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1361
颗粒名称: 鱼台县
分类号: D564
页数: 20
摘要: 2001年,老砦乡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8.6万元,比上年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50元,比上年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老砦乡党委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突破口,积极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党组工作

内容

2001年,老砦乡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8.6万元,比上年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50元,比上年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2001年,老砦乡党委辖40个党支部,全乡共有党员988名,全年共发展党员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2名。
  老砦乡党委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加强思想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组织党员学习市场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开展驻村活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组织建设,为实现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按照“五个好”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班子建设,先后调整了 5个村的党支部班子,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提高村干部的素质,乡党委组织党员干部采取轮训、以会代训的方式,增强村干部带领群众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自觉性和本领;在全乡党员干部中开展学习“三个代表”、“双联双建”、“双强双富”等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乡机关党员干部组成10个工作小组,分别驻到全乡13个村队,走访座谈群众3400余人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320件,党员联户致富265 户。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老砦乡党委从实际出发,准确决策, 突出重点,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岀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 突出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结构有了大幅度调整,发展冬暖式大棚2000 亩、桑园1000亩、白莲藕2000亩和名优林果1000 亩;畜牧业三禽存养量25.8万只,猪、牛、羊、兔存栏量分别达到1.2万头、1000头、7500只、10000 只,珍稀畜禽养殖初具规模;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万亩,特色水产3000亩。
  (二) 突出乡企改制,民营经济有了突破性进展对乡属企业进行拍卖、租赁、承包,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增强了企业活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改制后的矿山机械厂、建筑公司等企业当年就扭亏为盈,提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13供了税收。同时,在全乡范围内掀起招商引资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全年发展个体工商户 286户,增加60%;合同利用外资1320万元,增长 24.4%;新上项目24个,新上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8个;民营经济收入3920万元,增长24%。
  (三) 突出增收节支,狠抓基金会清欠,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坚持抓财政、促经济的指导思想, 认真清理核查税源,加大税收征收力度。2001年, 地税完成99万元,比去年增长45% ,国税完成27.8 万元,比去年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8.6万元,比去年增长42%。在节支上,乡里出台了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用电、办公、招待等开支,把非生产开支降到最低限度。2001年,清理基金会欠款150 万元,兑付基金会存款280万元。截至2001年底, 基金会欠款降到780万元。
  (四) 突出基建投入,公路、水利、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投资1200万元的老砦至江苏边界长2.7 公里的一级路建成通车。由于老砦乡紧临微山湖, 地势低洼,每年的排灌任务相当繁重,水费收不抵支,治水成了乡里的一大包袱。为此,乡组建成立了鱼台县水利局老砦水利公司,独家经营乡水利事业,当年还清了以前欠款,并新建两处提水站,对全乡9处排灌站的用电线路进行改造,高损变压器全部换成低损,节约了水费开支。同时,在水利公司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水费做到了应收尽收。在乡驻地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完善了城区街道下水道、路灯等配套设施建设。下步将继续规划好济徐公路前六、东里、阎集的商业一条街,乡驻地至湖西煤矿路两侧的餐饮服务一条街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供水、供电、通信、通闭路电视等配套建设,努力实现城镇管理现代化。
  (五) 突出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为重点,努力提高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充分利用“148”法律服务专线,广泛深入地进行法制宣传,全民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立专门班子,建立健全了治安、 巡逻、调解、普法、帮教“五位一体”的村级综合防范网络,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斗争,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2001年,全乡共办理刑事案件6起,治安案件100起,批捕14人,劳教8人,刑拘19人,治安拘留80人,罚款20余人,处理人数总计141人。 认真落实《信访条例》,高度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 难点问题,及时化解农村宅基规划、“三提五统”催缴、车船税征收等工作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全乡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2001年,全乡宣传、教育、计划生育、卫生、土管、环保、精神文明等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乡上下形成了社会稳定、政治安定、事业发展、人心思上的局面。
  三、创新与经验(一) 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发展这一主题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离不开调整。早调整早主动,农业调整的过程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引入市场机制,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让农民从调整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理论来自实践,一个正确决策的形成,是反复进行实践、认识的过程。 2001年开展的干部驻村“三同”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赞同,通过驻村活动,解决了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化解了各类矛盾,优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密切了干群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任何发展的新思路都离不开解放思想,要实现“十五”目标,实现老砦经济的腾飞,关键的是要靠解放思想。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勇于创新、善于思索、善于决策,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争取更大的胜利。
  附:老砦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强同晔副书记:姚念举李广洪 王嘉田委 员:强同晔 姚念举 李广洪 王嘉田 姜育君 张芙蓉(女) 田书敏 方明君 314中共济宁年鉴谷亭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张建民2001年,谷亭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的总体目标,按照镇党委提出的“农村经济抓调整,城区经济抓民营,综合治理抓稳定,党务建设抓基层,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工作思路,发挥丰富的资源和镇位优势,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广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猛。2001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18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以内,综合治理工作连年居全县乡镇前列,先后获得山东省 “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经济强乡镇”和“民营企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谷亭镇位居城区,辖37个农村党支部,全镇有党员1280名。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突破口,积极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不断增强农村党建工作的活力, 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通过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建立机制,使全镇党的建设有了新的提高,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以提高战斗力为重点,进一步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广泛深入开展了以争创“五个好”农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镇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主要目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责任和目标联系在一起,形成上级抓下级,下级促上级,同级之间展开争先竞赛的联动格局。2001年有35%以上的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的要求。
  (二) 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结合乡镇规模调整,配齐配强了镇领导班子,使新的乡镇领导班子真正担当起“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的责任。
