动,政策促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引导民营经济,立足农业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民营经济拓宽投资领域,大力引进二、三产业项目,向多元化投入方面发展。336中共济宁年鉴全年新上企业18家,总投资3500万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生物肥厂1家,同时扩大出口创汇,全年出口创汇1003.8万美元。
  (三) 加强财贸工作,构筑大市场、大流通格局进一步强化财税工作,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充分利用鱼山购销摊点多和冷藏规模大的优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切实优化经营服务环境,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 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镇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会议精神,把镇村两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镇直机关学教活动中,以务求实效为核心,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群众办实事为重点,在全镇广泛开展了“下基层,进万户,心连心”和“结对帮扶,富民增收”活动;在村级“学教”活动中,则把“学教”活动与党员冬训紧密结合,集中5天时间对全镇158名村干部以及400多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 使两级学教活动成为广大干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一场规模宏大的实践活动,真正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附:鱼山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张念雷副书记:张先臣朱怀坤宋宁(女,挂职)委员:张念雷张先臣朱怀坤宋宁(女,挂职)刘西彬杨灿立李新岩张英莲(女,12月任职)马庙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王允会2001年,马庙镇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十五大及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加入 WTO为契机,全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坚持“私企兴镇,以农富民;市场带动,科技先行”的总体思路,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全力促进了第三产业,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5.5%;财政收入738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1元,比上年增长137元。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马庙镇共有67个行政村,5.4万人,辖7个管区;共设9个党总支,9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968 名,其中农村党员1596名。2001年,马庙镇按照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整体推进、 巩固提高的总体思路,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以创建“六好”党委、“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 扎实工作、突出实效,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使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呈现出比较活跃的局面,为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思想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为主线,在全镇扎实开展了 “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37(二) 组织建设大力推行“两推一选”制度,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班子,尤其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健全完善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加大农村干部培训力度,强化帮扶措施,抓好后进村整顿,共整顿后进村班子14个,调整班子成员26人。广泛开展了“四带一争”活动,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三) 作风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机关干部考勤制度》、《招待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使用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 使党委领导干部做到有章可循,达到了教育本人警告他人的目的,促进了机关干部的廉洁勤政,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出现了务实高效的局面。
  (四)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了警示教育和 “学条例、守纪律、做表率”活动,镇党委一班人带头在工作上坚持原则,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在生活上,清正廉洁,从不搞特殊,就餐不吃请, 私事不做车。下村指导工作,非急、难、险、重要情况一律骑自行车,不在村吃喝,为全镇干部树立了榜样,为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带了个好头。在党委的带动下,绝大多数干部改变了原来那种软、懒、散的工作状态,使全镇上下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 —处使、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的种植模式得到推广,粮经比例达到2 : 8,复种指数达到231 %。全镇大牲畜年末存栏量478头,生猪2万头,羊5.2万只,家禽43万只,分别比1998 年增长 28.5%、60%、81.2%和132.4%0 完成了宋阁、邵庄、陈楼管区近4万亩的农业开发项目,改变了马庙多年无开发项目的历史。
  (二) 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参加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掀起了招商引资高潮。引进项目29个,新增固定资产投入3490万元,达到8830万元,其中引进外资2370万元。截止到2001年12月,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700 户,私营企业发展到170家,从业人员9060人,个体私营企业总户数达到1870户,其中投资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2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 宏泰公司、德兴公司、瑞达冷库、金谷米业等一大批以本地资源为优势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迅速, 宏泰、德兴两大龙头企业均已获取自营进出口权。 宏泰公司2001年共完成出口创汇760万美元,成为全县的支柱企业。
  (三)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一是公路建设步伐加快。有95%的村通了公路,33%的村硬化了村内路面,总里程77公里,总投资924万元。镇“马吉”公路拓宽改造工作全面结束,管理权已移交上级交通部门。同时,投入资金189万元,对全镇所有的桥、涵、闸进行了全面维修。2001年,用于公路建设的总投资累计达到600万元,新铺村级公路累计达到45公里。二是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全部结束,提高了农村供电质量,降低了电费价格。三是建成了电话镇,实现了城乡通话同价。与此同时,建设了两处中国移动和一处中国联通移动信号中转站,镇移动电话信号不足的问题。四是加快了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步伐, 彻底改变了全镇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四) 精神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以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镇为总抓手,坚持软件抓教育,硬件抓建设,活动抓载体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成了全镇中小学合点并校和危房改造工作,建设了 8处规范化花园式学校,建成了成人教学综合楼。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7.4%o完成了乡村医院医疗组织一体化改革,体育工作被评为省级先进乡镇。三大国策得到较好落实,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通过抓“三为主”和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及“双进”等活动,实现了由粗放型管理向程序化、规范化管理的转变,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4.8%。,计划生育率99.62%,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在连续三年的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 计划生育双进活动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协会工作被评为省级先进。民政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限制度得到较好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殡葬改革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顺利完成了土地延包任务。338中共济宁年鉴(五)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强化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行了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建立了镇工作议政员和民情恳谈工作机制,抓好了镇、村两级的政务公开工作,较好地解决了群众普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有效打击了各种犯罪。在圆满完成“三五”普法任务的基础上,深入实施了 “四五”普法规划,全民法制观念普遍增强。组建了司法调解中心,建立了三级调解网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省创安先进镇。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集中力量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维护了全镇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三、创新与经验(一) 要坚持观念创新,不断解放思想跳出马庙看马庙,对照先进找差距,先后3次组成考察团赴胶东、江南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在全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重点解决影响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引导全镇人民在工作上树立高标准,思想上树立高境界,努力实现新跨越。
  (二) 坚持结构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结构调优、品种调新、规模调大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植林果、蔬菜、畜牧等主导产业,抓好龙头企业建设,进一步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和财政双增收。
  (三) 坚持体制创新,积极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帮助镇五金厂、宏泰冷库、德兴公司体制创新,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激活企业发展活力,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 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加快技术改造和高新企业发展步伐立足现实,把大蒜加工、冷藏、开发三大产业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在领导精力,研究开发力量、资金和政策上予以全力倾斜,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了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五) 坚持环境创新,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硬环境。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为促进全镇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保证。
