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街道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邱培友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鼓楼街道办事处地处兖州市东城区,面积6 平方公里,8万余人,辖 19个社区居委会。街道党委下设4个党总支,33 个党支部,党员403名。
2001年,街道党委首先抓了党委自身建设,从加强党委制度建设入手, 制定了学习制度和党委议事规则,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度,实行了领导干部包居联户制度和领导挂牌接访值班制度等。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党委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 《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彻底转变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为进一步加大监督约束机制, 党委还在社区设立了 20个鼓楼社区信箱,让广大居民反映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举报违纪违法行为。
在居级组织建设上,党委以开展创建“五好居民区党支部”为总抓手,以居民区党支部换届为契机,按照市里的要求,19个社区居委会圆满地进行了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调整了支部书记3名,支部委员11名。在居级全面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查找班子及其成员在工作学习中的差距不足,积极制定整改措施,使居委会干部的思想作风、 学风、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都有了明显改进,为群众办实事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还在居级实施了以 “强班子、强队伍、促发展、促稳定”为主要内容的 “双强双促”工程。党委制定了实施“双强双促”工程的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有力地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
为加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力度, 街道党委针对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存在的“组织难建立,党员难管理,活动难开展,队伍难发展”的四难现象,按照“大党建”的思想,为实现新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展到哪里的目标,进一步理顺关系,大胆尝试,有所突破,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基层的覆盖面。按照“同步发展,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有一定规模、党员人数较多,发展较为稳定的企业,街道党委已研究决定成立支部。 对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党组织建设条件的,明确相关党支部或成立联合支部,同时选派、输送党员为建立党支部创造条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没有业务主管单位的,党支部归属街道党委,党小组归属所在的居民区党支部。在加强新型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了必要的政治活动。同时,为加强对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管理, 及时把那些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以不断壮大党在新型经济组织中的力量。为强化党员的宗旨观念,在社区居委会党员中开展了 “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使“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责任进社区”的作用大大增强,社区内70%以上的党员挂上了“党员户”牌。在社区内组织了党员志愿者队伍,激发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180中共济宁年鉴性。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通过加强党委建设,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明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也不断提高。街道办事处党员干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经济指标超额完成,2001年完成社会总产值2.2亿元,实现利税1882万元,固定资产投入完成1700 万元。发展个体工商户1844户,民营企业56家。 社区建设率先起步,在济宁市成立了第一家社区服务中心,各社区居委会也相继建立了社区服务站, 投资40万元建成集政务公开、社区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大厅。结合全市城市管理活动,本着为居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先后开展了“亮化、绿化、 美化”工程,重点对小区内“脏、乱、差”进行了治理。 鼓楼、韦园两个居委会在街道党委的支持下,自筹资金,治理了全长2160米的7条小街巷,使社区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狠抓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各社区居委会成立了“五位一体”的基层治安组织和治安巡逻队,在辖区内开展了各类严打专项斗争 5次,严厉地打击了刑事犯罪分子。加大了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力度,对“法轮功”练习者实行了教育转化、定期走访、实时监控,并通过细致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法轮功”练习者全部退出了 “法轮功”组织,街道办事处被授予全国“处法”工作先进典型,有效地维护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三、创新与经验为使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更富有成效,街道党委立足街居实际,将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并规范实施了党建“12345 ”工程,即找准一个结合点,调动两个积极性,搞好三个延伸,达到 “四有”标准,实现五个渗透。(1)找准一个结合点。 初步构筑了以街道党委为核心,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广大党员为主体,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建立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 从而充分结合,以达到共驻共建的目的。(2)调动两个积极性。街道社区党组织主动与辖区单位党组织交流协调,充分调动起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两个积极性,逐步形成党组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良性机制。(3)搞好三个延伸。一是党建工作领域由街道向辖区单位党组织延伸;二是党员管理与活动由街居党员向社区内的所有党员延伸; 三是由就党务抓党务向抓党务的同时抓群众工作延伸。(4)达到“四有”标准。一是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二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组织;三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正常的组织生活;四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党组织就要成为社区的政治核心。(5)实现五个渗透。一是把党的工作渗透到社区建设中去;二是把党的工作渗透到解决社区热点、难点的问题中去;三是把党的工作渗透到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区稳定工作中去;四是把党的工作渗透到居民群众社会活动中去;五是把党的工作渗透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按照这个思路,街道党委在居民区、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了党支部,与辖区内近100个单位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并准备将他们吸收为社区党建协调委成员;已登记造册社区党员近1000名。“ 12345”党建工程的实施, 有力地推动了街道党建整体工作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为城市社区党建开辟了新路子。
附:鼓楼街道党委成员名单书记:邱培友副书记:张延夫冯彦(女,回族) 许文峰纪春岩(挂职)委员:邱培友张延夫冯彦(女,回族)许文峰纪春岩(挂职) 吕祥彬马光国曹洪彬王丽华(女)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181永安街道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李志红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兖州市永安街道办事处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 48725人,辖11个社区居委会。街道党委下设 3个党总支,2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59人。
2001年,街道党委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创建 “六好党委”和“五好居党支部”为总抓手,立足自身建设的根本点,找准社区党建结合点,牢牢把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有力地促进了城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抓住根本点,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街道党委瞄准“六好党委” 目标,紧紧抓住党委建设根本点,突出抓好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抓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街道党委认真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深入地学习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七一”讲话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以及WTO理论知识等,使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大大提高,驾驭全局工作以及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增强。二是抓思想作风,树立良好形象。街道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突出抓好宗旨观念、服务意识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行动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思想作风明显转变,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三是抓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党委工作十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了领导干部包居、机关干部包片、党员干部包户的包居制度,实行了“一线”工作法,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下基层时间不得少于120天,做到情况在基层了解,工作在基层完成,问题在基层解决。四是抓干部队伍建设。突岀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每年分两期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培训, 举办好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严把干部培训和党员入口关,2001年共发展党员21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0人;研究制定了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开展了“三自”教育、争做“廉内助”活动和向左静同志学习活动,2001年没有发生一起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通过开展党员联户帮扶、“一个党员一面旗”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找准结合点,适应社区建设需要,积极探索加强社区党建的新路子为全面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促进社区建设发展,街道党委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严格的创建标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在各居民区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创建“五个一标准化党支部”活动。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居民区党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社区面貌明显改善。中御桥等3个党支部被评为“五个一标准化党支部”,莲花居委会被评为山东省模范居委会,息马地党支部被评为济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环、民族等6个党支部被评为兖州市“五好居党支部”。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中党员的管理,以街道党委为依托,以商会为载体,设立了商会党总支,下设了 3个私营经济支部。 实行了党员户挂牌和党员示范岗制度,各社区都建立了社区党员公示牌,发放了党员联系卡,建立了每月一次的党员活动日制度,使辖区内党员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来。街道党委全面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做到了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活动,全面扩大了党在社区中的覆盖面,基本消除了党建空白点。管理的流动党员已超过100人。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把党委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上,有力地促进了城区的稳定和发展。