  (三) 进一步规范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与管理在继续推行“两推一选”公开选拔农村支部书记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支部书记的实际状况, 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全镇37个农村支部中,大力推行“支部书记过五关”的新举措,大大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整体水平。即推荐考察关,公告选举关, 群众监督关,考核审计关,退休公示关,通过推行支部书记过五关,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干部的责任心和上进心,赢得了群众的信赖。目前,“支部书记过五关”已在全县农村党支部推广,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重视和肯定。
  (四) 大力抓好后进村的整顿建设年初,对全镇农村支部进行了重点排查,认真抓了后进班子的整顿转化,采取驻村蹲点、教育提髙、调整班子、规范制度等措施,使后进班子转化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全镇先后调整支部班子5个,支部书记4名, 支部委员8名,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班子战斗力不强的问题。
  (五) 不断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深入开展了“实施党员形象工程”、 “五查、五反思、五带头、五评选”、“民情恳谈”、“村舍田间七日谈”和“谷亭镇四带五个一”工作法(即带着责任下去,带着任务下去,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情感下去,指挥在一线,干部工作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问题在一线解决,目标在一线完成)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干部受到了教育,群众得到了实惠,真正使基层组织强了起来,党员干部形象树了起来,精神文明硬了起来,群众真正富了起来,进一步增强了党群干群关系。
  (六) 深入扎实地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努力做到了认识到位,安排到位,组织到位渍任到位。学习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15教育中,结合实际,加强调研,边整边改,取得了较好效果。全镇130名机关干部,建立联系点37个, 走访座谈16000名群众,召开各种座谈会48余次, 解决实际问题18件,撰写有价值的调研报告26 篇。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谷亭镇党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注重从本镇实际出发,科学规范,及时决策,因地制宜, 大胆实践,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使全镇农村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成绩。
  (一) 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建强镇、奔小康、促发展为主攻方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基础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加快强镇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种植业,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抓了缪集、七圣堂、运南、米滩为中心的小拱棚和冬暖式大棚建设,努力在发展反季节蔬菜上下功夫,大胆推广了洋香瓜、樱桃、西红柿、油桃等名稀优特新品种,并成功试种了“洋香瓜—西瓜—洋香瓜”三种三收的种植模式。2001年,全镇各种冬暖式大棚发展到了 3000亩,大棚1600个,中小拱棚1800个,仅蔬菜总收入达到500万元,成为全县最大的农业综合开发乡镇。畜牧业,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规模饲养基地和养殖园区建设,推广畜牧业向珍特优方向发展。全镇各类珍禽养殖基地12处,珍禽养殖园区6处,养殖专业村7个。如运南村养殖的贵妃鸡、印度蓝孔雀、珍珠鸡、丝光鸡等珍禽已进入大中城市市场,畜牧养殖已真正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水产养殖,大力推进湖区低洼地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镇开发湖区面积 8000亩,建高标准鱼塘4000亩,特种水产养殖面积 1500亩,成为全县最大的高效农业综合开发区和江北最大的淡水鱼养殖示范基地。林业,不断调整林业结构,着力建设堤堰经济林园区,重点发展了美国油桃、日本甜柿、冬枣和刺槐、毛白杨等林业新品种,全镇发展经济林园区3000多亩。
  (二) 注重招商引资,加快民营经济园区建设镇党委从战略的高度出发,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振兴谷亭经济的切入点和强镇富民的重要途径,积极鼓励,大胆支持,正确引导,放手发展,促进了全镇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镇共引进各类项目18个, 引进外地资金近1000万元,启动民间资金600万元,超过100万元投资项目的民营企业4个,投资 500万元建成的鱼台通达粮油制品有限公司已投入正式运营,效益良好。鱼台圣宇电池厂、鱼台群星实业有限公司、兴达棉籽脱绒厂、大洋网线厂、大洋泵阀厂、永顺机械设备厂等民营企业已发展成为镇乃至全县的民营骨干企业。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谷亭经济的半壁江山。
  (三) 努力培植财源,促进经济发展2001年, 始终坚持“围绕财源抓经济,围绕财源抓调整”的工作思路,转变理财观念,大力培植新兴财源。立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民营经济,加大对全镇各类蔬菜基地、畜禽养殖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农业开发园建设的资金投入,使基地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同时,结合招商引资,引导农民到园区大搞农副产品深加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全镇共扶持银行贷款560万元,投入支农资金28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000万元,使农业优势变成了财政优势。
  (四) 加大工作力度,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对米滩、八里湾学校进行了校舍改造,按照竞争上岗要求,清理临时代课教师621名,合并中小学 11处,提高了教育质量。计划生育,强化措施,加强领导,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使镇计划生育迈入了全市先进行列。科技、精神文明、综合治理等工作也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全镇初步形成了社会稳定、政治安定、事业发展、精神振奋、人心思上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与经验(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是一项艰苦的实践。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顺应新潮流,了解发展趋势,树立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强化发展和机遇意识,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创前人没有创的业绩,以非凡的胆略和316中共济宁年鉴勇气,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做到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二)强化发展意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镇情,坚持从实际出发,集中精力抓经济、抓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树立主动调整、时不我待的思想,克服“等、靠、要”和无所作为、束手无策的精神状态,引导农民破除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落后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
  (三)增强市场和科技市场观念,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加入WTO后,农村经济发展竞争激烈,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学会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掌握市场规律,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力争成为发展现代科技型农业的行家里手,切实解决“不敢调整” 和“不会调整”的问题,通过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由农业大镇向现代化强镇的跨越。
  附:谷亭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张建民副书记:于学善黄德运吕丽(女) 委员:张建民于学善黄德运吕丽(女) 程庆海阎运立张佩叶徐勇唐马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白金存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唐马乡辖28个行政村,3. 1万人,耕地面积 3.2万亩。2001年底,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9 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3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75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全乡共有38个党支部,1038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763名。2001年,乡党委带领全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做法是:(一)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反映出的一些思想问题,利用每周的民主生活会和干部集中日,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座谈,整顿思想、转变作风, 使全乡上下形成了一个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同心同德干事业的良好风气,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高。(二)坚持从政治的高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态度,严格按照有关指示精神、 基本要求和方法步骤,积极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觉悟、领导水平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增强了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和主动性,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全乡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开展了“六五创建”活动,完善了党务工作目标管理,加强了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全面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增强。利用乡党校培训村党支部书记 128人次,培训村支部委员105人、入党积极分子 280人。各支部还利用党员电教、三会一课,经常不断地对党员进行邓小平理论、党的任务、方针、政策、党规、党章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因势利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质的飞跃乡党委坚持走“以农立乡、以菜兴乡、以棚强乡”的路子,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奖惩措施,明确责任包保,有力地促进了全乡蔬菜大棚的迅猛发展。 目前,全乡蔬菜大棚已发展到8000多个,总面积 1.5余万亩,在此基础上,乡党委还集中精力抓了三大突破:一是在大棚种植品种上搞突破。突出发展 “名、特、优、新、稀”产品。二是在大棚种植的科技推动和提高大棚种植的科技含量上搞突破。乡里及时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还与县蔬菜站和省农科院签订了长期技术合同,省农科院,省种子公司及以色列蔬菜专家每年至少在唐马乡举办一次蔬菜知识讲座,常年坚持高薪聘请寿光农民技术专家驻乡指导,为农民群众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三是在大棚种养结合上搞突破。陈庄村利用大棚的冬季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17高温,把热带鲶鱼苗移入到大棚养殖,成功地摸索出一条冬暖式大棚种养结合的新路子。全村基本实现每户“一棚一池一塘”,这种种养结合的大棚, 其收入高出纯蔬菜种植达30%以上。