  附:马庙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王允会副书记:赵鲁陈儒刚(12月离职) 李海东宋兰军(挂职)委员:王允会赵鲁陈儒刚(12月离职) 李东海宋兰军(挂职) 赵步东赵贤臣付冠鹏祝德战羊山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刘奎军2001年,羊山镇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积极开拓、 勇于创新,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财政收入达到517万元,比上年增长8.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90元,比上年增长8%o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羊山镇党委下辖党支部85个,其中农村党支部62个;共有党员1630名,其中农村党员1310名。 2001年,镇党委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 结合本镇实际,以建设双文明经济强镇为目标,以创建“六好”乡镇党委、“五好”党支部为抓手,全力推进党的建设,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思想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为主线,在全镇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三个代表” 学教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广大党员干部加深了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39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组织建设进一步推行“选前评议制”,扩大了基层民主,壮大了党支部的群众基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并对个别缺乏凝聚力、战斗力的村党支部进行了充实调整;同时,把镇党委所辖的9 个管区党总支,缩编为8个管区党总支,使管区、村两级的班子结构得到优化。在此基础上,以目标管理为重点,实行对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规范化管理。 通过选前评议制的机制措施,全镇建立了一支素质优秀的党支部书记队伍,镇党委及时采取措施,对党支部书记进行规范化管理,即实施四个强化:首先,强化目标考核。年初由镇党委分别与村党支部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三个方面,制订有量化指标、有质量标准、有考核细则、有奖惩依据的任期目标和制度工作目标,年终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与干部任用相结合, 与评先树优相结合,与工资报酬相结合。其次,强化奖惩力度。对评选出的“十佳”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对连续三年全镇考核第一名的给予提拔重用;对年终考核排在最后一名的予以诫勉;对连续三年排在全镇最后一名的实行末位淘汰。再次,强化制度约束。镇党委统一制定了 《农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农村党支部廉政守则》, 约束规范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行为。第四,强化民主监督。在坚持村账镇管,审计公开的同时,对党支部书记进行定期评议,坚持党支部每半年向支部大会和村民大会述职制度。上述制度措施,使村级领导核心成员特别是村支部书记,思想上打紧板、工作上打紧步,保持着旺盛的开拓活力。为有针对性地切实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在镇直各单位、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建立党支部23个,在各个支部都建立了后备干部档案。发展党员实行公示制, 接受群众监督,避免了农村发展党员中出现“地下党员”、“近亲党员”和“人情党员”的问题,特别是注重在经济能人中发展党员,确保了党员质量,改善了党的组织构成,维护了党的先进形象。全年,新发展预备党员70名,转正党员50名。同时,广泛开展了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隆重表彰了一批先进党支部和先进个人,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
  (三) 作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全镇开展了“学习六中全会精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的活动,先后制定了《机关干部考勤、考核制度》、《来人招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机关工作人员十不准》等规章制度,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坚持科级领导包管区、一般干部包村制度,广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工作的群众化。
  (四) 党风廉政建设制定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及监督检查办法,加强了镇、 管区、村三级党员干部的廉政建设考核。同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一年来先后查处违纪干部4人,1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2人被撤职。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压粮、稳棉、扩蒜、扩瓜菜、增林果、 强畜牧、上特色的发展思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达到3:7。大蒜面积得到巩固和发展,总面积达到3.05万亩;大蒜套棉花、棉花带西瓜、玉米带冬瓜、畦埂套蔬菜等多档多茬立体种植大量发展,复种指数达到280%,耕亩效益达到2600元;畜牧业发展迅速,新上一批奶牛、波尔山羊、梅花鹿等特色养殖项目,全镇千只养鸡户达200余户,年出栏生猪2万余头。
  (二) 企业结构得到优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抓改制、抓技改、搞联合,力促骨干企业充满活力,上规模,上档次。镇两处水泥厂、绿色贸易公司分别完成了股份制改制和租赁承包;在生产的同时,加大了技改投入,共完成技改投入300万元;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两处水泥厂进行了合并,资产得到重组优化。
  (三) 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镇驻地开发区各项设施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两处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也渐成规模,李堂储藏工业园区已有三户建成落户,另有十余户待建。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共引进项目11个,镇外资金1530万元。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新增私营企业 3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428个。340中共济宁年鉴(四)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2001年,共铺设、硬化生产路面20公里,对镇驻地部分街面进行拓宽、改造,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6月份,建成了电话镇,使电话入户率达到65%,有线电视入户率大幅度提高,加强了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五)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弃恶扬善、弘扬正气,倡树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坚持 “三为主、三结合”,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文化、教育事业又上新台阶,完成了合点并校和校舍危房改造工作。农村医疗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群众的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解除了教职工的后顾之忧。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和政务公开,妥善处理群众内部矛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确保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被县委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
  三、创新与经验(一) 坚持观念创新,不断解放思想跳出羊山看羊山,对照先进找差距,先后组织党员干部12次到临沂、寿光、桓台、济南、德州等地及本县先进乡镇考察学习,在全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重点解决影响加快发展的观念问题,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在工作上树立高标准、思想上树立高境界,努力实现新跨越。
  (二) 坚持结构创新,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结构调优、品种调新、规模调大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植林果、蔬菜及畜牧等后续主导产业;抓好龙头企业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和财政双增收。
  (三) 坚持体制创新,积极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坚持以“一退一破一多”为核心,以实现“两个置换”为目标,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造,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激活企业发展活力,提高竞争力。
  (四) 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加快技术改造和高新企业发展步伐立足实际,把蒜制品深加工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在政策上、资金上予以全力倾斜,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五)坚持环境创新,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硬环境,加快镇驻地的规划和建设,努力向现代化小城镇迈进。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和对部门服务经济发展情况的民主评议制度,全面清理审批和收费项目,严肃处理“三乱”行为,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附:羊山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刘奎军副书记:史为满王来顺袁炜陈建秋(挂职)委员:刘奎军袁炜申玉军史为满王来顺陈建秋(挂职) 张乃军胡集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杨金旭2001年,胡集镇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紧扣发展主题,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使全镇党的建设、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 1亿元,比去年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4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各项事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胡集镇党委下辖12个党总支,120个党支部; 共有党员2189名,其中农村党员1568名。2001 年,镇党委针对进入新世纪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认真分析,着重加强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为全镇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41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 加强思想建设镇党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先后在全镇机关干部和村级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使“三个代表”真正被广大干部所理解,并付诸于实践,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 加强组织建设镇党委结合乡规模调整, 对合并后全镇11个管区党总支、77个村党支部班子进行了适当地调整,对10个后进村党支部班子进行了整顿,有8个党支部已转化升级。全镇新发展党员56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企业党支部 7个,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三) 加强党的纪律镇党委坚持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同时,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的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
  (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保证广大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向王杰同志在荣誉面前不伸手、在待遇面前不伸手、在物质面前不伸手的“三不伸手”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加强了反腐败斗争力度,严厉查处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先后查处党员干部违犯案件6件,处分党员9名。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培植后续主导产业全镇在发展大蒜主导产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增加耕亩效益的同时,着力进行了蔬菜、特色林果、畜牧水产等后续主导产业的培植,大蒜—白皮甜瓜—棉花,大蒜—菠菜—西瓜—玉米等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的种植模式初具规模,精品养殖、特种养殖、规模养殖已形成气候。全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6.6万亩,粮经比例达到了 3:7,其中优质大蒜种植面积4万亩,圆葱面积2万亩,高价值无公害蔬菜面积3000亩,丰水梨、水晶梨、冬枣、 红提葡萄等特色高档果品面积3000亩;蛋鸡、肉食鸡孵化厂2处;兔业养殖、加工、销售生产基地1个;畜禽养殖专业村24个,饲养大户658户,畜禽存栏量达62万只(头);开发淡水优质、特种、精养水面1000亩;花卉、草坪、石雕等新兴产业开始起步。
  (二) 加强农副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镇党委采取优惠政策启动、激励民间投资驱动、优化环境拉动、优质服务推动等措施,先后联合本辖区内的28处大蒜加工厂、蔬菜脱水厂,组建了蔬菜加工、保鲜、冷藏企业集团;在大义北侧规划出了占地 100亩的10万吨冷库群建设基地;以大义农贸交易市场为框架,向北延伸规划出了占地200亩的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以金北商埠框架为主体,向东规划出了占地300亩的农贸综合交易市场;规范完善了方庙、莫桥、安五王三处大蒜、圆葱交易市场。同时,在济宁、济南、威海、郑州等地开辟了较为稳定的大中城市销售地批发市场。
  (三) 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势头迅猛全镇新建、扩建大蒜精深加工厂3处,蔬菜、果品保鲜冷藏库1处;新建、改建中型加油站2处;新建大型自来水厂、面粉厂、种鸡场、良种鸡孵化厂各一处;扩建通讯电缆厂、水泥厂、高档家具制作厂各一处,新增水泥预制件厂4家、水泥彩地砖厂2家;新发展维修、餐饮、服装、食品、百货、营运等个体工商户313 户;个体私营企业资产总投入5440万元。外地客商投资6000万元的大连牧康生物工程公司畜牧饲养加工基地;投资1000万元的金山纺织有限公司长绒棉生产加工基地;投资150万元的金森木业有限公司;投资50万元的“金星”兔业开发公司等民营企业先后在胡集落户。其中金森木业有限公司、 “金星”兔业开发公司已正式开业运营,其它两个大型的项目建设征地工作已完成,部分资金已到位, 正在积极筹备和建设之中。