(一)以增强街居经济实力为着力点,大力发展182中共济宁年鉴社区经济2001年,街居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亿元,技改投入157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860万元, 利税1870万元。继续深化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对具有集体性质的12家居属企业进行了民营化改造,盘活闲置资产800多万元。实施了扶优扶强工程,街道重点培育的环球玻纤年销售收入达到 1500万元,利税超过250万元,环宇五金、金茂装饰、聚鑫机电、鲁兖水产等企业销售收入都突破了 800万元。按照“顶天立地、铺天盖地”的要求,以息马地商城为辐射点,以新世纪路为轴线,加快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98 户,总量达到2143户;新增私营企业18家,总量达到76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到 18家,8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以永安工业园为基地,重点实施全民招商战略,已有中数科技、上海人民集团公司分公司等多家企业在永安落户。
(二) 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突出抓好社区服务办事处先后投资6万多元,建起了高标准的社区服务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高档化老年公寓正在建设之中。各居委会都成立了社区服务站,开设社区服务网点23处,开通求助热线11条,成立了 11支300多人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形成了街道、社区、志愿者队伍三级服务体系。各居委会从居民最急、最盼、最难的事情入手, 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共接受群众热线求助300多个,解决居民实际困难200多件,落实低保对象326 户1008人,安置下岗职工300多人。长安居委会从群众的需要出发,筹集资金100万元成立了福利基金会,设立了“知心”办公室。红西、白衣堂和新兴居委会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初步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办公用房问题。息马地党支部积极协调市广电局、大一开发公司等单位,解决了居民区行路难问题。吕公堂街280户居民的电费问题和铁北东街的排水难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
(三) 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全面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坚持以“做、创、建”活动为总抓手,在各社区掀起了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家庭、争建文明小区的高潮,年底有58名市民被评为“文明市民”,28个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莲花小区通过了省级“文明示范点”验收。二是进一步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重点开展了小街巷治理工程。三是社区治安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了拥有 11支巡逻队、150多人的治安防范网络,强化了调解、帮教、普法等各种综合治理措施,建成封闭式小区4个,落实了警卫室、自行车棚等治安防范设施, 社会秩序日趋稳定。
三、创新与经验搞好社区党建工作,关键是要找准结合点,要适应社区建设的新要求。为此,永安街道党委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深入开展了创建“五个一标准化党支部”活动,使党建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附:永安街道党委成员名单书记:李志红(女)副书记:颜丙华蒋宁东刘以友张常明(挂职)委员:李志红(女)颜丙华蒋宁东刘以友张常明(挂职)邵庆明吴德月郭书成张玉芹(女)新兖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张胜明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新兖镇有79个行政村,面积86平方公里, 7.1万亩耕地,8.6万人。 镇党委下设1个企业党委,24个党总支,13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369 名。
2001年,新兖镇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党的建设,遵循两个文明一齐抓的方针,实现了经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183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固定资产投入7 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财政收入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地方财政收入1.0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 3548元。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超额完成了争创齐鲁经济第一镇第二年的目标,镇党委被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1年,新兖镇重点开展了镇村两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全镇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理论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明确,工作作风发生明显转变,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实践 “三个代表”思想,按照“两推一选”要求,顺利完成了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优秀党员走上村级领导岗位。新的村支部班子中,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4岁,35岁以下的占3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66%。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大大增强,有56个村达到了“五好村”标准,占到全镇70%;开展了以“创建三个代表示范村,争当现代优秀党支部书记,争做联户帮扶先进个人”为主要内容的村级“一创双争”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了村级干部教育培训。先后举办村级干部培训班6期,培训村干部 200余人次,村支部书记到中央党校接受了高层次培训,140余人获得中专以上文凭,近百人获得各类职资证书,成为农业科技的带头人,发展农村经济的能人;加强了党委自身建设,实行了党委成员 “1113”学习制度(每月一天集体学习,每天自学不少于一小时,每季写一篇学习体会或调研文章,每年记读书笔记不少于三万字)。建立健全了党委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制定了廉政小立法,提高了班子集体决策的科学性,促进了党委自身党风廉政建设。实行了“五个一”联系点和“联户帮扶”制度,即每位党政联席会成员联系一个村、一处企业、一所学校、一家个体私营大户、一家贫困户,每名党员干部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既转变了工作作风,又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组织建设创新成果斐然,在全镇建立并推广了以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制度约束、考核奖惩支持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干部管理新机制;认真贯彻“七一”讲话精神,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全镇各类民营企业都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加强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按照“一产重点抓调整”的指导思想,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向特色、规模、优质、髙效方向发展。进一步实施了农业结构调整六项工程,新建优质商品粮基地4万亩, 良种繁育基地6000亩,瓜菜基地1万亩,建设毛白杨育苗基地2800亩,落实育林基地1万亩,新建各类养殖小区9处,百头猪场16处,万只鸡场3处, 特种养殖场6处,发展养殖专业村11个,养殖大户 210户,畜禽饲养总量达到760万只(头),畜牧业产值达到了农业总产值的60%。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广泛应用节水灌溉、立体种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高产饲养技术,开展了农民技术培训,举办培训班13次,发放科技资料1 万余份,培训人员达5000人次,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资500余万元,改造中低产田 1.3万亩,铺设PVC管道6000亩,新修农田道路27 条42公里,新建生产桥涵160座,新打机井120 眼,开挖道路排水沟320条90公里,骨干排水沟清淤3条65公里,完成农电线路改造120公里,新增大中型农业机械257台(套),有效地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髙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 镇村企业发展后劲增强继续坚持“工业立镇,骨干企业强镇”的思路,按照扩大总量与提髙质量并举的原则,引导企业不断加大投入,上项目, 求发展。2001年全镇共实施重点新上技改项目18 项,完成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投入5.75亿元。其中太阳纸业集团30万吨高档包装纸板生产线一期工程、热电公司扩建工程、银河集团钢缆芯输送带项目、合金钢公司的8MN快锻项目、亚太化工公司万吨糠醛一期工程等13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翔宇化纤公司锦纶抽丝项目、热电厂热电联供项目、量子科技矿用系列产品、亚太糠醛二期工程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即将投入运营。重点新上技改项目建设,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产品结构优化,184中共济宁年鉴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2001 年全镇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7.1亿元,比上年增长 18% ,实现利税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出口交货值1.0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
(三)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坚持“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的工作思路,通过优化投资环境, 加强园区建设,扩大招商引资等措施,推动了全镇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年,全镇共有个体私营企业268家,新增49家,个体工商户4756 户,新发展516户,个体私营经济上交税金达2021 万元,比上年接近翻一番。完成了私营工业园一期工程,建设了“二纵二横”路网2500米,铺设供排水和热力管道2000米,架设了 11万KVA供电线路和 2000门电话通讯线路。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即将交付使用。入园企业已达到10家, 总投资8000多万元,其中5家已建成投产。投资 500万元,占地150亩的永丰装饰材料批发市场于年初建成开业,客户增加到400家。私营企业年销售收入占全镇企业总量的30%以上。2001年全镇共签订招商项目合同意向48个,正在洽谈的16 个,合同利用镇外资金1.6亿元,实际到位7600万元。恒瑞食品、诚信钢结构两个投资过千万元的企业于2001年年底同时奠基,投资3000多万元的民营足球学校着手组织建设。
(四) 农村城市化水平提高紧紧抓住济宁市组群式大城市和兖州市新城区开发建设的良好机遇,调整完善了《新兖镇总体规划》,完成了西部33 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新规划了泗庄、薛庙、花篮、朝阳四个中心村。建设小康楼276栋,房地产开发面积达8.5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 7条镇村主干道的建设工程,全长 16.2公里,总投资560万元。新修村庄道路78条, 8.9万平方米,总投资296万元。寨子中心村办公楼、私营工业园综合服务楼、四所小学教学楼、镇老年公寓餐厅等重点工程全部竣工。
(五)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开展了以“倡导文明言行,弘扬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二三四十”(每村建一条文明街、带两条文明巷、 建三个公开栏,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四进家,十星级文明户)活动,“ 121”(每户有一个书橱、定两份报刊、藏一百本图书)活动,和“争明星、创十佳”,“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等评选活动逐步深入。普法教育进一步深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普遍建立。精神文明一条街建设成效显著,全镇有59个村通过了兖州市文明委验收,占 74.6%。全面实施了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进行了群众健康查体。加强了优抚和临时性救助工作,做到了保障金和救助、优抚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继续保持了全市一等奖水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创新与经验一是加强学习是提高党委成员素质的重要手段。在乡镇事务繁忙的情况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很难抽出时间进行系统地学习。“1113”学习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大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有特色、有规模、优质、高效,要注重高新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要注重企业发展后劲的培养,注重扩大总量和提高质量并举,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附:新兖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张胜明副书记:宋吉民刘全忠乔顺举山桂岭张东(挂职)委员:张胜明宋吉民刘全忠乔顺举山桂岭张东(挂职) 王辉翟福宏丁锋许修华张振銮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185谷村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郭宝书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谷村镇位于兖州市城区北部,面积50.8平方公里,耕地4.2万亩;辖5 个管区,39个行政村,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 2.95万。镇党委辖党总支10个(其中村级党总支2个),党支部60个,党员1422名,其中农村党员936名。2001年全镇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7.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3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6 元,先后被评为济宁市经济强镇、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进乡镇、兖州市“六好乡镇党委”等。