  (二) 加大力度,畜牧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根据本乡沟渠纵横、水草丰富的特点,乡党委把大力发展畜牧业放在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突出位置,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决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抓养殖园区和小区建设上,以抓养殖园区促小区,以养殖小区带散养户。对养殖重点户加大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根据不同的规模和投资量,给予相应的扶持金额,极大地调动了养殖业户的积极性。王堂、宋砦、田庄村的养蛙,宗庄、卷棚楼、孙阁村的大棚养鸡,陈丙、王堂村的大棚养猪等养殖园区建设都已初具规模,并呈迅猛发展之势。
  (三) 筑巢引凤,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围绕“解放思想启动,招商引资拉动,培植大户带动,优化环境推动”的指导思想和“政府搭台、 工商唱戏、群众得利”的原则,乡党委在发展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中,重点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二是营造了民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三是全面启动招商引资系统工程。乡党委通过会议招商、广告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挖掘一切潜力,把发展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引向了深入。 唐马纸箱厂通过租赁转让经营,不仅吸引了近百万元投资,还盘活了几十万元的不动资产。唐马农药厂吸纳济南绿邦集团投资185万元,进行了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唐马乡民营经济园已投资数百万元。此外,由唐马建筑公司控股投资500余万元的鲁西南通达实业有限公司,集加油站、生资销售、建筑材料和小商品批发为一体的整体工程即将完工, 其中位于原鱼台宾馆东侧的小商品批发城已投入使用。目前,全乡民营企业已有8家,各类投资和引资已达1000余万元。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为全乡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四) 计划生育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乡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乡镇及文明村建设等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乡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坚持依法治乡,认真开展“三五普法”和严打整治教育活动,人们法制观念明显增强。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了许多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连续多年无重大“三访”案件发生。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为主、三结合”,严格实行包保责任制,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人口目标,同时,顺利通过了市县检查验收。全乡计划生育率达99. 2%,晚婚率96.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 3%。以内。
  三、创新与经验乡党委在深入调查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找准有效载体, 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联、帮、带”活动,即每名 50岁以下的农村党员、干部在率先发展大棚的情况下,每人联系三户群众,动员每户建一个冬暖式大棚,同时,帮助一户贫困户筹措资金建起一个大棚,带领群众依靠种植大棚菜致富奔小康,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得到了县委组织部的好评,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
  (一) 精心组织,建立“联、帮、带”活动运行机制乡党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乡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联、帮、带”活动的实施意见》。村支部依据本村的党员数、群众户数、贫困户数,制定了三年规划和具体标准。同时各支部还建立了党员联户、帮助困难户的档案,制定了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做到目标、制度上墙,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有了明确的活动依据和目标。乡党委与村支部,村支部与党员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并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联、帮、带”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各支部的活动情况汇报,年终组织有关人员对各支部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以确保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乡每个农户都至少建一个冬暖式大棚,把唐马乡建成反季节蔬菜种植专业乡乃至鲁西南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二) 强化服务,完善“联、帮、带”活动保障机制一是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注意推选致富能手进村党支部班子,改善班子结构,增强带领群众共同318中共济宁年鉴致富的能力。2001年以来,全乡共调整支部班子5 个,支部书记4名。二是在农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为开展“联、帮、带”活动提供保证。一年来,全乡在农村中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80多名,新发展农村党员12名,具有“联、帮、带”能力的达90%。 三是对村支部和党员进行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联、帮、带”活动能力。针对冬暖式大棚建设技术复杂,反季节种植蔬菜科技含量高的特点,重点利用乡党校进行系统化培训;利用村科技夜校进行经常化培训;利用农广校、农函大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多样化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全乡 95%的农村党员、干部在大棚种植上掌握了实用技术,85%的党员能够把新学的技术传播、扩散、辐射到群众中去。
  开展“联、帮、带”活动以来,全乡580名50岁的农村党员、干部联系并动员1680户群众建起了冬暖式大棚,帮助540户经济困难的群众筹措资金 430多万元,其中党员干部直接借给贫困户资金30 多万元,为贫困户拆借、担保贷款400万元,贫困户建棚540个,2001年全乡新建标准大棚2220个,全乡冬暖式大棚已发展到8000多个,占地1.5万亩。 仅大棚一项,全乡人均增收300元。
  附:唐马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白金存副书记:侯西虎委员:白金存刘建民吕坤远李树青刘建民侯西虎李树青马秀娥(女) 罗保祥刘勇王鲁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胡齐鲁王鲁镇位于鱼台县中部,北临微山湖,东靠西支河,西依白马河,下辖51个行政村,195个自然村,6. 6万人,总面积 122平方公里。2001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 9.45亿元,比上年增长 5%,其中农业总产值达 2.51亿元,工业总产值达6.94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390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60元。2001年王鲁镇再度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经济发展强乡镇”。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镇党委下设党委1个,村党支部51个,镇直机关党支部28个,共有党员2317人。2001年以来, 王鲁镇深入开展创建“六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活动,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把农村基层党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全镇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 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增加班子的凝聚力、 战斗力在党委班子成员中开展了帮群众“解一个难题,送一份温暖,办一件实事”活动,转变了班子成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树立起了 “爱民、为民、安民、富民”意识,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结合开展创建“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活动,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形成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良好格局。
  (二) 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采取县镇党校轮训、现场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了教育培训。进一步规范了村里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把村“两委”关系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搞好了村务、财务公开,以“四规范一满意”(规范时间、形式、内容、程序、群众满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19意)为目标,努力提高村务公开的质量。
  (三)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党组织,促进了民营企业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共建立民营企业党支部5个,党员人数已发展到100余人。围绕经营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健全了各项制度,建立了党员先锋岗,使广大党员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注重培养后备力量, 对民营企业中政治热情髙、上进心强的骨干力量进行重点培养。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镇党委遵循发展、稳定的主题,按照全面推进、 重点突破、团结实干、争创一流的要求,以农村经济抓调整、农副产品抓加工、镇区经济、综合治理抓稳定,班子建设抓基层、计划生育上水平的工作思路, 狠抓了“四个突破”、“三个强化”,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全县的前列。