  (四)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全镇先后投资672万元,新建高标准欧式商品楼106间;按欧式造型改造旧式商品楼、办公楼72间;拓宽硬化街道2条,长320米;新建自来水厂一处,铺设输水管道10公里;新建联通接收发射塔一座,使镇域内达到了移动通讯网络覆盖无缝隙;新开辟绿化绿带地0.8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到16%;有线电视、电话直通各村,镇区内有线342中共济宁年鉴电视、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了 89%、93%,镇域内电话普及率达到了62%。成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五)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坚持以普法教育为突破口,把普法教育、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等融为一体,在全镇各村建立起较高标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普法教育、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宣传一条街,使全镇各项社会事业得以全面健康发展。社会治安案件发生率为6%。,刑事案件发生率为1.5%。,比2000年分别下降了 7.2%和9.5%,被市、县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镇敬老院被山东省民政厅命名为一级“文明敬老院”。
  三、创新与经验2001年,镇党委带领全镇人民积极按弃因循守旧的落后观念,围绕创新出思路,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一) 在观念上求创新,不断解放思想对照先进找差距,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到周边县区参观学习,在全镇上下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大讨论,广大干部对发展这一主题有了新的认识, 思想上得到了解放。
  (二) 在调整上求创新,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外岀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在发展大蒜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培植无公害蔬菜特色林果,畜牧水产等后续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富民强镇之路。
  (三) 在招商引资上实现了新突破树立胡集以外都是外的思想,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了一批外商来镇投资兴业,实现了外商投资近亿元的突破。
  (四) 在小城镇建设上求创新按照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环境就是服务的思想,大力加强中心镇驻地建设,按照欧式造型对105国道沿线,中心街两侧的商品楼房进行全面改造,使镇驻地小城镇建设典雅大方,在全县独具一枝。同时,成立了城管大队,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市场管理办公室,为全镇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大环境。
  附:胡集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杨金旭副书记:张思宝周利军(12月离职) 程永祥刘渭福阎成启郑志东(挂职)徐宏(挂职,12月离职) 张磊(挂职)委员:杨金旭张思宝周利军(12月离职) 程永祥刘渭福阎成启郑志东(挂职)徐宏(挂职,12月离职) 张磊(挂职)赵华(女) 杨学锋曾黎明杨玉泉王为中郝长顺张师东卜集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程元峰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00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卜集乡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 29103万元,比上年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01万元,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又有新的增长。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卜集乡党委下辖9个党总支,66个党支部,共有1469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1339名。
  2001年,乡党委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积极推进党的建设,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43(一) 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为主线,在全乡深入扎实地开展了 “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公仆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 加强组织建设结合全乡农村基层组织现状,对排查出的工作消沉、思想涣散等4个后进村党支部集中进行了整顿并实现转化升级。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2个。健全了后备干部档案, 新发展党员64名。按照年初签订的工作目标,隆重表彰了一批先进党组织和先进个人,鞭策了后进,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
  (三) 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在全乡广泛开展了“学习六中全会精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及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活动,制定了党员干部“六个不准”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工作 “十忌”,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 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党委、政府领导成员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了自警、自省、 自律、自励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了学习法规、遵守党纪、做好表率的自觉性。制定了《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规定》,建立起干部廉政档案,定期开展评议等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全乡创造性地推开了“民主评廉”制度,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经验在全县得到广泛推广。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先后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3 起,处分党员5名。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为充分显示“中国圆葱之乡”的品牌优势,乡党委提出了“压缩粮食、稳定大蒜、扩大圆葱、增加蔬菜” 的总体发展思路,重点培植和发展圆葱这一主导产业。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圆葱科技示范园为依托,改良品种,增加品种,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全乡大蒜、圆葱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达到2:8。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畜牧、水产等后续产业,形成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的模式,畜牧养殖专业村8个,专业户400户,水产养殖面积2000余亩。不失时机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善田间工程,修复和新挖沟渠20多条,增打机井120眼,维修排灌站8处,实现了井站双配套,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市县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相继在卜集乡召开,受到充分肯定。
  (二)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张经济总量乡党委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稳步推进现有乡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坚持抓技改、搞联合,力促金乡强力机械厂等骨干企业规模扩张和上档升级,推行企业间的强强联合,进一步增强实力,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落实相关责任。制定和完善了《关于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及若干规定》,采取解放思想发动,抓基、固本、促动, 招商引资拉动,培植大户带动,优化环境推动等重要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后4次召开动员会和表彰会进行全面发动,扩大对外宣传、招商引资。 投资5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150亩的民营经济园区,为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宽阔的空间。全乡新增个体工商户170个,新增民营企业5家,新上项目17个,新增固定资产投入2315 万元,占全乡经济总量的50%。
  (三)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载体功能在原有条件的基础上,投资近100万元用于圆葱、大蒜专业市场的再建设。开发建设的占地 7000多平方米的卜集商贸城正进入实施之中,可吸纳80个个体工商户前来投资经营。全乡45个行政村已有42个全面完成电网改造任务。电话乡建设步伐加快,有40%的村达到电话村标准。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并已形成规模,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应用,加强与山东农业大学、上海农科院等院校的联合,引进高科技开发培育农业新成果,成效明显,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大力深化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倡树344中共济宁年鉴良好的社会风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队伍、强素质,抓服务、上水平,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年终考核名列全县第三。完成中小学合点并校任务,投资100万元的一中宿舍楼已经施工建设。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投资50万元完成了乡卫生院门诊楼的建设和先进医疗设备购置。 积极推广民主管理和政务公开,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确保了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被评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市县“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县“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
  三、创新与经验(一) 坚持观念创新,不断解放思想乡党委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对照先进找差距,先后 6次组织“两委”成员、管区和村干部及民营企业代表等赴南方及德州、寿光、梁山、汶上等地参观、考察、学习,相继4次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动员会、表彰会、现场会和经验报告会,邀请河南省南街村企业家前来现身说法。广泛开展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大讨论,注重解决影响和制约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了各级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坚持在思想上树立高境界,发展上树立高起点,工作上树立高标准,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二) 坚持结构创新,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按照结构调优、品种调新、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思路, 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和特色农业,培植圆葱、大蒜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林果、蔬菜、畜牧、水产等产业,达到优势互补,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和财政双增收。
  (三) 坚持体制创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措施, 从根本上激活企业发展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和宽松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竞争能力。