2001年,谷村镇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镇党委坚持“三个代表”重在学习、贵在实践的思想,首先组织开展了 “百名机关干部入户调研”活动,真正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希望党委、政府做什么。启动“千名党员干部联户邦扶”工程,由千名党员干部与近千户群众一帮一、结对子,为贫困农户提供增收技术、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的帮扶与服务,促其尽快增收致富。到2001年底,已落实帮扶项目860多个,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1年8月,谷村镇被济宁、兖州两级市委确定为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试点镇。这次活动共有188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召开各阶段各层次动员会160多次,各类座谈会100余次,参加会议人员8400多人次;在驻村指导组的帮助下,累计投资420万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90余件,真正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热潮。认真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1年全镇发展党员42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注重“五好村”党支部建设,现已建成“五好村”党支部26 个,占全镇村数的70%。坚持从严治党。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从教育、制度入手,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认真贯彻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和改进了党的作风建设。在村级组织中逐步推行以学习教育、制度约束、考核奖惩、干部任用和待遇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村级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村民自治建设,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把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农业生产明确了“南部蔬菜,北部瓜果,全镇有桑蚕”的发展思路,重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把桑蚕生产作为富民兴镇的主导产业来抓,牢牢抓住桑蚕生产的发展机遇,坚持以桑带棚,围棚建园,使桑蚕生产又有新突破,成为财税农业的主导产业。全镇已形成6000亩桑园,700个多功能大棚的发展规模。重抓畜禽养殖,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后白、高村等为龙头,大力扶持发展肉食兔养殖,已达到30%的农户、20万只饲养规模。把林业生产作为创税农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全年累计植树10万余株,保有量达到50 万株,保持了林业生产的传统优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拥有各类农机具1800台 (套),农田水利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二) 企业发展提出了“五抓并举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即始终如一地抓好招商引资、骨干企业发展、外向型企业扩充、软硬环境建设和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深层次服务2001年累计引进资金8616万元,到位6816万元,分别是上年同期的1.3倍、1.1倍; 引进项目17个,其中已投产11个,在建4个。骨干企业规模不断膨胀,联诚、源泉公司上缴税金分别达到698万元、237万元,成为镇财力的有力支撑。环宇、永力、鲁粮、宝洁等一批外向型企业正加快速度扩张规模,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确立了扶优扶强的186中共济宁年鉴长期发展战略,即利用1 - 2年的时间培植税收过50 万元的民营骨干企业20家以上,重点扶持、重点服务,实行党政领导包保责任制,形成规模、效益。为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成立了北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下设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环境卫生、税务协调、警务治安专门机构,全力以赴支持和服务于民营经济发展,喊响“厂内的事企业管,厂外的事党委政府全都管”这一口号,视服务为生产力,视政策为助推剂,形成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三) 以重抓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以创建文明一条街为载体,全面提高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六化”和“五栏一牌”为标准,突出 “文明”两字,力求“净、美、雅”,达到高标准、高格调、高品位,积极创建文明示范街。全镇95%的村建成了文明一条街,先后吸引了济宁、兖州两级市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谷村镇召开。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明村镇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营建坚持科学思想,发扬科学精神的良好风尚。
(四) 以保持农村稳定为大局,高度重视社会治安治理和信访工作强化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采取了重点跟访、入村排查、群防群治等措施,经常了解民情、查找隐患、化解矛盾、调处纠纷,变上访为下访,把信访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镇完善了 148法律专线服务和司法调解体系,积极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整治,坚持不懈地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斗争。2001年未发生一起集体越级上访和重大刑事治安案件,保持了社会政治大局的全面稳定。
(五) 以“四民主,两公开”为载体,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取信于民在村级着力抓好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和村务公开、 财务公开。大力推行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理顺村级财务关系,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并结合镇村实际,在活动中实行了“六制”(事前商议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离职审计制度、会计出纳分任制度、财务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规定每年元月10日和7 月10日为村务、财务公开日,镇里派出工作组到各村检查,有效地促进了村级财务的规范化管理,增强了村务工作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六)注重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坚持教育和人才为本,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2001年获兖州市乡镇中考第一名。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切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享有民主的权利。毫不放松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重点抓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健全计生服务体系, 普及优生优育、优教知识,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2001年获兖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一等奖。严格管理、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加强民政工作,认真做好三峡移民安置工作。健全社会卫生网络,稳步推行农村医疗合作保障制度。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卫生、年龄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
三、创新与经验(一)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富民的基础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是因地、因时、因市场而制宜,让老百姓真正从中尝到甜头,而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
(二) 以“五抓”并举,促工业发展即:以抓招商引资、抓骨干企业、抓外向带动、抓软硬环境、抓民营经济发展促工业发展,全力以赴为企业搞好服务,把“服务”看作生产力,把政策作为助推剂,才能求得突破和发展。
附:谷村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郭宝书副书记:薛梅(女)陈秋生朱明(挂职,11月离职) 朱广利(挂职,11月任职)委员:郭宝书薛梅(女)陈秋生朱明(挂职,11月离职) 朱广利(挂职,11月任职) 杨明立谢永明赵玉春王长银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187漕河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范国瑞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漕河乡共有5个管区,31个行政村,3.2万人,4.7万亩耕地。乡党委下设党总支9个,党支部50个,党员1250名, 党小组231个,其中农村党总支5个,党支部31个。2001年,漕河乡党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突岀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深入开展创建 “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活动及“发挥党员先进性,帮助带领群众致富”大讨论活动。到 2001年底,已有21个村支部经验收达到了 “五好村支部”标准,乡党委被命名为兖州市“六好乡镇党委”。
2001年,乡党委先后在乡级和村级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以此为契机,整顿机关作风,转变政府职能,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包村蹲点,全乡近千名党员干部和贫困户联户帮扶,创办示范田。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创建“六好乡镇党委”活动,制定了创建规划,明确了创建目标,全面加强了党委一班人的自身建设。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创建“五好村支部”活动。以选好配强支部书记为重点,调整优化了村级班子;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重点,理清经济发展路子,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发展优秀农村青年向组织靠拢为重点,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和党员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以加强监督检查为重点,完善了党的各项规章制度; 以加强其他村级组织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规范了村 “两委”工作,搞好村级组织的配套建设;以抓村民代表议事会的建设为重点,搞好依法治村,村级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切实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乡党委切实抓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纪案件和转变机关作风等方面的工作,把廉洁和勤政结合起来,认真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不断加大监督监察力度,继续坚持“五不准、三公开”制度,在各村坚持完善了“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村村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严肃党的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有力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7亿元,财政收入5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0元。
(一)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2001年,优质粮种植面积增长45%,扩大了以大蒜、桑蚕、瓜果、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常年种植大蒜10000 亩,桑园面积达到6000亩,发展多功能养蚕大棚 200个,蘑菇、蔬菜大棚150个。全乡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达到55: 45,形成了“东桑西蒜”的产业化格局。畜牧业饲养和深加工有了新突破。新发展肉兔宰杀加工厂1个,生产五香扒兔系列,年可宰杀 100万只,带动了全乡兔业的发展。万只头以上的规模饲养场达到26处,各类养殖专业村17个,养殖大户430家,养鸡、鸭、兔大棚110个,年饲养总量达到240万只头,比上年增长12%,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大力发展以农田水利、农业机械为主的农业基本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三年来, 新建水利设施180处,改造灌溉面积3500亩。林业生产实现了较大发展。新植树木50万株,更新、 补植林网100公里,树木成活率和保有率达到90% 以上,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二) 乡村企业和民营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招商引资和小城镇建设有了新突破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通过改制吸引了乡外资金200多万元,盘活集体资产近1500 万元,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进各类投资项目7个,合同金额1.2亿元,到位资金8800 万元。宏发(济宁)新型建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一期工程已完成了总投资4500万元,实现产值3304万元;总投资5560万元的高强承重砌188中共济宁年鉴块一期工程,也于2001年8月正式建成投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高强承重砌块二期工程和轻型板材一期项目投资意向已经达成。至此,新型建材基地已现雏形。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全乡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18户,民营企业5家。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镇村开发建设。形成了面积2.3平方公里,容纳1.5 万人的小城镇框架。有8个村完成了第二轮村庄规划,小康楼建筑面积达到7319平方米。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完成了济微公路漕河段拓宽改造工程和部分乡村路面的修复改造,乡内公路总长度达到50余公里。投资1500万元全面完成了“电话乡”建设任务,程控电话装机容量突破 4000门,被济宁市评为“电话乡建设先进单位”。 投入资金480多万元,完成了全乡农网改造工程, 供电能力大大提高。
