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唯一号: 150134020220001045
专题名称: 中山公园
文件路径: 1501/01/object/PDF/150110020220000018/001
起始页: 0541.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中山公园 位于辖区西北部经三路纬五路,始建于1904年(清光绪卅年),时称商埠公园,占地面积3.12万平方米。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改称中山公园。1928年“五三”惨案后改称五三公园,不久又改称中山公园,1951年定名人民公园。1986年11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决定,复称中山公园。初建时,公园内设有北大门和南便门,北门内有六角池,池中心立有高石,顶作盘型,上有四蛙仰天,鼻口喷水,终日不止;池畔立栏,栏外置石柱,绕池缭链,为公园迎门景色。水池南侧园中方台上,有一巨厅名曰四照厅,青瓦屋顶,环廊明柱,飞檐花春,玻璃门窗,并有名人题书联额,周置石阶,内备乐器以供游者观赏,春秋可设茶座,又可做公共宴会厅。四有云洞岭,上建有合啸亭,岭北有石洞,题曰转路回峰石刻。岭东有月形池,夏日荷开,红花映日,虽系人为之景,实具自然之势。园东部北侧有不系舟(玻璃船亭)与熏风阁南北对峙,并有方形、圆形、船形、六角形各式亭台点缀园中,为游客休息茗饮之场所。园林松柏深秀,行径蜿蜒,幽荫苓蔚,为寻芳行乐,消夏憩荫胜地。 1937年日军占领济南后,曾在园内修建电台、神社,1947年国民党军队在园内修炮楼,挖战壕,园四周建房被占作他用,致使公园面积逐渐缩小,园内破烂不堪,一片冷落凄凉景象。 1948年济南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公园进行了重新整修,植树种花,修建道路,新设景观。1957年,增设六处猴笼、鸟舍、鸽亭,内有猿猴、鸽子、黄鹂、仙鹤、画眉、孔雀、八哥、老鹰、鹦鹉等。北门东侧设有济南市图书馆,藏书万卷。北门西侧建有电影院,占地面积661平方米,可容纳观众801人(1986年改成园林宾馆)。 1981年11月对公园进行改造,采取小中见大、因地制宜、挖池堆山、栽植花木、建造小景办法,增设许多游览观赏景点。南北大门均为平顶通透的现代建筑,悬有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手书“中山公园”金字匾。北门内水池中叠石成峰,浑厚雄壮。南门内花墙透窗,泉池喷水,松青竹翠,朴素幽雅,形成迎门障景,十分含蓄,引人入胜。经过洞门进入公园中心游览区,西端以假山池为主体,以云洞岭为基础的假山,峭壁峡谷,跌水瀑布,山道盘旋,老树婆娑。山东侧建有1000平方米的水池(原为1952年修建的圆形滑冰场),池内设有气垫船10余只,池岩山石参差,石径环绕,山水相映。水池南侧,建有一座民族形式的水榭,歇山青瓦,环廊明柱,是园中主要建筑,水榭基部跨水部分为水泥支柱,凌架在水面上,临水面的环廊下,装有坐凳,水磨石栏杆,游客依栏可观雄峰矗立、云岭飞瀑、游鱼戏逐、竹林鸟啼等景色。中心游览区东端,以半壁廊花架和画廊合为一体的曲廊为主线,曲廊两头和折回处有形态各异的四个休息亭,随廊装有条石坐凳,廊前是以青松翠竹为主的疏林,林间设山石桌椅及各种植物景观的园林小景,廊下休息可欣赏塔松高耸,竹径通幽,枫荫奇石争秀,群芳斗艳,清泉喷涌。公园东侧以曲廊分为花卉盆景区,建有独特的花卉展销部,门额有“留春”二字,陈列许多盆景和时令花卉。公园西部以假山为骨干,1979年开辟为儿童活动区,装有狮、马、鹿、象等48个动物造型电动转马,开动时转盘上动物造型起伏跳跃,每到节假日,欢声笑语,热闹异常。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