  (一) 点面结合、规模发展,实现了全方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新突破镇党委从实际出发,着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在种植业上,以发展路带经济为突破口,重点抓了冬暖式大棚和规模植藕,全镇新建大棚村18个,新发展冬暖式大棚300余个, 发展大小拱棚蔬菜2000亩,冬暖式大棚面积发展到3500亩,植藕面积达到11000余亩,其中拱棚藕 2000亩。以种植金太阳杏、鲁北冬枣等高价值经济林为主,目前全镇经济林面积已达到5000余亩。 在畜牧业上,重点抓好猪、鸡、鹅、波尔山羊等畜禽规模养殖,目前已培育各类畜牧园区10个;同时还发展了以李集、于梅、田庙、张庙、潘庄等8个村为主的黑木耳、双抱菇养殖专业村,全镇食用菌总产量达500万斤;以杈王、白庙等村为主的条编加工专业村;以孟楼、史楼、樊庄等村为主的波尔山羊养殖村,以史楼、大李庄、窦阎李等村为主的海狸鼠为主的养殖村,以张庙、窦阎李为主的鹧鸪养殖村,目前全镇畜禽总量已达到50万头(只)。在渔业上, 充分利用所辖河道、地下沟、坑塘宜养水面,积极发展网箱养殖和坑塘养殖,目前全镇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1000余亩。
  (二) 政策发动、机制推动,实现了发展民营经济及招商引资的新突破为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调整充实了镇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成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抽调专人靠上抓,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年共吸引外来资金、启动民间资金2800多万元,在抓好镇内支柱企业山东省鲁王集团发展的同时,引进了鱼台县星源矿山设备厂、银河泵业公司、常柳行煤码头、鱼台县天然食品厂、新世纪彩印厂、生猪屠宰厂等项目,振兴了地方经济。
  (三) 抓好载体、搞活流通,实现了市场管理的新突破坚持生产销售一齐抓,有形无形市场一齐上。首先,抓好大米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强化了质量监督和法制管理,较好地保护了鱼台大米的市场声誉。其次,继续加强对王鲁、常柳行、大闵三个农贸市场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容量,提高商品交易额,同时还认真抓好了刘庄、后聂村莲藕市场建设,使集中上市的拱棚藕能及时销售。
  (四) 立足长远、造福群众,实现了小城镇建设的新突破全镇投资150万元,重点抓了商贸城路面硬化,同时镇驻地路面全部硬化完毕,镇驻地地下电缆已铺设完毕。按照规划设计要求,镇驻地济鱼公路两侧商贸城建设正在加紧施工,一期工程投资700多万元,建商用房480间、12万平方米。
  (五) 强化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再上新水平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为突破口,彻底堵塞各种漏洞, 同时积极开展计生优质服务活动,以“宣传教育进村”、“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为载体,从已婚育龄妇女建档抓起,加大对育龄人群查体、生殖保健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力度,促使全镇计划生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省、市、县三级检查考核中,王鲁镇赢得了较好的名次。
  (六) 强化社会治安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以 “打霸除恶”活动为契机,在全镇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严打”斗争对各项政策大造宣传,在全镇形成了对犯罪分子的一种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本年上半年全镇无一例刑事案件发生。 同时,教育镇村干部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正确处理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村。 通过建立防范机制,加强群防群治工作,维护了全镇社会秩序,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320中共济宁年鉴三、创新与经验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全镇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第一,坚定了全镇党员干部干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广大干部通过学习认识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不好、学不深、学不透就不能真正领会党的宗旨, 就不能真正体现党员干部自身价值,将会愧对组织、愧对人民。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全镇党员干部形成了人心思上的良好局面,推动了当前各项工作的开展。第二,增强了党员干部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对镇机关全体干部提出了“四带五个一”的工作原则,即干部要带着责任下去,带着任务下去,带着点子下去,带着感情下去,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目标在一线完成。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镇机关干部责任心和紧迫感增强,真正深入基层扎扎实实为民排忧解难,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第三,转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镇党委进一步加强了蹲点包村工作制度、检查督查制度,开展了给群众解决一个问题、送一份温暖活动,实施富民工程。要求每一位干部要摆正位置,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察民情、知民意、听民声,强化群众观念与公仆意识。镇党委对发展蔬菜大棚进行重点扶持、典型引导,无偿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在资金上扶持,在政策上优惠。群众看到了搞蔬菜大棚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纷纷积极主动地搞起了蔬菜大棚,思想上行动上有了很大转变。
  附:王鲁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胡齐鲁副书记:王若强房从为 岳彩章委 员:胡齐鲁 王若强 房从为 岳彩章 胡成安 李政 张霞(女) 王寒张黄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王红岩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2001年,张黄镇辖 28个行政村,3.06万人, 耕地面积4.9万亩;全镇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81 万元,比上年增长30%;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060元,比上年增长6.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以内。
  镇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50个党支部,有党员 1042名,其中农村党员776名。
  2001年,镇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方针,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党建活动。按照“六好”乡镇党委要求,组织党委成员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在学习的同时,进行自我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切实提高了素质,增强了战斗力。同时,按照“五好”村支部要求,狠抓了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和村规民约,实行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自3 月份开始,组织机关干部开展“驻村服务周”活动。 把每月的第一周固定为“干部驻村服务周”,每逢这一周,全镇所有的干部都驻村服务,每天上午在驻村服务岗内接待群众来访,解决问题;下午通过走访农户,了解村情民意;周日晚上对收集到的重大疑难问题进行汇总,集体讨论研究解决;每月底集中由镇党委督查组对受理事项的办理情况进行专题巡查。同时,为使“干部驻村服务周”制度能够长期、有效地实施下去,镇里规定每月第一周为“无会周”,除镇主要领导安排参加县里的重大会议外,凡县里机关部门安排参加的会议,镇主要领导都委托人员参加。此外,各村服务岗内都备有一本由村民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21们填写的“干部驻村服务记录簿”,记录所有驻村干部的驻村时间和办理的事项。2001年,全镇百余名干部驻村服务已达7800余天(次),共接待群众 2.6万余人次,走访农户6800余户次,受理事项 960多件,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8个。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张黄镇党委吃透上级精神,结合张黄实际,及时决策,突出重点,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促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 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继续推行了包保责任制,并在2000年制定的优惠政策基础上,重新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当前新的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惠政策,使张黄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全镇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8000亩,大拱棚3500亩,中小拱棚1500亩。 同时,镇党委对粮食作物的管理加大了工作力度, 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向新、高、全方向发展。油桃、石榴、红富士、花椒等经济林果业也取得前所未有的效益。
  (二) 畜禽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畜禽养殖业作为张黄镇的一大主导产业,尤其是养鸭业得到了省、市、县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发展壮大这一产业,一年来,镇党委多次组织专门班子赴浙江、南京等地参观考察养鸭业和市场行情,并在浙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张黄镇养鸭业的情况和投资环境,吸引20户浙江鸭农来到张黄镇安家落户搞养鸭。2001年,全镇建温暖式养鸭大棚 496个,蛋鸭存养量110万只,年创经济效益6000 多万元,人均增收660元。其它畜禽养殖业也都有了很大进展。生猪存栏量达3.5万头,鸡存养量达7万只,为农民增收开创出一条新路子。
  (三) 民营经济取得迅猛发展2001年,镇党委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实施招商引资与个体私营经济并重的“双轮驱动”战略,确定了“抢抓机遇,全民招商,双轮驱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工作思路, 制定了《关于招商引资的奖惩实施细则》、《关于小商品批发市场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若干规定》、《张黄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镇里规定,在民营经济园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内保证“四通一平”,五年内免征管理费。镇里还对村里投资办民营企业的,在税收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2001 年全镇先后引进项目14个,计划投资总额4700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360户,个体私营企业21家。
  (四) 小城镇建设日趋完善按照小城镇建设方面明确的2015年总体规划,鼓励农民群众大力投入小城镇建设,启动民间投资60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商品房350间。投资400万元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已投入使用。
  (五) 财税和征购提留工作进展顺利 2001 年,镇里加大了税收宣传力度,提高了群众的纳税意识,增强了纳税主动性,今年全镇税收增长 20%。