(三)以“两手抓”为总方针,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乡十星级文明户已达3565户,占全乡总户数的43.3%。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广“三结合”,实施“三统一”工作机制,强化计生队伍建设,健全乡村计生服务网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200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4%。。计划生育率、晚婚、 晚育率、统计合格率均达到100%,连续三年保持人口目标责任一等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计生“三无”乡镇,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科教文卫工作有了新发展。全乡中小学全面推行“四制”改革,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大投入,狠抓质量,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实现了全乡群众人人享有健康保健;注重科技投入,健全科技队伍,健全科技示范推广体系,三年来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60余次,大大提高了全乡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村级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村村都建立和完善了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群众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先后被济宁市授予“三五”普法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1998 - 2000年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创新与经验(一) 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为广大农民选准一条致富的路子全乡优质粮的种植面积增长到 45%,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大蒜和蚕桑的种养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化格局初见端倪。
(二) “要强乡,行开放”开放的不仅是地方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全方位招商引资的发展理念,有了“富民必先富商”的思想基础,才真正突出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指导思想,才能拓展开“以企强乡”的发展坦途。
附:漕河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范国瑞副书记:黄旭东王健王雄波(挂职,11月离职) 朱明岩(挂职,11月任职)委员:范国瑞黄旭东王健王雄波(挂职,11月离职) 朱明岩(挂职,11月任职) 王海金张启元吴厚峰徐恒华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189大安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刘继芳市“五好村党支部”验收。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大安镇地处兖州市中北部,总面积57.1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 4.6万人。大安镇党委辖 10个党总支,71个党支部,1587名党员。2001 年,全镇有25个村通过(一)大力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党委班子团结奋进,坚强有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自觉地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形成了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2001年,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开展了几项活动:一是开展了党政班子成员“五个一”联系点活动。要求党政班子成员白天工作,晚上进村入户,帮助村里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开展了党员干部联户帮扶“三千”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开展了记民情日记活动,着力解决不了解民情民意、不关心群众疾苦的问题。四是实行了党委成员包后进村制度。帮助村里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确保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镇里的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维护和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建立了分工负责的督促落实机制,建立健全了考核激励机制,对村级工作实行千分考核,有效调动了全镇干部的积极性。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制定了《大安镇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章和监督约束机制,大力加强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制定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对有收支能力的部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了坐收坐支的现象;制定了机关就餐审批制度和车辆管理制度。这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使“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具体化,强化了对机关干部的约束力度,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称赞。
(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加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深入扎实地开展了镇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镇党委被评为济宁市“六好乡镇党委”。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实施细则》,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进一步加强,有25个村被评为 “五好村党支部”。三是大力加强后进村整顿,按照倒排查法,在全镇范围内,排查出5个相对落后的后进村,选派了 5名班子成员和5名机关干部进驻后进村,帮助后进村开展工作,使后进村得到明显转化。四是深入扎实地开展村级领导班子“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圆满完成了几个阶段的学教任务,基本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使全镇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势头。2001年,地方财力比上年增加 200万元,增幅超过30%。
(一)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植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拳头产品,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大丰机械在主导产品及其它各种型号收割机年产达到2000台的基础上,加大技改投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厂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了“一机变八机”,非农机销售收入超过农机,总体销售收入较往年有较大增长。正龙食品产销两旺,2001年又投资800万元,新上高标准方便面生产线3条及其配套设施,年增产值6000万元, 2001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实现了无库存销售。 环宇拖配公司变小口径钢圈的系列化为大中小系列化,出口无内胎钢圈生产线和出口配件生产线的投入使用,使其成为全国能生产38寸大型钢圈的三家企业之一。兖州制药厂主导产品双氯灭痛达到年产400吨的生产能力,居全国之首,感冒通、诺氟沙星胶囊等片剂和颗粒剂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 4亿片和2亿粒,比上年增长30%以上。2001年又开发出双氯芬酸钾,成为全国唯一能生产该产品的190中共济宁年鉴厂家。
(二) 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共引进项目9个,合同利用资金3260万元,实际到位1500 万元。年底,已建成投产5项,在建项目2项,达成协议2项。另外各企业先后投资1600万元对4个项目进行了科技型技改,投资1800万元新上7个适销对路项目。共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900 万元。
(三)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劲头强劲2001年新发展个体户85户,民营企业5家,个体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00多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50万元, 实现税收100多万元,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 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双千”工程,新发展桑园1000亩,养蚕专业村6个,建成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和多功能养蚕大棚500多个,建成养菇大棚55个。发展池藕350 亩,落实瓜菜面积6000多亩。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与山农大农学院合作,种植优质专业粮2万亩,亩增效益15%以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了济宁荟宝公司,筹建了肉兔加工厂、肉牛养殖公司。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全镇畜禽饲养总量达320万头(只)。
(五) 镇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积极推进村庄园林化,基本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目标。 积极推进住宅楼房化,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对十几个村进行新村规划,建成小康楼146幢。加快三产开发,重点抓了农机市场群,廿里铺、大安、牟屯、穆庙等村的三产开发,全年开发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
(六)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大力开展文明一条街建设活动,已建成文明一条街31条,建成率接近80%。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建设计划生育漫画宣传一条街4条。 计生服务站被评为济宁市优秀计生服务站,获得全市计划生育一等奖。加快学校危房改造和合班并校步伐,建成了全市一流的夏村双语实验小学。积极推进教育“四制”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被评为济宁市“双基”工作先进乡镇。深化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对镇卫生院进行了科室承包经营,在全镇建立了三处医疗服务网点,医疗卫生水平有了新提高。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按照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制,充分发挥镇、管区、村三级信访网络作用,发现苗头,及时稳妥地做好工作, 化解矛盾,连续六年实现“三无乡镇”目标。大力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了全镇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
三、创新与经验(一)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植支柱产业、 骨干企业、拳头产品,企业发展的后劲因此而变得更足,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增强了,这是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 “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是大安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中所坚持的指导思想。 干部受教育是活动的首要目的,但关键还是让群众得到实惠,这就要求乡镇党委和村支部做好结合的文章,突出一个“帮”字,得到了群众较高的评价。
附:大安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刘继芳副书记:韩春恒邱凯敏韩庆利于燕(女,7~11月挂职) 牛强(挂职,11月任职)委员:刘继芳韩春恒邱凯敏韩庆利于燕(女,7~11月挂职) 牛强(挂职,11月任职) 广宁杰庄彦柱陈忠堂王海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191小孟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卞延军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小孟乡位于兖州市西北部,总面积5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95公顷。2001年下辖小孟、太平、海子、王子、桑园、吴寺6个管理区,42个行政村,9507户,总人口 38553人。乡党委下辖6个管区党总支部,1个财贸党总支部;66个基层党支部,其中42个农村党支部;全乡共有党员1262名。
