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水峪乡党委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0993
颗粒名称: 圣水峪乡党委工作概况
分类号: D564
页数: 3
摘要: 圣水峪乡位于泗水县城南13公里,北接泗水镇,东连泗张乡,南与邹城市田黄镇毗邻,西和曲阜市防山乡、南辛镇接壤,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万亩。全乡辖八个管区,75 个自然村,60个行政村, 1.25万户,4.43万人。全乡地势以毛沃南岭为顶点,南北低、中间高,境内有大小山头96座,季节性河流7条。矿泉水、铁矿石、建筑石材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开采价值。经济以农业为主,粮油果品是圣水峪乡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圣水峪乡呈现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党组工作

内容

圣水峪乡位于泗水县城南13公里,北接泗水镇,东连泗张乡,南与邹城市田黄镇毗邻,西和曲阜市防山乡、南辛镇接壤,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万亩。全乡辖八个管区,75 个自然村,60个行政村, 1.25万户,4.43万人。全乡地势以毛沃南岭为顶点,南北低、中间高,境内有大小山头96座,季节性河流7条。矿泉水、铁矿石、建筑石材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开采价值。 经济以农业为主,粮油果品是圣水峪乡的主导产业。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全乡共设党总支8个,党支部75个,其中农村党支部60个;共有党员1473名,其中农村党员1179名,女党员91名。
  乡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了 “夯实一个基础,努力实现两个目标,着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的工作思路。“一个基础”即要夯实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两个目标”即实现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四项重点工作”即着力抓好结构调整、民营经济、山区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四项工作。近年来,圣水峪乡呈现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局面。
  乡党委牢牢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始终把强化班子当作根本,把选准、用好干部作为关键,把健全机制作为保障。为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及全体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建立健全了每周六副乡级干部学习日和每周一脱产干部学习日制度,大家一起学习理论,交流经验,探讨工作方法和路子。建立了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学习专业知识的制度,不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到乡或现场讲课。为规范各项工作的运行,乡机关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原有制度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坚持集体领导的同时,认真落实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坚持正常分工与超常运转相结合,严格督查,严格考核,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了对乡村干部的全方位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 真抓实干、优胜汰劣。2001年有6名脱产干部因未完成任务或违反工作纪律被扣发工资。这些措施,增强了乡、村干部的责任感和危机感,真正在全乡形成了“六亲不认定方圆,面红耳赤论是非”、“斤斤计较抓质量,滴水不漏抓管理”的可喜局面。在选人用人上,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更新了四个方面的观念,即:“无功即是过”的观念,“大胆启用优秀年轻人才”的观念,“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的观念,“能者上、庸者下”的观念。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全乡工业总产值达到9375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00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 7%;财政收入实现2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8元,比上年增加211元。
  (一) 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围绕明确所有权,明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大力推行了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转包、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式,拍卖荒山1500亩,水面124亩,水利设施40余处。二是努力改革城镇建设体制,在乡驻地建起了商用、公用楼房9座,扩建改建了农贸市场,整修驻地道路1500米,在乡财政不岀一分钱的前提下,完成驻地建设投入300余万元。三是在机关引入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行了政绩考核制、审计制,对乡机关干部实行“双十制”管理,对村干部实行全方位目标规范化管理。在积极稳妥、精简效能的原则指导下,逐步推行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精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32人,年减少财政支出近十万元。四是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完善了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目标责任制、工资结构制为主要内容的“四制”改革。同时,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使全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五是卫生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和乡村医疗一体化改革,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开始步入高产高效发展的轨道全乡已初步建成了全县最大的花生、 地瓜、林果、养殖、花生油加工生产、花生米筛选加工出口基地。其中花生、地瓜种植面积均在2.4万亩左右,产量分别达600万公斤和1500万公斤;高产高值田面积达6000亩,其中设施化农业达1000 亩;林果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量达7900吨,实现产值1020万元;与台商积极联系洽谈并签订合同, 发展订单农业,新植日本甜柿2000亩。畜牧养殖业在抓好猪、牛、羊、兔、鸡等家庭饲养的基础上,向规模养殖、特种养殖发展,各类饲养专业户4500 个。肉蛋产量达8000吨,实现产值600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50%以上。另外,以基地为依托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运销业蓬勃兴起,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完成经济林基地建设3000亩,绿色通道 14.3公里,栽植苗木15万株,封山育林2400亩,植树120万株。全乡绿化面积达30%以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三) 富民强乡步伐加快,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花生米筛选、花生油加工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钰盛公司在巩固发展梅花鹿养殖的同时,联合科研机构开发出鹿茸血酒、鹿皮胶等系列保健品,形成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北山片麻岩选矿厂引进资金400万元,改进生产线,年产值达300万元,实现利税15万元;抓住高速公路建设良好机遇,新上石子加工厂7个,砂场5个,土场5处,餐饮、运输、劳务等服务性行业发展迅速。2001年,全乡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达13家、770户,从业人员2700多人,销售收入达9000万元,完成各种税收238万元。
  (四)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山区面貌焕然一新完成大小水利项目165个,扩大改善灌溉面积 6000亩,饮水工程14个,使山区群众吃水难问题得到大范围的解决;完成了圣泉湖的清淤治理,不仅解决了防汛、灌溉等实际问题,也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集中进行了电话乡、电话村建设,全乡共安装电话2800部,建成电话村14个。60个行政村完成了电网改造,使全乡群众用上了安全电、放心电,电价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五)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取得全面进步大力实施了“科教兴乡”战略,7个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18个村文明一条街建设创建达标,被市县列为先进典型。加强信访工作,大力开展了信访法规宣传活动,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使全乡各种信访案件大幅度下降。 全乡计生率达到了 98.8%,晚婚晚育率97.5%,统计合格率100%,自然增长率4.28%,其中26个村实现计生工作村民自治,连续8年荣获全县人口目标管理一等奖。卫生工作继续推行医疗一体化管理,实行合作医疗,不断加强医疗队伍和硬件建设, 使全乡医疗水平大大提高。实现了与省、市、县有线电视台的联网,电视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丰富了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创新与经验一是把“经营城市”战略运用到乡镇建设的管理中思想观念由就建设抓建设向“经营城市”、发展建设产业上转变,运用市场观念,通过市场手段, 把乡驻地当作一个资产来经营,搞活了乡驻地土地和基础设施等资产运营。二是以科技为先导,高效为目标,专业化生产, 一体化经营坚持因地施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依靠科技,发展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努力实现果牧兴乡的目标。
  附:圣水峪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张林成副书记:王传营孔凡良委员:张林成王传营孔凡良孔凡春赵晓华程伟张玲(女) 田承洪(7月任职)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