  (四) 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立足实际,围绕机械制造,农副产品保鲜和深加工等方面不断引进新科技,搞好技术改造,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适应市场需求,充分体现出科技在生产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五)坚持环境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硬环境。以小城镇建设为主体,扩张建设规模,加快市场开发和民营经济园区建设,提供优良的投资经营环境。 树立良好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理与调控,强化服务意识,优化软环境,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规范管理和审批收费项目,严厉查处“三乱”行为,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附:卜集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程元峰副书记:张宝林李清军张化峰徐文革(挂职)委员:程元峰张宝林李清军张化峰徐文革(挂职) 张培忠孙宜峰孙东芳高河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李成勇2001年,高河乡党委带领全乡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 “整体工作上水平,单项工作争第一”的总体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 年增长率19.1%;财政总收入完成321万元,年递增14.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69元,年增长 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近亿元。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45一、组织概况和党的建设高河乡总面积58平方公里,3.2万人,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44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31 个,个体私营企业党支部3个,机关部门党支部10 个;全乡共有党员1106名,其中农村党员889名。
  2001年,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高河乡党委大力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 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教育为主线,在全乡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真正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 加强组织建设结合本乡实际,对各党总支、单位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使党总支、单位领导班子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对排查出的3个“软、 瘫、散”基层党支部,进行了重点整顿,并按照德才兼备和“四化”原则培养选拔了一批优秀农村干部,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3个,认真组织开展了“五促五带”活动,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公示制共吸取入党积极分子31名,发展预备党员 26名,为基层党组织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举办党员培训班6期、组织外地参观27次、播放党员电教片82余场,受教育的党员人数2000余人次,增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识。广泛开展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表彰了一批先进党组织和先进个人,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三) 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深入开展了转变党员工作作风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认真执行党委工作条例,完善议政员制度,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指示精神,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学习王杰“三不伸手”精神教育, 制订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廉政档案,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检查考核。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认真查处党内违纪案件,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上级领导的好评。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增收能力明显增强乡党委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走出了一条“培训引导、榜样带动,帮扶转化、服务指路、政策拉动”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之路。推广了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立体种植模式,复种指数达到280%,粮经比例达到2: 8。全乡共种植大蒜 23000亩,各类蔬菜41000亩,特色林果1000余亩, 开发宜林河堤500余亩。其中青盖紫茄、辣椒亩效益平均在2500元以上。畜牧水产养殖业获得较快发展,引进养殖特色畜禽品种近10个,畜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24%。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新增恒温库贮藏容量1.8万吨,全乡农副产品贮藏能力达到2.3万吨,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大蒜、 棉花基本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二) 民营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乡形成了全民招商、人人引资的发展格局。目前共有个体工商户420户,私营企业32家,注册资本达到 5600万元,其中,2001年新增个体户62家,私营企业28家,新增固定资产达到2238万元,比年初县政府下达的1000万元投入任务增长一倍多,涌现出了“金天元”、“金元”、“金山工艺”、“万福港”、“金莱港”、“三得利”等十余家初具规模的个体私营企业大户。小城镇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岀重点,体现特色,统筹兼顾,加强管理”的原则,制定了高标准、高起点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强化了乡驻地建设,工业园区、商贸区、专业批发市场初具规模,先后建成高标准欧式商品房10000平方米,在建商品房38000平方米, 硬化路面、建设绿化带25000平方米,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四通一平”。
  (三) 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346中共济宁年鉴争取省、市两级扶持,彻底完成了总投资368万元、 总里程12.8公里的胡淳线拓宽工程,修补了村级路,形成了以胡淳线为骨干,以村级路为支柱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同时带动了赵阁至郭七蔬菜批发长廊的发展,年成交额300余万元,并与广州等 20余个大中小城市建立了固定销售网。完成了电话乡建设,电话入户率达到75%,改善了通讯条件。对全乡12处排灌站进行了全面维修、新打机井130余眼,实现了沟路渠、桥涵闸、井站配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四)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聘请了科技副乡长,成立了科技兴农领导小组,为各村配备了吃乡财政的农民技术员,广泛开展了科技下乡、科研攻关活动,加强了与高等院校和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的联合,与济南高新农业开发区和莱芜农科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1.2%。加大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确保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坚持抓队伍、强素质,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了全县一等奖。投资200余万元,新建校舍117间、修缮18 间,顺利完成了中小学合点并校工作,优化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多次受到市、县领导的好评。完善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使全乡群众卫生保健工作上了新水平,一些好经验与做法在全县推广。大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 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倡树文明新风,涌现出一大批捐资助学、扶贫救困、好媳妇、好婆婆等典型事例。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统计、审计、老龄、民兵、 民政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三、创新与经验(一) 坚持理论创新,努力解放思想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活动有利契机,组织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企业大户等人员,先后27次到外地参观学习,树立了全新的思想观念、工作观念和思维方式,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思想根源,唱响了“不管东西南北风, 咬定发展不放松”的主旋律。
  (二) 坚持管理创新,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在机关干部中,实行了末位淘汰制,调动了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坚持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一切对事不对人,看质变不看量变,对全乡所有职位进行竞争上岗,激活了内部活力,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全乡经济发展。
  (三) 坚持结构创新,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按照结构调优、品种调新、规模调大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植蔬菜、林果、畜牧等主导产业,实现了农民和财政的双增收。
  (四) 坚持环境创新,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加快乡驻地小城镇建设步伐和市场开发步伐,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的硬环境。
  (五) 坚持服务创新,进一步完善了服务承诺制度和对部门服务经济发展情况的民主评议制度实行一站式办公和服务,为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 坚持民主创新,加强了党委自身建设在党委建设上,实行了议政员制度,使党委工作更加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确保了党委决策的正确性。
  附:高河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李成勇副书记:赵玉林张仰明刘朝平朱贵启(挂职) 徐宏(挂职,12月任职)委员:李成勇赵玉林张仰明刘朝平朱贵启(挂职) 徐宏(挂职,12月任职) 刘松亮高广民李艳春(女) 李栋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47化雨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梁之邦2001年,化雨乡党委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稳定的关系,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2001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48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6万元。被县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乡镇”和“六好乡镇党委”。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化雨乡党委下辖10个党总支,70个党支部, 共有党员1442名。2001年,化雨乡党委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推进党的建设,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加强党委自身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水平首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把每周的星期一定为学习日, 进行集中学习。组织党委成员积极参加市、县委党校及其他形式的理论培训班,掌握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提高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向孔繁森、刘运库等模范人物的学习活动,激发党委班子成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使每个成员自我加压,开拓进取,积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抓好市场经济知识学习,不断强化开拓创新意识。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现代化经济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组织班子成员到德州庆云、寿光、临沂罗庄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进一步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找出了差距,增强了竞争意识、超前意识和开放意识,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抓住了工作的主动权,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 增强班子团结,发挥整体功能。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党内民主生活制度,使每个成员牢固树立“顾大局,讲团结,干事业”的意识。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总揽全局,积极主动地协调好班子的关系,注意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其他成员都能从大局出发,相互配合,维护集体的权威。另外, 廉洁勤政,脚踏实地干事业。凡是要求一般同志不做的,领导成员首先不做;凡要求一般同志做到的, 领导成员必须率先垂范。党委成员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基础上,又“约法三章”:树正气,功名利禄不贪;走正路,歪风邪气不沾;做正人,大小便宜不占。