2001年,小孟乡党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开展党的建设,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工作抓党建,以农村基层组织“五个好”的工作目标,狠抓了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乡有 22个村达到“五好村”标准,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委自身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自身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制定了《2001年党委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了乡党委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讨论,研究落实措施。坚持实行基层组织建设包村责任制。坚持党委成员的集体学习制度,坚持召开党委会和党政联系会,定期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定期召开人大、政协通报会,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和群众代表恳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民主决策,使党委班子成为一个团结的班子,求真务实的班子,群众满意的班子。
(二) 适应新形势,狠抓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坚持政治上强、有为民意识、有经济意识、有办事能力四项标准。不用守摊型的干部,不用“老好人”干部,不用没有一技之长的干部,不用年龄偏大的干部。对村支部班子成员的选任,实行了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考察、公平竞争,采取“两推一选”方式,对全乡42个村党支部进行了换届。分类指导配班子。对村干部合适人选充足的,引入竞争机制。对村干部合适人选不足的村,提倡交叉兼职,从而确保了班子精干高效。认真推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着重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在全乡各村建立健全了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二是坚持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三是坚持和完善党支部和村委会按期换届制度;四是定期由群众代表评议党员、评议党支部工作制度;五是按照合法性、群众性、实效性的原则,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六是建立了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在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认真实施了乡级政务公开,设立了固定公开栏,把党委、政府各个时期的主要工作进行公开,各部门也针对各自工作实际及政策法规、服务承诺定期向社会公开,群众反映良好。抓好培训强素质。一是在培训对象上突出了广泛性。 不断扩大培训范围,着重加强了对村级两个班子和群团组织组成人员的培训。二是突出针对性。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差的实际,重点进行特色理论教育、党的宗旨教育。 针对部分农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实际,重点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三是在培训形式上突出灵活性,做到三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经常性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长期教育与短期教育相结合。抓发展,壮队伍,认真搞好后备干部管理。在组织发展上,始终坚持标准,重点在民营企业及生产一线培养发展对象,同时注重在党员队伍老化、党员数量少、班子后继乏人的后进村发展。2001年,共发展党员25名,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120名。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采取 “四个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选择后备干部。一是扩大民主公开程序,群众推荐与组织考察相结合;二是选择后备干部与发展党员相结合;三是培养后备干部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四是培养后备干部与教育培训相结合。定期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彻底解决村级干部后继乏192中共济宁年鉴人的问题,2001年全乡有14名后备干部成为村主要负责人。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3.3亿元;民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586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6882 万元,实现利税66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859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8元。
(一) 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增长2001年,按照“突出重点,重抓典型,乡有区域,片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所长”的农业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了全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花生种植一直是小孟乡的一个传统优势,乡党委、 政府因势利导,认真做好花生文章,使之形成一大产业,把规模做大,品质调优,在花生品质改良、流通和加工转化上下功夫,建立了 2000亩优质花生品种改良基地,全乡花生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 桑蚕确立了以发展专业村、重点户为主攻目标,使桑园面积达到2300亩。优质专用粮重点抓了优质小麦种植,全乡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4万多亩。 蔬菜生产确立了以大蒜、大葱、黄姜“三辣”为重点, 全乡大蒜面积达到2000亩,大葱面积在300亩的基础上发展到500亩。成立了各类养殖协会,重点扶持专业村、养殖大户,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28万只(头),占农民收入的47%.林业,2001年全乡高标准完成了绿色大通道建设,绿色通道占地267 亩。农产品加工业以小麦面粉、地瓜淀粉、花生制品加工为龙头,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全乡有小麦面粉厂、花生制品厂、地瓜淀粉厂共17家,初步形成了“基地+农户”、“企业+农户”的产业链。农业基础设施2001年共新增农机具50台(套),全乡小麦机收面积100%,玉米秸秆还田面积1.5万亩, 全乡跨区作业机械60余台,农机户增加收入80余万元。大力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新打机井 20眼,新建高标准井房20个,新建桥涵15座,完成标准方田1.1万亩,整修恢复林网、道路35公里。
(二) 审时度势抓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是抓骨干,强龙头,不断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乡党委、政府始终把龙头企业抓在手上,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壮大规模。建材机械厂完成了汽车配件锻造产品的开发,该厂逐步由生产摩托车配件转向以生产汽车零部件为主,并开发研制了多种新产品, 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建筑公司实现了建筑装饰、 房地产开发等多元化发展。二是因地制宜上项目, 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6月,通过招商引资新上了投资规模200多万元的气流纺织项目。 该项目启用原羽绒厂闲置厂房车间,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而且节省了基建投资,缩短了建设周期,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年见效,该项目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创利税50万元。三是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按照“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改制方针,针对乡属的建筑材料厂、木器厂和建材机械厂、建筑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情况逐一进行了清产核资,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企业的净资产进行了界定,四家企业全部改制为民营企业。
(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以济阳路拓宽改造工程为契机,按照“突出重点,点上优化,面上扩张”的发展思路,实现了一线、一区、两片全面开发。狠抓了小城镇的管理,制定了优惠政策,优化了发展环境,全乡新增个体户 200多户。花生市场建设进展顺利。经过积极筹备运作,建成了辐射兖州、汶上、宁阳三市(县)交界地的花生市场。有6家年销售100万公斤以上的大户入市经营,花生市场年销售额达到1100万元, 全乡从事花生收购、加工、销售的交易人员有2000 多人。
三、创新与经验(一) 抓好党建工作是做好其它各项工作的关键。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二) 搞好经济建设是做好其它各项工作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三)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提高全民素质,才能与经济工作相互促进。
附:小孟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许修航(2月离职) 卞延军(2月任职) 副书记:卞延军(2月离职)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193杨海成(2月任职)谢治华孙海潮(挂职,11月离职) 王稳翔(挂职,11月任职) 委员:许修航(2月离职)卞延军杨海成谢治华孙海潮(挂职,11月离职) 王稳翔(挂职,11月任职) 曲来河刘凤祥葛计生刘春生新驿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张维国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新驿镇位于兖州市西北部,共有57个行政村,4.8万人,面积66.6平方公里。镇党委辖12个党总支,87个党支部, 1850名党员,其中农村党支部57个,农村党员1400名。2001年,镇党委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六好乡镇党委” 和“五好村党支部”为总抓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较快发展。2001 年,全镇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62元。
(一)围绕制度化、规范化,大力加强党委自身建设一是在机关、部门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坚持抓关键环节、抓典型带动、抓有效载体、抓完善制度。通过“三个代表”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机关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明显提高,宗旨观念进一步增强,机关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工作方式有了明显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制订学习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党务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宣传委员组成的思想政治学习领导小组,把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把学习规定书目与选学书目相结合,把学习活动与专题研讨相结合,通过不断加强学习,使全体机关干部逐步达到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提高。三是制订目标管理制度,加强责任落实。年初,镇党委研究制订了 2001年工作要点,为确保工作落实,镇党委进一步制订了目标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共涉及15个项目40项内容,分别确定了各项工作的任务目标、完成时限、责任人。 在目标管理中,明确了奖惩意见,强化了责任落实, 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特别是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这“三重一大”, 都坚持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在重大事情、重要决策上还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的意见,走群众路线。五是坚持公开制度,廉洁勤政, 强化监督。推行政务公开,规范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行为。凡适宜公开的事项,都全面推行内容、程序和结果“三公开”,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制止奢侈浪费的各项规定,做到廉洁勤政。建立党内监督、党外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为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六是大力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整顿机关作风。以开展“百名机关干部帮扶致富带头户”活动为载体,强化宗旨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户的示范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帮扶活动的开展,密切了党群、 干群关系,树立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强化措施,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认真落实“两推一选”,完成了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支部换届全面采用“两推一选”的办法,支部班子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明显提髙。以党支部换届为契机,加强对新任支部书记和支部成员的培训。通过教育培训, 支部书记和支部班子成员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政治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明显提高。通过组织专业户参观、聘请专家技术人员授课,扶持大户示范等途194中共济宁年鉴径,开展了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突出抓了桑蚕、鸡、兔饲养,葱、山药的种植等方面的技术培训,通过在党员中开展技术培训,带动群众致富。以“五好村”创建为抓手,促使基层班子整体上水平。规范理顺村“两委”关系,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行村级“四民主两公开”,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村民议事会的作用。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村级“三个代表” 学习教育活动,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保稳定的目的,深受群众欢迎。此外,镇党委还切实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镇原矿山设备厂和滨阳丝厂实施改制后,分别组建了诚和金属制品公司、东泰丝绸公司,新建金三星机械厂, 为使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都有党组织管理,不留空白点,及时在这些企业中分别组建了党支部,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桑蚕生产为主导的区域特色农业桑蚕一体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全镇桑园面积达到1万亩, 桑蚕专业村14个,专业户1200个,建养蚕大棚近百个,开展了千亩桑蚕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实施桑蚕一体化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发展大葱7000亩,花生1万亩。畜禽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有养殖专业村15个,饲养大户3000个,年畜禽饲养量达到300万只(头)。
