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建设“瓜菜之乡”、“药材大镇”、“淀粉名镇”和富民强镇的工作目标,克服重重困难和各种不利因素,全镇上下始终保持团结向上、艰苦奋斗的良好精神状态,从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实现了“十五”发展的良好开端。
(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瓜菜、药材高效农业连年发展,面积达到3万亩,成为较有影响和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200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 9513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3792万元,林业产值35万元,畜牧业产值4319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416元,比2000年增加54元。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3.56亿元,实现利税3888万元,分别增长43%和 26%。柳絮集团、楚夏寺缸瓦厂、中里仁淀粉厂、锐进中药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孔家村的淀粉系列加工、张刘庄的水泥预制件生产、于家泉加工桔梗咸菜等,呈现岀“一村一品”的新景象。全镇个体工商户现达到559户,民营企业30家。去年民营经济总收入3.46亿元。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去年镇级财政收入586万元,给385名教师和155名行政事业干部职工增长10%的工资额。全镇居民储蓄额达到2870万元,稳居全县首列。
(二) 改革开放迈出较大步伐柳絮集团“公退民进”一步到位,建立起5家独立法人治理的股份制企业,增强了内部发展活力。全年完成销售收入 1.14亿元,实现利税1468万元,上交税金近500万元。其它各类企业也都在积极探索深化改革的路子。推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在政府机关和管区、村级班子中,真正体现了任人唯贤。同时,改革监督、 考核、奖惩制度,打击邪气,树立正气,注重保护、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狠抓后进转化,扭转了被动局面。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田灌溉、耕种收获、农产品外销等方面初步建立起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基金会清收贷款力度加大,群众信誉不断提高。教育体制、卫生体制等各项领域的改革都有了新的进展。以招商引资、 出口创汇、劳务输出为重点,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效果明显,引进利用外资600万美元,三资企业发展到4家。与韩国客商合资的泗水三喜食品有限公司和润丰食品有限公司,当年到位资金16万美元,当年建厂,当年投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镇完成出口交货值9000万元,出口创汇890万美元,在全县继续名列榜首。组织劳务输出2000余人,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三)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累计投资 500余万元,大搞了水、路、电、邮设施建设。配合电力部门,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争取上级投资, 顺利完成35千伏变电站建设;千方百计筹资100 多万元,一举完成张丰路杨柳段改线工程。先后改造硬化乡村路26公里;累计安装电话2700门,基本完成电话镇建设;兴建水利项目6个,扩大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修订并实施了小城镇和新村建设规划,孔家村新建小康楼6360平方米,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四)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实施科技发展项目2项,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2项。先后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000余人次。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投资10.8万元,高标准完成了老泉、河套园两处危房改造,中心中学继成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后,开始了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的工作。全镇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四教”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常抓不懈,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到4.7%。。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得到重视和加强,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开始启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圆满完成,有线电视逐步推广,文化、体育、民政、审计、工商、农经、 统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五)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组织开展了创建“文明一条街”活动。 加强了“人在杨柳、心在杨柳、干在杨柳、奉献在杨柳”的艰苦创业思想教育。推进了民主法制建设, 建立了基层民主公开制度,推行了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开展了全民普法教育。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通过抓好安全巡逻,实行群防群治,开展了严打斗争和专项治理,惩治违法犯罪,明显地改善了社会治安环境。积极化解不安定因素, 全面规范信访秩序,保持了社会稳定。
(六)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年共整顿后进班子13个,理顺了村“两委”关系, 加强了“两会”建设,实行了“四民主、两公开”制度, 推进了基层民主进程,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现在一类支部达到32个,三类支部减至3 个。全镇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局面已经形成,服从领导、顾全大局、讲求奉献、自觉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团结实干的新风气已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