严格执行财政收支、车辆管理、 电话使用和招待制度,有效地刹住了各种不正之风,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同时,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形象。围绕“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 突岀抓调整”的目标,发扬民主,大胆决策,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上提出了“压粮、稳蒜、扩菜、保果”的总体思路,使农业种植结构趋于合理。为解决群众 “难下决心、难筹资金、难销售、难于管理”的四难问题,乡党委号召全乡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发展经济、 示范带动抓好转变。全乡有98名机关干部与农户结成帮扶对子,64名干部与农户建成联系户,机关干部人人都有帮扶户或联系户。帮扶干部投入帮扶资金35万元,协调贷款4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全乡共发展冬暖式大棚 260多个,大中拱棚3200多亩,套种露天蔬菜8100 亩,种植大蒜面积近5万亩。乡党委从全乡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抓主要矛盾,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上,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先后投资5000万元,进行了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投资和发展环境。多方协调资金3000万元完成了农网改造和电话乡建设,为化雨乡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管理,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实行了机关干部到村轮岗任职制度对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实施了“两推一选”制度。在村支部班子选举上,采取由群众和党组织推荐支部候选人,由党员按党内的有关规348中共济宁年鉴定选举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委员,改变了过去单纯由党委任命,或者由乡党委提名候选人的方式。对村支部书记实行规范化管理。全乡共有34名村支部书记通过推荐、考选、测评,过渡为规范化管理干部。经过强化管理,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 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年富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充分发挥了农村党支部在各项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发展党员实行公示制。按照“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在党的力量薄弱的地方重点发展党员。对新发展的党员,全部进行了三榜公示。
  (三)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全乡党员中开展了“三富”党员活动、创建“五好村党支部”活动,重点抓了党员服务社建设。党员服务社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员为主体,团结能人、强人, 致力经济工作,号召先富带后富、大家一起富,深受群众欢迎。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围绕两个增收实现了经济新突破乡党委按照“压粮、稳蒜、扩菜、保果”的总体思路,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和正确引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的积极性。粮经比例调整为3:7,种植业结构更加合理。畜牧业生产势头良好。狠抓了畜牧养殖各项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积极引导群众向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涌现出12个养殖专业村和一批养殖大户、特种养殖户。 饲养总量和畜牧收入一宜处于全县先进行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后劲增强。通过实施宽松和优惠的政策,全乡上下形成了积极投资办厂和热情招商引资的热潮。截止到2001年底,全乡兴建恒温库 41座,贮藏总量1.5万吨。新增个体工商户102 户,固定资产投入达到1806万元。全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经济小区建设步伐加快。 通过不断优化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年吸引外资额1000万元以上。占地300 亩的金三角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第一期工程正在施工,第一批入园的富邦肥业有限公司现已试车投产。
  (二) 实施了民心工程,促进了社会稳定一是狠抓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两委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二是加大对宅基地清理力度,达到了群众的满意。三是清理审计了村里的账目。乡里由纪委牵头成立了村账清理、审计工作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逐个进行了清理、审计。 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四是做好了土地延包工作。在广泛宣传中央政策的基础上,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进行土地延包,对涉及15个村土地矛盾突出的39个生产小组,派驻工作组,解决了人地矛盾突出问题,按时完成了土地延包任务。五是努力解决基金会遗留问题。政府从维护股民的利益出发,不断强化措施,采取了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大了对借(保)款的收缴力度。 六是大搞了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挖通了姜楼管区一支汇渠,改善了一万多亩田地的水利条件。投资近20万元,修复了李楼和李集拦河节制闸,完善了金南回灌工程,提高了抗旱防汛能力。七是对校舍进行了危房改造。
  (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教育战线繁花似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教学成绩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卫生战线捷报频传,被评为市、县文明单位和先进单位。 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坚持“三为主”,推行“三结合”,重点抓了程序化管理、系列化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绩显著,开展了以“四五”普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强化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了“三、二、一”工程,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被县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财政、 信访、民政、土地管理和养老保险事业、民兵工作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创新与经验(一) 坚持观念创新,不断解放思想对照先进找差距,先后3次组织乡村干部赴胶东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在全乡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解放思想, 加快发展”大讨论,重点解决影响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了各级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引导各级干部在工作上树立高标准,思想上树立高境界,努力实现新跨越。
  (二) 坚持结构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结构调优、品种调新、规模调大的思想,大力发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49展特色农业,培植林果、蔬菜、畜牧等主导产业,抓好“龙头”企业建设,进一步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和财政双增收。
  (三) 加快农业国际化进程,使农业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尽快建立适应入世要求的农业体系框架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品牌农业和精品农业,推行AA 级绿色食品认证和国际有机食品标准认证,使全乡更多的农产品拿到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食品工业和饲料加工业。特别是要把大蒜工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引导资金和劳动力向大蒜、蔬菜精深加工方向转移向大蒜工业、大蒜保健、大蒜制药方向发展。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经济工作的重点,力争实现大的突破。
  (四)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抓投入,上项目。坚持五个“不动摇”,即坚持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投入、 大发展”的四大战略不动摇,以此统揽全局,贯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始终;坚持思想解放不动摇,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再掀加快发展的高潮;坚持投入拉动、项目带动不动摇,抓大扶强扩规模,尽快膨胀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总量;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做好资金外引内活的大文章;坚持责任奖惩不动摇, 以发展实绩论英雄,努力实现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子再加快、力度再加大、环境再优化、投入再增加。 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放开经济形式,放开经营规模,放开经营范围。要把大项目作为重中之重,紧紧抓住不放手,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政策随着项目走。二是抓园区建设,搞好服务。对占地 300亩的金三角工业园区,要高标准规划,不断加大投入,力争在2002年达到一定规模和档次,使之成为化雨乡经济发展的亮点。
  (五) 进一步强化财税工作确立财政发展的观念,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实行公开办税,严格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坚持以率计征,应收尽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原则,调整优化支岀结构,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反对奢侈浪费,厉行节约,精心理财,勤俭办一切事情。
  附:化雨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梁之邦副书记:刘之彬李金平刘振芳王传振(挂职)委员:梁之邦刘之彬李金平刘振芳王传振(挂职) 白化新(12月离职)梁书栋韩传江王艳春肖云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刘遵路2001年,肖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29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86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 1%、12.4% 、8.8%,呈现出一片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肖云镇党委下辖党总支11个,党支部56个, 党员1442人。2001年,镇党委按照中央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要求,本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作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为主线,在全镇深入扎实地开展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党员干部通350中共济宁年鉴过大规模集中思想理论教育,加深了对“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理解,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对党在新时期农村工作中的路线、政策有了更深的把握,体现了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 加强组织建设按照县委“三级联创”活动要求,以创建“六好党委”、“五好党支部”为契机, 对5个村级领导班子进行了必要的充实和调整,对 3个后进村进行了集中整顿,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派驻政治指导员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注重后备干部培养,对一批年龄小、学历高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压担子锻炼,完善了梯队建设; 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激励党员争先创优热情,涌现出一批先进党组织和先进个人。
  (三) 加强作风建设结合学习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全镇范围内掀起学习《决定》精神, 转变干部作风的大讨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理论学习,提倡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做法,坚持走群众路线,制定了《关于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等规范性意见,使干部工作作风日趋规范高效化。