(二) 民营经济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加快对现有资产的改制步伐,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参与企业的重组和改制。滨阳丝厂、针织服装厂、西北蚕药厂、多服中心等企业的改制,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重点培养了立镇企业和特色品牌。一是突出抓了以兖州雅士佳联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金三星铸造厂为主的黑色铸造产品,打响了铸造这块牌子;二是重点抓了以滨阳丝厂为主的白色丝织产品,打响了丝织这个牌子。围绕这两个品牌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以“一黑一白”为主导的企业发展形势乐观,效益良好。加大了商贸流通领域改革。供销社积极推进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实行商店、柜台等资产岀售给个人,逐步取消经营范围的管理。加快了聚金城市场、供销社小商品市场、家具市场的建设步伐。2001年,全镇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54家、私营企业11家。
(三)村镇建设与管理迈上了新台阶抓住新驿镇被省政府列为中心镇的机遇,加快了城镇开发,加强了城镇管理。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镇卫生院启用了新门诊大楼,改造维修了镇中心校的危房、危墙。大力实施小康楼建设工程,有5个村已全面启动小康楼建设。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加大小城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严格卫生包洁责任制。投资10万元,请兖州市园林规划所对镇驻地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美化。大力推行了“四小定位”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一条街”。
三、创新与经验(一) 始终不渝地抓好龙头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各项工作的龙头,乡镇党委和村支部的强弱是各项工作开展好坏的关键。所谓打铁还要自身硬,要始终把自身素质的提高放在第一位;(二) 民营经济发展要有特色要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拳头产品,形成规模效益。
附:新驿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张维国副书记:周广珍高洪奎曹焱久王东方(挂职,11月离职) 孔德军(挂职,11月任职)委员:张维国周广珍高洪奎曹焱久王东方(挂职,11月离职) 孔德军(挂职,11月任职) 蒋晖魏庆春张峰王文东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195颜店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赵广岭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颜店镇共有面积102 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管理区,66个行政村,总人口6.7万。镇党委辖13 个党总支,83个党支部, 其中66个农村党支部, 17个企事业党支部;320个党小组,党员2654名。2001年,镇党委以跨入新世纪,建设新颜店和创建“六好乡镇党委”为契机, 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巩固核心地位,使全镇各级党组织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了堡垒作用。
(一)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塑造班子全新形象一是坚持开展思想建设,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宗旨观念。党委成立了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共中央的重大决策和决定以及与农村工作密切相关的计生、 环保、外经外贸、金融、现代管理等知识,重点学习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开展理论学习活动,镇党委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法规水平、领导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宗旨服务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加速发展意识不断增强。
二是坚持开展制度建设,确保党委工作有序、 高效运转。镇党委针对乡镇合并的实际,重新修订和完善了镇党委建设“十项制度”,建立了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委议事机制,和“通过调查研究提供决策依据,召开书记办公会研究决策议案,召开党委或党委扩大会议集体决策,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落实”的决策机制。
三是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塑造党委廉洁勤政形象。党委坚持从严治党,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八条规定和《廉政准则》。
通过开展党委廉政建设,塑造了党委一班人的全新形象。
(二)实施“五好村”建设,发挥堡垒作用一是实行包保责任制,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书记任副组长、组织委员、管区书记任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党委成员包保“五好村”创建工作责任制。建立了创建活动定期检查考核验收制度,对创建工作每半年一检查考核,全年验收评比。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复查。对于多年创建工作无起色的村支部,实行重点帮促,凡帮促效果不明显的村,对支部班子进行充实调整,做到不换思想就换人,不思进取让位置。2001年,全镇共整顿后进村党支部12个,其中10个村支部由三类支部转化为二类支部,9个达到了一类支部的标准,全镇共有 28个村跨入兖州市“五好村”的行列。
二是建设一个好的村级领导班子。党委按照思想政治素质高,宗旨观念、群众观念、组织观念强,驾驭市场经济本领高,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强,文化程度高,身体素质、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强的标准充实调整了 66个村支部书记。党委结合组织整顿、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建设活动的开展,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在全镇66个农村党支部开展了“两推一选”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同时, 按照“三高三强”的标准选派了 53名机关干部,下村任职或挂职,既锻炼了年轻干部,又充实了农村基层班子,为搞好村班子建设充实了“新鲜血液”。 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3.1岁,比上届降低 1.5岁;支部成员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98人, 比上届有新的提高。
三是强化教育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在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上,注意激发其活力,对不同类别层次的村干部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对经济强村,先后十多次组织村支部成员到苏南、胶东等地参观考察,解放思想换脑筋,开阔视野长见识,学习先进生产管理技术,进一步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对中间状态和中间状态偏下村,采取选送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到市委党校、农广校培训学习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水平与能力。对于软弱、瘫痪村则带领支部书记和村委干部、后备干部到临村、临196中共济宁年鉴厂、周围乡镇和先进县市区观摩,学习农村工作经验和农业科学技术,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三) 开展“学教”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按照中央及省市委的要求,在全镇村级党员干部中开展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全镇村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整个学习教育活动,全镇共举办各种培训班 183期,培训各类人员7946人次。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109次,2397人。发展工商户、专业户656个,培养科技示范户689户,培养现代科技管理人才36名,引进帮扶资金300万元,硬化路面3万平方米,建设精神文明一条街18条,安装路灯1910盏,新增各种农业生产设施489台套, 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总价值1499万,共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940条,发放科技明白纸69530张。 真正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
(四)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做好组织发展工作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全镇党员借助“三会一课”,学习了党的基本理论,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 增强了党性观念。80%以上党员通过学习掌握了党的农村政策和一到两门实用技术,50%的党员成为科技带头户,党员民主评议满意率平均在95% 以上。在发展新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中,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吸收政治素质好、文化层次高、工作能力强、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好的优秀青年和妇女入党,并严把“入口关”,实行接收预备党员公示制,提高了党员整体素质。2001年,全镇共发展预备党员3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98人。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党的建设的不断加强,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08亿元,同比增长30% ;财政总收入1616万元,同比增长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17万元,同比增长39% ;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同比增长5%。先后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社会治安安全乡镇”、“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先进乡镇”、“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民间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被兖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经济社会发展先进乡镇”。
三、创新与经验要用创新的思维推动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与党的其它工作一样,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而这其中加强学习是关键,学理论,学致富技术,然后才能更好地带领群众致富,所谓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
附:颜店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赵广岭副书记:张士坤李锡爵刘西文刘召斌(挂职,11月离职) 马洪伟(挂职,11月任职)委员:赵广岭张士坤李锡爵刘西文刘召斌(挂职,11月离职) 马洪伟(挂职,11月任职) 李瑞清王永胜胡景彬郑维明阎庆章黄屯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秦秋来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黄屯镇位于兖州市西南部,全镇有38个行政村,2.7万人,面积48 平方公里。镇党委下设 8个党总支,55个党支部,1178名党员。
2001年全镇各级党组织,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方针,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197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明显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明显增强。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社会事业明显进步。 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2亿元,增长 23.7%,财政总收入835万元,增长2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10元。
