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乡位于兖州市西北部,总面积5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95公顷。2001年下辖小孟、太平、海子、王子、桑园、吴寺6个管理区,42个行政村,9507户,总人口 38553人。乡党委下辖6个管区党总支部,1个财贸党总支部;66个基层党支部,其中42个农村党支部;全乡共有党员1262名。
2001年,小孟乡党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开展党的建设,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工作抓党建,以农村基层组织“五个好”的工作目标,狠抓了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乡有 22个村达到“五好村”标准,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委自身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自身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制定了《2001年党委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了乡党委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讨论,研究落实措施。坚持实行基层组织建设包村责任制。坚持党委成员的集体学习制度,坚持召开党委会和党政联系会,定期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定期召开人大、政协通报会,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和群众代表恳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民主决策,使党委班子成为一个团结的班子,求真务实的班子,群众满意的班子。
(二) 适应新形势,狠抓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坚持政治上强、有为民意识、有经济意识、有办事能力四项标准。不用守摊型的干部,不用“老好人”干部,不用没有一技之长的干部,不用年龄偏大的干部。对村支部班子成员的选任,实行了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考察、公平竞争,采取“两推一选”方式,对全乡42个村党支部进行了换届。分类指导配班子。对村干部合适人选充足的,引入竞争机制。对村干部合适人选不足的村,提倡交叉兼职,从而确保了班子精干高效。认真推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着重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在全乡各村建立健全了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二是坚持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三是坚持和完善党支部和村委会按期换届制度;四是定期由群众代表评议党员、评议党支部工作制度;五是按照合法性、群众性、实效性的原则,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六是建立了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在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认真实施了乡级政务公开,设立了固定公开栏,把党委、政府各个时期的主要工作进行公开,各部门也针对各自工作实际及政策法规、服务承诺定期向社会公开,群众反映良好。抓好培训强素质。一是在培训对象上突出了广泛性。 不断扩大培训范围,着重加强了对村级两个班子和群团组织组成人员的培训。二是突出针对性。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差的实际,重点进行特色理论教育、党的宗旨教育。 针对部分农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实际,重点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三是在培训形式上突出灵活性,做到三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经常性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长期教育与短期教育相结合。抓发展,壮队伍,认真搞好后备干部管理。在组织发展上,始终坚持标准,重点在民营企业及生产一线培养发展对象,同时注重在党员队伍老化、党员数量少、班子后继乏人的后进村发展。2001年,共发展党员25名,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120名。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采取 “四个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选择后备干部。一是扩大民主公开程序,群众推荐与组织考察相结合;二是选择后备干部与发展党员相结合;三是培养后备干部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四是培养后备干部与教育培训相结合。定期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彻底解决村级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2001年全乡有14名后备干部成为村主要负责人。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3.3亿元;民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586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6882 万元,实现利税66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859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8元。
(一) 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增长2001年,按照“突出重点,重抓典型,乡有区域,片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所长”的农业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了全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花生种植一直是小孟乡的一个传统优势,乡党委、 政府因势利导,认真做好花生文章,使之形成一大产业,把规模做大,品质调优,在花生品质改良、流通和加工转化上下功夫,建立了 2000亩优质花生品种改良基地,全乡花生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 桑蚕确立了以发展专业村、重点户为主攻目标,使桑园面积达到2300亩。优质专用粮重点抓了优质小麦种植,全乡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4万多亩。 蔬菜生产确立了以大蒜、大葱、黄姜“三辣”为重点, 全乡大蒜面积达到2000亩,大葱面积在300亩的基础上发展到500亩。成立了各类养殖协会,重点扶持专业村、养殖大户,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28万只(头),占农民收入的47%.林业,2001年全乡高标准完成了绿色大通道建设,绿色通道占地267 亩。农产品加工业以小麦面粉、地瓜淀粉、花生制品加工为龙头,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全乡有小麦面粉厂、花生制品厂、地瓜淀粉厂共17家,初步形成了“基地+农户”、“企业+农户”的产业链。农业基础设施2001年共新增农机具50台(套),全乡小麦机收面积100%,玉米秸秆还田面积1.5万亩, 全乡跨区作业机械60余台,农机户增加收入80余万元。大力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新打机井 20眼,新建高标准井房20个,新建桥涵15座,完成标准方田1.1万亩,整修恢复林网、道路35公里。
(二) 审时度势抓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是抓骨干,强龙头,不断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乡党委、政府始终把龙头企业抓在手上,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壮大规模。建材机械厂完成了汽车配件锻造产品的开发,该厂逐步由生产摩托车配件转向以生产汽车零部件为主,并开发研制了多种新产品, 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建筑公司实现了建筑装饰、 房地产开发等多元化发展。二是因地制宜上项目, 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6月,通过招商引资新上了投资规模200多万元的气流纺织项目。 该项目启用原羽绒厂闲置厂房车间,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而且节省了基建投资,缩短了建设周期,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年见效,该项目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创利税50万元。三是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按照“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改制方针,针对乡属的建筑材料厂、木器厂和建材机械厂、建筑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情况逐一进行了清产核资,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企业的净资产进行了界定,四家企业全部改制为民营企业。
(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以济阳路拓宽改造工程为契机,按照“突出重点,点上优化,面上扩张”的发展思路,实现了一线、一区、两片全面开发。狠抓了小城镇的管理,制定了优惠政策,优化了发展环境,全乡新增个体户 200多户。花生市场建设进展顺利。经过积极筹备运作,建成了辐射兖州、汶上、宁阳三市(县)交界地的花生市场。有6家年销售100万公斤以上的大户入市经营,花生市场年销售额达到1100万元, 全乡从事花生收购、加工、销售的交易人员有2000 多人。
三、创新与经验(一) 抓好党建工作是做好其它各项工作的关键。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二) 搞好经济建设是做好其它各项工作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三)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提高全民素质,才能与经济工作相互促进。
附:小孟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许修航(2月离职) 卞延军(2月任职) 副书记:卞延军(2月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