  (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民主监督职能,定期召开有群众代表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主等参加的民主评议会,对镇直单位、部门及负责人实行评议活动,评议结果纳入干部考核档案;开展了弘扬王杰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党章、条规、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廉政知识答卷活动,形成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围;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民主生活会重要内容,按照“八个坚持, 八个反对”的标准,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杜绝了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一年中未发生重大违纪案件。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农业结构日趋合理,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坚持“压粮、稳蒜、保棉、扩菜”的八字方针,抓好了畜牧、林果、蔬菜三个基地,形成了“南抓林果、北抓园、东抓畜牧、西抓棚”的农业格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农业生产日趋规模化。增强了设施农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无公害甘蓝、无籽西瓜、大棚蔬菜规模膨胀,远销省内外。注重品种改良,优质白皮大蒜的引进,优质高产棉花品种的试种推广也为农业增产作出了贡献。 农田基本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以东鱼河治理工程为契机,在全镇水利建设上形成集防汛、蓄水、灌溉为一体的水利设施网络,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 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 2001年初,镇党委多方努力,设立了付庙经济园区,规划面积达360余亩,一期工程160亩。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实现了“四通一平”,涉及冷藏、贮运、农产品加工等几个行业的12家业主入园经营, 仅一期项目累计投资达1200余万元。招商引资步伐加快,镇党委先后赴大连、威海、济宁等地考察, 就棉花加工、生物技术利用等达成多项议项,目前引资的汇达毛纺织有限公司、济宁石化分公司已开工运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2001年,全镇民营企业达到45户,比上年增长60.7%;个体工商户达到780家,比上年增长153.2%。招商引资工作跨入全县先进行列。
  (三)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现代小城镇建设初具雏形2001年上半年完成全镇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农村综合电价下降了 0.14元/千瓦时;积极推进电话镇建设,2001年底全镇电话装机总量达到3500多部,建成了电话镇。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对镇驻地两侧旧房进行了拆迁,改造完成商用房442间,完成镇驻地街拓宽工程。总体规划,筹备府后街与西外环路的建设,形成两纵三横的城镇设施布局,完善商业载体功能,拓宽了付庙商贸集散区,成为两省(江苏、山东)、四县(鱼台、单县、丰县、金乡)交界处的一个较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小城镇。
  (四)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倡树文明新风;建成“精神文明街”、“法制道德街”4条,广泛开展科技文化下乡, 着力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工程;举办农民艺术节、老人节等,丰富农村文化市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各项指标明显提高。积极稳妥地推行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51民主管理和政务公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联防网络;抓好“法轮功”练习者的教育转化工作,确保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先后获得“综合治理模范乡镇”、“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三、创新与经验(一) 解放思想,拓宽发展思路先后组织人员南下北上,东引西联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大讨论。“向基层访计策,向群体要路子”,面向社会征求发展新思路,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查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足,调整了发展思路,制定了切合肖云实际的长远规划;把经济发展的路子转移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小城镇建设以及园区建设民营经济发展上来。
  (二) 依靠科学,抓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上下功夫。聘请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的专家对东鱼河河堤开发项目多次进行了考察、论证,举办科技培训班,在修复的东鱼河堤岸上构建面积达9000亩的特色林果长廊,组建畜牧养殖协会,同济宁畜牧局等地联合定期召开培训班、交流会,追求效益最大化。2001年农科院在本镇试种的GKV-8优质高产抗虫棉新品种在全镇得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单位数量的产出效益。无籽西瓜、无公害甘蓝等绿色作物种植规模也得以扩大。原有农业基地正向科技化、高效化发展。
  (三) 扩大商业容量,优化区位优势加快镇驻地及付庙商贸区的开发建设速度,完善服务功能, 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镇驻地建设,拓建面积达 120亩;利用位于两省四县中心的地理位置,开发付庙农产品集散市场,化边缘劣势为区位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规模大、辐射广、影响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四) 优化环境,抓民营经济的快速膨胀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规定》、《关于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的规定》等,鼓励民营企业落户肖云。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在资金、政策上予以全力倾斜,严厉查处“三乱”行为, 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附:肖云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张玉华(2月离职) 刘遵路(8月任职)副书记:刘遵路(8月离职) 赵德王晓波杨华忠(挂职)委员:张玉华(2月离职)刘遵路赵德王晓波杨华忠(挂职) 戴衍彬赵茂岭马洪社朱智慧司马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岳耀寅2001年,司马镇党委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以中共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司马相对落后的实际,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奋力开拓,力争上游,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0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70个,新增资产 109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完成1808万元,培植了现代木业、金茂特钢、水箱配件、金龙冷藏等很有发展前途的民营企业。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均居全县前列。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司马镇党委下设党总支8个,党支部58个,其中农村党支部43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4 个,机关党支部11个,全镇共有党员1186名,其中农村党员886名。2001年,镇党委按照“党要管党、352中共济宁年鉴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 思想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抓好镇、村两级学教活动,组织全镇 129名机关干部,组成43个工作组,按照“学习不能空,工作不能停,以学教促工作,以工作带学教” 的工作思路,由党委书记带头包村驻队,认真开展村级学教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明显提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解决了一批农村热点、难点问题,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 组织建设加强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配齐配强了 5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新发展党员3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8名,重视了女党员发展,确保了女党员在新发展党员中高于20% 比例。积极开展“五促五带”活动,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建设工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 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 制定了《机关党员干部工作规范》,倡导求真务实、 廉洁奉公、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做好农村工作,党员干部的作风焕然一新。
  (四) 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由党委书记亲自抓,对副科级以上领导全部建立了廉政档案,对镇直部门加强了廉政督查,严禁铺张浪费,公款吃喝,廉政勤政深入人心。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按照发展创利、 创税、创汇农业的思路,积极实施蒜菜、果桑、畜牧、 中低产田四大开发。充分借助金乡大蒜名牌优势, 增加大蒜种植面积,达到了 3.5万亩的种植规模, 确立了大蒜主导产业的地位。陆地蔬菜、套种蔬菜、大棚蔬菜、花生、棉花等作物面积大幅度增加。 站在林果科技发展的前沿,投资80万元,完成了千亩美国油桃和欧洲金太阳杏种植基地建设,林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实施了畜牧发展“百、千、 万”工程,畜禽养殖的数量逐步增加,形成了一批专业村和专业户,被授予“畜牧强镇”称号。重视和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东鱼河清淤为契机,依托金南回灌工程,修复疏通了一批桥、涵、闸、沟、路、渠,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条件。
  (二) 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按照“解放思想启动,招商引资拉动、培植大户带动,优化环境推动”的思路,制定出台了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采取了主要领导抓包重点、外引内联、一个项目一套班子等行之有效的办法,狠抓重点项目的引进和上马,使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全镇新增个体工商户170个,新增资产1090万元;新上技改项目22个,固定资产投入1808万元,建成了商贸和工业两个经济园区,培植了现代木业、水箱配件,金茂特钢、金龙冷藏等很有发展前途的重点私营企业,为全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初步奠定了基础。
  (三)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按照“小城镇, 大战略”的指导思想,以完善小城镇功能,增强商贸往来为目的,实施了一系列的城镇开发,达到了“四通一平”的标准。完成了农村低压电网的改造,3.5 万千伏变电站成功并网送电。达到了电话镇建设标准,镇村公路基本建成。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地支撑和连接。
  (四) 精神文明建设明显进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开展了星级系列创建和“三下乡”、 “五下乡”活动。重视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广泛开展了创建安全文明责任区、安全文明村庄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包村驻队开展义务巡逻保平安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 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被授予市级创安先进单位。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均取得了新的进步。
  三、创新与经验(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决策来自于对机遇的把握,无论是种植结构调整,特色林果开发,还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无不是观念更新、抢抓机遇的结果。必须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并善于抢抓机遇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思维定位到 “三个有利于”标准上来,以此超前起步,赢得发展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53的主动权。
  (二) 因地制宜,确定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思路是方向,思路对则事半功倍。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努力做好上级精神与司马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形成具有司马特色的经济格局和发展态势,以推动司马经济向新的层次迈进和新的目标跨越。根据司马的区位、气候特征,发展了特色林果业,根据司马水草丰富的优势,提岀“畜牧强镇”的目标,便是从实际出发的结果。
  (三) 时刻保持刻意进取,不甘落后的精神状态欲争上游,必取上上之目标。围绕既定目标的实现,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困境之中不气馁,成绩面前不停步,把单位、个人的荣辱与司马的发展和形象的重塑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局部一流的成绩铸造整体的辉煌。继续保持和弘扬永不懈怠、敢为人先、实绩至上的精神,以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一切可能达到的目标。