  (六) 计划生育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2001年来,镇党委在2000年计生工作取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面前不骄傲,自觉把计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月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计划生育有关问题。同时,重点落实了领导干部和驻村干部包保责任制,把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到人。 今年还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严把育龄妇女查体关,并聘任7名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计生服务站,开展优质服务到家活动。同时,还投入资金12万元,完善计生工作设施建设,保证了计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创新与经验(一) 坚持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带领群众致富不动摇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带领广大群众勤劳致富,是基层干部的重要职责,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突出发展这一主题,必须团结各方面的力量,上下一盘棋,全力以赴,以求得群众利益最大化。
  (二) 坚持调整结构这一主线,依靠科技促调整不动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农、科技兴镇”是“强镇富民”的伟大举措。今后,要通过实施“科技兴农、科技兴镇”战略,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快速、 健康发展。
  (三) 坚持树好形象这一宗旨,始终转变作风不动摇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只有真正为群众办实事,才能树好干部形象。为群众办实事,必须转变作风,深入群众中去,了解社情民意,针对群众反映322中共济宁年鉴的实际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张黄镇开展的“干部驻村服务周”活动是干部转变作风的好途径,要继续坚持深入下去,真正做到“察民情、解民意、办实事、求实效”。
  附:张黄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王红岩副书记:林长运阎庆民秦存志委员:王红岩林长运阎庆民秦存志田素敏陈正凯张海健张莹(女)清河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王建文清河镇位于鱼台县西北部,鱼台、金乡、任城两县一区交界处,全镇总面积77.6平方公里,辖 41个行政村,4. 1万人。 清河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带领导全镇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真抓实干,顺利地完成了 2001年度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75亿元,比2000年增长14% , 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增长10%;工业总产值达到2.25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达到560 万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60元。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清河镇共有党支部67个,党员1663名。2001 年,党委一班人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方针,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党建活动。
  (一)加强了党委自身建设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自身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理顺了群众情绪,融洽了干群关系,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善,战斗力有了明显增强。同时,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做到讲政治、讲法制、讲原则、讲纪律,自觉改造世界观,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握好权位关、名利关、金钱关、人情关、生活关,严守纪律,防微杜渐,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耐得住艰苦,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当好人民公仆,树立了党委一班人廉洁勤政、高效务实的良好形象。
  (二)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深入开展了党员冬训、农村党员“学、带、做”,“三让”工程,创建 “五好”村等系列党建活动。2001年,培养发展新党员25人,壮大了党的队伍。同时,利用县、镇两级党校,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分期分批轮训,共培训党员干部达1000人次。再次,抓干部调整。 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好”、“两个有”的要求,狠抓了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对一些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班子进行了果断调整,并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培养选拔了一批政治强、作风好、懂经济、会管理的中青年干部充实进村级班子,增强了各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活力。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初,镇党委立足清河实际,审时度势, 研究确定了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全力搞好招商引资,极力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工作思路。镇党委制订优惠政策,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年发展冬暖式大棚 1000亩,大拱棚1500亩,小拱棚1800亩,发展堤堰经济林2000亩,种植杞柳1500亩。全镇粮经比例达到6:4。
  (一)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镇党委进一步放宽放活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实行全民发动、全党动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镇民营经济的规模、档次、数量得到明显提高。2001年,全镇引进外资企业7家,其中高新技术项目1个,合同总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23额1740万元,到位资金963万元,新增民营业户85 家,民营业户已达587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启动民间资金500万元;完成企业产值2.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1820万元。其中,由北京化工部石油科研所投资1000万元在清河原窑厂建一所集娱乐、餐饮、养殖于一体的清河湾度假村, 已到位资金6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竣工,运营后预计年创营业收入800万元,利税200万元。同时加大了对民营大户的扶持力度,狠抓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甲醛厂投资200余万元,对生产流程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产品产量,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使该企业在同类企业接连倒闭、销售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仍取得了生产、销售、利税的稳步增长,并在化工行业站稳了脚跟。2001年,甲醛厂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上缴税金100万元。认真抓好新产品的开发工作,镇高新技术开发公司研制开发出国家级新产品高氯容脱氯剂及省级新产品活化剂、钝化剂、抗氧剂三种,新产品投产后,市场销路畅通,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二)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城镇建设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龙头,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镇党委把市场建设作为发展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2001年,我们成立专门班子,多次组织人员对清河、石集两处农贸市场和主要街道的市场秩序和卫生进行了集中治理,解决了市场和道路脏、乱、差现象;投资20万元,开通了石集至马河长1000米,宽10米的大街,解决了沿路为市问题。投资50万元,规范了盛洼、油坊草苫加工小区、刘楼包片销售小区、马河农资批发小区、石集、 清河三产小区建设,完善了张集木材批发市场、清河钢材批发市场建设。同时,加快了对济鱼公路清河段沿路的开发建设,在镇区主要街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筑,目前,沿路主体工程基本竣工。通过以上措施,优化亮化了投资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载体。
  三、创新与经验自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以来,镇党委为确保取得实效,在职干部职工人手一本“民情日记”, 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每天记录下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特色户、困难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并想出解决方法。同时,要求干部职工做到“六个结合”,即把写 “民情日记”同做好本职工作相结合,同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相结合,同学习“三个代表”思想相结合,同争当优秀乡镇干部、争创先进党委相结合,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同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学教活动结束后,镇党委把“民情日记”全部收交上来,共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146条, 经梳理分析后,归纳出班子建设、经济发展、村庄规划、土地调整等8个方面的问题。党委会对8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逐一研究,并责成有关单位进行了及时解决,受到了群众好评,拉近了党委与群众的距离,促进了各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附:清河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王建文副书记:马希奎李明磊 张冬青 委 员:王建文 马希奎 李明磊张冬青 车中秋 陈 蕾(女) 随福清 张昕 李 木罗屯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程元果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罗屯乡位于鱼台县境西北部,金鱼交界处, 四面环河,东西最大距离 9.5公里,总面积5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545 亩。辖34个行政村,79 个自然村,2.97万人。
  乡党委下设41个党支部,共有1080名党员, 其中农村党支部34个,农村党员821名。