(一)加大工作力度,狠抓镇村班子建设按照 “六好乡镇党委”的标准,党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建立了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党委廉政建设制度等各项组织制度,开展了正常的党内民主生活,坚持重大事项党委集体研究,健全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维护了党委的形象,提高了党委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力加强了村级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全镇开展了“学、争、带”、“一创三争”、 “五好村党支部”等创建活动,按照上级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教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支部,有 12个农村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评岀优秀党支部书记14名,优秀共产党员75人,他们在经济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全镇 “五好村”党支部达到24个。针对后进班子的转化升级,通过调整、集中整顿、党校培训和下派机关干部任职等方法对班子涣散和工作乏力的党支部进行了重点帮促。注重农村党组织后备力量的培养, 对常年不发展党员的支部制订具体整改措施,使农村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新发展党员45名。在农村党组织中建立各种民主机制,充分发挥党员代表会、村民议事会在党支部和村级事务决策中的作用,推行了村级财务“三监管”机制,保持了稳定的社会局面,促进了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广大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提高。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围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改变传统的种养格局,大力发展以韭菜为主的蔬菜生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2万亩,新发展桑园2200亩;全镇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70万只 (头),新建成5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建设初具规模。农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全年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田林网建设的投资达210 万元,以世行贷款项目区建设为重点,全镇铺设地下电缆140公里,完成PVC地下节水管道1.4万米, 浇灌面积达到8000亩。林业生产成效显著,共植树木10.5万株,改造林网20公里。农业科技得到广泛应用,积极推广了良种培育、科学种植、保护地栽培等农业实用技术,引进推广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优良品种110万斤。
(二) 紧紧围绕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明晰产权为核心,以规范企业运行为重点,对镇属企业实施了改制,通过破产重组、资产拍卖、转让、租赁等形式,盘活资产5000万元,改制后的企业生产效益明显增强,为全镇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1年全镇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1.2亿元。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民营经济空前发展,一批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先后落户黄屯,对黄屯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全年吸引外来民营企业12家,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元,外来项目建设和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 镇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按照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目标,积极探索小城镇开发机制,走 “总体规划,多元投资”的路子,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项产业,总开发面积8000平方米。全面启动了农村小康楼建设工程,黄金屯、廿里铺、西张庄等村建成了农民住宅新区,全镇小康楼已达到198座, 总建筑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硬化村庄街道10 万平方米。在“四通一有”的基础上,在济宁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建成鲁西南第一个电话镇, 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7000门。在全市第一个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新增配电变压器50台,电力增容6500千伏安,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四) 科技教育不断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中心中学实验楼,中心小学和廿里铺小学教学楼正在建设;合并建校和危房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镇撤并小学10处,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保持领先水平;素质教育、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全面发展,社会办学水平得到提高。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全镇农村卫生组织一198中共济宁年鉴体化管理;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人口目标责任一等奖,并连续保持了省一等奖水平。
(五)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深入开展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加强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树勤俭节约、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文明一条街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十星级文明户、文明示范村、爱心捐助、青年志愿者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助人为乐、 无私奉献的风尚得到发扬;坚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完善敬老院设施,镇敬老院被评为省级敬老院;军民、警民共建活动成效显著,建成省级示范点1处,民兵预备役工作受到济宁市表彰;顺利完成了“三五”普法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镇进程,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广大干群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全面实行了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各村健全了村民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立足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了对村级财务的管理,镇成立了村级财务结算中心、村级财务监督办公室和竞投标管理中心,大力推行了村级财务“三监管”机制。强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了创建安全文明单位、文明村庄等活动,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
三、创新与经验(一) 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位置,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二) 把小城镇建设当作一项产业去开发,全面启动农村小康楼建设工程,带动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全面发展。
附:黄屯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柳景武(2月离职) 秦秋来(2月任职)副书记:秦秋来(2月离职) 张默(2月任职)徐继田栾昌泉(挂职,11月离职) 汪洪军(挂职,11月任职)委员:柳景武(2月离职)秦秋来张默徐继田栾昌泉(挂职,11月离职) 汪洪军(挂职,11月任职) 徐青林贾新立郑亚峰董明华(女)王因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邱印水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王因镇辖4个管理区,59个行政村,5.76万人,土地面积71平方公里。镇党委下设9个党总支,91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59个,共有党员2051人。
2001年,王因镇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立足全镇实际,狠抓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实现财政收入2755 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61万元,比上年增长27% ;固定资产投入完成1.5亿元, 比上年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3516元。被济宁市命名为“经济强乡镇”。
(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为加强党委自身建设,镇党委建立严格的学习考勤制度,健全了党委工作制度,完善了民主决策程序。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规定》,同时用典型案例警示干部,开展谈廉、访廉、评廉和争做贤内助活动,增强干部的自律意识。2001年,镇党委扎实开展了“学教”活动,按照上级的要求,在全镇机关干部和广大农村党员干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199部中广泛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镇广大干部的宗旨观念,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 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按照“促强帮弱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先后对兴隆庄等后进村党支部进行了整顿。整顿中,坚持治瘫先治人,治人先治带头人,把解决班子问题特别是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作为整顿的关键来抓,实行一村一策,对症下药,使兴隆庄等村甩掉了后进村的帽子,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严格按照“两推一选”的办法,把有能力、素质高、作风硬、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干部队伍中,配齐配强了村支部班子;镇党委狠抓了培养发展党员及村级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上,突出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农村政策、宗旨观念、法律知识、实用技术和村务管理等方面,培训方式上,采取分批分班,按需施教的办法,培训阵地上,除利用学校培训外,还采取举办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班,外出参观等形式, “七一”期间举办了党史、党建知识竞赛,入党宣誓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严格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对村两委关系进行四个方面的规范,即:在村两委关系上,坚持党支部的核心地位不动摇;任职形式上提倡两委交接任职;在办事效率程序上,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在日常管理上,强化对农村干部的监督。
(三)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采取了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属地挂钩、归口管理等方法,改变设置模式, 合理设置党的组织,促进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健康发展,全镇80%以上非有公制经济组织建立健全了党组织。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的市场化、科技化、 特色化、产业化。种植业方面,刘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500亩;魏庙村投资30 万元,发展旱藕、鲶鱼立体化农业60亩,亩效益在 6000元以上;丁庄、苗营、寺上等传统蔬菜种植专业村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优化种植品种,各类大小拱棚超过3000个,全镇瓜菜种植面积突破万亩;陈庄等临矿村庄以食用菌研究所为依托,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蘑菇养殖户达到1200余家。寺上、长庆等村积极实施统一供种,引进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林业方面实施了林业四大工程,新增林网树木13万株,新建绿色通道15公里,在抓好千亩毛白杨育苗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启动了万亩毛白杨种植工程。畜牧业快速发展,规模饲养场达到 18家,饲养总量达到232.8万只(头),初步形成了以肉猪、蛋鸡、肉牛为主的规模饲养体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绩突出,实施了 PVC节水管道、机井、 桥涵、环保、生态节水、排水清淤、村网道路硬化等七大工程,将全镇6万亩农田重新规划为420个百亩方田,共整修、新修村网道路96条、192公里,主要道路全部达到了半硬化标准,新打机井150眼, 洗旧机井200眼,建井房150座,桥涵300座,埋 PVC管道1.1万亩,铺地下电缆125公里,形成了路、沟、桥相连,桥、井、房配套的格局。
(二)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日益显著。呈现出跳跃式、大跨度、高增值的旺盛发展势头,全年实现产值5.1亿元,利税9088万元,上缴税金占全镇的比例达80%以上。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年引进各种项目17个,由市开发公司投资1600万元的洁美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已正式投产,年实现产值8000万元,利税800万元;滕州客商投资1000 万元的高兴木业公司,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税 500万元;中泰合资康普善动物化学药品有限公司产品欧洲市场看好,2001年又投资300万元新上二期工程,济宁市植元油脂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 重新启动了艾森油脂有限公司。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60户,民营企业7家。 新增注册资金230万元,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0 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上缴税金2461万元,比上年增长23%。