  (四) 制订一套切实有效的政策规定政策是推动工作前进的杠杆。在用足用好上级政策的基础上,适时制定带有方向性、指导性和推动作用的政策措施,制定完善机关规章制度,对工作至关重要。2001年,镇党委制定了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吸引了一批客商来司马投资兴业,出台了《机关工作管理规范》,极大地提高了干部的工作效率,重塑了党委、政府的形象。
  附:司马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岳耀寅副书记:荆召军王庆峰张海峰(挂职)委员:岳耀寅荆召军王庆峰张海峰(挂职) 张常锁王世现周新来姜涛兴隆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芮芳月2001年,兴隆乡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9万元,增长 46%;农民人均纯收入2642元。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兴隆乡党委下辖6个党总支,50个基层党支部,其中12个乡直部门与企业支部;共有党员1534 名,其中农村党员1201名。2001年,乡党委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推进党的建设,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 思想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为主线,在全乡深入开展了 “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 组织建设根据群众的要求,结合工作需要,对部分村级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使乡领导班子的结构得到优化,对排查出的14个后进村支部集中进行了整顿,有7个村已转化升级,有5个民营企业建立了支部,加强了党对民营经济的领导, 建立了后备干部档案,新发展党员62名。
  (三) 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全乡开展了“学习六中全会精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活动,制定了《关于转变干部作风354中共济宁年鉴的规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乡副科级以上干部联系点制度,深入调查研究,实现了决策的民主化、 科学化。
  (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学条规,守纪律,做表率”活动,制订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及监督检查办法,建立了副科级以上廉政建设档案,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检查考核。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大了案件的查处力度,先后立查党员干部违纪案件22起,处分党员22名。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农业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1年乡镇党委把农业及农村经济作为主要工作来抓,从种植上大力推广了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等多茬轮作的种植模式,蒜田套种菠菜达到了 2万亩,蒜茬西瓜、黑皮冬瓜增加到1万亩,棉花3.5万亩,着力推广了东北油豆,在部分寿光、东北人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金兴冬桃成为名牌产品。36亩凯特杏基地初见成效。大弓棚蔬菜达到1000亩。复种指数已达 260%,粮经比例达到2:8,畜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冯庄、西陈等专业村,规模养殖场12 个,养殖专业户147户,各类畜禽存栏27万头 (只),出栏25.7万头(只),畜牧业总收人占整个农业收入的30%以上。大力推广了秸秆还田和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水利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修建了和楼等4处节制闸,开挖整修了部分引水渠道与桥涵建筑物,进一步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 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 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1 年,乡党委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放宽政策,完善机制,积极启动民间资金,重点抓投入,突出抓项目。广泛宣传优化环境,提供服务,制订优惠的奖励政策。全乡新上民营项目41个,其中有河口、草庙、粮机厂冷库、 冯庄板厂等。全乡投入达1800万元。同时,在陈庄、张庙、草庙、棠树、冯庄租赁了部分项目用地。 全乡个体私营经济户达到620户,注册资金1600 万元,民营经济实现了税收112万元,超额完成93 万元的年初任务。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30%以上。
  (三) 计划生育工作获好评2001年,乡党委为摆脱计划生育工作市重点帮促的沉重包袱,层层建立了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乡党委主要领导人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计划生育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进一步巩固,在市县两级各类检查中均获得好评。
  (四) 财政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乡党委重视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对大蒜、大棚菜实行了非常严格的丈量办法。开展了税源大普查,对车船税进行了反复的排查,严厉打击了偷税漏税抗骗税行为,完成各项税收364万元,比2000年增加了 129 万元。
  (五)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乡党委注重了乡驻地、魏店、草庙开发区建设。乡驻地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容纳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整修了乡驻地的中心大街,部分村新建道路12公里,加固了莱河上的4处桥梁和东鱼河李庄桥。50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电网改造,并架设了魏兴路高压线路, 电话部数增加到3560部。
  (六) 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是全乡最大的公益事业。在确保广大教师工资发放的基础上,投资近100万元对乡中学及部分小学进行了危房改造,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部定点学校被命名为县级规范化学校,其中,中学、乡中心小学被命名为市级规范化学校。 民间文化艺术事业得到进一步弘扬,兴隆村、潘阁村的高跷队在大蒜节一展风采,为全乡争得了荣誉。乡卫生院与北京建国门医院结为友好医院。 卫生院内部实力和技术水平大大增强,卫生设施进一步改善,成为集外科、内科、中医、透视拍片于一体的综合性卫生院,并且搞好了一体化管理,进入了全县卫生系统先进行列。
  (七)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了打霸除恶和严打百日行动,强化了对各种案件的打击力度,社会环境明显好转,被评为全县社会治安模范乡镇。加大对村级财务监管力度,对50个行政村公开进行账目评比,并张榜公布,同时,对问题较多的村进行了审计,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55三、创新与经验(一) 坚持观念创新,不断解放思想跳出兴隆看兴隆,对照先进找差距,先后组织乡机关干部、村干部、部分群众,到王丕、金乡镇及成武县的孙庙乡考察学习。在全乡开展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经济落后是兴隆乡最大的实际,加快发展是兴隆乡唯一的出路,增强了各级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二) 坚持结构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结构调优,品种调新,规模调大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植林果、蔬菜、畜牧等主导产业,抓好龙头企业建设,进一步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和财政双增收。
  (三) 坚持体制创新,积极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造,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激活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 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加快技术改造和高新企业发展步伐在领导精力、措施、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全力倾斜,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提高了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五) 坚持环境创新,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环境。按照“一城、二线、 一区”的小城镇开发思路,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速度,切实加强政府对开发区土地及小城镇管理的调控,强化服务意识,优化软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实行阳光作业,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和对部门服务经济发展情况的民主评议制度,全面清理审批和收费项目,严肃处理“三乱”行为,为全乡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附:兴隆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芮芳月副书记:李祥伟张云峰杨玉生(挂职)委员:芮芳月李祥伟张云峰杨玉生(挂职) 宋勇李忠云王金雷张伟王丕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李金礼2001年,镇党委在县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严格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 ;财政总收入完成334万元,比上年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25元,比上年增长5%。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王丕镇党委下辖党总支6个;基层党支部42 个;共有党员980名;其中农村党员710名。2001 年,镇党委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推进党的建设,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 思想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为主线,深入扎实地开展了 “三个代表”学习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认真组织党员冬训工作, 对广大党员进行了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农村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了党员干部驾驭全局、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
  (二) 组织建设主要从班子入手,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和支部换届,对村领导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使村班子的结构得到了优化,战斗力和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增强。注重新党员356中共济宁年鉴的发展和培养,共发展新党员57名,壮大了党的队伍,为党的肌体输入了新的血液,增强了党组织的生气和活力。广泛开展了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 隆重表彰了一批先进党支部和先进个人,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
  (三) 作风建设镇党委从健全制度入手,从自身做起,廉洁自律、率先垂范,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增强班子的团结。
  (四)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学条规、守纪律、做表率”活动,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各单位、各责任区主要负责人全部参加了廉政知识考试问答。结合王杰“三不伸手”精神,制定了《关于党员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及监督检查办法。组成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纪检书记任副组长的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小组,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检查考核,对违反组织纪律的党员干部,给予了党内处分,共查处党员违纪案件2起,处理党员4名, 有效地促进了党风的好转,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4亿元,比去年增长12%。积极推广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立体种植模式,复种指数达到260%, 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走在了全县的前列。全镇蔬菜复种面积达到1.5 万亩,平均亩效益突破3500元。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已达35%。林果种植 “两堤一线”桑园、梨园都取得了较高经济效益。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称号。