  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六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活动,紧紧围324中共济宁年鉴绕党的基本路线,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运用已有的成功经验,并进行革新和创造, 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弘扬正气,反对歪风,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自身解决矛盾的能力,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同时注重抓好村党支部建设,一是建设一个好的支部领导班子,特别是选一个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公正廉洁,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支部书记。二是确定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子,兴办各种经济实体,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三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农民的素质, 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健康文明, 进步的风尚占领农村阵地。四是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和村规约民。2001年“五好村支部”达到90%以上,培养后备干部60名,新发展党员35名,村级班子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突破一是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全乡按照 “压粮田,扩蒜菜,提单产,增效益”的思路,在发展大蒜主导产业的同时,不断扩大蒜瓜棉、蒜菜瓜棉等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立体种植,形成以大阎、张集、沈庄、沈集等村为中心的连片间作套种种植区, 面积达到3.2万亩;建成以杨庄、随庄、随海等村为中心的冬暖式大棚生产区,面积达到650亩;以许刘、郭河、矫洼和乡基地为中心的大拱棚生产区,面积达到1350亩;吴庄、苗村、罡上、郭庄、陈楼等村小拱棚已发展到1500亩。随着大阎村四位一体冬暖式大棚的引进推广和罗屯至清河公路两侧经济带的建设,我乡已形成了大蒜、瓜菜等规模生产的良好格局,全乡粮经面积比达到2 :8。二是林牧渔业实现了新的突破。依据本乡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完善了经济林上堤堰大户承包责任制,使全乡 90%的堤堰栽植了峄城石榴、冬桃、油桃、柿子等品种;积极发展养鸡、猪、兔、羊为重点的畜牧业,规模养殖上形成了以随海、孙楼、屈庄、罗屯等村为主的四大养殖示范园区。2001年全乡已有200头以上的养猪户15户,养鸡2000只以上的31户,全乡生猪存栏1.3万头,羊1.8万只,三禽30余万只。对 1200亩坑塘进行改造承包,郭河、鱼清河推广网箱养鱼,使全乡适于放养面积80%以上得到开发利用。同时,注重培植了大阎庭院经济、周楼食用菌种植等一批专业村。
  (二) 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出现了大发展的新局面罗屯乡立足资源优势,通过专题招商、 亲友招商、以商招商、能人招商等多种方式招商,将一些客商引进门来。金谷科技有限公司在投入50 万元技改的同时,又与济宁安康制药厂联合投资 300万元,建成年产600吨的米糠蜡项目,年增产值 1000万元,利税150万元。鸿达蔬菜脱水厂与美国日光商贸公司合作投资300万元,合资成立了美亚食品有限公司,在原罗光纸箱厂改、扩建生产蒜粒、蒜粉、蒜泥、姜泥的生产线,现已正式投产,同时企业拥有了进出口自营权。东北客商张清泉计划投资1000万元在原红麻加工厂新建一座容量4000 吨的恒温库及一个实木板加工厂,并沿街开发52 间商业用房。原郭庄棉厂与泰安客商合资新建的棉花加工厂,总投资100多万元,现已正常生产。 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原处于瘫痪状态的淀粉厂投资 100多万元,新建成了一个棉花加工厂。张集村 2000吨恒温库,库房建设全部完成。到目前为止, 全乡意向投资3000多万元,已落实资金1600多万元。
  (三) 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三为主”,认真落实“三结合”,开展了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活动,农民群众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明显提高。通过采取办培训班,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行竞争上岗等措施,计划生育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认真实行计划生育优抚政策,今年乡里拿出13万元,用于独生子女户优待金发放,有力地促进了全乡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市、县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中,罗屯乡连续获得一等奖。
  (四)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果,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25毫不放松地抓了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一条街建设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把文明一条街活动与创建“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工作结合起来,使全乡文明家庭、文明村庄、文明单位不断增多,涌现出一批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弘扬了社会正气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民主法制建设,制订了“四五”普法教育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依法治乡、依法治村,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开展了一系列“走村串户,访贫问暖”,“我与群众心连心”活动,建立了干部夜读制度,了解群众疾苦,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架起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村里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成立了 7人治安巡逻队,设立3个报警点,村里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形成了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保持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2001年被评为“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市文明单位”。
  三、创新与经验找准干群结合点,实施联户富民工程。具体做法是:一是乡党政成员实行“一二五十”工程。即每人联系一个企业、两个村、五家私营大户、十个贫困户,并使企业、私营大户和村、贫困户建立“连帮带” 关系,带领他们每月拿出不少于一周的时间到所包村和贫困户家中,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现身说法,把科学文化知识、农村致富想法和法规知识送到农户手中,教育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手大胆地发展经济,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建立便民联系卡和民情日记制度。为联系户干部印制了干部联系卡,主要包括干部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干部联系户的主要职责及乡镇的监督电话。 每个联系户发一张,除干部主动找农户外,群众有事也可直接到单位或通过电话与联系户干部联系。 规定每个周六为干部联系户富民集中工作日,联户干部都要到所联系的农户家中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三是限期办理制度。规定干部将责任区内的农户走访座谈中发现的,还是群众主动反映出来的,都要向当事人口头承诺或书面承诺解决期限,答复期最长不超过1周。对限期内不能及时给群众满意答复的,一次的提出警告,两次的通报批评。 四是定期督查调度制度。乡镇督查办公室每月25 日定期召集调度会议,听取情况汇报,调阅《民情日记》,对急于办理的事项,以督查令的形式责成有关部门限时办结。对在检查中发现联系户干部不够务实的,随时将村情民情拟成问卷,通过闭卷考试等形式对联系户干部进行考核督促。这一做法,既有利于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也找准了农村基层干部帮助农民群众发挥经济和农民群众自身脱贫致富积极性的结合点,为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附:罗屯乡党委成员名单书 记:程元果副书记:王卫星黄群会 樊杰委 员:程元果 王卫星 黄群会 樊杰 王守君 刘素芳(女) 丁保东 马近彪 李阁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张本立李阁镇面积73.7平方公里,辖43个行政村,4 万人。全镇共有58个党支部,其中43个农村党支部,1676名党员。
  2001年镇党委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被县委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文明乡镇”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市级文明乡镇、济宁市百千万“科普示范工程先进集体”称号。326中共济宁年鉴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一)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建设“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支部”的要求,全面推行了党务工作目标管理和责任书制度。按照干部队伍的 “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做好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了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档案, 加大了农村基层班子整顿力度,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镇党委以集中学习、调研、考察等多种形式,强化了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二) 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首先,镇党委狠抓了阵地建设,投资一万余元,为党校和电教中心配置了各种器材,配备了一支过硬的党校教师队伍。其次,认真开展了“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镇里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配档表,把“学教”活动同农村工作实际相结合,努力在提高自身素质和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一年中,为群众办实事78件,受到群众的好评。3月,省有关领导及市委书记贾万志参加了李阁镇的民主生活会,对李阁镇的学教活动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再次,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发展党员推行公示制;选拔后备干部,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的方式,从各村团支部和科技带头户中选拔岀先进分子86名,为他们建立了档案, 实行动态管理,进行着意培养。第四,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先后举办大棚建造与管理、果树管理、水产养殖等各类科技培训班7期,培训党员干部2000余人次,全镇1676名党员人人掌握了 1—3门致富实用技术,72%的农村党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三) 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加强了镇党委制度建设。制定了领导干部“六不准”和《约法三章》 “六不准”,即不准车接车送回县城住宿,不准乘轿车到村检查工作,不准接收村、部门企业馈赠钱物, 不准动用公安干警搞征购提留,不准“三提五统”之外搞集资摊派,不准利用职权为家属、子女在升学、 就业、住宿牟取私利。《约法三章》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四有”、“四不”、“四互相”。“四有”,即有意见提在当面,有问题摆在桌面,有“牢骚”发在屋里,有 “怨气”发在民主生活会上;“四不”,即原则问题不马虎,枝节问题不纠缠,重大问题不独断,思想观点不隐瞒;“四互相”,即互相尊重不越权,互相支持不旁观,互相监督不挑剔,互相理解不埋怨。