(三) 稳定工作扎实有效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塌陷地200中共济宁年鉴补偿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减负政策,在重灾之年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加强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对各村1996年至2001年账目进行了审查,巩固了“双代管”成果;实行镇级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的方法,深入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按照分级归口,各负其责的原则,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信访案件化解工作;坚持打防并举,开展了打霸除恶专项斗争,各村都成立了治安巡逻队, 确保了人防、物防、技防的落实,形成了以综治办、 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为龙头,各村、企业共同参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体系,确保了全镇的社会稳定。
(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广泛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理想道德教育”,以及“文明一条街、文明单位、讲文明树新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镇形成了尊老爱幼、文明健康、 团结奋进的良好风尚。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保持了市级一等奖荣誉称号;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学校的办公环境,21中新建了先进的教学设施——校园网,全镇合班并校工作有条不紊, 教育四制改革进展顺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了民兵整组工作,在全市阅兵式表演中获得优胜奖;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医疗卫生一体化成果得到了巩固,医务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团委、妇联、老龄委、民政、科技等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三、创新与经验(一) 以农为本,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王因镇在农业投入上不惜本钱,抓住农业开发的机遇,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精品工程,420个百亩方田的标准化建设,为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根据自身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的市场化、科技化、特色化,向农业产业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二) 坚持软硬件双管齐下,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王因镇把招商引资重点放在引进外资上,全年引进各种项目17个,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附:王因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邱印水副书记:颜世勤白凤权刘传贵程尚超(挂职,11月任职)委员:邱印水颜世勤白凤权刘传贵程尚超(挂职,11月任职) 宋继东李福洪周立峰杨小生兴隆庄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高涛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兴隆庄镇地处矿区, 位于兖州市东南部,与曲阜、邹城接壤。全镇辖3 个管区,40个行政村,总面积53.8平方公里,耕地 4万亩,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3.5万。全镇共有6个党总支,69个党支部,党员1443名,其中农村党员830名。
2001年,镇党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深入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对机关干部实行了 “三三制”管理,即1/3机关干部留守机关,1/3机关干部脱产包村,1/3到村担任现金会计,实行考核激励机制,调动了机关干部面向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制度,把素质高、能力强、群众信任的党员充实到支部班子中,优化支部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理顺了村两委关系,提高了村级组织的整体水平。深入开展了“五好村党支部”、“六好乡镇党委”等创建活动,全镇有27个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加强了农村干部队伍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01建设,集中整顿了一些处于瘫痪状态或缺职少员的村班子,积极开展了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自行编印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资料汇编,并将其作为培训的主题课程,还专门聘请济宁市司法局、兖州市司法局、公安局、信访局的专家、领导举办了法律法规专题教育讲座,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明显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加强了农村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每村都选定了 2-3名后备干部,建立了后备干部档案,给他们定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他们,有效解决了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镇里还对工作满5年以上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办理了养老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实施了村级“双代管”制度,建立健全了村务、财务“双公开”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1.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4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经济综合实力居于兖州市第二位,是济宁市“经济强乡镇”。全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以投资400万元、 占地500亩的高效农业示范园为依托,有力带动了全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镇蔬菜面积8000多亩,畜禽总量达400万只(头),三倍体毛白杨种植面积1.1万多亩。乡镇企业实现二次创业,民营经济焕发勃勃生机。全镇53家镇村企业全部完成改制任务,发展势头强劲。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1 年全镇共引进各类项目17个,合同利用外资1.5亿元,实际到位1.2亿元,私营企业发展到34家,个体工商户达1600多户,全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8.29亿元,利税9190万元。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继续实施了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了以“文明一条街”和争创“十星级文明户”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镇呈现岀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镇”、“双进活动先进单位”及济宁市“经济强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电话建设先进单位”、 “矿产资源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兖州市委命名为“六好乡镇党委”。
三、创新与经验(一) 农业产业化实现了适应性向战略性调整过渡以500亩高效农业示范园为依托,带动了全镇蔬菜、畜牧业的大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养殖、种植专业村、专业片。一是以巨王林、北湖、冠庄铺、大桥、前李、后李等村为重点,集中连片发展,形成了占地5000亩的蔬菜生产专业区。二是以张村生猪和雷厂肉鸡为龙头,带动了全镇猪、鸡、兔、牛等养殖业的发展。雷厂村已达户均两个养鸡大棚;张村猪场已达年繁育仔猪4万头、年出栏肥猪4万头的规模;北湖村10万只规模的蛋鸡场年创利润60多万元;三官庙村从济宁市绿源公司引进了樱桃谷鸭,已达30万只规模;大南湖村从河南引进了 40 头法国吨牛,并引种优良牧草,集育肥、繁殖为一体,将形成新型的肉牛基地。全镇畜禽总量已突破 400万只(头)。三是以王庄村为中心,优势果品业蓬勃发展。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协调下,王庄村与台商合作,引种了 500亩的韩国黄金梨,并与台商合作签订了技术服务和包销合同,实现了“公司 +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汪庙村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内引种了 80亩的油桃、太阳杏,大南湖发展了 300亩葡萄、油桃新品种,下步计划再引进300亩韩国黄金梨,一个新兴的优质果品基地正在形成。四是以林网道路加宽和塌陷地为主,结合大田种植, 栽植三倍体毛白杨120多万株,面积达1.1万亩,超额完成3万亩纸浆林基地建设任务。
(二) 塌陷地复垦治理进程加快投资2600万元、3800亩的塌陷地复垦治理规划,被国土资源部批准立项。整个工程分三期,需动用土石方450万方。整个治理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一期工程 1400亩的治理任务已接近尾声。整个工程竣工后,将新增水面1300亩,造地2500亩,新增水面将搞好名、特、优水产养殖和设施渔业,复垦后的土地将全部栽植林果和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建成集旅游观光、餐饮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示范园。
(三) 镇村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001202中共济宁年鉴年,全镇实现企业销售收入8.29亿元,利税919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80%以上。一是狠抓企业改制, 全镇53家镇村企业全部转为民营,完成了改制任务。二是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各类项目17个,合同利用外资1.5亿元,实际到位1.2亿元。兴隆纸厂投资4600万元新上了脱墨浆生产线,解决了污染问题,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旭化工有限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新上了重质碳酸钙和高岭土生产项目,下步计划投资5000万元再上轻质碳酸钙和变性淀粉项目。镇政府与市建安公司、兖矿集团三方合作,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年产9000万块标砖的兖州大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即将投入生产。
(四) 民营经济有了新的发展镇里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鼓励全镇各级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镇投资200万元建起了占地 300亩的民营经济园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群众进园经营。小南湖村塑编大王刘元珍投资700万元, 新上了隆泰塑编厂,年产值达1200多万元,投资 800万元的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由此带动了全镇塑编业的发展,全镇塑编企业发展到18家,仅小南湖一个村,塑编年产值就达6000多万元。全镇运输业发达,大庆运输公司拥有大型运输车辆50 多部,固定资产800多万元,福荣、长兴、磊兴等6 家运输公司资产都达到了 300万元以上。全镇个体工商户总数已达1600多户,私营企业已发展到 34家,上缴税金1000多万元。
(五) 村级财务管理日趋完善继续推行完善农村资金和账目“双代管”制度,由镇经管站统一代管村集体资金和账目。选派了 21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现金会计,健全了民主理财小组,规范了村级开支审批程序。成立了镇重大工程招标办公室,对各村3万元以上的大型工程实行公开招标。认真落实财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通过实施“双代管”, 有效地控制了非生产性开支,化解了农村矛盾,密切了党群关系。
(六) 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 评选“好媳妇、好婆婆”、“美在家园”等活动,全镇 90%以上的农户达到了“十星级”标准,有27个村建成了“文明一条街”,形成了人人讲文明,户户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推广“四小定位”,北湖、三官庙、护驾营三个“样板村”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资100多万元, 对全镇校舍进行了维修、改造,加大了合班并校力度,整合了教育资源。小学“六室”、中学“七室”均达到了省级标准,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投资80万元新建计生服务大楼一栋,增添了医疗器械,增强了服务功能,使计生工作保持了济宁市一等奖的先进位次,先后被山东省评为“双进”活动先进单位,被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 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双拥优抚、尊老敬老等活动,建成了优抚医院。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立了司法调解中心,充实壮大了警备力量,狠抓了治安安全责任小区建设,在全镇建立起打防并举, 群防群治的立体治安防范体系。科技、文化、卫生、 土地、工商、税务、农村信用社、邮电、交管等各项工作也都有了新的提高。
附:兴隆庄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高涛副书记:黄国强杨承柱王学虎朱发祥(挂职,11月离职) 赵书元(挂职,11月任职)委员:高涛黄国强杨承柱王学虎朱发祥(挂职,11月离职) 赵书元(挂职,11月任职) 尹宁格栾涛付娟(女) 徐世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