  (二)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5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已发展到28家,个体工商户增至503万户,全镇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5631万元,比去年增加40% ,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330万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752万元。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华盛公司已具备年产值5000万元的生产能力; 金滨纸业公司投入技改资金100万元新上环保设备通过省市验收;至信实业公司真空铸造厂、衣龙服饰有限公司、金杭电缆厂等企业不断开拓市场,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民营经济已成为全镇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2001 年全镇民营经济缴纳税金134万元,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40%,被市授予“民营经济工作先进集体”。
  (三)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镇村村实现了“四通”(即通柏油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实施了镇驻地开发、 金司路(王丕段)拓宽工程,镇村面貌有了极大改观。加强了市场建设,扩建了于庄、王丕庄蔬菜批发市场,投资120万元建设了胡井科技示范园。希望小学、北新小学两所高标准规范化学校相继通过验收,镇卫生院建成的脑血管病防治中心大楼已投入使用。
  (四)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了“创安” 活动,建立了法制一条街,积极推广民主管理和政务公开,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有效地预防了各类案件的发生,确保了全镇的安定,被评为“市级综合治理先进乡镇”。
  (五) 精神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继续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技富民强镇”工程,加强与山农大等科研院所的联合,特聘了山农大教授定期到镇进行技术指导,强化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抓好了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了对纸厂排污的治理,审计、统计、文化、民兵、宗教等各项工作都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绩。
  三、创新与经验(-)试行公议制,实行公议共管,民主自治,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在村级设立村两委、区长、十户长三级管理网络,按照一定的程序对村内事务公开讨论,形成不违背国家法律、政策,符合大多数群众利益的决议,并在三级管理网络的监督下付诸实施,实现议决行的有机结合。实行公议制,驾起了政令畅通的桥梁,促进了干部素质的提高,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行公议制,调动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提高了村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树立了文明新风,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57合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比照先进,找出不足,先后组织人员到日照、寿光、淄博等地学习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想法子,出点子,因地制宜,加快了全镇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三)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走“缩粮、稳蒜、增菜”的农业发展路子,积极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取得了明显效果。
  附:王丕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李金礼副书记:田均民刘昌盛(12月离职) 周利军(12月任职) 耿明柱(挂职)委员:李金礼田均民刘昌盛(12月离职) 周利军(12月任职) 耿明柱(挂职)寻文贵陈津(女)张振东戴衍顺吕玉华鸡黍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张连续2001年,鸡黍镇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调整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真抓实干, 强化措施,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8亿元, 增长28%;财政总收入完成786万元,增长21%。
  农民人均纯收入2760元;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鸡黍镇党委下辖10个党总支,104个党支部, 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7个;共有党员1964名, 其中,农村党员1470名。2001年,镇党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工作大局,注重抓党委自身建设、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全镇党组织状况运转良好,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较好,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一) 思想建设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镇党委采取发放征求意见书、召开座谈会、民主生活会、谈心等形式,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下基层、进万户、心连心和结对帮扶、富民增收等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深理解,形成共识,统一思想,增强合力,做到学教活动与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教育,全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宗旨观念日益牢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群众十分满意。
  (二) 组织建设镇党委按照县委要求顺利进行了人大和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党委和政协的领导班子也进行了调整,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对村级组织建设,重点进行了教育、整顿和管理,调整村支部书记3人,推荐了 92名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党员发展公示制,发展党员22名。加强民主管理,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给群众明白,让干部清白。突出竞争、激励、监督、考核机制,继续加强村支部书记规范化管理。
  (三) 廉政建设制定、完善了机关干部考勤、 财务管理、车辆使用、来客招待、节约开支、加强学习等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工作中坚持原则,以人民利益和大局为重,生活上清正廉洁,领导干部都自觉做到三不,即:不大吃大喝,不当走读官,不车接车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廉洁勤政、决策民主、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党委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日益提高。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全年处分违法违纪党员5名。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业结构得到调整358中共济宁年鉴优化。镇党委紧紧围绕缩粮、稳蒜、扩瓜菜、兴畜牧的调整思路,发展大蒜5.6万亩,套种畦硬菠菜5 万亩,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的种植模式在全镇普遍推广。养殖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又涌现出一批养殖专业村和专业户,靠养殖致富的越来越多。全镇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初步形成了棉、蒜、瓜菜、畜牧多业并举的格局。个体私营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镇党委政府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工作突破口,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办法》和发展意见,解放思想,放宽政策,从用地、水电、税收、环境、注册、子女入学等10个方面切实让利于客户,让利于企业。 在为企业发展服务上,自觉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加强服务、引导、规划和协调,为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使二、三产业异军突起。鸡黍镇已经成为镇内外商家投资的热土。2001年全镇民营企业完成投入3670万元,占总任务数的176%,基本形成了冷藏、木业加工、面粉加工、棉花加工四大群体格局。已有华光和盛达两家企业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种苗研究所注册资金500万元,取得了种子包装权,个体种子行业全县仅此一家。涌现出了许多经济强村和一批纳税大户。被济宁市政府授予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先进乡镇,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财税任务足额完成。在税收入库上,加强征管,挖掘潜力,堵塞漏洞,应收尽收,全面完成了入库任务。
  (二)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完成主要引水沟渠的基础上,修复生产路7条,总长7500米;修建桥、涵、闸等建筑物13 处,总投资16万元。公路建设:1998年以来,全镇村村通了柏油路。近年来,由于受105国道和枣曹线严重破损的影响,全镇乡村公路超负荷承载,部分路面已经破损,针对这一情况,从2001年开始, 镇党委有计划地对部分道路及路段进行维修和管护,投资近百万元,建成了沙河大桥,加强道路管护,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完成了 105国道建设集资和捐款任务,确保了镇域内105国道和枣曹公路的及时施工。邮电通讯事业:村村通了光缆线路, 满足了所有用户安装电话的要求,达到了电话镇建设目标。
  (三) 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计划生育工作上位次。工作中,认真贯彻三为主、积极推行三结合的方针,加强基层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计划生育率、晚婚晚育率等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在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考评中位次前移。电网改造已经完成, 改造10KV线路52.6公里,清障伐树1000余棵,全镇用电户全部实现微机开单,全年完成供电1106 万度,比上年增长18%,每度电比农网改造前降低 0.16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为全镇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营造了一个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加强了 110 队伍建设,开通了 148服务专线,整顿了治安落后村庄,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经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累计投入 216万元,对中小学校舍进行改造,完善教学设备。 巩固了普九成果,师资队伍得到加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镇教育事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被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民政、 统计工作上水平。认真做好了优抚、五保户供养和社会救助活动。在镇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及时拨付优抚、定补资金,完成了镇敬老院合并,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改善了条件,节约了开支。统计工作完成上级安排普查任务,受到县政府表彰。精神文明、文化、卫生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镇5处文明单位通过了县文明委复查验收,又涌现出了一批文明村庄和文明单位,使全镇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走出了一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所有机结合的新路子,有效地保证了药品质量,堵塞了进药漏洞,保障了人民的用药安全。
  (四)小城镇建设已成规模,市场建设初见成效按照小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又加大了建设步伐。 先后完成了旧商业街改造、成教中心建设和山东鸡黍信隆商城、镇政府院商业街开发建设的前期准备等工作。目前,镇区面积已扩大到2.6平方公里, 新增工商户200余家。小城镇和市场的开发建设不但使鸡黍市场空前繁荣,而且转变了人们旧的经商观念,为建设大鸡黍搭起了框架,打下了基础。 一个较高档次、较高规格、较高品味的小城镇已初步展现在人们面前,新型乡镇的框架已经搭起。 2001年底,全县小城镇建设现场会在鸡黍镇召开,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59为全县小城镇建设树立了榜样。
  三、创新与经验(一) 解放思想,观念创新,做好结合文章镇党委结合全镇实际情况,提出以城兴市、商贸富镇发展战略,通过实施,现已初见成效,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正确的。
  (二) 农业结构调整创新按照镇党委提出的缩粮、稳蒜、扩瓜菜、兴畜牧的发展调整路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大蒜种植、 菠菜套种、棚菜推广及小尾寒羊、青山羊、兔、猪等品种的养殖,都已成规模,使群众得到了好处。
  (三) 发展环境创新在加大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硬环境的同时,镇党委又从优化社会环境、思想环境、治安环境等软环境入手,强化服务意识,杜绝一切三乱行为,为全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附:鸡黍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张连续副书记:葛现标姜开德孙敬堂(12月离职)张兵于宏伟程素民(挂职)委员:张连续葛现标姜开德孙敬堂(12月离职)张兵于宏伟程素民(挂职) 崔新文李登权李根合刘东来周桂芝(女)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