为加大干部的管理力度,使廉政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 该镇制定了《关于加强后勤管理的若干规定》,对来客招待、办公用品购买、用电用车、车票报销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把领导干部纳入了重点管理,在党员干部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其次加强了村级制度建设。各村都制定了《村民自治规范化章程》、 《村规民约》和《三民主一公开制度》,并依法规范了村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使村级工作的开展逐步走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轨道上来。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经济建设成效显著李阁镇以“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为整体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科技兴镇”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7亿元,财政收入 4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3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在种植业上, 以创建蔬菜大镇为目标,积极发展反季节种植,截至年底,全镇已发展冬暖式大棚3000多亩,大小拱棚6000多亩,大棚果200多亩,大田瓜菜4万多亩,堤岸经济林3000多亩,全镇粮经比达到2:8。 4 月,200余亩大棚果率先上市,创收70余万元,6 月,2000余亩堤岸油桃相继上市,创收400余万元。 在养殖业上,以创建畜牧大镇为目标,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户和园区规模养殖,全镇发展畜牧专业村26个,其中,范庄村饲养肉牛200多头,成为全镇饲养业的又一亮点。此外,靠吸引外资新建的千只种兔场和万只穗麻鸡种鸡厂焦堂许庄肉鸡养殖园区成为全镇畜牧业发展的龙头。
  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李阁镇坚持思想启动、招商引资拉动、培植大户带动、优化环境推动的“四动”战略,明确任务目标,层层落实责任,使民营经济迅速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全镇民营经济户达890余家,新增330余家,投资超过10万元的23家,超过50万元的10家,超过100万元的6 家。
  小城镇和市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共启动民间资金2000余万元,吸引外资1800万元,完成了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27栖霞街、顺河街两处商贸园区和一处工业园区建设,投资50万元的李淳公路桥的拓宽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上半年,李阁镇组织群众对陈集农贸市场进行了规范化建设,新增收购点200余处,并为市场解决了架电和排水问题,把陈集迅速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元葱专业市场,产品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8月,该市场被人民日报、市场报评为“中国市场之星”。此外,进一步扩大了董庄木材市场和双集冬瓜市场规模,新增木材加工厂两个,进一步规范了李阁生资市场。
  (二)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镇党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全镇各项事业均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工作成效斐然。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镇里投资60余万元,加强了乡镇村服务站(室)建设,30个村建成了标准化服务室。对计生人员实行考核上岗、动态管理,落实了党政领导干部和计生人员双重包保责任制。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服务活动,把已婚育龄妇女的教育培训、健康查体和流动人口的清查结合起来,受到群众的好评。2001 年李阁镇的计划生育工作荣获全县一等奖,9月, 被市计生委授予“双进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有效。坚持依法治镇、依法治村,认真落实了综合治理的各项目标和措施,一举打掉犯罪团伙两个,破案51起,抓获犯罪分子15 人,刑释、解教人员12人,无一人重新犯罪,刑事犯罪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110”联防队、司法调解中心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群众的好评。去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三五普法先进单位”、“全面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称号,专职联防队员钱中青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民警史宪柱因只身抓获两名外地流窜法轮功头目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二等功。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年底,李阁镇被市文化局评为全县唯一的“文化艺术之乡”。
  三、创新与经验(一)发展党员任用干部推行公示制对发展的党员或拟任干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张榜公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群众通不过就一票否决,有利于发展合格党员和选拔受群众欢迎的优秀干部。
  (二) 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全镇发展大棚果试验示范研究会、堤岸经济林生产协会等农村经合组织15个,依靠各种力量的整合来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三) 流动人口管理推行“三级碰头会”各村每月召开一次由镇计生办人员、专职主任和育龄妇女小组长参加的“三级碰头会”,育龄妇女小组长和专职主任先后汇报各自掌握的流动人口情况,与计生办掌握的底子相对照,相互补充和监督,便于准确及时地掌握流动人口情况。
  (四) 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风是确保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镇党委制定了《关于深化“三个代表”教育,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的意见》,广大党员干部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以驻村、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串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愁,暖百家心。同时,严肃工作纪律,切实解决了干部的“走读”、大吃大喝等官僚作风问题,树起了廉洁勤政的良好风气。
  附:李阁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张本立副书记:孔繁勇委员:张本立徐继亮张行祥孔繁勇徐继亮张行祥齐锋王锡昌刘秀芝(女)田勇328中共济宁年鉴鱼城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王贵书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鱼城镇下设8个党总支,60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40个,全镇党员1428名,其中女党员144名。
  (一)镇党委从抓思想作风入手,围绕正党风、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目标,构筑“民心工程”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使全镇四税收入,财政收入增幅居全县首位。具体工作中,注重强化干部素质的提高,对全镇村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领导班子年龄、科学文化素质和领导班子类别配备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让全镇干部重点学习了 《农村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件汇编》、 《农村基层干部读本》以及《中央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省“两会”精神等。通过学习,找到了差距,发现了问题,真正起到了“加油”、“充电”、“免疫”的作用,提高了全镇干部的素质。对村级干部的任用,严格把关,实行双推双考一选制,即由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然后进行考试, 考试合格者进行考察,考察合格者再进行公示,最后由党委审批。经过双推双考一选,任职的46名村干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受到群众称赞。
  (二)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为抓好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狠抓了信访工作健全了党政领导公开接访日制度, 班子主要成员定期接待群众来人来访,对出现的焦点问题,靠上解决。开展了“村村走,户户访,心里装着万户百姓”活动,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针对群众关注的村级财务问题,成立了村账镇管办公室,建立了九项制度,做到了四个统一;注重搞好了民主理财,各村成立5—7人的民主理财小组,按季公布账目,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把为群众办实事、 办好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镇开展了党员干部“下访谈心办实事”活动,镇里为下访干部统一发放《民情日记》,要求详细记载下访谈心、办实事情况。夏庄、胡各两村包村干部在群众种植大棚藕、大棚菜的关键时期,从市、县有关部门请来技术员现场授课,诸如此类的事,在各村不胜枚举。镇党委还针对群众反映沟渠老化灌溉困难的实际,开展了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活动。全镇累计铺工218.6万米,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完成土方48万方,实施了全方位监督,杜绝了“豆腐渣工程”和“半拉子工程”,为农业增产增收夯实了基础。对群众反映镇驻地脏、乱、 差的问题,组织镇全体干部、镇直单位全体职工和全镇师生,连续3天,开展了“万人上街大清扫”活动,清扫主要街道6条,扫除垃圾260多方,整理占道经营摊点45处,垫平坑洼街道105平方,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镇党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治镇理念,以建设经济强镇为目标,牢牢抓住经济发展不放松,立足镇情,求实苦干,全面推进,重点突破,通过全镇上上下下的不懈努力,开创了经济发展、事业进步、 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全镇财政收入突破300万元,增幅位居全县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900元,全镇民营企业发展到78家,实现利税1200万元,个体工商户达到850户,资产总额达到2786万元,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引进资金2244万元,新上项目28个。为加快经济强镇的建设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在种植业上,加快培植了四大专业生产基地即以卜桥、巩堂为重点的万亩优质辣椒生产基地;以夏庄、李白为重点的万亩优质白莲藕生产基地;以胡各、田集为重点的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以乔庄、尹楼为重点的万亩大蒜、元葱生产基地。通过发展四大产业,建立四大基地,全镇农民人均增收 120多元,农业特产税首次突破80万元。
  (二) 狠抓了五大园区建设,力促大农业内部结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29构的不断优化即以前蒋村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林示范区,今年新植经济林8万棵,其中柿树达到 5万棵,经济林面积达到2700亩;以西洪村为中心,大力发展长毛兔养殖园,全年养殖总量突破6 万只;以林庄村为中心,大力发展生猪饲养区,生猪存栏达到2万头;以夏庄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养鸡示范区,蛋鸡、肉鸡饲养量达到30万只;以高庄村为中心,利用东鱼河堰,着力抓了高效畜牧开发区建设。
  (三) 狠抓了产业化经营,围绕四大主导产业, 注重抓好了四大市场建设即巩固完善了卜桥辣椒市场;积极创造条件,大幅度增加了东关大蒜、元葱市场的交易量;借助区位优势,新辟了胡各蔬菜批发市场;因势利导,把夏庄建成了白莲藕的集散地。此外,还在镇驻地新建了一处鲁西南最大的生资专业批发市场,目前已有40多个生资厂家入市场批发经营。
  (四) 不拘一格上项目,大力培植后续财源 2001年,通过一手抓引资,一手抓融资,新上了一批市场看好、有生命力的项目,如中原石化投资的 59#加油站、东营客商投资的乳胶漆、新加坡客商投资的瓜果汁、深圳客商投资的快餐牛肉。全镇初步形成四大项目群体,即以姓氏酒业、祥和酒厂为主导的白酒生产企业群体,全镇大小酒厂已达6 个;以亚林公司为主导的蔬菜加工企业群体,从事蔬菜加工、保鲜的企业达7个;以湖西农贸公司为主导的蒜制品加工群体,大小厂家达48个;以李管棉花加工厂为主导的棉花加工群体,大小棉花加工企业达30多个。为了更大范围地招商引资,增强全镇各类产品的知名度,筹建了全市第一家乡镇商会,参会企业达54家,并建立了鱼城网站。
  三、创新与经验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突出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治镇理念坚持 “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员的工作潜能和各个层次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上上下下齐动员,千军万马抓经济,才能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 团结实干争一流”的鱼城精神,才能把鱼城建设成以畜牧、蔬菜为主的高效特色农业基地,以农产品为主的加工流通中心和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商贸重镇。
  (二) 要实现强镇富民的目标,必须做到“六个一” 一个统领全局的指导思想,一个催人奋进的工作目标,一个清晰明确的工作思路,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支骁勇善战的工作队伍,一种实干兴镇的工作精神。
  (三) 干任何事情必须落实责任落实好岗位目标责任制,把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副科级以上干部、包村干部、总支干部身上,使人人身上有任务,人人肩上有担子,让大家有压力,使全镇形成建设经济强镇的合力。
  附:鱼城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王贵书副书记:周志民张树银 阎运龙委 员:王贵书 周志民 张树银 阎运龙 李树军 张西兰(女) 袁中合 杨景春 王庙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李克银2001年,王庙镇党委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关键抓改革”的总体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努力践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围绕基层党建、产业结构调整、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四条工作主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镇工农业总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 23.1%,农民人均纯收入2847元,同比增长6.5%,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以内,设施化农业发展到10000亩,大陆菜25000亩,民营经济发展到 968户,引进外资1500万元。330中共济宁年鉴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王庙镇党委辖12个党总支,10个镇直党支部,62个村党支部,全镇有党员2187名,全年新发展党员2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7名。
  2001年,王庙镇党委始终把农村基层党建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在全镇党员干部中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切实提高了党建工作水平。
  (一) 思想建设对镇、村领导成员组织规范化培训,充分发挥镇党校和农村党员活动室主阵地作用,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提高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在全镇62个村认真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全面进行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提高了广大干部党员的思想素质。全镇投资150万元硬化了杜庄至南徐的路面,投资470万元新建了 4处高标准的完全小学,投资150万元整修排灌站17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87件,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 组织建设始终把加强后进支部的管理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先后对6个后进村支部进行了集中整顿,调整村支部书记4名,现已有4个后进支部跨入了先进支部行列。
  (三) 作风建设以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为载体,在全镇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走村串户访千人,我与群众心连心”活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转变机关作风让群众富裕这一中心工作,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民心走访”活动。2001 年全镇副科级干部进村入户23000人次,走访座谈 15000余名群众,化解矛盾206起,解决各种纠纷 176起,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 党委自身建设创办了各种类型的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实现党对农村工作的有效领导,围绕镇里主导产业,创办了围网养蟹、特种水产品养殖、特种种植等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领着群众闯市场,促进了党委自身建设。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1年,镇党委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施农村产业化战略,全镇冬暖式大棚发展到5000亩, 大拱棚5200亩,初步形成以魏堂、海南、古李、林庄、张庄、张黄为主的高标准冬暖式大棚示范园区, 形成以大场、前赵、周堂、毛王、周楼、大奚、袁庄等为重点的大拱棚示范园区。高价值经济田颇具特色,初步形成以张玉总支、海南总支、郭庙总支、冀庙总支、炳灵总支为主的大蒜、元葱、辣椒、双膜大豆、拱棚西瓜、池藕为主的高价值经济田示范园区。 畜禽规模养殖呈现出勃勃生机,全长5000米的大李—冀马高效畜禽园区,家禽饲养量达58万只。 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2000亩,名特优养殖面积发展到10000亩,形成鱼虾混养、蟹虾混养、鱼鳖混养的模式。全镇粮经面积比达到4:6。
  (二) 规范企业改制,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行全民招商引资,再掀招商引资热潮,把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全镇4处乡镇企业进行了改制,规范改制后的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全镇民营经济由2000 年的387户发展到2001年的968户,济宁市水处理设备厂被国家科委列入2001年火炬计划,已签定水处理合同1500万元,实现税收100万元;太阳绿草编织公司完成产值350万元,交纳税金40万元; 金桐木业有限公司签定合同500万元,实现税收20 万元。引进外资金额达1500万元,新引进项目3 个,天元农贸公司总投资800万元,从事棉花加工, 创利税350万元;海南矿用胶管厂投资150万元, 实现利税50万元;五谷丰酒厂投资70万元,实现利税30万元。全镇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 坚持“两手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上水平 2001年,王庙镇党委坚持抓教育、抓载体、抓提高, 以建设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安全文明村为突破口,优化社会细胞,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突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三为主”,认真落实“三结合”,积极开展村民自治,计划生育工作荣获全县一等奖。在全镇开展了创建“安全文明村”活动,优化了社会细胞,提高了村民思想道德素质。目前,已有20个村通过市、县验收,达到了安全文明村标准。2001年被评为山东省创安先进镇。在全镇开展了“走村串户访千人,我与群众心连心”活动,与百姓同吃、同住,实行了干群联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31系卡制度,规定五项承诺,体察民情,把握脉搏,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王庙镇2001年荣获济宁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荣誉称号。始终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转变机关作风,创办了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实现了党对农村的有效领导。
  2001年,全镇科技、教育、财税、小城镇建设等工作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全镇形成了社会稳定、政治安定、事业发展、精神振奋、人心向上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与经验回顾一年的工作,镇党委深切地体会到,要推进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必须坚持以下几点:(一) 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前提条件,也是确定发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根本途径。要实现“十五”目标,壮大经济,强镇富民, 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 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001年,全镇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兄弟乡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必须持有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态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东西南北风, 咬定经济建设不放松,千方百计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三)坚持以调整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当前,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共用,权利共享,竞争更加激烈,农村产业结构的矛盾明显突出,必须坚持调整这条主线,以调整来适应市场竞争,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认识早、调整快,就主动;见事迟、调整慢,就被动。作为农业大镇必须大面积压缩粮食作物面积,扩大反季节蔬菜种植,走设施化农业的新路子,通过调整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附:王庙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李克银副书记:杨昌芳委员:李克银黄从专闵祥华刘保全黄从专杨昌芳刘保全刘素民(女)郭良峰郭超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